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達主義竟然……不是藝術?

2021-02-19 印客美學

在文章開始之前,先給大家看兩幅圖


這是杜尚的兩件作品,一個小便池和一個自行車輪

看到它們你一定很疑惑:這也能叫藝術?的確,這不是「藝術」,而是「反藝術」

達達主義到底是什麼,這群人究竟想要表達什麼,讓我們去到20世紀初的瑞士尋找答案。

 



01

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戰火席捲整個歐洲,一批反戰的青年逃到了中立國瑞士的蘇黎世。

 

1916年,來自羅馬尼亞,法國,德國的幾個藝術家在蘇黎世的伏爾泰小酒館成立了一個文藝活動社團,通過藝術來傳遞反戰的想法。

達達主義發起人之一雨果•巴爾(同時也是酒館老闆)

在伏爾泰小酒館(1916)

後來他們覺得應該為這個團體起個名字,於是拿出一本法德詞典,隨機選擇了一個詞語,「dada」這個名字應運而生。在法語中它的意思是兒童玩耍的木馬,但也有人說這個詞根本毫無意義,正好表達出達達主義者們的隨意與虛無。

 

這群年輕人背井離鄉,反對戰爭卻又沒有辦法改變,反對現實社會的腐敗與墮落,反對一切,於是他們選擇採用虛無主義去激烈地反對傳統美學標準,一句話總結就是反其道而行之,你認為美的我偏反著整

 

達達主義從視覺藝術開始,逐漸波及詩歌、戲劇美術設計。也從蘇黎世開始,發展到紐約、柏林、巴黎,在短短的幾年間席捲了歐美各國。


02

達達主義激烈地反傳統,採用現成品甚至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去模糊藝術與非藝術的界限。

《泉》-杜尚-1917

1917年,杜尚在街上隨便買了個小便池回家,用記號筆籤下R.MUTT 1917幾個字,一件名為《噴泉》的作品便誕生了。

 

在廁所裡,小便池就是小便池;但在展廳裡,它卻成了藝術品?

藝術與非藝術的界限是什麼呢?這本身也是作者想傳達的一個思考。

《帽子架》-杜尚-1917

杜尚的另一幅作品《帽子架》也展示了「現成品」這個概念.

《自行車輪胎》-杜尚-1913

而這件作品就更詭異了,詭異到你根本看不出來他想表達什麼。

 

工業設計的解構與組合在達達主義還未出現的1913年便促成了這件作品,杜尚把這件作品放在辦公室裡,時不時轉動一下輪胎,他說:「自行車輪的運動,讓我想起了火焰的跳動。」

 

一次他姐姐打掃房間時以為這是廢品,當垃圾扔掉了,杜尚當時不在意,過了三十幾年估計又想起來了,於是又做了兩個一樣的。

《L.H.O.O.Q》-杜尚-1919

1919年杜尚在《蒙娜麗莎》的彩色複製品上,用鉛筆給蒙娜麗莎加上了不同的小鬍子。

 

不少觀眾指責他褻瀆藝術玷汙藝術。對此,杜尚解釋道:為什麼我們不可以換一個角度來看「大師」們的作品?如果我們永遠把「大師」的作品壓在自己頭上,我們個人的精神就永遠只有受到「高貴」的奴役。

 

杜尚將渺視傳統、無視約束也融入了達達主義。

 


03

達達主義同時也主張無意義的符號與拼貼。

Plakatentwurf-漢斯裡希特-1964

《街頭音樂之一》-提奧·范·杜斯堡-1915

《街頭音樂之二》-提奧·范·杜斯堡-1915

看似如同小孩子的塗鴉,其實也是反傳統的一種表達。

《幾何拼貼》-讓·阿爾普-1916

《大玻璃》-杜尚-1923

這件作品名為大玻璃,耗時八年完成,展出時被搬運工人不小心砸到地上碎了,工人們剛想修補,杜尚連忙說別別別,裂紋也是作品的一部分

 

達達主義以巴枯寧的無政府主義哲學為信條,否定一切,因為達達主義者本就是虛無主義者,他們的作品中並沒有什麼先要表達的東西。沒有規則也沒有混亂,沒有喜悅也沒有悲傷,傳統藝術的一切評判標準都拿它沒轍。



04


《作一首達達主義的詩》-特裡斯坦·查拉

在這首詩中,達達主義的狂放不羈展現得淋漓盡致。「拿份報紙,剪下單詞,打亂順序再重新拼貼,那便是超越粗俗的原創」在達達主義的世界裡,他們否定了創作的價值,隨意的拼貼,毫無意義的語句也是被允許的。

特裡斯坦·查拉(1918)

達達主義的創始人查拉在達達主義宣言中說「這是忍不住的痛苦的嚎叫,這是各種束縛,矛盾,荒誕的東西和不合邏輯的事物的交織,這就是生命。」

 

05

在達達主義不長的歷史中,他們出版了七本《達達》期刊,持續更新了七年《391》雜誌,出版《盲人》《紐約達達》等著作還有詩集

雜誌《什麼是達達》(1923)

多次發表宣言並舉辦展覽,創新了攝影的蒙太奇拍攝手法。

庫爾特·舒維特

拍攝了達達主義的電影(實際上是短片)。

《回歸理性》-曼雷伊-1923

《幕間休息》-雷內·克萊爾-1924

實驗了達達主義的音樂(包括Satie,Ribemont-Dessaignes,Picabia和Nelly van Doesburg在內的音樂曲目)與戲劇(包括Handkerchief of Clouds,The Gas Heart在內的戲劇作品)。

 

到最後,堅持虛無主義的達達主義也開始自相矛盾了,因為現在所做的一切已經產生意義了,而非一開始所堅持的無意義。

 

所以且不論超現實主義的興起,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達達主義本就是一個短暫的過渡狀態,這從一開始就已經註定。

1967年,一場追憶達達主義的活動在巴黎召開;

2002年,一群自稱「新達達主義者」的藝術家來到86年前達達主義誕生的地方準備復興達達主義,最終也不了了之。

後來伏爾泰小酒館被改造成了博物館,致力於展示達達的歷史。

2016年,第11屆歐洲宣言展恰逢達達主義創立100周年,伏爾泰小酒館成了 「伏爾泰行會館」,這也成為了至今為止與達達主義相關的最後一個活動。

改建後的伏爾泰小酒館

正在舉辦展覽的伏爾泰小酒館內部

達達主義雖然並不成熟,也很難稱之為一個流派,但是達達主義的功績是不可磨滅的。

正是在達達主義重新定義的基礎上,現代藝術才能走出傳統藝術的條條框框,將藝術的視角前所未有地擴大。

相關焦點

  • 什麼是達達主義,一人簡說
    原來的問題是這樣的:達達主義是什麼派別。超現實主義?我是一人。達達主義是一場文化和藝術運動,超現實主義脫胎於達達主義。達達主義歷時短(1916-1923年),超現實主義的發端(1924年)幾乎緊隨達達之後且受到達達運動的影響,而超現實主義也只有1920年至1930年間盛行於歐洲文學及藝術界中。達達主義,是隨著戰爭而產生的。
  • 達達主義 ( Dada )
    ✿菜小二真的十分崇拜達達主義精神所以忍不住給大家安利一番你可不知道菜小二看外文書快要看吐了了呢
  • 獨家專稿 翁浩原:達達主義在蘇黎世
    (Dadaism)問世100 周年,達達主義誕生地蘇黎世便再度成為回顧的焦點;達達主義之於瑞士更是重要,身為運動的中心人物,同時也是伏爾泰酒吧(Cabaret Voltaire)創辦人的德國表演藝術家,Hugo Ball 就曾說過,達達主義是瑞士對於藝術史上的唯一貢獻。
  • 達達主義大師速成班開課啦
    沒關係,既打發時間又陶冶情操的達達主義大師速成班在等你,包學會。什麼是達達主義?這種起源於20世紀初的先鋒運動算不上一種藝術流派,說起來它更像是一場社會思潮。達達是Tristan Tzara手拿一把剪刀從書中剪下的無意義詞彙組成的拼貼詩,是杜尚那座被命名為《泉》進行展出的小便池。
  • 杜尚不是達人,不藝術
    有人稱他是嚴謹認真的藝術家,是20世紀實驗藝術的先鋒,是現代藝術的守護神;也有人稱他是高雅藝術的嘲弄者,是藝術花籃中的一條毒蛇,是毀滅美的惡魔。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屠殺現象令杜尚至感絕望,他帶領志同道合的藝術家掀起一場抗議的運動,也就是所謂的達達主義運動。「達」在法文中的意思是木馬或嬰兒「無意識的語言」,後者似乎更合乎這個運動的精神。
  • 畢卡索竟然不是抽象派?
    ▲ 馬列維奇,至上主義作品的第一次展出現場,1915年 畢卡索竟然不是抽象派?
  • 啥是抽象主義、達達主義、印象派?5分鐘帶你了解攝影藝術流派
    縱觀攝影發展史,經歷了多個發展階段,形成了多種藝術流派,比較有代表性的有:寫實主義、繪畫主義、自然主義、純粹主義、新現實主義、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抽象主義、主觀主義、堪的派等等。它們均在攝影史的某個時期內產生過重要作用和深遠的影響。
  • 達達主義創始人Jean Arp雕塑作品欣賞
    1916年加入蘇黎世達達主義運動,是創始成員之一。
  • 達達主義攝影大師 歐文·布魯門菲爾德
    歐文·布魯門菲爾德 |Erwin Blumenfeld(1897—1969) Erwin Blumenfeld(1897-1969)上世紀最重要的幾位引領藝術潮流的攝影師之一出生於德國柏林,10歲開始就成為業餘攝影愛好者,並在達達主義的影響下,進行過抽象的拼貼畫實驗。移居巴黎後,成為職業的時裝攝影師。他的時裝攝影以超現實主義的風格出名,以抽象、變形、出乎意料的構成給人以視覺的強大衝擊 歐文·布魯門菲爾德總是能利用負感效果和多重曝光來創造出絕妙的構圖以及夢幻般的色彩組合。
  • 如何快速用《三體》寫一首達達主義詩歌?
    這個觀點,來自達達主義。達達主義也貫徹在詩歌創作中:拿一份報紙拿起剪刀在這份報紙中選擇一篇文章,長短恰如你打算給你的詩歌的篇幅剪下文章然後細心剪下這篇文章的每一個字並放進一隻口袋裡>輕輕搖晃然後依次從口袋裡取出剪下的每一個字認真抄寫下來這就是你所要寫的詩如果以達達主義的理念創作一首詩,會是這樣的:達達主義運動創始人特裡斯坦·查拉的詩
  • [ 大師眼 ] 一個反希特勒的達達主義猶太攝影大師
    歐文·布魯門菲爾德(Erwin Blumenfeld,1897—1969),出生於柏林,10歲開始就成為業餘攝影愛好者,並在達達主義的影響下,進行過抽象的拼貼畫實驗
  • 傑作 達達主義創始人 ,創作靈感源自嬰兒床單
    索妮亞·德勞內 (Sonia Delaunay,1885-1979) 是20世紀20年代巴黎先鋒藝術的關鍵人物,傑出的抽象派畫家
  • 【漢娜·霍克】女權主義達達藝術先鋒
    提到女權主義和達達主義,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可能不會是漢娜·霍克,她是一位我們本該銘記的達達主義先鋒派女神,卻受到了與她同時期的男性藝術家的輕視
  • 拼貼藝術——廢棄素材碰撞出的靈感
    拼貼藝術是怎麼火起來呢?讓拼貼藝術火起來的正是畢卡索老大哥《有藤椅的靜物》,拼貼藝術非常適合開腦洞,把無關的事物拼合在一起,尋找新的意義,因此被廣泛用來表達個人藝術想法。他用攝影和掃描的雜誌、科學出版物相結合,創建了融合波普藝術、達達主義和超現實主義的光怪陸離的視覺藝術。
  • 詩意的粘合 | 拼貼藝術簡史
    它豐富了藝術的可能性:廣義的拼貼可以是二維的,也可以是三維的;可以帶有政治色彩,也可以完全出於美學意義;可以拼貼照片、布料、木材,甚至建築空間。但它絕不是簡單粗暴的剪和貼,有些藝術家花費數年尋找素材,拼貼的步驟卻在一天完成,它的本質是解構和重組,是對已經存在的事物的再解讀,甚至是顛覆。
  • 藝術家分享第八期 機械式動態雕塑藝術大師——尚·丁格利【Jean Tinguely 】
    他的設計衝滿創造力,豐富多彩,蘊含哲理,他的這種特有的對事物和藝術的理解方式,以機械式動態雕刻著稱,創造出世界上獨有的雕塑語言和雕塑思想。那些猶如機械裝置般的作品對後現代藝術及當代藝術的影響綿延至今。但在他的雕塑作品中,有著強烈的達達主義風格,它們看上去像是偶發靈感的隨興之作,呈現出一種自然的非理性的狀態,並且還具有明顯的反藝術特徵。
  • 杜尚——現代藝術的守護神
    杜尚是一位法國藝術家,二十世紀實驗藝術的先鋒,被譽為現代藝術的守護神,是一位法國藝術家,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西方藝術有著重要的影響,是達達主義及超現實主義的代表人物和創始人之一。(但其實杜尚不屬於任何幫派,因為他一生都在追求自由,真正心靈的自由。)
  • 中國傳統文化,雕塑藝術,西方雕塑與我國古代雕塑
    達達主義多採用虛無主義的破壞性,杜桑將小便池搬進展廳,施威特利用垃圾建立起他的所謂「默茲結構」;他們聲稱要將整個宇宙都帶上。雕塑與建築藝術的皇冠,達達主義的徹底的叛逆性格,超越了過去一切藝術觸犯秩序的企圖,它的美學思想成為日後諸多流派創立的初衷和內核。超現實主義即從達達主義發展而來。
  • 視界|波普藝術與消費主義:叛逆、商業與大眾
    波普藝術經常與「叛逆」、「商業」、「大眾「等關鍵詞捆綁在一起,它在當代的美國藝術界中佔據著不可撼動的地位。但是大家對于波普藝術的評價卻非常兩極化,有人認為波普藝術是當代藝術的旗幟;有人認為波普藝術已經脫離了藝術,成為大眾消費的產物。芝加哥藝術博物館近日就「波普藝術 (Pop Art)」進行了梳理。
  • 物派與日本現代藝術
    (1)就像切花藝術一樣,這些與日本文化氣候格格不入的藝術風格紛紛走向衰落,沒能在日本的文化土壤上生根發芽。日本畫家為了使西方藝術在本土開花結果,而自身又缺少藝術上的驅動力,只好屈身接受一個又一個西方風格。回顧起來, 須田的抨擊實質上是對文化殖民主義(被動接受)的譴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