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第一次發現氦逸出了巨大的行星大氣

2020-12-22 山川異域合作共贏

科學家發現氦逃逸了巨型行星的大氣,哈勃望遠鏡的觀測表明,一顆木星大小的系外行星在距地球200光年的系統中失去了大氣。

天文學家第一次發現氦逸出了巨大的行星大氣。圍繞行星的氣體包層延伸到了太空。結果出現在5月3日的Nature中。

由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的傑西卡·斯帕克(Jessica Spake)領導的天文學家使用哈勃太空望遠鏡觀察了一顆名為WASP-107b的行星穿過其母恆星的表面。他們測量了穿過行星大氣層的近紅外恆星光的數量,這是一種稱為透射光譜的技術,並在與氦有關的光譜中發現了吸收特徵。信號很強,大約是錯誤信號可能產生的信號的五倍。

儘管氦氣在恆星和巨型行星中應該很常見,但到目前為止,很難在遙遠的行星中發現氦氣。先前的研究一直在尋找在紫外線波長下的氦吸收,但是吸收模式複雜且難以在嘈雜的紫外線光譜中分辨出來。但是氦處於長壽命激發態(稱為亞穩態),可以強烈吸收紅外輻射。這種氦氣形式在行星大氣中高高形成。

Spake說:「我真的很興奮。」 「我們可以使用這種技術來回答有關行星的基本問題。」

「氦氣甚至可以代表更重的元素,」未參加本研究的新過境系外行星勘測衛星(TESS)的共同研究員Drake Deming(馬裡蘭大學)說。他解釋說,因為研究人員看到了氦氣,所以他們可以假設大氣中還有其他成分。

根據哈勃的觀測,天文學家估計WASP-107b的大氣層正在盤繞,因此在未來十億年中,該行星將損失其大氣層的0.1%至4%。那不多;但是,擴散的大氣層延伸了超過其表面數萬英裡。僅在其他三個系外行星(如Gliese 436b)附近觀察到了這種擴展的大氣,這是通過氫譜線發現的。

WASP-107b的大小與木星差不多,但質量只有木星的12%,使其成為已知的密度最低的行星之一。它離它的母恆星如此之近,以至於它每5.7天就會鞭打一次。然而,它的大氣層只有500°C(932°F(華氏度)),考慮到它的近距離軌道,這令人驚訝地涼爽。

下一步將是在較小的行星(例如超級地球甚至地球大小的行星)中尋找相同的氦氣特徵,而高功率望遠鏡不久將投入使用,這將為這些行星提供更多的紅外細節。NASA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計劃於2020年發射)可以觀察包括氦在內的大氣元素。歐洲超大型望遠鏡(E-ELT)的主鏡長39米(128英尺),比JWST收集的光線更多,因此視野更加精緻。預計E-ELT將於2024年左右首次亮相。

相關焦點

  • 天文學家推算出「HD 106906 b」行星運行軌道
    2005年起,天文學者利用位於智利阿他加馬沙漠中拉斯坎帕納斯天文臺的麥哲倫望遠鏡對恆星「HD 106906」進行了長達8年的跟蹤觀測,並於2013年12月4日正式提出了「HD 106906 b」行星的相關天文細節。隨後研究團隊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的相關觀測數據證實了這一發現。
  • 天文學家首次在銀河系發現地球大小的流浪行星
    天文學家首次在銀河系發現地球大小的流浪行星 2020-11-09 09: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類第一次在銀河系之外發現了一顆行星
    迄今為止,人類已經在太陽系外發現了數千顆行星,並估計整個銀河系內的行星數量超過400億顆,而現在,人類第一次在銀河系之外,找到了行星的蹤跡。銀河系的直徑達到甚至超過了10萬光年,而其他星系至少也在數十位萬光年之外,分辨其中的恆星都不容易,更別說本身不發光的行星。
  • 天文學家發現一顆前所未聞的巨大「怪物」超新星
    「特立獨行」的巨大超新星天文學家在此前觀察到一顆與眾不同的超新星,可能是一顆重要星球消亡的證據,塑造了早期星系。SN 2006gy。2006年,科學家在英仙星座發現迄今為止最明亮的超新星爆炸,目前該超新星被稱為SN 2006gy,其亮度是太陽的500億倍,1月23日《科學》雜誌一篇論文詳細分析了超新星SN 2006gy,天文學家發現此次超新星爆炸持續了70天,最初SN 2006gy可能是由兩顆恆星構成。
  • 比鄰星發現潛在宜居行星!
    KORNMESSER 撰文:Nadia Drake   小行星有時候會引發巨大騷動。幾個星期來,急不可耐的新聞媒體一直在傳播這樣的傳言:紅矮星比鄰星周圍存在一顆潛在宜居行星,比鄰星是距離太陽最近的恆星。   如今,天文學家終於準備好揭開這個外星世界的神秘面紗了。
  • 科技日曆|行星or彗星?天王星被發現兩年後才為自己「正名」
    1781年3月13日,德國出生的英國天文學家威廉·赫歇爾(William Herschel)發現了天王星,這是離太陽第七遠的行星,並且是太陽系的第三顆氣態巨星。不過,在剛被發現的時候,它曾經被當時的科學家們認為是一顆彗星。發現緣起有記錄的天王星首次出現在夜空的例子被認為可以追溯到古典時期(大致為公元前六世紀到公元前三世紀)。公元前2世紀,希臘天文學家、數學家、三角學的創始人Hipparchos在他的星表(完成於公元前129年)中把這顆行星作為一顆恆星記錄下來。
  • 這是行星出生的方式嗎?天文學家捕獲系外行星形成的第一個證據
    天文學家認為,他們已經捕獲到行星誕生於恆星附近的第一張攝影證據。如果一顆新行星圍繞恆星形成,它將為天文學家提供難得的機會來觀察系外行星的誕生。天文學家使用位於智利的歐洲南部天文臺的超大型望遠鏡進行了發現。
  • 科技日曆丨「紛爭女神」厄裡斯被發現 連累冥王星從行星降級為矮行星
    2005年1月5日,三名天文學家Mike Brown、Chad Trujillo和David Rabinowitz根據2003年10月21日拍攝的照片,發現了距離地球最遠的矮行星厄裡斯(Eris),它位於海王星軌道之外,
  • 科學家重新研究20年前的數據,發現天王星大氣正在外洩!
    天王星(Uranus),為太陽系由內向外的第七顆行星,體積質量大且主要由氣體與冰組成,擁有自己的行星環。自18世紀被發現以來,它那奇怪的自轉軸傾斜角度就吸引了眾多天文學家的關注。不過由於距離實在太遠,很多研究都是來自科學家的推測。
  • 哈勃望遠鏡發現類似於「第九號行星」的行星
    天文學家在南十字星座中發現了一顆新的系外行星,這可能有助於揭開太陽系的奧秘之一。研究表明,這顆行星類似於"第九號行星"——一些科學家認為,這是一個位於冥王星後面、影響著宇宙天體軌道的神秘物體。這顆行星被命名為HD106906b,它距地球336光年。它的質量是木星的11倍。該行星圍繞兩顆明亮的年輕恆星旋轉,但距離它們很遠——相距738個天文單位。為了進行比較,太陽與冥王星之間的距離為29.7—49.3個天文單位。
  • 超級文明存在證據被發現?科學家疑似發現天鵝座巨大外星能量站
    科學家在對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巡天數據進行處理分析時,發現一顆光變曲線十分詭異的恆星。說它詭異,是因為它的光變曲率和其它以往任何恆星都不相同,換句話說,它的光變曲率其實是打破了科學家以往所熟知的所有系外恆星的周期性。
  • 另一個恆星系統的第九行星|第九行星|恆星系統|行星|太陽系|軌道|...
    最近,天文學家發現了一個擁有「九號行星」的系統,該發現為這一假說注入了新的活力。這顆名為HD 106906b的行星繞著336光年外的一個雙星系統運行。它的質量約為11個木星,軌道半徑是地日距離的730多倍。目前根據14個e-TNOs的軌道,猜測出第九行星的公轉軌道(淺綠色)。
  • 神秘的「棉花糖」行星到底屬於什麼行星?
    有一種系外行星,天文學家稱之為「棉花糖行星」。它們很神秘,因為它們的質量和它們極大的半徑不匹配。這兩個特徵的存在意味著它是一個密度極低的行星。在我們的太陽系中,沒有類似它們的存在,而在遙遠的星系中想要找到並認識它們一直是個巨大的挑戰。但是現在,兩位天文學家可能已經找到了答案。
  • 一顆奇怪的行星被發現,它比海王星小,但質量比海王星大50%
    太空人已經在太陽系中發現了另一個奇怪的外星球。這個外星球十分古怪,因為它的大小介於地球和海王星之間,然而它的密度卻比海王星大50%以上。太空人之前已經在其他太陽系發現了「膨脹行星」。「膨脹行星」的密度是地球密度的幾倍,但是它的半徑卻比海王星的半徑還要大。但是這次發現的行星和「膨脹行星」剛好相反。
  • 冥王星為何被踢出九大行星?它的環境究竟有多可怕?
    在19世紀,天文學家從理論上預言了海王星的存在。在海王星發現不久後,天文學家注意到這顆行星的軌道受到了外圍天體引力的攝動。於是,天文學家開始搜尋這顆神秘的未知行星。
  • 科學家稱:首次在銀河系發現地球大小的流浪行星
    一顆體積較小、脫離任何恆星束縛的行星,穿過星際空間會發生什麼?當一顆行星 「四處漂流」會發生什麼?目前,科學家最新觀測發現一顆地球體積大小的流浪行星正在穿越銀河系,此前從未觀測到該現象。目前,天文學家發現一顆與眾不同的神秘星球:體積較小、自由漂浮的行星,其質量與地球相近,在銀河系內部自由漂浮。這項研究報告發表在 10 月 29 日出版的《天體物理學雜誌通訊》上,該行星可能是迄今發現最小的流浪行星,它可能有助於證明一個長期存在的宇宙理論。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在哪裡?或許真的存在,哈勃望遠鏡發現關鍵證據
    當然這些都是天文學家根據發現的一些實際情況給出的猜測,目前尚沒有證據證明第九大行星存在,但也沒有人否認第九大行星的存在。太陽系很大,如果按照奧爾特雲作為它的邊界,直徑可以達到2-3光年遠,目前我們的探測位置只能接觸到柯伊伯帶的內邊緣位置,更遠處尚無法徹底的探測。
  • NASA專家發現,第九行星存在太陽系邊緣,質量比冥王星重5000倍
    在1930年,羅威爾天文臺新招聘的觀測助理克萊德·湯博,在寒冷的亞利桑那州高原上,經過了8個月艱苦的巡天式觀測和仔細對比後,第一次發現了冥王星。這是首次由美國天文學家利用美國的觀測設備發現的新行星,是標誌世界科學中心從歐洲大陸轉移到美國的重要事件之一。美國人對此充滿自豪,並親切地稱冥王星為「美國行星」。
  • 行星之旅,天王星站到了,你將會看到怎樣的風景?
    天王星的「表面」實際上只是巨大的雲層的頂部,覆蓋著一層甲烷煙霧。而內部是一個微小的巖石核心,大部分由鐵和一些矽酸鹽巖石混合而成。海王星有四季,至少有27天然衛星。由於主要由氫氣和氦氣構成,海王星通常被成為「氣體巨星」。但是在近幾十年來,由於它大氣層和地幔層中有大量的冰,天文學家們開始稱呼它為「冰巨星」。
  • 我們應該已經發現了和地球一樣適合生命存在的行星
    「我們必須把重點放在某些行星上,這些行星最有希望產生複雜的生命。華盛頓大學天體生物學家德克·舒爾茨·馬庫奇在一份報告中說。 尋找超級宜居類地行星 迄今為止,天文學家已經發現了4000多顆系外行星,或者說太陽系外的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