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吃貨,生在武漢真的蠻幸福的。武漢的美食簡直包羅萬象,根本吃不過來! 但是總有一些老店,經得起時間的考驗,讓人想去一吃再吃。今天一起來看看那些,就算是再多年過去依舊人氣不減的老店,這裡會不會也有你的回憶捏?
>>>>初級篇
記得那些年,
小靈通還是最時尚的通訊設備
☞ 一元路燒餅
紅遍武漢的燒餅你吃過嗎
離一元路公交車站不遠的地方,有一家名不見經傳只賣燒餅的小店。燒餅有怪味、甜味、辣味三種。這其中賣的最好的,也是火遍武漢的就是怪味燒餅了。這一火,就是好幾年。
和其他家的燒餅不同,這家的燒餅其實是沒有包裹餡料的。大媽在揉面的時候就會刷一層自製的餡料,烤出來的餅帶有他家獨特的香味。大叔會在燒餅上刷上一層醬汁,大概有芝麻、孜然、辣椒之類的口味,最後點綴的來上一撮白糖,這怪味兒燒餅就算是大功告成了。
剛出爐的餅子有些燙口,不過也是餅子最酥脆的時刻。儘管塗滿了特製的醬料,也絲毫不能影響餅子的酥脆程度。白糖還沒有融化掉,咬在嘴裡「咔擦咔擦」直響。孜然辣椒醬和白砂糖在口中成了絕配,鹹香裡透著辣,辣裡又帶著甜,甜味裡還夾雜著孜然香...錯綜複雜的味道讓人回味又充滿驚喜。
地址:一元路4號(近一元路車站)
時間:08:00 - 18:30
價格:5元
☞ 趙師傅天天紅油熱乾麵
傳統老店的創新油餅包燒麥
雖然店名叫趙師傅天天紅油熱乾麵,但他家有名的絕對不只是熱乾麵,油餅包燒麥人氣更甚。
他家的油餅用老面發成,老面賦予了油餅更為紮實的口感,現炸的油餅,焦香酥脆。裡面的燒麥皮薄而軟嫩,燒麥餡裡加入了高湯,糯米糯香入味,大粒的豬肉和香菇清晰可見,黑胡椒的存在更為燒麥增添了一抹辣鮮味。一口咬下去,外酥裡糯的口感實在棒的不像話。
燒麥重油,油餅也是大油鍋裡炸制而成,但油餅包燒麥卻並不十分油膩。雖然一個油餅包燒麥看起來不算大,但分量卻非常足。
趙師傅紅油熱乾麵也是備受推崇的叼角小吃。他家的紅油熱乾麵用不鏽鋼的碗盛,面比較細而勁道,芝麻醬顏色並不深重,但芝麻醬味道卻很濃,加上一勺秘制的紅油,熱乾麵充滿辣椒香,也更加爽滑,辣的十分過癮。
地址:武昌區武昌糧道街139號(近武昌區福利院)
時間:05:00 - 13:00
價格:6元
☞ 泡蛋苕粉
辣飛你的泡蛋苕粉來了
幾年前初聞泡蛋苕粉這家店,實在無法想像是個什麼樣的「神奇粉店」。他家一般午飯過了之後就都賣完了,有苕粉、土豆粉、玉米粉三種。配料有幹煸的藕絲,肉絲,香菇和虎皮雞蛋。各種粉除了可以下成湯粉之外,也可以選擇幹拌的做法,不過說起辣的程度,湯粉還是辣到我至今都印象深刻。
第一次吃聽朋友的建議要了純苕粉的,苕粉有韌性,辣度有少辣和多辣兩種選擇。少辣是少藕多肉,多辣是多藕少肉,每碗都有一個炸的恰到好處的虎皮雞蛋,不愛吃蛋的,老闆會多加一些肉絲在裡面。幹煸的藕絲上面黏著稠稠的佐料,吃到最後碗裡就剩下滿滿一碗的紅油,簡直贊到沒話說。
可你別看湯粉的湯底紅油油的,但具老闆介紹湯底可是含有十幾種中草藥,我想這就是湯底辣口不辣心的秘密吧。對了,最後提醒大家一句,它家排隊的人特別多,更甚有一次買十碗的,最好在午飯前去,去晚了最好吃的芍粉一定賣完了。
地址:礄口區集賢三路近京漢大道近集賢菜場
時間:08:00 - 13:50
價格:12元
☞ 老轉腰花
有口皆碑的深巷腰花粉
深巷總是藏著許多令人意外的美味,在武勝路繁華商圈的環繞下,就有這樣一家小有名氣的腰花粉店——老轉腰花。因為老店主有從部隊轉業的經歷,便給小店起了「老轉」這個名字。作為武漢市第一家開創做腰花的店面,這裡已有八年歷史。老闆從當初的一對質樸的老夫妻換成了他們的孩子,年輕力量的加入讓小店也緊跟時代,利用網絡平臺提供外送服務,而不變的卻是一如既往的新鮮食材和承襲父輩的熟悉風味。
每天天還沒亮,老闆一定會親自去華南挑選優質上乘的腰花,原料都是經過精挑細選、嚴格把關。回到店裡後,再仔細割去腰稍子,減少腥味,而經過精緻刀功處理過的腰花,每一片都是厚薄均勻,花色精美。
除了品質,還有細節也是小店多年來一直堅守的。雖然是小店,可老闆絲毫不放鬆對清潔的要求,每天都會做三次深入清潔,整個店面看起來乾淨整潔而明亮。而絕大部分的回頭客、熟客才造就了小店如今的絡繹不絕,所以有熟客來,老闆都能親切的和他們打招呼,流利地說出他們的習慣要求。
地址:幸福村A棟2門1層2-2號
時間:07:00 - 20:00
價格:12元
☞ 五仲炸肉
宵夜快來 油炸串串我的愛
來這裡吃炸炸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從第一次來這裡到現在一吃就是三四年。起初,炸肉店只是一間又窄又深的小門面,裡面零零散散的擺著五六張小桌子。一到晚上,炸肉店門前的空地被店主利用起來,一擺就是十幾桌。店內不光是賣炸肉串,點單最多的還有土豆片、嫩豆腐、雞爪、魷魚和鵪鶉蛋。
這家的肉串炸的是真的嫩,一大把肉串下鍋來回晃個幾下就立馬起鍋,此時的肉質是最嫩的時候;雞爪雞翅在下鍋之前會在芡汁裡打滾,這樣就能保證最裡面的肉被炸熟的時候外面不至於炸焦掉;土豆片是這家最受歡迎的一道素菜了,脆脆的簡直就跟薯片一個樣。
他家的炸炸那麼好吃,除了炸東西時火候把控的到位外,秘制的辣椒油也是提味的亮點。辣椒末經過沸騰的菜油爆過之後越發的香辣,和其他家油炸店喜歡放孜然粉和粘稠的醬料不同,他家只有辣椒油可以選擇。食物蘸著辣椒吃不僅重口開胃,單一的蘸料也能還原食物本身的滋味。
地址:武鋼五中書店旁(近新東方青山店)
時間:16:25 - 23:00
價格:30元
☞ 田記熱乾麵
上舌尖2的熱乾麵不是吹的
武漢雖說那麼多好吃的熱乾麵,但是真正的老味道恐怕很少。老田記麵館,是隱藏在漢口的不很起眼的小小門面,招牌已經被煙燻得泛黑,換了三次。傳承了老武漢的口味,麵條撣的勁道彈滑,再配上獨有的又枯又脆芯子又肉陀的「破面窩」,吃完面來碗味道也很醇厚的老豆漿,那真的是舒服。
熱乾麵的精髓就在芝麻醬和麵條了。芝麻醬沒有在別的地方吃得那麼濃,是天然的香醇。特點是不用滷水,不用任何雜料。僅僅用好的芝麻醬,調製得稠而不澥,一拌就均勻地附著在麵條上。麵條是每天凌晨天還沒亮老闆就起身撣的,面身爽滑有筋道,色澤黃而油潤,很爽口的口感。聽說是祖傳秘方,誘人食慾。拌以色澤鮮亮的辣椒油,瞬間給面提了味兒。
武漢人都知道,吃熱乾麵時最好是衝一碗蛋酒或者來一杯豆漿,一邊吃一邊喝。老田記的豆漿是老式的口感。為什麼說是老式?因為豆漿本身有一股鍋煮豆腐的糊香味。小時候喝的豆漿就是這味,這種豆漿最配面窩了。
地址:江漢二路140號(近南京路)
時間:06:30 - 13:00
價格:5元
☞ 滿旗樓涮羊肉
老字號銅鍋清水涮羊肉
傳統的炭火銅鍋,鍋底是清湯白水,配以大蔥薑片枸杞紅棗百合打底,清水鍋對肉的品質要求是非常高的。店裡端出來的肉肉色鮮紅均勻,肉細而緊密有彈性,切出的肉,「片薄如紙,無一不完整」,這樣可以保證涮肉不散不老。
等待水溫足夠後,第一道菜一定要下羊尾,羊尾的油進入到鍋裡,再下別的肉就好吃了,羊尾雖然肥,但其實肥而不膩,滑而不羶。羊尾吃完之後就可以涮其他的羊肉了,夾起肉往小銅鍋裡面一涮,肉立馬就熟了,然後往再配以麻醬韭菜花腐乳辣椒油的小料碗裡蘸一下,吃到嘴裡滿嘴羊肉的原味香。
店裡還有一道必點菜就是烤鴨,果木掛爐烤,鴨肥而不膩,佐以荷葉餅大蔥甜醬黃瓜條,片的柳葉片,肉中帶皮,皮中有肉,片片鴨真心不錯,鴨皮酥酥的。椒鹽鴨骨架也很有味道。除了正宗的羊肉,店裡的羊肉大蔥餃子也是地道的北京風味兒,量足味道醇厚。
地址:沿江大道136號
時間:10:00 - 21:30
價格:95元
☞ 北京片皮烤鴨
每年只營業五個月的片皮鴨
鴨子會片好,附送醬料、大蔥和麵皮。其實別家的片皮鴨也吃過,但是還是覺得他家的最好吃。現烤的鴨子掛在櫥窗裡真的很誘人,黃色的燈光打在上面金燦燦的,鴨子的汁水摻雜著烤出來的鴨油,順著鴨身就滴了下來。
雖說鴨子表皮烤得焦香,但鴨肉卻還保有水分,不是柴柴的那種。將片好的鴨子蘸醬,和大蔥包在麵皮裡,一口塞進嘴裡,大蔥和甜麵醬會將比較肥膩的鴨皮調和的適中,吃在嘴裡完全感覺不到肥膩。今年的蘸料比往年多加了桂花在裡面,聞則香,吃則微甜。
鴨子在片之前會被開膛破肚,師傅會把烤制前放在裡面的香料全部倒出來。這個時候你會看見,所用的香料不下十種,除了常見的花椒、八角、蔥白、老薑外,還有些連名字叫不上來的中草藥。秘制烤鴨真不是吹的,連最裡面的鴨骨頭咬開都有味兒。
地址:江漢三路52號
時間:08:00 - 18:00
價格:30元
☞ 王師傅豆皮
老通城綿延至今的絕妙味道
《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 曾經來到武漢,特地品嘗過這家,並發微博稱「過早少不了豆皮,12元一份的牛肉豆皮是王師傅豆皮賣的最火的,用料不含糊的一鍋豆皮剛剛出爐,便被一搶而空,要吃上一份豆皮,往往得等好幾鍋才輪的上。牛肉肉香四溢,肉丁筍丁等臊子給的也很多,分量非常足,吃完一份牛肉豆皮,若你還能吃得下別的東西,那也是非常厲害呢。
牛肉豆皮口味略重偏辣,若是吃不了太重口味的,也可以選擇三鮮豆皮。又脆又嫩的蛋皮,蛋香和麵皮完美的鎖在了一起,再搭配軟糯可口的糯米、比例剛好的筍乾香乾和肉丁,加上王師傅特色的滷水,入味可口的豆皮吃得人無限滿足。
跟傳統的豆皮略有不同,王師傅家的豆皮都會在出鍋後澆上一勺滷水,雖然滷水讓豆皮賣相粗糙,但是滷水的加入讓豆皮有了靈魂,滷水滲進糯米裡,化解豆皮的油膩而且更軟糯入味,吃起來香的讓人不能自已。
哪天不想吃豆皮的時候,嘗嘗他家的蒸餃吧。蒸餃皮略厚但卻是貨真價實的灌湯蒸餃,一口咬下去,肉餡的鮮味和湯汁的濃鬱瞬間溢滿整個口腔,搭配一碗蛋酒,也是令人無限滿足的早餐。
地址:高雄路47附3號(近臺北一路)
時間:06:30 - 12:30
價格:11元
☞ 袁大頭包子
叫好又叫座的老字號包子鋪
武漢非常老字號的包子鋪,幾乎每天都有忠實的粉絲排長隊大包小包的買回去。包子口味很多:鮮肉、醬肉、牛肉、魚香以及醃菜等。包子的餡料都給的很足,獨特調製的味道也很誘人。做包子的面發的很好,所以皮很軟,吃起來又很有嚼勁,還有些Q彈。掰開一個包子,香氣撲鼻,咬上一口,餡料多汁。
魚香肉絲口味算是店裡最受歡迎的包子了,裡面筍放的很多,還有一條條的肉絲,味道鹹鮮帶點辣味,一口下去,皮和餡在嘴裡徹底融合,特別適合武漢人的口味。
包子個頭都很大,雪白的麵皮比較有嚼勁,鮮肉包的肉餡很新鮮,貨真價實,味道很贊;醬肉包雖然有肥肉,但一點也不油膩,鹹鮮中帶點甜味;牛肉味的也是比較受歡迎的,味道有點辣;店裡的花卷和饅頭也不錯,因為面發的很好。
地址:江岸區漢口光華路6號(澳門路口)
時間:06:30 - 18:30
價格:暫無
>>>>中級篇
在那個walkman還是最潮聽歌神器的年代,
周杰倫還沒有出道.
☞ 麻辣巷子
一火十幾年的魚香肉絲
老闆很捨得,每道菜裡都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辣椒或者花椒,菜式的辣度把握的很好。魚香肉絲很有特點,很多食客來了必點。沒有木耳和竹筍,用的是大量口感鮮嫩的蔥圈替代,味道呢,看那一桌桌的點單率就知道了。
口水雞和蒜泥白肉,雖然有很突出的甜味,卻與濃烈的蒜香很撘。毛血旺自不必說,光是看著就嘆為觀止。我每次來這家主要是為這道菜。鴨血夠鮮嫩,浸透麻辣鹹香的滋味,配上入味的時蔬,吃起來還是很過癮的。裡面的黃喉選的很好的部分,很薄很爽脆,而像牛百葉這種食材更是要蘸滿味道才好吃。
沸騰系列的菜餚推薦縴夫魚,像我這種不愛吃魚的也能吃很多。蒜泥白肉以瘦肉為主,和口水雞一樣,下面墊了些爽口的黃瓜片。吃上一口,滿口的甜辣鮮香。
去麻辣巷子最好點米飯,雖然外出嘗菜要少吃飯多吃菜。但是這裡的菜太下飯了,好比這道麻婆豆腐,你試過就知道了。
地址:建設大道雲林街口(近武漢電視臺廣電大樓)
時間:11:00 - 21:00
價格:54元
☞ 廣東強記財魚火鍋
火了十幾年的廣東魚滋味
作為一家開了多年的財魚火鍋老店,強記的招牌財魚火鍋早就俘獲了一票饕客的心。一盤財魚片上來,一片片切得薄薄的財魚晶瑩剔透,魚片下面擺著新鮮的生菜、千張、土豆和冬瓜,葷素搭配的營養又健康。
強記財魚火鍋美味的秘訣,不僅在於財魚的片魚手法,鮮美的湯底更是關鍵。強記的湯底是用砂鍋煲出來的,煲湯時加入了財魚骨、魚頭、玉米、藥材和姜熬煮,湯經過大火的洗禮,熬成乳白色,湯汁原味而清淡,無比鮮美,不論是涮魚片還是涮青菜,都十分味美。
靜待鍋開,夾起一片魚,財魚片切得薄如紙片,財魚用筷子夾住在湯底裡燙幾個來回就能有個八九成熟,魚片未散,即刻撈起,魚肉入口即化,鮮甜嫩滑,魚皮也嫩脆爽口,味道鮮美,再沾上醬料,真是十足的享受。涮完魚肉,再喝上一碗湯,簡直大滿足。
除了財魚火鍋,強記的煲仔飯也是一絕。煮出來的煲仔飯,香腸臘肉的油和香味滲入米粒中,飯粒顆顆分明,彈牙易嚼,鍋巴也香脆可口,香而不油。
地址:大智路5號吉慶家園
時間:09:55 - 23:00
價格:暫無
☞ 金色霧都
火了十多年的四川重口味
老闆的父親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大廚,所以老闆從小耳濡目染從父親那裡學會了許多經典川菜的做法。從最初的要兼顧做菜店面財務等方方面面,到現在親自下廚督導廚房。金色霧都一直保持著一貫的品質水準,用料放心實在,是絕對無添加的原汁原味。連調味用的辣子,都是自己做,這樣的辣椒吃起來更加麻辣鮮香,富有層次感。
每桌必點的招牌魚香肉絲,說來也有些講究。滿滿一盤子的肉絲從視覺上就早已放肆的徵服了食客的眼。這道菜恐怕是店內最不辣的菜之一了,肉絲入口除了嫩之外,淡淡的甜味也恰當的提了不少味,大蔥的香經過爆炒也融合了進來。
他家出品的生煎辣子雞,選用的是農家跑跑雞,雞肉比起家養的緊實而不柴。做出來的辣子雞,雞肉的外殼已經被炸幹,質地比較緊密,內裡卻是香嫩的。香辣中帶有極微的甜酸味,卻讓人慾罷不能。
地址:漢口臺北二路64號(近臺北路)
時間:11:00 - 20:00
價格:47元
☞ 老楊家魚湯糊粉
戒不掉的美味鮮魚糊湯粉
很多人都以為武漢的過早只有熱乾麵,其實,如果你真的想在武漢體驗過早的文化,基本上可以一個月不重樣。在這些品類繁多的早點裡,糊湯粉絕對佔有一席之地,甚至在很多武漢人的心裡地位超過了熱乾麵。
老楊家魚湯糊粉坐落在南京路與吉慶街的交匯口,這裡本就是一個各種餐館小吃店和吃貨們雲集的地方。小館子開了好多年了,他們家的糊湯粉便宜又好吃,讓很多人從小吃到大,回頭客超級多。如果你是外地遊客想來嘗嘗武漢美味又地道的糊湯粉,來他們家吃就對了。
魚湯糊粉好吃的關鍵在湯上,老楊家每天用二三十斤小喜頭魚熬湯,熬到魚肉化掉溶進湯裡,再手工打成糊狀,所以他家的粉有濃鬱的魚香味,鮮美卻不腥。旁邊還有現炸的新鮮油條,來兩根撕成小段放在粉裡,糊湯粉配上油條,真是美味又管飽的絕配。
地址:南京路(吉慶街路口東)
時間:06:00 - 15:00
價格:5元
☞ 德潤福嚴氏燒麥
在武漢 請大聲叫我燒梅
德潤福也算是武漢很有名的老字號燒麥了,裝修簡樸,如果不是從大早上就排著老長老長的隊伍你可能會錯過。店裡供應武漢人過早最常見的品種:燒梅、紅糖包子、蛋酒或清酒、糊米酒和豆漿等。這裡首推燒梅,皮薄餡多個頭大,吃這個定要趁熱。
師傅們練就了不怕燙的神功,在熱氣繚繞的大蒸籠裡異常麻利的夾出、裝盤,拿上一份掀開麵皮熱氣四溢,裡面糯米浸在油裡,看得見瘦肉塊和黑胡椒粉,吃上一口超級軟入口有點辣辣的,濃香撲鼻的胡椒味正好緩解燒麥的油厚,口味重但非常過癮,牙齒不好的吃這個都沒問題。覺得燒梅油膩的話,一個盤子剛剛夠裝的包子和帶著絲絲甜香的桂花糊米酒絕對不容你錯過。
這可不像現在某些西點店的「飢餓推銷」,武漢三鎮的食客都會來這裡吃,老闆自己聊說每天三點就要起床來和面、拌餡和作配料準備各種事項,即使這樣還是滿足不了顧客的消費。
地址: 江漢區 友誼路雙洞正街48號(近解放大道,中百對面)
時間:00:00 - 00:00
價格:10元
☞ 正宗桂林米粉
最好吃的米粉不怕巷子深
雖然所謂正宗桂林米粉已經如雨後春筍般開滿了大街小巷,但糧道街的這家開了十來年的桂林米粉卻是獨一無二的好味。他家的米粉看起來光滑,煮的不會太爛,吃起來柔和而細膩,Q彈爽滑又有韌性。
要做出一碗好吃的米粉,除了純正高質量的米粉原料和各種配料的使用,熬出一鍋味香濃鬱的湯頭更是關鍵。這家的湯是十足的雞湯,實打實的用整雞熬製,湯頭醇厚而鮮香,並不寡淡,還有一些動物油脂,味道十分厚重,鮮香味美。
如果你勇於嘗試又無辣不歡,那一定要在粉裡加入他家的辣椒油。這家的辣椒油是老闆自己用紅辣椒熬製的,熬的很稠,色澤鮮亮,香味誘人,加一勺在粉裡,湯汁立馬變成了香辣口味,霸道的辣椒味直衝鼻腔,粉也吃起來爽辣過癮。
這家開了近二十年的桂林米粉,已經成了眾多在附近讀書長大的小孩共同的美好回憶。如果你問吃過的常客怎樣最好吃,那麼加酸菜加酸蘿蔔丁是你一定會得到的答案。
地址:武昌區武昌糧道街(糧道街中學對面)
時間:00:00 - 23:59
價格:5元
☞ 華潤鮮點哈鬥專賣店
兒時記憶中的哈鬥和牛角酥
當各種日式、臺式、韓式泡芙店遍地時,武漢只有這家叫華潤鮮點的店,依然賣著「哈鬥」。這是一門可愛的家族生意。「華潤」取自媽媽的名字「潤華」倒過來念,1998年開張的黃興路老店由爸爸操持,2011年開張的解放公園店由兒子管理。爸爸在鄱陽街的邦可西餐廳學過徒,熟悉哈鬥和西式糕點的做法,他做出來的哈鬥保持著老式工藝,曾創下日售200斤的驚人銷量。3年前,為了保證衛生和新鮮,哈鬥不再論斤賣了,而是被包裝好,一袋一袋賣。
味覺記憶是會跟隨一輩子的,尤其是兒時留下的味道,華潤的哈鬥,就能讓你一個猝不及防,偶遇兒時的自己。
除了哈鬥,這裡還有很久不見的牛角酥。做牛角酥可是個功夫活,開酥皮的過程很複雜,酥皮經反覆3 次開皮、冰皮,才能得到一層一層的酥軟。牛角酥不適合鮮奶油,鮮奶使酥皮變軟,影響口感,必須用有凝固性的奶油。
保鮮櫃離還有「消失」許久的香草蛋糕,扁圓蛋糕身圍著一圈紙。聽說為它做蛋糕紙的師傅,是個90歲高齡的老爺爺,在他之後,做紙的手藝就失傳了。恐怕那時,香草蛋糕就真的消失了。
地址:解放公園路34號1樓商鋪(育才高中正門對面)
時間:08:00 - 20:30
價格:8元
☞ 頂好牛肉麵館
吃碗漢口人氣最旺的牛肉麵
記得小的時候爸爸總是帶我來蘭陵路吃頂好,在那個牛肉麵還只賣4塊錢一碗的時代,頂好就是我味覺記憶中最好吃的牛肉麵館。直到現在牛肉麵都賣到12塊了,他們家還是那麼火爆。每天只要開著門就一定會有人坐在裡面吃著牛肉麵,飯點時人會多到排起長長的隊伍。
儘管生意好,但多少年來老闆似乎也從未想過裝修成高大上的環境或者換種更現代的點餐方法,麵館依舊是計劃經濟時代吃大鍋飯食堂的模式。
牛肉的肉質都是很好的瘦肉帶點筋,滷得很爛入口即化,面勁道有彈性,和著湯汁吃很入味,吃完都會把湯喝掉。如果一碗麵還不能飽腹,還可以再添上幾個酥脆的小面窩。這樣美味市井而又接地氣的一餐,在內心製造的滿足感真的不比山珍海味差呢。
地址:蘭陵路52-54
時間:07:00 - 21:00
價格:12元
☞ 魏旺湖北正宗牛肉麵店
越夜越排隊的漢派牛肉麵
吃了十幾年了,天天早上吃這個,從來沒吃膩。比較喜歡吃牛肉粉多過牛肉麵,牛肉麵總覺得一大碗,怎麼吃也吃不完。對於姑娘吖來說,粉就分量就剛剛好。
說它家老,正宗,漢味,首先就是看燙麵爐子那裡碼的面碗——現在的牛肉麵館,好多都是不準備這個的,這就是區別,店家用的扁面也就是生面,這種面一進熱水就會發大,所以吃起來得快,而且中途多半得加湯水,不然稍微慢一點就結成了塊兒。
麵湯、料底、牛肉都是先打好放在底下,然後燙熟了面碼到上面,自己加蔥花、醃菜等等作料。所以拍的照片裡,通常都是看不見肉的,肉埋在碗底吃呢。
它家的紅油不辣,湯底屬於牛肉麵裡面走清淡路線的,肉味特濃,吃完了嗓子眼舌根有回味的那種。牛腩很軟糯,燉得極爛,入口即溶,只可惜如老食客們所說的,分量少了點兒。
去到店裡,先去右邊交錢,店家會給一個小鐵牌子你,再去左邊排隊取面,有兩個通道,一個專門賣粉,一個專門賣面。速度很快,老字號了,武勝路的老居民都知道。
地址:崇仁路68號
時間:06:00 - 23:55
價格:12元
☞ 煥章牛肉麵
湯鮮而厚味 香辣最當先
煥章牛肉麵麵條勁道有嚼勁,牛肉是精心挑選的本地現宰牛肉,肉質緊實而無水分,牛肉軟爛,牛筋也彈牙易嚼。經過秘制醬料滷製的牛肉被切成均勻的薄薄的牛肉片,牛肉入口,醬香濃鬱卻又保留著牛肉天然的肉香,實在是回味無窮。老闆人很厚道,老闆娘也十分捨得,在這裡,絕不用擔心牛肉給的太少。
要做出一碗好吃的牛肉麵,除了香滷入味的牛肉,熬出一鍋味香濃鬱的湯頭更是關鍵。這家的湯是十足的高湯,湯頭醇厚而鮮香,並不寡淡,熬湯時加入了中草藥,讓湯汁吸滿了中藥香,但是湯汁的中藥味卻很淡,仔細品嘗方能辨別,絲毫不影響湯的口感。
如果你無辣不歡,那一定要在面裡加入他家的辣椒油。煥章牛肉麵的辣椒油是老闆自己用紅辣椒熬製的,色澤鮮亮,香味誘人,加一勺在面裡,湯汁立馬變成了香辣口味,面也吃起來爽辣過癮。
地址:礄口區解放大道376號
時間:06:30 - 14:00
價格:13元
☞ 成記湯包
小巷裡飄出迷人湯包香
原先覺得這家店特別奇怪,一條巷子面對面開了兩家同樣的湯包館,連出品都一模一樣,還以為是電視劇裡那種兄弟分家各開一店搶生意的電視劇戲碼,後來才知道因為一店生意太好,所以開了二店,二店每天只營業四個小時,想想也是醉了。
點了香菇和蝦仁湯包各一籠,湯包全部都是現點現做,趁熱吃口感不錯,裡頭包著一口鮮湯,保證了皮不幹餡也不柴有筋道,易夾不破。輕輕夾起時,能感受到湯在微微蕩漾,撐飽了底部,卻倔強地不漏出來,直到入口咬開的剎那,才和著軟軟的肉與香菇香在口中流竄,微微燙到,更覺享受。
上海風味的燻魚和素燒麵筋也是這家的一大特色,口感偏甜卻不膩;雪菜肉絲炒飯分量很足,臘肉炒豆絲略微有點鹹。
很有武漢特色的老店,服務員都是清一色的大叔大媽,出品十幾年如一日的穩定,如果你愛老武漢的味道,可以來這家店坐坐。
地址:漢口匯通路徳潤大廈西側裙樓1樓(近銘新街口)
時間:00:00 - 00:00
價格:19元
☞ 何嫂糯米包油條
老字號小吃 早起也要吃
何嫂糯米包油條的糯米是我見過蒸出來最晶瑩剔透的,糯米本身品質就很高,比其他家用的糯米要粘稠很多。黏度適中、有嚼勁,包上摘去頭尾的油條,吃起來外潤內酥。口味有甜鹹兩種,鹹的料多,香噴噴的,甜的配上花生粉黃豆粉或桂花糖,越嚼越有味道。小小的攤子,名氣卻響遍武漢三鎮,每天特地起早床來吃的人還真不少。
徐嫂包糯米的速度其實也算是一景兒呢,超級快地把各種調料擺放進去,一層層的放糖粉,花生粉,芝麻粉...而且每個食客要的味道都不一樣,一會兒甜一會兒鹹一會怪味,何嫂總能應付的得心應手。
每天來排隊的大多是附近的上班族,也有專程從別的地方趕來吃糯米包油條的食客。熱情好客的何嫂做生意實在,她說她做了十五年的糯米包油條,講的就是一個對得起良心。這麼多年只漲了一次價,用料卻多年如一日的用心實誠。
地址:江漢區解放大道(江漢北路口)
時間:07:00 - 11:25
價格:暫無
>>>>高級篇
20多年前還沒有空調,
火爐武漢的夏天還是滿眼竹床陣。
☞ 粒粒香花飯
二十年吃不膩的第一炒飯
花飯的特色就在米上,是正經炒花飯的米,蒸米火候、水分都有講究,蒸熟後放涼,再炒就粒粒分開,Q彈可口、軟硬適中。炒飯上面有菜,所以飯的味道較淡。
推薦素雞牛肉炒飯,略貴的價格對應的是牛肉的分量絲毫不含糊。牛肉是滷過的,滷汁完全浸透,嚼勁十足。搭配爽滑彈牙的素雞,我幾分鐘就幹掉了滿滿一碗。值得一提的是,他家的湯也是亮點,有肉絲湯、豬肝湯、番茄蛋湯。點了小碗豬肝湯,好幾大塊豬肝看得見,簡直業界良心。
環境一般般,但服務還可以,在收銀臺點飯後,收銀員會給個紙條和塑料號牌你,然後紙條給服務員,飯好後服務員會自動送到你這個號牌來,在同類型的小吃店中,這樣的服務值得讚一個!
地址:江漢區漢口民主一街武漢一中對面(近前進四路)
時間:11:30 - 20:30
價格:20元
☞ 阿斌三鮮豆皮
二十年如一日的三鮮豆皮
三鮮豆皮是糯米和豆皮合作而成,以餡中有鮮肉、鮮蛋、鮮蝦而得名。豆皮做得好不好,一看糯米,二看臊子。這家豆皮出名,離不開十六個字,漿清皮薄、外脆內嫩、皮黃油重、油而不膩。
阿斌三鮮豆皮開業多年生意依舊火爆,早上想吃一份豆皮,可是需要早起的。豆皮是拿大鍋煎的,看師傅做豆皮,像是在欣賞一種藝術,一口大鍋,然後開始在上面洋洋灑灑。雞蛋皮打底,鋪上糯米,再撒上豬肉豆乾還有其它東西,用大火煎上一會兒,熟了之後,再用盤子將豆皮分成小小的四方塊狀。
起鍋之後,外觀金黃亮澤,讓人一看就有食慾,入口有雞蛋皮的脆感,有糯米的嚼勁,加上豆乾那些配料,最後淋上一點用十幾種配料調製而成的滷水,那個味道才叫好!
地址:水陸街東(水陸復興路口)
時間:00:00 - 00:00
價格:4元
☞ 中山麵館
漢口二十年老店實惠牛肉麵
橋口二路電車站每天早上到了七點就會變得熙熙攘攘,人頭攢動,倒不是因為大家都在那兒等公交上班,大部分的原因還是那一條街上各種吸引人的過早吧。那麼多家店之中,我獨愛這家中山麵館,從小學到現在參加工作四年,見證了一碗牛肉麵從7元到現在的11元。
牛肉的原香很濃,好吃到詞窮;肥腸量很足,沒有異味,嚼勁十足,同事經常求我讓我幫他們帶肥腸粉,說這是他們吃過最好吃的肥腸粉;不過我個人最愛的是三鮮粉,料足的不得了,一瓢內容有瘦肉、榨菜、木耳。價格也很實惠,才8元一碗,再配上隔壁俊俊的油炸枯脆面窩,一頓過早絕對超級滿足。
店家凌晨兩點半就會開始準備一天的工作,肥腸清洗乾淨之後需要先滷再炒;牛肉需要先去水,再放入由十來種滷料熬製四十分鐘的滷水裡,等到白天的時候再將牛肉切片,再將牛肉片放入家裡辣椒油的滷水中繼續燜;牛筋的做法也十分講究,買來的牛筋需要化凍之後煮溶,加入各種秘制佐料和辣椒油之後在小火慢燉兩個小時。直徑一米的大鍋每天光肥腸牛肉牛筋加起來差不多要煮一百來斤。
地址:礄口區礄口二路電車站
時間:07:00 - 17:00
價格:10元
☞ 李李麻辣燙
牛骨湯底煨出20年好味串串
這是一家傳統又接地氣的串串店,煮串串的砂鍋就是巨大一個缽子,裡面煮的湯看著也不怎麼起眼,但是端上桌就開始一陣陣飄著牛骨熬製的高湯香。這裡的蘸料只有一種,有不辣、微辣、中辣可以選擇。調製好的蘸料用看著不起眼的便宜塑料碗裝著,可只要你蘸著吃上一口就一定能被驚豔到。味道是實打實的巴適,沒有濃濃的味精味,辣味是在不知不覺之中讓你血脈噴張。
他家的菜品非常齊全,偌大的冰箱櫃裡整齊的擺放著二三十種菜品。我本身愛吃肉,每每來這裡總要把牛肉、脆骨、腰花統統都來上一板。值得一提的當屬腰花,放在大骨湯裡一燙就熟。嫩嫩的腰花一絲腥味都沒有,浸在蘸料裡趁熱趕緊吃,鮮香之感溢於言表。
他家的菜品要說還有一點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便宜,鍋底9元,碟裝菜品一律5元,籤子五毛一根。青菜一根籤子上好大一把,放在鍋裡一燙便熟,一定要一口氣吃上幾串菜過癮。除此之外,奶香饅頭、蒸餃、春卷、燒賣也都不會超過8元一份,做主食相當到位。
地址:青山區長青路(近石化村車站)
時間:16:00 - 02:00
價格:暫無
☞ 桂萍牛雜
老漢口深巷藏不住的牛雜香
只有地道的吃貨才能找到桂萍牛雜,小店在長堤街的拐角處,走過一片居民區馬上就能聞到香噴噴的牛雜味道,跟著香味就能找到別有洞天的餐館小巷子。招牌雖然不起眼,但在門口的一大口牛雜鍋能讓你立刻找對位置。
這裡的品種不算多,必點的菜一定是蘿蔔牛雜鍋了,牛雜和蘿蔔都是店家每天一大早開始做的,保證晚上來的食客們也能品嘗到最新鮮的味道。別看這鍋蘿蔔牛雜超大,不管颳風下雨,每天都可以賣完,天氣好的時候,稍微來晚一點點可能就沒有得吃了。
如果兩三個人去吃,點一個小鍋就足夠多了。滿滿一鍋堆在那裡,分量絕對足,上面一層全是牛雜和牛肉。大塊牛肉因為熬的時間長已經很入味了,牛雜牛筋當然也是倍有嚼勁。鍋底的蘿蔔鮮甜,浸在牛肉湯裡,充滿濃鬱湯汁,入口又不太綿,越煮越有味,甚至有人評價說這裡的蘿蔔比牛雜還好吃。
牛肉煎餃也是另一個必點招牌,是去吃桂萍的標配。有不少老武漢去桂萍,也都是衝著這牛肉煎餃而去。金燦燦的牛肉鍋貼外皮炸的很脆,牛肉內陷鮮香可口。由於地處大排檔,所以周邊可以選擇的小吃不少,品種挺豐富的,炸藕圓子、串串、炒花甲、燒烤、小炒任選。如果怕上火,可以最後來一碗綠豆湯,祛火還能解解油膩。
地址:礄口區長堤街大排檔(唐家巷義烈巷間)
時間:17:00 - 23:55
價格:暫無
☞ 嚴氏燒麥店
藏著大塊肉粒的重油燒賣
燒麥店每一個燒麥外皮都是純手工擀制的,大小一致,厚薄適中。若是外皮太大,會包不住餡料;外皮也不能太小,太小餡料會漲出來。每一個燒麥都有固定的重量,這個完全憑藉的是師傅們的精湛的手藝。外皮擀厚了,蒸不透,熟不了;外皮擀薄了,筷子一提就會破。
燒麥的餡料用四個字形容,那就是真材實料。餡料除了糯米外,還加上了「塊頭」不小的冬筍丁、香菇丁和瘦肉丁。冬筍和香菇絕對是一級品,才能有足夠的香味。豬油是整塊的豬板油煉製而成,所謂板油,是豬生來就有的一層天然脂肪,因其形狀呈一塊板,俗稱板油。
除了燒麥的外在的精緻和內在餡料的講究外,上籠屜蒸也是一門功夫。上籠屜蒸一定要火大,同時還需要師傅掌握時間,進行點水。不要小瞧這個點水的工序,這可是點睛之筆。點水是為了使外皮經過冷熱急劇收縮,加速成熟,且使得外皮彈牙而不粘牙。籠屜用松針打底,松針的清香能吸附燒麥溢出的油脂,裝盤時不粘盤。
嚴氏重油燒麥的油重是特色,但是吃多了也會起膩。不怕,還有免費的花紅茶幫你解油膩。盛茶水的碗是很難看到的舊時的粗陶碗,很有點懷舊。花紅茶水不僅僅解油膩,在夏天也有防暑功效。
地址:自治街前進四路219號對面(近十九中)
時間:06:00 - 18:00
價格:11元
☞ 吳氏老字號正宗油酥餅
藏得再深也要吃牛肉油酥餅
聽長輩說吳記油酥餅是從老闆的父親輩就開始做油酥餅了。當時隊排的很長,後來父親老了,手藝傳給小兒子,也是很多人排隊。他家的餅油有點重,但這家店的餡料味道調的很好,蔥香,肉香都特別足。金黃的餅光是擺在那就很誘人。鮮肉的3元,牛肉的5元。一個餅子看起來小小的,不過一整個下肚超級頂飽。
餅的製作方法並不複雜,和好的面均勻的分成面坨。放好餡料在麵餅裡之後進油鍋,先把餅子的兩面煎的金黃,再倒入更多的油,滋滋的炸上一會兒。等餅子整個都炸的金燦燦的,老闆就開始把鍋裡的餅子一個個碼在爐膛裡面,烤制兩分鐘。油酥餅表面的油在高溫的烘烤下瞬間被蒸乾,帶去麵餅表面的水分以及多餘的油,餅子的外皮就變得酥酥脆脆了。
都說他家的招牌是原味豬油餅,熱熱的豬肉配著豬油炸的餅子吃著很香。但是我獨愛他家的牛肉餅。一個油酥餅拿在手裡還有些沉,裡面牛肉餡充足,肉餡布的很均勻,大概每一口都能吃到肉。牛肉帶有一絲絲辣味,適當的緩解了油炸的油膩。「香辣酥脆」四個字足以概括油酥餅的所有特色。
地址:南京路(江漢三路口、泰寧街)
時間:08:00 - 18:30
價格:5元
☞ 國民半條魚
味鮮肉嫩的清蒸鯇魚只賣18
國民半條魚絕對能算是武漢的老字號,到現在已開了二十多年。最早開在中山大道四唯路的麟趾路口,生意火爆,後在鄱陽街開了分店,之後在香港路的店因為拆遷和修地鐵遷到了現在的車站路洞庭街。如今,為保證菜品質量和特色,「國民半條魚」的招牌僅此洞庭街這一家。
他家的招牌菜清蒸鯇魚,選用半條新鮮鯇魚,加料清蒸,新鮮的魚皮能整張揭下來,魚肉鮮嫩緊實,豆豉醬汁提味,配上的幾根椒絲也很豔色,絕對的色香味俱全。當然,除了清蒸,也可以選擇紅燒等其他烹法的半條魚。最關鍵的是,這樣一道費火候考功力的菜,卻只賣18塊,價格真心非常「國民」。
除了半條魚必點,其他的小炒也不錯。主打湖北菜,其他傳統的菜品也很適合湖北人口味。有幹煸藕絲、魚香肉絲、家常豆腐等不少這樣簡單又實惠的菜,味道好分量足,價格依舊是便宜到想哭。在他們家聚個餐,點半條魚,三四樣炒菜,一鍋湯,一桌子人就都管飽了,人均估計只要二十幾塊,是真正的實惠。
地址:江岸區洞庭街107號怡東大廈1樓(近市婦女聯合大樓)
時間:11:00 - 20:00
價格:29元
☞ 鹿鳴春
青山排名第一的牛肉麵不是吹的
鹿鳴春在青山少說已經開了20年了,店面也搬動了幾次。店子挺大,白天賣牛肉麵,晚上則是青山有名的「郭記烤羊排」。跟武漢很多早餐鋪一樣,環境屬於偏「蒼蠅館子」的類型,找店靠走,招呼靠吼。但這家牛肉麵館能讓人找到老武漢的感覺,店內出品的每一碗麵都講究個貨真價實,味道和分量都很實誠,這是武漢人的性格。
他家的面用的和其他地方不一樣,看上去像是熱乾麵,吃在嘴裡卻比熱乾麵勁道很多。湯頭則帶有一絲甜味,屬於香醇口感十分濃鬱,吃麵之前喝上一口極其開胃。湯汁並不辣,不像別人家湯麵上會浮著一層紅油,看則誘人實則油膩。湯汁只是如醬油般的深棕色,溢滿了牛肉香。
來這兒吃牛肉麵的人,從來都是要搭配一個油餅的。這裡的油餅的味道雖奪不了牛肉麵的風採,但是炸的酥酥脆脆的,一口下去「喳喳」作響,很是過癮。
地址:青山區工業三路武鋼總醫院旁(近48中學)
時間:07:00 - 12:00
價格:暫無
☞ 塗記油酥餅
賣的最好的油酥餅
說起塗記油酥餅,在武漢人的心中真是有口皆碑、如雷貫耳。開了二十多年的老店,至今仍然是無時無刻不在排隊。老闆對原材料都很講究,一直堅持原材料和調料不加任何添加劑。老闆每天早上親自去清芬買上好的肉,辣椒也是親自去竹葉山買的。老闆70多歲的老父親還親自煎餅。
餅的製作過程頗為講究,先用撈麵發酵麵團,擀一層皮,抹一層酥油,再擀一層皮起酥,然後包上餡料,整個包製過程耗時10分鐘,然後把亮白亮白的餅放到油鍋裡面煎10分鐘,等兩面都煎得金黃的時候就可以出鍋了。然後把餅放在爐子裡面烤一分鐘,去除油膩。這樣雖然是在油鍋裡面煎的餅也不會覺得膩了。
之前店裡的餅一直只有兩種口味:撒黑芝麻的牛肉餡和撒白芝麻的豬肉餡。去年店裡新推出了紫薯酥餅,店裡自製的紫薯餡,一口下去滿口香味,而且還可以去油膩。
地址:江漢區江漢路181號俊華大廈(近江漢四路)
時間:11:00 - 18:30
價格:暫無
☞ 劉記三狗牛肉麵館
銷魂牛肉炒麵永不打烊
三狗的牛肉麵、牛肉粉都很美味,香香的辣椒,清爽的紅油,就足以讓人食慾大開,再加上酸豆角、蘿蔔丁、蔥花的點綴調味,那香香辣辣的味道簡直美妙的無與倫比。
但在三狗最受歡迎的還是牛肉炒麵。三狗的牛肉炒麵使用熱乾麵的鹼面,麵條勁道有嚼勁。牛肉是精心挑選的黃牛肉,肉質緊實,牛肉軟爛,牛筋也彈牙易嚼。經過秘制醬料滷製的牛肉被切成均勻的片狀,牛肉入口,醬香濃鬱卻又保留著牛肉天然的肉香,實在是回味無窮。老闆人很厚道,在這裡,絕不用擔心牛肉給的太少。
在炒制之前,大師傅會耐心詢問顧客的口味偏好,排隊的人再多,也是一鍋一碗的炒,最大程度上保證了每一碗炒麵的質量。牛肉炒麵在炒制過程中會加入牛肉湯汁,讓湯汁包裹著麵條,勾勒出濃鬱的口感,但口味清淡的人會覺得略微油膩,建議搭配蛋酒或綠豆湯一起吃。
已經經營了二十餘年的三狗牛肉麵館,是24小時營業不打烊。儘管期間經歷過火災的重創,三狗牛肉麵館依舊營業多年屹立不倒。可以說,三狗牛肉麵館在武漢人心裡已經不僅僅是一種餐點的選擇,更是一種情感的寄託。
地址:漢口蘭陵路(海倫賓館旁)
時間:00:00 - 00:00
價格:9元
☞ 大哥大民間瓦缸煨湯館
古法煨出妙湯的老字號湯館
這家煨湯館已有二十多年,算得上老字號了。這麼多年來依然能屹立不倒,靠的就是始終如一的獨門的煨湯絕技。這裡的湯都是採用古法煨制,每份湯都要煨5個小時以上,湯裡還配有名貴的中草藥,因此味道鮮香醇厚,營養豐富。
出好湯的秘訣就在於瓦缸。之所以要用瓦缸,是因為土質的陶器能秉承陰陽之性,久煨之下,原料的鮮嫩及營養成分能夠充分溶解,這樣煨出來的湯才堪稱上品。大缸分為四層,裡面放著很多小罐,缸中間底部燒的板炭,板炭燒的火持續時間有五六個小時以上,這樣湯才能煨好。
制湯以小瓦罐為容器,精配各種原料,加之清水,再放到一個一米方圓的巨型大瓦缸內恆溫煨制。瓦缸煨湯期間,不加水不開蓋,小火燉,不進行複雜的調味,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再搭配中藥,除了有鮮香醇厚的口感,更具有美容養顏、緩解壓力等功效。
地址:江漢區漢口解放大道712號(協和醫院對面)
時間:10:00 - 21:00
價格:34元
>>>>神級篇
武漢美食的歷史,
都要從這些老店說起。
☞ 三鎮民生甜食館
老武漢最愛的過早這裡都有
如果你問一個武漢人在武漢最地道的小吃早點在哪,大多數武漢人都會告訴你說在三鎮民生甜食館。這家老字號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就有了,後來從國有改制為民營,成了今天最能代表武漢小吃的一家餐飲企業。
過早不知道吃什麼來他們家就對了,因為來了這裡看著幾十個品種的地道小吃就更不知道吃什麼了,熱乾麵、豆皮、煎包、燒賣、豆腐腦、蛋酒、糊米酒.這些名字聽著就讓人食慾大開,只能隔三差五的來每次來選個一兩種,吃好多次才能把所有品種都嘗遍。
最想推薦的是他們家的豆皮,每次點了豆皮都會排隊等上一會,一邊等一邊就能在取豆皮的窗口看師傅製作豆皮,《舌尖2》裡有豆皮的鏡頭就是在他們家拍的,做豆皮的師傅總是特別忙,好不容易做完了一鍋瞬間就被取完了立馬就要開始做下一鍋。還有煎包也是特色美味,平底鍋下點著大火,小包被熱油煎得發出嗞嗞的聲響,出鍋的煎包下皮酥脆,淋上一點辣椒醬味道特別棒。
過早吃主食的同時也別忘了配上一點流食,比如熱乾麵配蛋酒,豆皮配豆腐腦,感覺怎麼搭配都是絕配。這裡從早上營業到晚上,中午以後除了各種小吃,還有各種蓋飯和湯供應,可以喝到武漢人最愛的排骨藕湯。總之,想吃到那些關於武漢的美味,來民生甜食館準沒錯了。
地址:江岸區勝利街86號(近合作路)
時間:06:00 - 20:00
價格:10元
☞ 德華樓
餡料裡溢滿湯汁的鮮肉包
德華樓可以說是武漢的一張美食名片,很多人都是慕名前去他家吃包子。六渡橋附近的老漢口人至今習慣吃德華包子過早, 德華樓可是80多年的老字號酒樓, 20多年前做宴席興盛時, 鮮肉包子作為主食, 幾乎是每桌必點, 店員回憶說, 吃完還帶回家,常常聽喊 「來10斤包子, 一人一斤!」昔日風光無限的老字號酒樓,堅守著巴掌大的一塊地方,也堅守著人們的美好記憶。
每天早晨,這裡都人頭攢動。一籠包子搭配一碗白粥是常來店裡人手一份的「標準配置」。這裡的包子個頭不算很大,2元一個。一個個包子皮白面滑,每個包子上21道整齊的提花褶,吃起來還有些嚼勁的。最傳統的是鮮肉的,鮮肉餡子給的挺足,香而不膩。一口咬開,可以看見色澤誘人的肉湯,鮮味交匯在一起。而醬肉包內裡搭配了筍丁,香脆可口 。醬肉選擇的肉餡略肥,但肥肉肥而不膩,餡料不油。
另外有一款純素餡的 「菇筍素包」 也頗受歡迎。用冬筍與冬菇剁制的餡料, 飽滿清香, 加了特製的素醬汁, 口感很肉坨;按籠賣的灌湯蒸餃現買現蒸,一籠四個,不過個頭挺大。等個七八分鐘後蒸餃冒著熱氣被端上桌,香味十足。吃的時候可得慢點,不留神湯汁就流出來了。不遠處牆邊的調味臺上免費提供泡蘿蔔和泡紅椒,伴著粥吃挺不錯的。
德華包子究竟為什麼好吃?買一個鮮肉餡的, 一口咬下,好薄的皮! 肉餡汁水豐富, 順手流淌。 師傅介紹說, 對於發酵面大包來說, 多數攤販賣包子的皮與餡的比例在7: 3左右, 而德華包子堅持在4: 6甚至3: 7。加上店裡每天都熬的高湯,吃在嘴裡自然是汁水橫流。
地址:六渡橋清芬一路(庫瑪後面)
時間:08:00 - 20:00
價格:10元
☞ 曹祥泰
芝麻綠豆糕 吃了不長包
「芝麻綠豆糕,吃了不長包。」湖北人在端午前後最興吃綠豆糕,在武漢吃綠豆糕最最老字號的當屬曹祥泰了。曹祥泰創辦於1884年,至今有一百二十多年的歷史,和我們習慣中老字號該有的樣子不同,現在的店面大有點中西合璧的意思。每年端午前曹祥泰門前都會排起長隊,好多人就是為了買他家最傳統的芝麻糕綠豆糕。
綠豆糕的包裝很是復古,按現在人的品位來說就是非常粗糙,但很多人就愛這種糕點的油滲到紙上的感覺,覺得這才夠傳統。據說這麼多年曹祥泰的綠豆糕味道一直很穩定,都是真材實料。初聞淡香,咬下的瞬間,在開始咀嚼之前,綠豆的香氣砰的一下在口腔擴散開來,再細細的品味和咀嚼,香氣越發濃鬱起來,這就是曹祥泰傳統的味道。
另一樣和綠豆糕一樣重要的是芝麻糕,曹祥泰這個芝麻糕顏色比較深,準確來說應該是黑芝麻糕,配料除了芝麻還有小麥粉,口感酥軟,芝麻香撲鼻。店裡還主營一些傳統湖北小點心,如酥糖,京果、麻餅,同時也兼營一些西式的糕點,但是去曹祥泰最值得買的還是他家的綠豆糕和芝麻糕,因為這是小時候的味道。
地址:武昌區解放路409號(中國工商銀行湖北省總行對面)
時間:09:00 - 20:00
價格:19元
☞ 老萬成酸梅湯
老武漢記憶中的古法酸梅湯
江漢路商圈裡的飲料連鎖店遍地開花,而老萬成酸梅湯在距離江漢路還有一段距離的六渡橋一開就是一百年。很多顧客都願意多走一腳路,來這裡喝一杯百年不變的酸梅湯。老萬成的酸梅湯好喝,就在於它是純手工熬製,若是採用工業化的生產模式,老傳統就保不住了。所以為了保留這老武漢的味道,多年來老萬成不曾在武漢開設一家分店。
用一個詞來形容老萬成的酸梅湯,那就是甜酸俏皮。沒有普通酸梅膏衝出來的生硬口感,酸甜融合的十分恰當,有一種哪怕在冬天喝也不覺得冷的感覺。他家現在專門出售塑料瓶裝的酸梅湯原汁,一瓶子的分量還挺足。滿滿一大瓶酸梅湯原汁實在濃稠,每次只需要給一點,再倒入水進行勾兌,衝出來的酸梅湯很店裡賣的基本沒區別。
雖然酸梅湯的製作工藝並不複雜,但是必須掌握好選料和火候。儘管酸梅湯的手藝十天就可以全部學到手,但沒有個上十年的功夫,火候的掌握絕對談不上爐火純青。
地址:中山大道835號(近前進二路)
時間:08:00 - 21:00
價格:2元
☞ 五芳齋
老武漢記憶傳統手工湯圓
五芳齋是江城久負盛名的老字號之一,在很多武漢人的心目中它就是湯圓的代名詞,每年臨近元宵節,五芳齋的門口就會排起長龍,匯集著來自武漢三鎮的市民們,有的人甚至帶上了板凳,早早的就來到門口,只為這獨一無二的傳統口味,還有那團團圓圓的情懷。
坐到店裡嘗一碗現做的酒釀湯圓,端著帶有五芳齋三個字的碗韻味韻了半天,煮好後的湯圓在清清亮亮的湯裡,一個個胖嘟嘟地浮在碗中,外皮軟糯厚實,不會破,咬下去勁道的外皮輕微拉扯口感棒棒的,裡面包的黑芝麻帶桂花糖餡兒,餡心香濃,清爽不甜膩,甜的恰到好處。
吃完湯圓,再跟著蜿蜒的長龍一樣的隊伍來到店門口,可以看見師傅們正在手工製作元宵,元宵是將手工捏好的糖餡放入笸籮中不斷滾搖,用類似滾雪球的方式,使糯米粉逐漸包裹在糖餡外製作而成。
除了湯圓,五芳齋的豆皮和各種糯米糕也值得推薦。豆皮餡料充足,貨真價實,糯米糕入口不沾牙,很適合下午茶配合中式茶。除了牛肉味其他都是甜的,五仁、豆沙、棗泥這些傳統的都不錯。
地址:中山大道723號(中山大道數碼港旁)
時間:05:00 - 21:00
價格:10元
部分圖文來源:鮮城武漢
內 容 轉 自: 武漢吃了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