在龍口,那些年吃過的抓果、喜餅、花餑餑……一口糕,一口家鄉味

2021-02-27 舌尖上的龍口

很多人印象中,尋一口兒時的傳統糕點味,似乎成了件難事。平日超市買回的所謂「老味道」點心,已在各種因素下再也吃不出最初的滋味。蜜三刀、江米條……那美妙的味道,在我們的童年記憶中卻永難忘卻。今天為大家推薦一些小時候吃過的糕點,幫你尋一尋兒時鐘愛的這口家鄉味和那久違的綿香。


龍口人小時候經常吃的糕點分類:


1)糕食點心類:如花餑餑、綠豆糕等。

2)烤炸點心類:如爆米花、炸麻花、抓果、媳婦餅、桃酥等。

3)雜糖類:如花生糖、米花糖、花生粘等。

龍口傳統糕點如下:


       龍口花餑餑,又稱大棗餑餑。不僅外觀好看,而且是純天然手工製作,營養美味,是山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白面饅頭上捏塑成各種美輪美奐、栩栩如生、色彩豔麗的圖案,是棲霞老百姓絢爛質樸的鄉土文化。大棗餑餑是龍口人引以為傲的傳統糕點麵食。


       抓果也稱抓吉,是龍口傳統的喜慶面點,也是新媳婦出嫁的喜慶小點心。由麵粉、糖、雞蛋、花生油為原料製作的發麵食品,形狀為菱形。


        這些都是龍口最傳統的糕點、零食,還有一些棲霞人小時候經常吃的,讓我們一起回憶一下☟☟☟


       蜜三刀起源於北宋,在山東該美味以青州最為有名,蜜食具有漿亮不粘,味道香甜綿軟,芝麻香味濃厚的特色,補脾、益氣、潤肺止咳。喜愛吃甜食的小朋友,可以首選它了,味道贊,小編可是吃著這甜食長大的喲!


        誰小時候沒吃過這個?江米條,越吃越香,越吃越想吃。屬於平日裡每家必備糕點了。用糯米麵加豆粉和面後在燜鍋裡蒸出來,放在石臼裡用棒子捶,再擀成圓形,曬乾用油煎,蘸糖、芝麻等製作而成。 


      當地人稱媳婦餅,果餅。是乳山特有的漢族傳統麵食,如今已蔓延至膠東半島地區,喜餅口感鬆軟、味道香美、面料飽滿。是逢年過節,結婚生子,走親訪友,表達喜慶情緒最直接的「飲食文化大使」。


       山東的芝麻酥糖,以濱州最為有名,已有百年歷史。但伴隨咱們龍口人的芝麻酥糖是這種的☟☟☟

        吃過的人無不被其酥脆香甜的口味所折服,酥脆香甜、入口即化是它的最大特點。一小塊酥糖從半米高落到地上,即變成碎末,足可見其脆。


        滿滿的都是童年味道!曾是無數人最喜愛的糖果之一,更是不少人兒時眼中的「奢侈品」。甜,筋道,不粘牙,這是吃過高粱飴的人對它最直觀的三個感受。優質高粱飴選料最關鍵,好料做好糖。


        小時候去逛集會最常見的一種小零食。那時候價格簡直不要太便宜,好像是一毛錢一個唉~~現在好像都已經漲價到好幾塊了,歲月匆匆呀!!

       這蜂蜜大麻花表皮酥脆內心軟糯,口味甜甜的大麻花曾陪伴了小編整個童年。依稀記得只有逢年過節才能吃上的美味,那味道至今無法忘懷。小編已經好久沒有吃到了。


        是一種油炸食品色澤黃亮,層疊陳列,輕巧美觀,幹吃香脆可口。小編記得兒時,吃習慣一根根的數著吃,好有意思!

       生活中的幸福與溫馨往往就存在於這些讓人垂涎的美食當中。這些我們從小吃到大的傳統美味糕點總是讓人覺得幸福。一口糕點,一口家鄉味……

(部分來源山東省旅遊發展委員會)

相關焦點

  • 那些年吃過的抓果、喜餅、花餑餑……一口糕,一口家鄉味
    棲霞人小時候經常吃的糕點分類:1)糕食點心類:如花餑餑、綠豆糕等。2)烤炸點心類:如爆米花、炸麻花、抓果、媳婦餅、桃酥等。3)雜糖類:如花生糖、米花糖、花生粘等。棲霞傳統糕點如下:       抓果也稱抓吉,是棲霞傳統的喜慶面點,也是新媳婦出嫁的喜慶小點心。由麵粉、糖、雞蛋、花生油為原料製作的發麵食品,形狀為菱形。
  • 小時候吃的15款傳統糕點,你還記得咱們家鄉的味道嗎?
    今天,小編將為大家推薦15款山東的傳統糕點,望在圖文並茂的多彩世界裡,幫你尋回兒時最愛的這口家鄉味。誰小時候沒吃過這個?江米條,越吃越香,越吃越想吃。屬於逢年過節每家必備糕點了!用糯米麵加豆粉和面後在燜鍋裡蒸出來,放在石臼裡用棒子捶,再擀成圓形,曬乾用油煎,蘸糖、芝麻等製作而成。
  • 文登人真的太愛吃花餑餑了!
    當大餑餑被塑造成形態各異的外觀,當地的人們也給它們賦予了諸多美好的寓意,於是,「花餑餑」一詞應運而生,有些大餑餑配上華麗的裝飾,簡直如同工藝品一般。在威海文登,蒸花餑餑的習俗由來已久,可追溯到300多年前。對每一個當地人來說,花餑餑的意義非同一般,是陪伴整個人生成長過程中必不可缺的重要味道。
  • 津沽家常味之四 | 貼餑餑熬小魚
    回到家,就想做小時候媽媽常做的貼餑餑熬小魚。媽媽做的貼餑餑熬小魚一絕,風味獨特,無論誰吃上一口,都讚不絕口。媽媽熬的小魚之所以好吃,是因為她不怕麻煩,做得細,作料齊全;另外,關鍵是還要掌握好調料的比例。其他人家熬小魚都比較簡單,甚至連調料都不放,只放鹽,用白水煮,能好吃嗎?當時的蝦米小魚,多到人們看不上眼——尤其是深秋,幾乎頓頓吃,吃膩的人們寧願吃點鹹菜換換口味。
  • 蓬萊米香糕點房裡的餑餑香
    農民為了紀念軒轅,就開始有了餑餑,用做出來又香又大的餑餑來表達自己對軒轅的感激與崇敬。在明朝時餑餑已經在全國普及開來,家家戶戶都會做,都能做。膠東人的傳統習俗裡,每逢節日,家家戶戶都會蒸上一些餑餑,在蒸好的餑餑上裝飾龍鳳呈祥、石榴花開、蓮花寶座等花型,所有吉祥福願都凝聚其中。除了自家人吃,他們還會將花餑餑作為禮物送給親朋好友,寓意著日子蒸蒸日上、紅紅火火。
  • 日漸式微的龍鳳喜餅
    公元209年,劉備從荊州乘船東去南徐,即今江蘇鎮江入贅,北方稱「倒插門」,荊州叫「上門女婿」。劉備軍師孔明,早已識破周瑜計謀,將計就計。臨行前,在荊州製作龍風喜餅隨船運抵。劉備抵達鎮江後,吩咐五百軍士逢人即發喜餅,將婚訊傳至吳國百姓,一時劉皇叔東吳招親婦孺皆知。
  • 膠東習俗|「清明面燕」——再看膠東花餑餑的七十二變
    孩子滿月、百歲,長輩要送虎頭、燕子、如意等花餑餑造型;老人到了花甲之年,賀壽要用大壽桃造型的花餑餑以示慶祝;兒女結婚更少不了龍鳳呈祥、四季花開等花餑餑面孔。,無不伴隨著花餑餑的身影,並且這傳承300多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至今仍然保持手工製作的健康美味。
  • 一本龍口美食手抄秘籍流出,瞬間刷爆龍口吃貨圈
    吃法:就著花椒醬吃饅頭,用花椒醬拌過水麵,嘴饞的話當零食吃也行啊。雖然平時討厭花椒,但這個麻麻的香香的,真的是美味。       瓤兒餅是龍口本地土話叫法,實際就是千層餅或手抓餅,雖然這名字不洋氣,但是我也這麼叫。燙麵加油烙成,多層。諺雲「瓤兒餅炒雞蛋,先生吃學生看」。
  • 威海喜餅有4種:教你製作美味的「文登喜餅」,吃起來鬆軟又香甜
    「喜餅」在山東一帶最為流行,是結婚必備的用品,男女雙方用喜餅作為回禮贈予給親朋好友,有傳播喜訊分享甜蜜的意思。威海人更是把喜餅玩出了花樣。有外地的朋友這樣調侃:你們威海蝨子大的地方,喜餅居然分4樣!乳山、文登、榮成和威海市裡各有自己的喜餅,絕不會混淆,在威海的喜宴上只要看喜餅樣式就知道喜主是哪裡的家。威海市區結婚流行回贈方方正正的威海抓果,這是現在用得最多的一種,在一般的婚禮用品店都可以買到;乳山的大餅個頭最大,吃的時候要切成扇形小塊,最大的乳山大餅直徑有30釐米。
  • 那些年吃過的甜食和百年老店你還記得嗎?全吃過算你贏!
    在膠東半島,只要有姑娘出嫁,就有喜餅吃啦!這是女孩出嫁時家裡人必不可少的一道功夫活,畢竟要將它帶到婆家去,從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女方的顏面,所以說做喜餅可是膠東人的絕活!膠東喜餅,又稱「喜餑餑」、「媳婦餅」,這種餅外觀看著金黃,吃起來有一點桃酥的味道,酥甜可口,柔軟無比。很適合我們日常當甜點吃,而且它不怕懷,存上一個月左右都是沒問題的 。
  • 尋找老味道:海陽喜餅
    隨著時代的變遷,婚禮習俗也發生變化,但結婚時分發喜餅的習俗卻沿襲至今。今天的尋找老味道,咱們就來說說這喜餅。 王於偉是海陽喜餅非物質文化遺產第五代傳承人,從2012年開始和表弟開了這家店,開始製作喜餅。他製作的喜餅保持了老一輩喜餅的製作方法,不是採用現在大多數人用的烤箱,而是用大的電餅鐺。這樣既可以保持老輩兒大鍋喜餅的口味,又環保。
  • 乳山喜餅:吃的就是這個「老味道」
    做餅就是做良心,要想餅好吃,就不能摻一點假,也不能偷一點懶  乳山喜餅:吃的就是這個「老味道」  和面、揉面、壓面、發酵……3月28日凌晨兩點多鐘,乳山喜餅代表性非遺傳承人於彬就已經在工作間裡忙活趕製喜餅。  「客戶都認我家餅的味道,一年四季就沒有閒的時候。」
  • 【一辰媽媽】年夜飯必備花餑餑:手作的藝術品,蒸出淳香年味兒.
    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進了臘月門年味是越來越濃了想想小時候就盼著過年穿新衣盼著媽媽做棗餑餑、小刺蝟、兔子吃上一個心裡美美的逢年過節吃的各種應景吃食,說白了都離不開麵食。而現在年的味道雖然還在但總感覺少了點什麼?對,是家的味道。
  • 一個老外半年前打算吃遍中國,據說現在還沒出龍口....
    吃法:就著花椒醬吃饅頭,用花椒醬拌過水麵,嘴饞的話當零食吃也行啊。雖然平時討厭花椒,但這個麻麻的香香的,真的是美味。       瓤兒餅是龍口本地土話叫法,實際就是千層餅或手抓餅,雖然這名字不洋氣,但是我也這麼叫。燙麵加油烙成,多層。諺雲「瓤兒餅炒雞蛋,先生吃學生看」。
  • 龍族地產【第8期】龍口●龍的傳說---不一樣的養生,不一樣的人生(上)
    黃縣人傳統上不大吃淡水魚,嫌其「土腥氣」,「戰山河」的年代很修了幾個大水庫,便有了青草鰱鱅,便開始想法子吃它。北山淡水魚店原在姜麗榮教授老家左近--不知那地方是不是叫北山--,俺只去吃過一次,系用8,9斤甚至10數斤的大魚,秘加數味香料和中藥煨制,很香稍嫌膩。現在店子遷到了縣城,飯是常去吃了,只是再未點過淡水魚,不知現在做還是不做。
  • 以未來飯店為主題打造的全臺最神秘的喜餅店——「OOH LA LOVE」
    2014年在臺北成立的法式手工喜餅「OOH LA LOVE」於今年重新出發,以「未來飯店」的創意又迷樣主題進駐臺中,打破大家對於喜餅的刻板印象,邀請大家從一進門就能感受到歐式復古又結合奇幻前衛的空間概念,讓喜餅店不只是喜餅店,也是甜點翻玩的新地標。
  • 鍾祥特色美食,就饞這一口家鄉味
    一年在外奔波勞苦,最期盼的事就是年底的時候回到家鄉嘗嘗記憶裡的味道。而今年,因為疫情的各種政策,選擇在外就地過年的鐘祥人不在少數,為此,小編今天編輯的文章可能會勾出一些人的饞蟲,也可能會勾出一些人的思鄉之情。作為團年飯上的必備菜之一,蟠龍菜承載了鍾祥人從小到大的記憶。
  • 瀟灑推薦 | 純手工網紅花餑餑,蒸出來的藝術品
    瀟灑小時候也經常吃這種花餑餑,尤其是逢年過節的時候,家裡的老人總會做一些簡單的花樣來吃,小燕子、小刺蝟和塞了棗的棗餑餑一度是我童年時的最愛。對花餑餑的念想趨勢我去找一找這手工藝術品的來源。預定花餑餑的二維碼在下方瀟灑粉絲訂購還有折扣哦!
  • 山東非遺花餑餑蒸出濃濃的年味兒!
    過年蒸餑餑是膠東地區最有代表性的年俗之一。臨近年關,家家戶戶都忙著蒸餑餑,剛出鍋的餑餑香甜鬆軟,是不少人記憶最深刻的過年味道,快來一起感受花餑餑裡蒸出來的濃濃年味兒~或饋贈鄰裡親友,或祭祀供奉皆取如意吉祥、祈福祛災之美好願望既中吃又好看的花餑餑成為世世代代膠東人的記憶
  • 膠東花餑餑,好看又好吃
    日前,在濟南山東國際會展中心舉辦的第103屆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上,膠東花餑餑展臺特別受到歡迎,當人們看到長命百歲、望女成鳳、福如東海、生日快樂等各式各樣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的花餑餑時,讚不絕口,紛紛拍照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