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在哪裡?或許真的存在,哈勃望遠鏡發現關鍵證據

2020-12-21 科學黑洞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2006年國家天文聯合會對太陽系行星做了新的定義,需要滿足三個必要的條件:1、繞太陽公轉;2、清除臨近軌道上的天體;3、自身質量足夠大,呈現流體靜力平衡狀態,保持自身球體形狀。

新設定的行星標準讓曾經的第九大行星冥王星黯然神傷,它被降級成矮行星,至此太陽系變成了八大行星。

但科學家認為能除了這八大行星外,太陽系內還存在一顆行星,它處於太陽系的邊緣位置,擁有非常狹長的軌道,因為距離母星較遠受到的引力小,因此公轉速度很慢,繞太陽一周需要1-2萬年的時間,平均軌道距離45億公裡,比海王星還要遠20倍以上。

當然這些都是天文學家根據發現的一些實際情況給出的猜測,目前尚沒有證據證明第九大行星存在,但也沒有人否認第九大行星的存在。太陽系很大,如果按照奧爾特雲作為它的邊界,直徑可以達到2-3光年遠,目前我們的探測位置只能接觸到柯伊伯帶的內邊緣位置,更遠處尚無法徹底的探測。

關於第九大行星的存在與否一直都有爭論,此前科學家還曾提出過新的理論,認為第九大行星如果存在可能是被太陽所捕獲的,原本是作為一顆流浪行星的,因為質量巨大無法在內太陽系運動。

第九大行星的存在與否撲朔迷離,但此前哈勃太空望遠鏡的發現,或可以證明第九大行星真的存在。此前哈勃太空望遠鏡確認了一顆系外行星HD 106906b,它位於南十字座距離我們大約336光年遠,看起來就是在圍繞一顆年輕的恆星運動。

2013年12月來自亞利桑那大學的天文學家團隊,利用智利阿塔卡馬沙漠的6.5米口徑天文望遠鏡觀測到了HD106906恆星,這是南十字座重要的一顆恆星。在多次觀測中發生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情,這顆恆星的外圍有很奇怪的「強光」。

科學家們猜測這個「強光」可能來自於一顆巨大的行星,後來藉助哈勃太空望遠鏡的數據確定了這一結論,從它們的光譜來分析,這顆恆星非常年輕也許只形成了大約1300萬年,正因為如此周圍的行星也非常年輕,自身溫度比較高,尚未完全的冷卻下來。

HD106906b的質量是木星的11倍大小,表面溫度可以達到1500攝氏度,和其母星的距離達到了650個天文單位,也就是650個日地距離,大約970億公裡。

可以來對比一下,在太陽系內位於「邊疆」的冥王星距離太陽大約在29-49天文單位之間,而這顆巨大的行星距離其母星是650個天文單位,如果放在太陽系內甚至遠遠超過了柯伊伯帶的範圍,這顆系外行星的公轉周期可以達到1.5萬年,這跟此前科學家假定的太陽系第九大行星非常相似。

這個系外行星的發現給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的存在提供了證據,但是距離母星如此之遠的機制科學家尚無法確定。

科學家猜測,HD106906b在剛形成的時候距離其母星比較近,大約在3天文單位遠處,只不過在發展過程中被拋離到很遠的位置,這種機制在任何恆星系內都可能會發生。

第九大行星或許真的存在,等待未來更多的證據!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的「表親」給天文家提供了重要線索
    在太陽系的遠端,海王星之外,存在著一簇被稱為「極端海王星外天體」的冰冷天體,它們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移動。一些天文學家認為,這些天體是在響應一顆尚未被觀測到的行星的引力,這顆行星被稱為第九大行星,它在非常、非常遙遠的軌道上運行。另一些人認為這些奇怪的物體是對其他小物體累積的引力做出的反應,而不是一個大的行星。
  • 太陽系發現未知第九大行星?且慢下定論
    深空探測將在發現大行星的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科學家們寄希望於2021年世界最大光學望遠鏡——大麥哲倫望遠鏡建成時,或許有可能觀測到這顆未知行星。當然,這顆未知行星還只是一個預測,並沒有任何觀測證據的證實,科學家圈子裡也還存在很多不一樣的聲音。
  • 系外超級行星確認!離奇的運行軌道或暗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存在
    1930年,美國天文學家克萊德·湯博發現冥王星,並將其視為第九大行星。1992年後在柯伊伯帶發現的一些質量與冥王星相若的冰制天體使人們對冥王星的行星地位產生疑問。雖然該系統總體上與太陽系非常不同,但HD106906b的巨大軌道讓人想起天文學家一直在尋找的假想中運行軌道極大的第九大行星。研究人員表示:「HD106906b與宿主恆星相距甚遠,且其運行軌道高度錯位,就像對第九顆行星軌道的預測一樣。問題在於,這一行星是如何形成和進化並最終形成了目前的形態。」發現和確認系外行星有兩種方法是最常用的:中天法和擺動法。
  • 哈勃望遠鏡確定了奇異的系外行星與遙遠的軌道
    在我們自己的太陽系中,被懷疑的第九大行星也會位於柯伊伯帶之外的一個類似的奇怪軌道上。儘管對第九大行星的搜尋仍在繼續,但這顆系外行星的發現證明了這種奇怪的軌道是可能存在的。「與我們的太陽系相比,這個系統可能是獨一無二的,」該論文的第一作者、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阮明治(Meiji Nguyen)解釋說。
  • 科學家確認行星HD106906 b的軌道,或能解釋第九大行星是否存在!
    科學家通過哈勃太空望遠鏡確認了一顆名為HD 106906 b的行星軌道,這顆氣態巨行星在距離地球300光年的南十字座,也是其恆星HD 106906周圍唯一發現的行星,這顆系外行星是因為其在遠離恆星的位置上才被科學家關注,最初發現這顆行星時一度認為其軌道正在脫離恆星,在通過14年持續觀測後才確認了
  • 奇特的系外行星發現為神秘的「第九大行星」提供了理由
    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在推理太陽系中有一顆「第九行星」,它有著奇怪的軌道,現在有更多的證據表明這是可能的。研究人員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確定,距木星336光年的一顆系外行星HD 106906 b的軌道非常偏心,它的軌道經過其雙星系統碎片盤的邊緣,每15000年繞一圈。就好像木星穿越了柯伊伯帶。
  • 太陽系邊緣真的存在第九大行星,而且它是一顆胡柚般大的黑洞嗎?
    最近有人驚呼,科學家們正在執行一個LSST搜索計劃,讓太陽第九大行星,隱藏在太陽系邊沿的黑洞現身。那麼如果這顆黑洞真的存在,地球有危險嗎?這個說法當然有些驚世駭俗。一直以來,一些人認為太陽系存在著第九大行星,甚至有一種理論認為,這個第九大行星是一顆葡萄柚大小的黑洞,其質量為地球的5~10倍。他們認為這個黑洞就存在於奧爾特雲帶。
  • 太陽的雙胞胎行星論,第九大行星的存在與否,或許不久後就能知道
    實際上,在2018年有天文學家在觀測到一對距離地球約184光年的孿生行星後宣稱他們已經找到了太陽的同胞。Siraj說:「在雙星消失之前,太陽系已經捕捉到了它的外層天體,即奧爾特雲和第九大行星。」Siraj說:「太陽失散已久的伴星現在可能正存在於銀河系的任何地方。」
  • 太陽系內第九大行星?或直達奧爾特雲,體積比木星大!
    在太陽系中有一個非常特殊的地帶叫做小行星帶,這裡有著數不勝數的小行星,它們的體型非常小,受到太陽系中行星引力的影響,還停留在這裡。如果想要真正地走出太陽系,對行星有初步的了解,就首先要對太陽系有足夠的了解,現在都已經2020年了,科學家卻發現在太陽系內極有可能會存在第九大行星。
  • 冥王星之後,第九行星有了新線索,科學家發現一顆軌道異常的行星
    你看除了冥王星以外,我們還在海王星軌道外,也就是柯伊伯帶附近發現以上的一些矮行星。如果不貶冥王星的話,太陽系的行星數量現在已經飆升到了兩位數了。所以說就目前我們所知,按照我們對行星的新定義,太陽系有八大行星。不過,喜歡天文學的你應該也聽說了,科學家一直在尋找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
  • 哈勃望遠鏡七大科學發現
    1994年5月25日,天文學家們宣布,利用哈勃望遠鏡,在距離我們50萬年遠的巨橢圓星系M87中發現了星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存在的確切證據,從此揭開了超大質量黑洞的觀測研究序幕。       此外,「哈勃」於1996年拍攝到的一系列類星體、活動星系核(猛烈活動著的明亮的星系核心)的照片,幫助天文學家們完善了類星體的「大統一模型」。
  • 如果第九大行星不存在,那該如何解釋一系列被探測到的奇異現象呢
    如果太陽系中第九大行星真的存在,人類該如何才能探測到他的身影?早些時候,以掀翻了冥王星的行星寶座(註:冥王星曾被認為是太陽系中「第九大行星」著稱的邁克·布朗(Mike Brown)團隊和康斯坦丁·巴蒂金(Konstantin Batygin)共同宣布了一個驚人的消息:他們發現了冥王星軌道之外存在第九顆行星的證據。
  • 哈勃望遠鏡發現類似於「第九號行星」的行星
    天文學家在南十字星座中發現了一顆新的系外行星,這可能有助於揭開太陽系的奧秘之一。研究表明,這顆行星類似於"第九號行星"——一些科學家認為,這是一個位於冥王星後面、影響著宇宙天體軌道的神秘物體。這顆行星被命名為HD106906b,它距地球336光年。它的質量是木星的11倍。該行星圍繞兩顆明亮的年輕恆星旋轉,但距離它們很遠——相距738個天文單位。為了進行比較,太陽與冥王星之間的距離為29.7—49.3個天文單位。
  • 太陽系中發現多顆軌道異常天體,太陽系的第九行星真的存在?
    很多人對於太陽系的結構很模糊,太陽系可以分為三層,一部分是內太陽系,主要包含行星和小行星;另一部分是外太陽系,有些天體就在海王星軌道以外繞太陽公園,它們構成了柯伊伯帶,其他一些天體距離太陽更遠,軌道平面也更為傾斜,它們構成了所謂的離散盤。而在離散盤以外,還存在一大群小天體,構成了奧爾特雲,最遠可以延伸到大約10萬億公裡以外,有將近1光年之遙!
  • 另一個恆星系統的第九行星|第九行星|恆星系統|行星|太陽系|軌道|...
    ,但我們仍面對著許多未解之謎,其中之一就是太陽系內是否存在著一個距離極遠的、巨大的第九行星。故事要從2004年哈勃首次觀測到HD 106906 b說起,當時人們對它所在的恆星系統知之甚少。同樣來自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保羅·卡拉斯(Paul Kalas)是論文的作者之一。在與《今日宇宙》的郵件交流中,卡拉斯透露了更多關於HD 106906 b有趣的背景故事:有間接證據表明恆星周圍存在塵埃盤,類似於太陽系中的小行星帶和柯伊伯帶。
  • 哈勃能看到130多億光年外的行星,為何卻看不清冥王星?
    人類最初了解的行星和衛星都在太陽系範圍之內,甚至還有關於太陽系中心的爭議。在相關理論逐漸完善後,科學家們還進一步規範了天體劃分的標準,曾經作為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就不幸被排除在外。直到今天,「旅行者」系列成功飛出了太陽系,人們也沒有徹底見識到冥王星的真面目。由於距離遙遠,載人航天短時間內不可能到達,所以只能藉助發達的太空望遠鏡進行觀測。
  • NASA專家發現,第九行星存在太陽系邊緣,質量比冥王星重5000倍
    至此,人們在相當長的時間裡認為,太陽系存在著九大行星。然而在2006年的國際天文聯合會上,給行星下了新的定義。行星是環繞太陽(恆星)運行的天體,它們有足夠大的質量使自身因為重力而成為圓球體,並且能清除鄰近的小天體。
  • 27年前哈勃望遠鏡,在百億光年外發現的「上帝之城」,真的存在嗎
    在上百光年的超遠距離下,城市輪廓還如此清晰可見,也就是說這座城市的巨大已經超乎了人類的想像,甚至它的體積或許比整個太陽系還大,圖片被解析後的第一時間,就在全球範圍內引起了巨大的轟動,一時間人們紛紛猜測這就是外星文明,並且把它命名為-上帝之城,那麼當年哈勃望遠鏡拍攝到的這組圖片,真的是外星人的城市嗎?本期內容我們就來深度刨析一下,這座上帝之城到底存不存。
  • 哈勃太空望遠鏡,30周年了!
    但是如果算哈勃製造完成的日子,哈勃的出生真的很不容易,期間遇到了眾多曲折異議,並於20世紀80年代才逐步成型。而正是在1980年初,望遠鏡被命為哈勃,以紀念在20世紀初期發現宇宙膨脹的天文學家艾德溫·哈勃。從它原始的總預算,大約4億美金,到現在的花費超過25億美金,哈勃的成本依然在不斷的累積與增高。
  • 天文學家推算出「HD 106906 b」行星運行軌道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據外媒「Engadget」12月14日報導,天文學家通過哈勃太空望遠鏡長期觀察,確認了一顆編號為「HD 106906 b」的行星運轉軌道。據悉,這顆太陽系外行星是一顆氣態巨行星,位於距離地球約300光年的南十字座,其母恆星編號為「HD 106906」,也是迄今為止該母恆星周圍唯一一顆被觀測到的行星。「HD 106906 b」行星的質量大約是木星的11倍,與母恆星的距離大約是650天文單位,即接近970億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