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底片,我們這樣玩

2021-02-14 銀時影像

上個周末,銀時舉辦了一次小規模的體驗活動

主題嘛,就是普通的黑白底片進行反轉衝洗並進行幻燈片觀賞。

等等

正常的黑白膠片衝洗我有所了解,但小編你說的進行反轉衝洗方式和效果是什麼樣的?

先看最後的成果

不錯吧~  一成不變的黑白負片也有這種新玩法,小夥伴們自然都興奮得很~

其實黑白負片反轉衝洗的方法已經存在很久了,原理並不複雜,只是操作流程有些繁瑣,而且其中有一步環節的藥物具有毒性。

原理:摘自來源:馮建國《黑白攝影》(浙江攝影出版社 2005年12月第一版)

由於感光膠片的乳劑層有一定的厚度,在拍攝時,被攝物體的各部位光照度不同,使膠片上的乳劑也受到程度不同的感光,經過第一次顯影,被還原出來的黑色銀顆粒在乳劑層上呈現出深淺不同的負像。這時乳劑層內感光多的部位被還原的銀鹽數量就多。這時,只要不把膠片進行定影處理,溶解掉還未被還原的銀鹽,採用漂白的方法把已被還原的黑色銀顆粒漂去,使乳劑層裡未感光的銀鹽保留下來,然後採用均勻的光線對這些殘存的銀鹽進行二次曝光,並進行第二次顯影,這樣膠片上便呈現出與第一次曝光所產生的相反的影像,即與原被攝物完全一致的正像。

小夥伴們之前拍攝的膠片通過以上步驟衝洗後,現場大家直接看到了正像的照片

衝洗結束後等待底片晾乾,大家進入了齊摸機的環節,感謝桂老師帶來的寶貝們讓大家對於Leica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談笑間,把反轉底片裝入片夾,準備黑白幻燈片的放映~

↑by WLT↑

參加這次活動的小夥伴們感覺都很爽,黑白反轉片的神奇和細膩的圖像讓影像處理有了不一樣的玩法,我們也會測試更多的底片,豐富反轉衝洗的可玩性。

這次活動只是開始

銀時將繼續推出新的項目讓大家體驗,敬請期待吧!

器材觀:如何選擇一臺適合自己的祿來雙反

              不滅的星光-祿來SL66系列相機

銀時照片精選:銀時精選-第七季

絕對大咖:絕對大咖-Robert Doisneau

                  細說公主與攝影師的浪漫史

入門135單反:除了豆瓣神機,還有什麼可以推薦的?

大師佳作欣賞:Sally Mann和她的親密家庭

攝影大家談:為什麼你還在用膠片拍攝

銀時出品:那些燦爛與美好  讓我們用電影膠片呈現吧

業內趨勢:2017已宣布要復產的膠片產品

相關焦點

  • 老底片翻拍,轉成電子照片,這樣給黑白照片上色
    我們上一篇文章《老底片沒地方洗,這樣翻拍,黑白還能變彩色》,有網友反映,步驟交代不清楚,上色太敷衍。想到這幾天準備做個自動發帖的腳本而去了解代碼,面對一堆字符號,完全看不懂,才明白隔行如隔山,對高手簡單得不值一提的問題,新人未必看得懂。
  • 老底片沒地方洗,這樣翻拍,黑白還可以變彩色
    很多人認為這種操作需要很專業的人才能做到,其實原理很簡單,簡單的設備,加上一點點動手學習能力,每個人都可以把底片轉換成正常的照片。下面一步步分解:平時我們看到的底片是這個樣子,影像灰度是反的。我們主要以PS軟體介紹,雖然專業軟體比較複雜,但需要涉及的工具不多,有一點點動手能力,都可以完成。如果不會使用PS,可以看我們前面的文章《老照片修復教程之—— Photoshop》。繼續:使用裁剪工具,把照片多餘的四邊裁剪掉,得到上圖效果。
  • 好玩的底片掃描軟體
    >然後把底片放在[模擬燈箱]上>選擇拍照存檔,這樣就能把底片保存到手機了。這款app針對黑白負片,彩色負片,彩色正片都可以進行處理。>我們平時衝洗膠捲的時候等不及底掃或者放大的過程,這個軟體就可以幫我們提前「預覽」這些影像。其實這個軟體就是一個自帶反相功能的拍照濾鏡,上次去Vivian影展的時候背景牆都是底片,於是就用這個軟體拍了張好玩的照片。
  • 攝影隨筆~底片掃描
    這項工作其實十年前就該做了,但是,對外營業的商家掃描價格是昂貴的,1M0.2元,一張底片就是十幾M;專業底片掃描儀的價格是不菲的,曾經在彩擴店裡掃描過幾張重要底片,了解到他們所用的尼康135專業掃描儀要八萬元,國產清華紫光135底片掃描儀也要兩千多元。猶豫中直到剛剛過去的12月中旬才購買了愛普生V370掃描儀,這是一款千元左右的家用掃描儀,可以掃描照片文件,也可以掃描135膠捲底片並附帶底片夾。
  • 老照片修復放大高清精修,底片修復噪點翻新上色
    對於自動修復老照片的效果,我們前面的文章《自動修復老照片軟體,上色軟體,舊照片翻新插件、濾鏡、素材、匯總》有詳細的說明使用方法。破損的照片不能自動修復,能增強畫質,黑白照片自動上色,用這幾個免費自動工具處理的效果來收費,賺的是信息不對稱的錢,但這個模式能玩多久,玩到什麼程度,我們拭目以待。
  • 膠片最後的解讀者 Plustek8200i底片掃描儀
    很多人說好,比如筆者就喜歡這樣的設計,很有性格很硬朗;也有的網友說不好看,方方正正的太蠢,一點也不美。總之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況且好看不好看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內在的能力。     而且精益8200i隨即附送的東西很貼心。有兩隻不同的片夾供選擇,您可以把一條6張底片同時放入進片夾,還可以把單張放入收藏夾的底片再放進片夾進行掃描,這是非常貼心的。
  • 一看就懂:衝洗底片和照片的原理
    蘋果和桔子的區別很明顯,但是滷化銀微粒太過細小,曝光與沒曝光的區別,我們肉眼是無法分辨的。所以這幅圖像叫做「潛影」,顧名思義,潛影就是我們看不見的圖像。2. 顯影為了讓潛影變成肉眼可見的影像,需要進行一些操作。這些操作叫做「顯影」。簡單說,就是用顯影劑,把已曝光的滷化銀,還原成金屬銀。這些黑色的金屬銀顆粒,積聚在一起,就是肉眼可見的影像了。
  • AI已經如此神奇:自動給黑白底片上色,神奇還原歷史照片
    我們先看幾張黑白膠片轉換成彩色的照片例子黑白的照片轉化成彩色的樣子這張是原圖再來看一組黑白樂凱航空卷的照片這樣是原圖,原圖實際上是黑色裙子第三組黑白照片以及黑白底片上色是一個很辛苦的工作,在早期傳統上色技術是使用人工上色,根據不同畫面不同區域去使用畫筆上色,效率低要求技術含量高,所以很少見。
  • 濟南「暗房師」:重拾塵封在膠捲、底片中的時光回憶
    顯影、停影、定影、水洗、烘乾……在濟南山大路一棟寫字樓內,28歲的暗房師宗傑正在黑白暗房裡衝洗著膠捲。在紅色的暗房安全燈下,伴隨著計時器數秒的嘀嗒聲,一卷膠捲很快被衝洗出來。宗傑熟練地打開放大機放入底片相紙,經過幾次遮光、放大,一張黑白照片漸漸在藥水中形成。宗傑正在工作室窗前整理衝洗的膠捲。
  • 專業攝影的大基本功:底片掃描系統(彩色膠片版)
    – 〈專業攝影的大基本功:區域曝光系統(彩色膠片版)〉讀懂這篇文章,除了要先理解引言裡的彩色膠片版的區域曝光系統,還要先讀完〈專業攝影的大基本功:底片掃描系統(黑白膠片版)〉。也就是說,黑白攝影是彩色攝影的基礎(請見〈專業攝影的大基本功:區域曝光系統(黑白膠片版)〉),再學會掃描黑白底片,才能知道怎么正確地掃描彩色底片。
  • 混跡潘家園的底片收藏家,用30萬張底片復原一個時代
    不知何時,承載著諸多個人記憶、家族記憶和國家記憶的部分膠捲底片,慢慢被人遺棄。它們的命運不盡相同,有的被人作為垃圾遺棄、焚燒;有的出現在二手市場;有的被人鹼洗提煉白銀……但是,透過這些膠捲底片,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時代的記憶。6月份,我在二手市場購買了一個冊子,藍色封面上寫著「135攝影底片冊」的字樣,老式相機和一格底片的圖片被印在字體以上。
  • 如何讓膠片數碼化——底片掃描那些可以說的秘密
    很多老一輩攝影家都是從膠片時代一路玩過來的,然而如今在攝影圈中,有一群熱愛膠片攝影的文藝青年,也開始玩起了膠片
  • 今天是值得祝賀的一天:幾十年前老黑白底片 用手機處理成照片
    這個世界上,很多事情真的就是冥冥註定:今天,我卻神奇地把幾十年前的老式黑白底片,僅僅使用手機,就成功的製作成照片……在幾十年前,還沒有彩色照片的時候,所有的照片,包括證件照、結婚照,都是黑白的……這種底片,我們老家叫做底版,那個時候,每拍一張照片,攝影師都要鑽進相機上的黑布裡,取下底版,再裝上下一張底版……然後,這些底版便在暗室裡衝洗成底片後,再通過和相紙曝光,顯影,定影,衝洗,晾乾等步驟,成為一幅黑白照片。
  • 培養皿裡的細菌變成了「彩色底片」!
    下面,我們先來欣賞幾張「培養皿彩畫」。這其中有跳上水管的像素馬裡奧:各色瓜果:
  • 藝術|底片的「真相」:啟發與揭發
    攝影:託馬斯·赫普克© Thomas Hoepker/Magnum Photos底片印樣被比作攝影師的速寫本、手稿,它們常常被封存、上繳而秘不示人。一旦有幸閱讀底片,可從中汲取的信息相當豐富: 一方面,在整卷底片的「前因後果」中觀看被選中的圖片,可憑藉想像力體驗攝影經典的誕生過程。
  • 老照片修復【案例】,120老底片轉電子版高精度精修,模擬手工上色
    很多網友在選擇老照片修復時,自然而然的就想到翻拍照片後修復,卻不知道如果還保留有底片,翻拍底片的效果比翻拍照片的效果更好。 照片畫面的源信息就來自底片,底片包含了比照片更多的信息,所以如果同時有底片和照片,那底片轉電子版的效果會更好,
  • 【科普|生命之乳】藏在黑白底片裡的悲與喜(上)
    我們若想要駕馭這樣的超能力,取其善而減少傷害,需要的便是更正確的認識及更多的智慧!」「有些癌症在病灶很微小的時候,就會出現淋巴結轉移,所以,我們在一些黑白片裡根本發現不了腫瘤,但已先發現淋巴結腫大了。」「那該怎麼辦?」「雖然你的情況很少見,診斷上有困難,但也許癌就躲藏著,和我們玩捉迷藏,我們還是要儘可能找到原發的病灶,明確癌症來源。
  • 影樓拍完照片不給底片,合法嗎?《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這樣規定!
    如今,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科技的不斷進步,攝影技術在我們生活中已經越來越常見,成為了越來越不可缺少的一項。比如說,人們外出旅遊,必做的事情是拍照,平常的生活中做美食、購物,必做的事情是拍照,課餘的學習、休息,必做的事情都是拍照。
  • 34步自學黑白膠捲的衝洗|攝影研習社
    首先推薦一個網站,www.digitaltruth.com/devchart.php,這是一個國外專業的膠片網站,在上面給出的頁面裡提供了幾乎所有的藥水及黑白膠捲型號在不同溫度和配比下的衝洗及迫衝時間,以方便自衝黑白的朋友查詢,有iphone的同學也可以付費下載他們網站的APP,以使用手機隨時隨地查詢。
  • 入門黑白膠片衝洗
    眾所周知,膠片有不同的種類,不同種類的膠片又有不同的衝洗工藝,而黑白負片相較於彩色膠片,衝洗時的要求(如:溫度、藥液等)較低,衝洗流程比較簡單,因此作為膠片愛好者,我認為衝洗黑白負片是很好的入門膠片攝影的方式。這篇文章主要是用於記錄現目前我的黑白衝洗流程,其專業性不做要求,追求精益求精的朋友本文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