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作 達達主義創始人 ,創作靈感源自嬰兒床單

2021-02-19 藝術競爭力



索妮亞·德勞內 (Sonia Delaunay,1885-1979) 是20世紀20年代巴黎先鋒藝術的關鍵人物,傑出的抽象派畫家,超群的色彩主義者,達達主義創始人。通過生動而色彩斑斕的繪畫、時尚、設計作品,索妮亞·德勞內在二十世紀初的巴黎風尚界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跡。


1906 年,年輕的索妮亞來到巴黎,加入了在當時非常激進的先鋒藝術團體。在那裡,她遇見並嫁給了藝術家羅伯特 • 德勞內,與他一起提出了 「同發主義(或稱同存主義、同步主義 Simultaneism)」:不同的色彩與形狀之間相互對比和作用所形成的抽象韻律。在她的作品中充滿了現代都市生活的能量,可以是為電氣路燈的誕生而歡呼,也可以是現代芭蕾舞和交際舞池的激情。


▲ 索尼婭·德勞內與羅伯特 • 德勞內


▲ 索尼婭·德勞內 Sonia Delaunay - Propeller (Air Pavilion)

索妮亞·德勞內曾說她的抽象藝術創作可以追溯到一塊拼布嬰兒床單:「在 1911 年我想要為我剛剛出生的兒子,製作一塊像我曾經在俄國農民家裡見過的床單,由許多布片拼接而成的。當製作結束後,這種多片材料的組合讓我聯想到立體派的概念,於是我們開始嘗試將同一種程式運用到其他物件和繪畫中。」

▲ 索尼婭·德勞內 Sonia Delaunay - Simultaneous Dresses (The three women)

▲ 索尼婭·德勞內 Sonia Delaunay - Abstract Diagonal Composition no. 1733

「我經常變化我周圍的一切……我親手將牆刷白這樣我們的畫作掛在上面會更好看。我設計自己的家具,我製作幾乎所有東西。我在我的藝術中生活。」 索妮亞·德勞內將藝術運用於生活,這種超前理念推動了她的創意超越繪畫擴展到許多其他領域。1918 年在馬德裡開設了自己的室內設計與婦女時裝用品商店 Casa Sonia。而她在巴黎的工作室Atelier Simultané 更是在圍巾、雨傘、鞋帽、泳裝等設計領域憑藉激進的設計在整個 1920 和 1930 年代蜚聲時尚界,形成了一股「同發時尚 Simultaneous Fashion」潮流。

▲ 索尼婭·德勞內 Sonia Delaunay - Electric Prism


▲ 索尼婭·德勞內 Sonia Delaunay - Electric Prism


▲ 索尼婭·德勞內 Sonia Delaunay - Rhythm Colour no. 1076


▲ 索尼婭·德勞內 Sonia Delaunay - Yellow Nude


▲ 索尼婭·德勞內 Sonia Delaunay - Rhythm, mural painting for the 15th Salon des Tuilerie

YT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圖片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花藝的復興:全球38位設計師的靈感與傑作
    3.花藝是一種「真正熱情」的表現  作者奧利維爾·杜邦進入花藝行業源自沉迷於古代藝術大師們描繪的靜物花卉,他堅信花藝是一種「真正熱情」的表現。因此,《花藝的復興:全球38位設計師的靈感與傑作》中許多堪稱經典的花藝設計案例就是花藝師們對當代花藝行業新趨勢、新理念的反饋。內容簡介  花卉的生命周期在世間萬物中是短暫的,但我們依然為它們的綻放時刻而感到歡欣鼓舞,精神倍增。
  • 如何快速用《三體》寫一首達達主義詩歌?
    這個觀點,來自達達主義。達達主義也貫徹在詩歌創作中:拿一份報紙拿起剪刀在這份報紙中選擇一篇文章,長短恰如你打算給你的詩歌的篇幅剪下文章然後細心剪下這篇文章的每一個字並放進一隻口袋裡>輕輕搖晃然後依次從口袋裡取出剪下的每一個字認真抄寫下來這就是你所要寫的詩如果以達達主義的理念創作一首詩,會是這樣的:達達主義運動創始人特裡斯坦·查拉的詩
  • 達達主義竟然……不是藝術?
    達達主義到底是什麼,這群人究竟想要表達什麼,讓我們去到20世紀初的瑞士尋找答案。《作一首達達主義的詩》-特裡斯坦·查拉在這首詩中,達達主義的狂放不羈展現得淋漓盡致。「拿份報紙,剪下單詞,打亂順序再重新拼貼,那便是超越粗俗的原創」在達達主義的世界裡,他們否定了創作的價值,隨意的拼貼,毫無意義的語句也是被允許的。
  • 達達主義大師速成班開課啦
    沒關係,既打發時間又陶冶情操的達達主義大師速成班在等你,包學會。什麼是達達主義?這種起源於20世紀初的先鋒運動算不上一種藝術流派,說起來它更像是一場社會思潮。達達是Tristan Tzara手拿一把剪刀從書中剪下的無意義詞彙組成的拼貼詩,是杜尚那座被命名為《泉》進行展出的小便池。
  • 達達主義創始人Jean Arp雕塑作品欣賞
    1916年加入蘇黎世達達主義運動,是創始成員之一。
  • 達達主義 ( Dada )
    ✿菜小二真的十分崇拜達達主義精神所以忍不住給大家安利一番你可不知道菜小二看外文書快要看吐了了呢
  • 什麼是達達主義,一人簡說
    原來的問題是這樣的:達達主義是什麼派別。超現實主義?我是一人。達達主義是一場文化和藝術運動,超現實主義脫胎於達達主義。達達主義歷時短(1916-1923年),超現實主義的發端(1924年)幾乎緊隨達達之後且受到達達運動的影響,而超現實主義也只有1920年至1930年間盛行於歐洲文學及藝術界中。達達主義,是隨著戰爭而產生的。
  • 獨家專稿 翁浩原:達達主義在蘇黎世
    (Dadaism)問世100 周年,達達主義誕生地蘇黎世便再度成為回顧的焦點;達達主義之於瑞士更是重要,身為運動的中心人物,同時也是伏爾泰酒吧(Cabaret Voltaire)創辦人的德國表演藝術家,Hugo Ball 就曾說過,達達主義是瑞士對於藝術史上的唯一貢獻。
  • 插畫師專訪丨上海本未創意設計工作室創始人:用U2,激發靈感,創意創作
    摘要:插畫創作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  對於插畫師而言,如何利用商務工具高效完成插畫創作,輸出更具創意的插畫作品尤為重要。此次,AOC邀請了上海本未創意設計工作室創始人——自由插畫師布林,從插畫的描繪思路及創作的角度,聊一聊陪伴她一起工作的AOC創作設計旗艦U2系列U27U2顯示器。
  • 廖健宏&林秀穗:繪本創作的靈感從哪裡來
    」期間,信誼圖畫書獎獲得者-廖健宏&林秀穗這對夫妻檔繪本創作者,將為原創繪本創作者分享他們的繪本創作心得與申獎攻略,在此之前,我們先來看看他們的創作心得分享吧。到2016年,我們的創作已經邁入第十九個年頭,回想當初投身到給孩子創作圖畫書的起源,是因為健宏老師為美術科班畢業,1998年,我們想參加「(臺灣)信誼幼兒文學獎」圖畫書創作組的比賽,從此走入圖畫書創作之路,並樂在其中。
  • 拼貼藝術——廢棄素材碰撞出的靈感
    他用攝影和掃描的雜誌、科學出版物相結合,創建了融合波普藝術、達達主義和超現實主義的光怪陸離的視覺藝術。Merve Ozaslan 自然拼貼Merve Ozaslan創作了一系列名為 Natural Act Collages 的作品,她將二十世紀時尚雜誌的黑白照片與自然攝影大膽拼貼,構成超現實作品。那些恰當好處的想像,將兩種元素毫無違和感地融合在一起,且幽默感十足。
  • 啥是抽象主義、達達主義、印象派?5分鐘帶你了解攝影藝術流派
    縱觀攝影發展史,經歷了多個發展階段,形成了多種藝術流派,比較有代表性的有:寫實主義、繪畫主義、自然主義、純粹主義、新現實主義、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抽象主義、主觀主義、堪的派等等。它們均在攝影史的某個時期內產生過重要作用和深遠的影響。
  • 自由插畫師創作靈感枯竭怎麼辦?有什麼辦法技法創作靈感?
    自由插畫師創作靈感枯竭怎麼辦?有什麼辦法技法創作靈感? 搞藝術的美術的繪畫的最怕就是缺乏靈感,靈感枯竭會造成很多畫師很長時間出不了優質的新作品。但是我們總能發現一些畫師高產似母豬,不僅更新快,作品質量高。本期我們就來聊聊畫師都是怎麼找靈感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 路易十三揭秘《時光典藏》限量系列第二款傑作【光之城-1900】
    繼路易十三發布《時光典藏》系列首款傑作【源-1874】以慶品牌於 1874
  • 路易十三揭秘 《時光典藏》限量系列第二款傑作【光之城-1900】
    繼路易十三發布《時光典藏》系列首款傑作【源-1874】以慶品牌於1874年誕生,路易十三此次聯合巴黎錢幣博物館和聖路易水晶,共同致敬1900年路易十三幹邑於巴黎世博會上獲得的至高榮耀
  • 9個聞名世界的建築設計傑作,靈感來自大自然
    9個聞名世界的建築設計傑作,靈感來自大自然在全球都有很多世界知名的建築設計傑作,當我們看到這些建築的外觀時,都會感到讚嘆不已,這些建築絕大多數都出自那些非常有才華的建築設計師之手,但也許很多人都不知道,這些建築設計靈感的真正來源
  • 你的音樂創作靈感是從哪裡來的?
    記憶中,不止一次在電臺做節目的時候被主持人問起:你的靈感是從哪裡來的。我覺得:流行音樂的靈感來源於對市井生活的體驗,民族音樂的靈感來源於對風土人情的認知,而我的心靈音樂的靈感則來源於在靜坐中獲得的領悟:當我放下我的痴心妄想、放下我的心浮氣躁、放下我的患得患失、放下我的瞻前顧後、放下我的擔憂和懊悔,我的心就會變得空靈而又清淨,祥和而又安全,而身體也仿佛與外在世界融為了一體……等我從靜坐中醒來,仿佛這個世界又變得全新,我就像一個剛出生的嬰兒一樣,對它充滿了各種新鮮與好奇,
  • [ 大師眼 ] 一個反希特勒的達達主義猶太攝影大師
    歐文·布魯門菲爾德(Erwin Blumenfeld,1897—1969),出生於柏林,10歲開始就成為業餘攝影愛好者,並在達達主義的影響下,進行過抽象的拼貼畫實驗
  • 流瀲紫寫作靈感源自生活 稱現實比小說更狗血
    「中國歷史記載的大都是男人們,他們身後的女人,只是一群寂寞而黯淡的影子,太多的後宮女子殘留在發黃的史書上的,只有一個冷冰冰的姓氏或封號,我想書寫這個群體的故事」,流瀲紫如此解釋自己的創作初衷。一部熱播的《後宮·甄嬛傳》讓這位中學語文教師成為聲名鵲起的暢銷書作家,新作《後宮·如懿傳》已於本月正式上市,4月4日她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除了研讀歷史,她小說中的很多宮鬥靈感都來自對生活的觀察與思考,「現實遠比小說或電視劇更加精彩、更加狗血、更加驚悚」,所以接下來她將嘗試創作以現代都市生活為背景的小說。  流瀲紫本名吳雪嵐,浙江湖州人,1984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