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3 13: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那些年我們的青春 武漢大學
30年前
武漢大學新聞學院的學子
用一張張略顯顆粒的黑白老照片
還原著當年珞珈少年們
學習、生活的場景
7年拍攝
3萬多張底片
拼湊出30年前的武漢大學
王景春校友在武漢大學求學期間拍下了3萬多張膠片
照片不是懷舊
是兩個時代的連接器
桂三326宿舍
新聞學院1994級女生餘烺天坐在上鋪
床頭掛著郭富城海報
下鋪是同學廖雁
床上放著金色大狗絨毛玩具
床上鋪的是學校統一發的格子床單
小垮坐在床上發呆
牆上貼著搖滾歌手
魔巖三傑之一何勇的歌詞
『交個女朋友,還是養條狗』
來自他1994年的專輯《垃圾場》
這句話也是當時年輕人自黑的口頭禪
頗有點現在『喪文化』的味道
1997年夏天
桂園八舍4樓的洗漱間門口
新聞學院廣告系的荀冠龍
在嘗試自己新買的吉他
桂園八舍4樓走廊的最西側
窗戶對面是桂六
1996年「珞珈」金秋藝術節前
廣告系1995級荀冠龍、任重正在排練
準備參加櫻園樓頂舉辦的小品比賽
窗框上曬滿男生的襪子鞋子
武漢大學1994級的魏海波
在桂八男生宿舍
4樓的樓道裡秀肌肉
『那個時候男生愛運動健身
一身腱子肉大概還是比較能吸引女生』
(女同學原話)
桂三327宿舍
新聞學院1994級女生
範泉、熊靜華在看電視
一個班一臺電視機
輪流在每個寢室放一周
港臺劇武俠片是那時的最愛
當年的楓園舞會
現在看起來舞姿有些年代感
在當時確是很潮的
桂園操場,大家正在練舞
準備參加金秋藝術節集體舞大賽
戴飛同學就是在舞隊裡
認識了他現在的學妹夫人
他們當時是partner
已經拆掉的桂園開水房
打開水是學生時代的標配
剛剛通車的長江二橋上
新聞系的攝影實踐課
拍照留念,標準動作
那時候大路上還沒什麼小車
桂園操場上晨跑
背英語的女生一定是學霸吧?
當年還是煤渣跑道
現在已經是紅綠相間的塑膠跑道
宋卿體育館裡的健美操課
那時大二開始就要選體育課
女生可以選排球和健美操
1992年
東湖上的皮划艇訓練
1996年
武漢大學桂園
孫敏莉同學和上鋪的袁長圓同學
一起挑選底片
1996年夏
武漢大學桂園男生宿舍
休閒的周末
1993年武漢古琴臺
伯牙與鍾子期雕塑前
許金如與嶽強等同學的模仿秀
1993年
武漢大學計科系諶瓊
正在觀摩建築系舒群老師的行為藝術
1993年畢業季
肖華、王景春、崔波三人的攝影聯展
在武漢大學楓園食堂展出
邊吃邊看是校園生活的特有景觀
2020年重返武漢大學
同學30年後再聚首
用影像複製當年的青春時刻
畢業考試馬上要進行
大家心裡都有些莫名的無奈
肖華同學在教室前排拿起
美能達700相機和20mm超廣角自拍
這一幕被王景春同學紀錄下來
30年後,重返現場復原
再舉相機自拍時身後同學不在
陪伴他的是他10歲的小女兒
30年前
30年後
畢業考試之後
宋震江同學在理學院教室裡舒展身姿
他是攝影班年紀最大的同學
這也是最難的一門攝影考試
心裡的巨石終於放下
麻溜地爬上課桌
讓王景春給自己拍照留念
30年如白駒過隙
兩張對比的照片
是回憶,更是成長的印記
不禁感慨:人生是否能重來一次?
30年前
30年後
4位同學在拍畢業展招貼畫用的海報
那時文藝思潮澎拜
他們算是潮尖兒上的人了
畢業布展很轟動
女粉絲收了一大片
30年前
30年後
同學是一生的財富
記憶是一生的財富
無論是好是壞
它總是存在最柔軟的心靈深處
經意或不經意間的
一張照片、一句話、一件事
苦與樂、笑與淚,洶湧而出
然後付之以歌
時光荏苒
好多事都不記得了
幸而圖像還在
見證著那些年
在珞珈山最美好的記憶
1969年出生於陝西西安
1997年畢業於武漢大學新聞學院新聞系,同年分配至南方報業傳媒集團
先後在《南方周末》《南方都市報》任攝影記者
2008年至2015年任《南方都市報》視覺總監、編委
2016年負責289影像
2014年北京外國語大學與英國伯頓大學獲多媒體碩士學位
中國新聞攝影學會副會長
《極光視覺》CEO;聯合創始人
王景春
失了色彩的黑白
染上噪點的模糊
那日你將箱底膠片翻出
叫上照片中的老同學回到母校
青春的民謠
咿呀呀還要唱好幾個30年
▲點擊跳轉2020級本科生開學第一課
▲點擊查收珞珈限量版月餅
▲點擊查看國慶升旗儀式
● 武大新生第一課,也太!炸!了!吧!
● 發啦!珞珈限量版月餅在校生每人一份
● 當黃鶴樓前響起武大人高燃的歌聲……
● 今天,「9·12」升起五星紅旗!
● 你好,珞珈迷彩少年!
● 萌新攻略 | 選課、分班、獎學金?學霸養成第一步!
武漢大學
-luojia1893-
攝影:王景春
武昌區委宣傳部 《極光視覺》聯合推出
原標題:《3萬多張底片重現30年前的武大!》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