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瓶兒和潘金蓮的爭鬥,是《金瓶梅》中最精彩的部分。
這兩個人有許多相似,也有許多不同。她們的相似,是對前夫的冷酷無情,是對上一段婚姻的不忠;她們的不同,是在嫁給西門慶之後,一個痛改前非,變得溫柔賢惠;一個依然像以前一樣,心腸狠毒,不守婦道。
最初,在西門慶的五房妻妾中,李瓶兒最喜歡的是潘金蓮。她認為西門慶的正室吳月娘,「性兒不是好的,快眉眼裡掃人」,認為潘金蓮「見了奴親熱」,還要求西門慶娶了自己之後,將自己的住處和潘金蓮安排在一起,「奴捨不得她個好人兒」。
直到李瓶兒嫁給了西門慶,她才真正了解到,潘金蓮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因為李瓶兒給西門慶帶來了一筆豐厚的財產,還給西門慶生下了他的第一個兒子西門官哥兒,西門慶對李瓶兒寵愛有加,天天都泡在李瓶兒房裡,潘金蓮叫都叫不住。這自然讓潘金蓮心中滿滿都是對李瓶兒的忌恨。
她在吳月娘面前搬弄是非,是李瓶兒背地裡總是抱怨吳月娘,說她多管閒事,吳月娘要找李瓶兒對質,又嚇壞了潘金蓮,趕忙幫著找補。
不過,這都是次要的。對於潘金蓮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才能奪回西門慶的寵愛。因為西門慶曾經說過,他愛去李瓶兒房裡,是因為李瓶兒房裡有個孩子,熱鬧。潘金蓮便將目標對準了李瓶兒孩子,她認為,只要除掉了西門官哥兒,就能奪回西門慶的寵愛。
於是,潘金蓮訓練了一隻白獅子貓,每天用紅絹裹肉,讓這隻獅子貓撲食。終於有一天,潘金蓮得償所願,這隻獅子貓將穿著紅衣的西門官哥兒,當成了肉,撲了過去,活活嚇死了西門官哥兒。
西門官哥兒的死,讓李瓶兒萬念俱灰,不久之後就鬱鬱而終,臨終之前,她對身懷有孕的吳月娘說了一句話:「娘到明日好生看養著,與他爹做個根蒂兒,休要似奴粗心,吃人暗算了。」
其實,在李瓶兒和潘金蓮的爭鬥中,李瓶兒雖然得到了西門慶的幾乎全部寵愛,卻一直都對潘金蓮多加忍讓。她知道潘金蓮沒錢,自己的東西隨著潘金蓮隨便拿;潘金蓮的母親每次到家裡來,李瓶兒也是大包小包送不停;西門慶要在李瓶兒房裡安歇,李瓶兒多次攆了他去潘金蓮房裡。
李瓶兒的忍讓,無非是希望能和潘金蓮的關係緩和下來,讓她放過自己,放過兒子。然而,當兒子果然死在潘金蓮的陰謀之下後,李瓶兒也沒打算再放過潘金蓮,她對吳月娘說的這一句話,已經為潘金蓮挖好了坑。
潘金蓮再能鬧騰,她也不過是個小妾;吳月娘再低調,她也是正妻。也正是因為吳月娘的低調容忍,讓西門慶對她很信任,認為她是個最賢良不過的女子。雖然在外花天酒地,回到家裡對吳月娘倒是很尊重,也就是奠定了吳月娘在西門慶家中,不可動搖的地位。
所以,一旦西門慶咽了氣,這個家就牢牢地掌握在吳月娘手裡。西門慶死的時候,吳月娘剛好生下兒子西門孝哥兒。也就是說,這將是吳月娘這輩子唯一的兒子了,畢竟丈夫都沒了。
所以,吳月娘絕對不會允許西門孝哥兒出半點岔子。所以,李瓶兒臨終前,告訴吳月娘的那句話,就已經註定了潘金蓮的結局。
沒多久,吳月娘就攆走了潘金蓮,還為自己換回來幾兩銀子。吳月娘攆走潘金蓮的原因,是她與陳敬濟有染,其實,又何嘗不是吳月娘記起來了李瓶兒臨終前的那句話?這個家裡,只有有潘金蓮在,她的兒子時時刻刻都可能會遭到危險。
這才是吳月娘絕對不能忍受的。在潘金蓮和李瓶兒的爭鬥中,看似潘金蓮大獲全勝,逼死了李瓶兒,害死了西門官哥兒,但事實上,李瓶兒臨終之前,也毫不客氣地給潘金蓮挖了一個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