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對底片掃描的竭像測試

2021-01-13 MISC Lab

題圖:來自一張4x5底片頂部的印字,300%放大。


膠片數碼化通俗的說就是底片掃描,在過去的近十年當中都處於一個瓶頸的狀態。

最傳統也最靠譜的數碼化方式是電分,但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電分非常昂貴,並且操作也很繁瑣。但是到今天為止,許多生產商已經不再生產電分機。而電分本身所獲得的圖像質量相比於後來出現的哈蘇和智佳也沒有更多的吸引力,再加上電分會對底片造成一定程度的物理損傷,所以使用這種方式的人也越來越少。

一般我們能接觸到最有性價比的方式就是哈蘇Flextight X1和X5。但是即使是哈蘇,似乎也不能讓我們壓榨出膠片的所有信息,因為哈蘇畢竟是商用設備,廠商為了讓機器在性能和壽命之間達到平衡,多少做對掃描參數了一些限制(X1/X5使用CCD作為感光元件,如果追求極限性能可能會影響使用壽命或者損失畫質)。

以前在美國的時候一直用的是學校的設備,今年我回國之後就一直在籌備自己在國內的工作室。最近我和 梁源,黃一凱 ,沈暘暘在天津建立了一間工作室,恰好趕上哈蘇X5停產,所以我們決定嘗試一些更好的設備,於是便購入了一套飛思iXG作為我們進行膠片數碼化的工具。


我花了大概一周的時間對這套設備進行測試,總體感覺,可玩性還是非常高的,我覺得它就像是把一個去掉外殼的大號哈蘇X5,可以手動的控制所有組件,所以整個系統開放程度非常高。我覺得的可以利用這種開放性去實現很多以前沒有,或者難度很高的的玩法,比如膠片HDR,或者是模擬放大機,在翻拍的過程中增加一些外部處理。當然這些玩法以後我都會慢慢實驗。


不過,開放性也意味著控制難度的增加,哈蘇X5相比於iXG幾乎是傻瓜式的操作,但是iXG需要一些精確控制。這些精確控制覆蓋了各個環節,從裝片的壓平到對焦,曝光的控制,以及配置文件的微調,最終才能得到一張完美的掃描件。

在實驗中我發現,為了達到最佳的掃描效果,需要滿足三個條件,一是,需要配備一套基礎的無塵環境,二是設備不同部分的水平,三是膠片的除靜電和除塵。為此我配了一些工業除塵設備以及防塵設施,還有離子風槍等工具。

離子風槍除塵

我原本計劃用一個月的時間開發出新的工作流程,但是在大家的熱情期待中經歷了一周的807高強度工作,最終搞定了整個掃描的工作流。這些工作包括對於不同鏡頭和近攝環組合的測試,找到不同畫幅底片最佳的焦距和焦平面高度,並且讓解析度達到最大。


iXG長這樣,非常工業:

很方正,配套的鏡頭是Schneider Kreuznach 72mm RS鏡頭,還有一顆 Schneider Kreuznach 120mm Macro RS,都是施耐德的工業級鏡頭


裝配了120mm鏡頭



做了一些對比測試:


第一組:iXG和X5的對比,有去色罩和輕微調色過程。

iXG掃描,裁剪後尺寸為10060x8300哈蘇X5掃描,裁剪後尺寸為8705x7065


放大局部:


iXG局部


X5局部

這個局部對比可以說明一些問題,對於120底片,iXG在經過精調之後所能獲得的解析度要比x5高一些,但是,我在實際測試的過程中發現120膠片在5000萬像素的時候基本上就已經竭像了,也就是說無法再獲得更高的細節。證明竭像的策略如下:

先用iXG採集一張120底片滿幅的影像「圖1」,裁剪邊框後大約為8000萬像素。

用最大的微距比例,採集同一張120底片的部分細節,獲得「圖2」。縮圖後可以看到比例,如下圖:

內圈為圖2,外圈為圖1

3.對比圖2是否比圖1有更多的細節。

結果是,圖2的細節並沒有明顯多於圖1,不過但從這種對比上來看並不能完全說明120膠片數碼化所能提供的最大像素就是5000萬。造成竭像的可能因素還有以下幾個:

相機鏡頭解析度限制

掃描儀鏡頭解析度限制

拍攝時是否完美對焦並且完美曝光

對於這幾種可能性,我做出的分析如下:

在解析度的問題上,首先可以確認的是大多數老相機的鏡頭解析度並不高。不過上面用的測試圖是使用Mamiya 7ii拍攝的,鏡頭是80mm F4,這是一隻素質極高的鏡頭。所以理論上我們在這張圖中已經獲得了相當高的解析度。但問題是,即便如此,這個鏡頭在解析度上也沒有數碼單反的專業鏡頭高(如果有誤請指出)。

對於掃描儀鏡頭的解析度,我認為iXG配套的鏡頭無可挑剔,畢竟是施耐德的工業級鏡頭,單個鏡頭的售價都在60-70k的水平,解析度應該是能花錢買到的鏡頭中最高的。所以不存在這種限制。進一步的證據是,我發現在做4X5單片的掃描時局部細節極為豐富,所以對比120的100%細節來看,我暫時認為120是竭像了。

對焦和曝光確實有影響,我在測試的過程中發現,對於光線良好環境下正確曝光並且精確對焦的照片來說,iXG比X5獲得的細節多一點點,如下圖:

iXG動物皮毛細節,照片Credit to:袁麥舟X5動物皮毛細節,照片Credit to:袁麥舟

這種極細微的細節優勢,證明了,在目前的技術條件下,120膠片在5000萬像素的時候,確實是竭像了。並且我們做了4x5畫幅的底片掃描測試之後進一步證實了這個想法,後面會說到。


第二個測試是一張情況比較極端的底片,在大光比並且昏暗的室內,手持欠曝拍攝。(這種事兒我沒少幹...)

這種底片的問題是,幾乎用任何掃描設備都不可避免的在暗部出現大量彩噪,即使是X5。而如果是用彩色暗房走傳統的放大工藝,那麼則只有膠片的自然顆粒。所以這也暴露了數碼設備在極暗區域的弱點。

極限曝光的負片,室內暗光手持拍攝。這張圖可以很好的測試掃描儀對暗部的處理能力。


iXG與X5暗部細節的對比:

iXG 100%,相比X5要細膩很多了。X5 200%,在做這種極限掃描時暗部有大量彩噪。

在這個對比中,我們看到X5的暗部有大量彩噪,這是由於X5CCD的物理屬性造成的,因為CCD在工作的時候相比CMOS對溫度更敏感,更容易產生噪點,但是iXG在精確控制的情況下反映出來的噪點則更像是底片本身的顆粒。


第三個Sample做了一個4x5:


4x5掃描測試,圖像裁剪後尺寸10654x8418,作品Credit to:@粥毅豪100%細節300%細節細節2




從4x5的測試數據上來看,至少是在1億像素的尺度下膠片完全沒有竭像的痕跡。我跟照片原作者交流之後他也表示iXG比X5掃4x5的解析度要高很多,但是他的3F文件不慎丟失了,所以我又邀請了一個測試者。


再來一個4x5案例,我希望通過這個案例來驗證前面關於竭像的想法:


4x5掃描測試,圖像尺寸11089x8416,作品Credit to:@馬建恆Kenny


首先來對比下細節:

iXG細節


X5細節


說實話在這個案例中我發現其實如果考慮到iXG對比度相對高一些的情況,X5並沒有差iXG太多,iXG只是稍微細節多一些。

但是這應該是微觀層面上產生的一些限制,昨天跟一位讀者交流時他這樣解釋這種現象:

大致算了一下4x5的底片要達到一億像素理論上銀顆粒要小到100納米。一般乳液反應的銀納米不難達到10納米以下。所以可能還有至少十倍的增長空間。但光學成像顯微鏡的解析度在100納米已經接近極限了。這是理論上的解釋,似乎能夠解釋你的測試結果


但是這只是解析度的因素,而在其他方面,iXG則有著明顯的優勢。

結論如下:


在解析度上,我目前通過iXG能做到輕微領先其他設備。

在寬容度和暗部噪點上,iXG是碾壓其他設備的。

色彩上,在大量的實驗中我發現iXG能夠提供更開放的色彩環境,可以自己選擇適合的曲線,以及輸出不同的文件格式。這讓調色的空間變大,比如我可以輸出一個DNG,prophotorgb色彩空間的文件進行調色,但是這也意味著控制難度的增加。

在可玩上,其他設備幾乎不具有開放性。所以理論上我們可以把iXG當一個數碼放大機玩,打個聯繫表,增加一點雜光問題都不大,還可以做點膠片HDR之類的。

速度上,也是碾壓,畢竟翻拍。


一些其他的作品:




最近經常被問到,為什麼顯示器只能顯示10bit色深,而我們卻要用16bit色深的圖像去調色。用一個通俗易懂的例子來說,我們可以把一張照片想像成一塊大理石,現在我們要用這塊石料去做一件尺寸為10x10x10的雕塑,然而,如果直接用一塊10x10x10的原料去做,那麼工作的空間肯定會非常有限。但是如果用一塊16x16x16的原料來做,那麼操作的空間就大多了。


為了更好的了解這套機器的性能,我們現在向讀者徵集一些測試樣本,符合條件的樣本我們將免費掃描,並且贈送一些額外的掃描。樣本條件:

1)4x5彩色負片,曝光準確對焦清晰,有哈蘇X1/X5的掃描件用於對比。

2)8x10彩色負片,曝光準確對焦清晰,有滾筒或者其他掃描方式的掃描件用於對比。

3)非常規尺寸的負片,如5x7,4x10,20x24等。

測試申請:jinshuju.net/f/QnVs0i


因為本質上是翻拍,所以這臺機器的採集速度非常快,能每天處理1000張以上底片。所以我們決定將剩餘的產能開放出來。如果大家有各種掃描的需求,可以或者通過我們的淘寶店(店名:misclab)來下服務訂單。







福利:邀請碼:MISCCAT3301,通過這個邀請碼在misc的淘寶店加入會員並完成充值可以立即獲得一年內消費9折優惠(下單備註即可)。





相關焦點

  • 攝影隨筆~底片掃描
    終於掃描完了,塵封的底片。滷化銀的膠片時代已經遠去了,對於我,最後使用膠捲大約是2007年左右的事了。以前拍攝並衝洗過的膠片還保留著,很多當時還沒有印成照片。數字時代的保留方式是電子文檔,應當把膠片信息轉化為電子信息存儲於電腦或移動硬碟裡。
  • 專業底片掃描 惠普G4050掃描儀特惠
    【中關村在線辦公列印頻道原創】如果想選擇一款專業掃描儀來作為高效辦公的高手,那麼這款惠普G4050掃描儀不失為上上之選,該機有著高解析度、專業高效等特點,非常適合辦公專業底片掃描需求。當前,這款惠普G4050掃描儀北京東華辦公特價1900元,現貨500臺銷售送8G優盤。
  • 底片掃描 佳能9000F和愛普生V600對決
    具體測試中,在同一設置模式下,兩款機器掃描速度表現令人相當滿意,整個掃描操作流程十分快捷迅速,而且在整個掃描過程中,掃描儀還顯得非常文靜,掃描噪聲極小。兩款產品在掃描文件和圖片時速度並不會相差太遠,但在底片掃描時愛普生V600略佔優勢。>>3佳能9000F和愛普生V600掃描性能比較(一)回頂部2、文件圖片掃描誰更好?
  • 如何將射線底片掃描輸入電腦
    ,一方面是對底片的保存條件有一定的要求(例如環境溫度、溼度以及保存期限等),另一方面是一旦需要查找時就很不方便,如果需要應用這些底片用作培訓教學使用,則由於人手的反覆拿取和經受觀片燈的強光照射等因素而導致底片容易損壞,即便是用過去的老辦法,即在暗室裡在曝光箱上用膠片翻拍,但是因為第一次翻拍得到的是正片,還需要再次翻拍才能成為和原來一樣的負片,這樣不僅操作繁瑣,而且因為多次曝光翻拍以及操作上的問題,導致失真度較大且清晰度變差
  • 如何讓膠片數碼化——底片掃描那些可以說的秘密
    膠片攝影中的膠片類型、拍攝方法、衝洗過程和掃描,每個環節都能影響畫面的最終效果。不同的膠片類型會有不同的色彩趨向,拍攝環節中的曝光、光線的把握全靠個人,衝洗只要按照標準流程來一般不會有太大偏差,那麼底片掃描就成了至關重要的一環了。主頁箘自從拋棄了店掃以後,用的最多的就是這臺精益8200i。
  • Reflecta公司近日推出移動底片掃描裝置
    國外的Reflecta公司在近日推出了一款體積非常便攜的移動型底片掃描新設備,它的參考價格為159歐元,折合人民幣1485元左右。Reflecta X6 Touch Scan掃描設備   該產品體積較為便攜,最大的特點是不需要經過連接電腦就可以運行,掃描後的數據可以直接存儲到放置機身側面插槽裡的SDHC存儲卡中
  • 可連續掃描6張底片或5張幻燈片HP G4010
    HP G4010照片掃描儀可一次連續掃描6張底片或5張幻燈片,掃描多張4x6英寸的彩色照片僅需11秒鐘/張,掃描幻燈片的速度也非常出色,多張35毫米幻燈片掃描成數字文件最快僅需6秒/張,而掃描多張35毫米底片也只需8
  • 專業攝影的大基本功:底片掃描系統(彩色膠片版)
    – 〈專業攝影的大基本功:區域曝光系統(彩色膠片版)〉讀懂這篇文章,除了要先理解引言裡的彩色膠片版的區域曝光系統,還要先讀完〈專業攝影的大基本功:底片掃描系統(黑白膠片版)〉。也就是說,黑白攝影是彩色攝影的基礎(請見〈專業攝影的大基本功:區域曝光系統(黑白膠片版)〉),再學會掃描黑白底片,才能知道怎么正確地掃描彩色底片。
  • HelloPhoto:用兩個iOS設備掃描底片
    今天的應用新視野,筆者給大家帶來一款用兩個iOS設備+一個App來實現掃描底片的應用
  • 哪種底片掃描儀好用?教你如何挑選掃描儀...
    歐美權威媒體「數位相機世界(Digital Camera World)」的影像實驗室經理Ben Andrews最近匯整實驗室作過測試評比的底片掃描儀,寫了一篇「2020年最佳底片掃描儀:賦予你珍愛的膠捲和幻燈片新生命」,內容挺實用的,小編特地摘譯整理部分內容給Plustek Connect讀者參考。為何要掃描底片?
  • 好玩的底片掃描軟體
    >然後把底片放在[模擬燈箱]上>選擇拍照存檔,這樣就能把底片保存到手機了。>其實這個軟體就是一個自帶反相功能的拍照濾鏡,上次去Vivian影展的時候背景牆都是底片,於是就用這個軟體拍了張好玩的照片。
  • 膠片即大片 精益8100專業底片掃描儀讓攝影之夢一直在
    伴隨著膠捲市場的起落,也有一大批專注膠片掃描領域的的廠家相繼退出,精益是目前膠片掃描市場上極為難得的還在一直生產的老牌影像廠家,憑藉雄厚的生產實力和強大的影像技術優勢,持續投入研發資金。從最早的7系列到目前在售的8系列,精益在底片掃描儀的研發上始終尊重以復古掃描為基礎,不斷提升創意與創新。
  • 底片數位化好幫手 愛普生V800掃描儀特惠
    愛普生 V800  愛普生V800不僅具備6400dpi全球超高膠片掃描解析度,並且配備了愛普生特有的雙鏡頭掃描系統,集專業膠片掃描與高端平板掃描於一身,是專業攝影師夢寐以求的選擇:其獨創的五段式可調節膠片固定夾.令掃描品質更為精準細膩
  • 支持200種的底片掃描儀!
    今天為大家推薦一款專業版的第三方底片掃描儀驅動程序,功能非常強大!適用系統:PCVueScan是著名的第三方底片掃描儀驅動程序,支持市場可見絕大多數型號的底片掃描儀,可以更為靈活地控制掃描過程,更深入地發掘硬體潛力,獲取色彩 完美的高質量掃描結果。
  • 底片數位化好幫手 愛普生V800掃描儀試用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底掃的故事,在如今雖然膠片已經成為一種小眾化的拍攝方式,但作為很多膠片的玩家而言,拍攝後如何將底片數碼化,可謂是個讓人有些頭疼的問題。而底片掃描儀可謂是一種應運而生的產品。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使用愛普生的V800底片掃描儀來進行底片數碼化。
  • 永遠的膠片情結 適合家用底片掃描儀精選
    所以,最好的做法是買臺膠片(底片)掃描。」筆者的這位朋友並非信口開河,因為自認識以來他一直都是使用膠片機。  的確,雖然目前數位相機迅速普及,但膠片相機對於膠片機愛好者和專業攝影師等用戶來說,膠捲情懷是冰冷的數碼照不能取替的。朋友說:「對於普通家庭用戶來說,並非一定要買那種售價高達幾千甚至上萬元的專業底片掃描儀,如今市場也有一些具備底片掃描功能的掃描儀,掃描出來的效果也不錯。
  • 黑白底片,我們這樣玩
    上個周末,銀時舉辦了一次小規模的體驗活動主題嘛,就是普通的黑白底片進行反轉衝洗並進行幻燈片觀賞。。
  • 全新底片掃描儀 精益8200i Ai即將上市
    精益8200i Ai底片掃描儀精益 8200i Ai掃描元件CCD光學解析度7200x7200dpi掃描範圍36.8×25.4mm掃描介質底片預掃時間正片7.57秒,負片7.96秒掃描速度3600dp:約36秒(開啟多重採樣
  • 膠片最後的解讀者 Plustek8200i底片掃描儀
    有兩隻不同的片夾供選擇,您可以把一條6張底片同時放入進片夾,還可以把單張放入收藏夾的底片再放進片夾進行掃描,這是非常貼心的。第二,附送的便攜袋還是很好用的,可以把機體、兩個片夾、電源、數據線、光碟全部收進去。最後,還附送了一張最新正版的SilverFast光碟,這款軟體是專業的掃描軟體。功能強大使用方便,關鍵是上手快。    別的不多說,筆者帶您進入操作對比階段。
  • 攝影技巧:如何掃描膠片以獲得精美的數碼照片
    攝影技巧:如何掃描膠片以獲得精美的數碼照片無論是從時間拍攝影片時間或你有一噸從過去的底片,底片掃描是值得學習的技能。今天許多相對便宜的平板掃描儀可以將幻燈片和底片數位化,即使是最便宜的也可以產生足夠好的列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