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槐樹遷徙」的故事是怎麼一回事?上百萬人說搬就搬!

2021-01-15 送歷史個救生圈

  「問我老家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故居在哪裡?大槐樹上老鴰(guā)窩。」這首廣泛流傳於民間的民謠記錄的是從洪武初年到永樂十五年(1417)前後,明政府在山西進行的一次歷時47年、人數達近100萬、遷出面積達到當時我國一半以上國土面積的大規模強制性移民,由於當時明政府把這些移民都集中在洪洞縣古大槐樹下,進行登記註冊後強制帶走的,所以絕大部分移民後裔都把前輩出發的最後之地洪洞作為外遷之前的祖籍,將山西洪洞的這棵大槐樹作為祖籍的標誌,因此人們也因此把這次遷徙俗稱為「山西大槐樹遷徙」。

  

  據說當時,明政府為了強制移民,貼出了這樣的告示:「願意移民的人,在家等待。不願移民的人,三天內趕到洪洞縣的大槐樹下集合。」於是,3天內大約有十來萬的不願離鄉背井的人聚集到樹下,於是大批官兵突然將他們通通圍住,並且全部捆綁起來,在百姓一片哭喊叫罵中開始登記造冊。移民們臨行之時,悲傷地看著故鄉,聽著棲息在樹杈間的老鴰發出一聲聲哀鳴,潸然淚下,頻頻回首。為此,大槐樹和老鴰窩就成為移民惜別家鄉的標誌,也因此留下了那四句民謠。

  

  就這樣,從明初洪武三年(1370)直至永樂十五年(1417),前後將近半個世紀,山西兩府51縣的百姓分別被遣送至北京、河北、河南、山東、安徽、江蘇、湖北等地,範圍之廣幾乎佔到了大部分的國土,為了不忘故土,許多移民後代都紛紛登記族譜,將遷徙的事記錄下來,也成為這次遷徙的佐證。

  

  600多年過去了,雖然山西大槐樹遷徙的原因仍待考察,那棵漢代古槐也早已消失,但是,槐鄉的後裔卻已經遍布全國二十多個省,四百多個縣,有的還遠在南亞一些國家和地區。槐樹之鄉牽動著海內外華人的心,每年4月1日至10日洪洞當地的人民還舉辦「尋根祭祖節」,牽動著海內外大槐樹的後裔前來尋根問祖。

相關焦點

  • 傳說有兩瓣小腳趾的人,都是大槐樹移民的後代,為什麼會這樣說
    「要問祖先在那裡,山西洪洞大槐樹」。這句話,相信絕大多數的人都聽家裡的老人念叨過,也一定會再給自己的孩子們說。從這一點上來看,當年山西洪洞大槐樹的移民數量不在少數,導致現在的我們,幾乎都是大槐樹移民的後代。
  • 兩次遷徙「搬窮」記——海拔最高縣雙湖的「戰貧故事」
    新華社拉薩9月26日電 題:兩次遷徙「搬窮」記——海拔最高縣雙湖的「戰貧故事」  新華社記者沈虹冰、謝銳佳、張京品  72歲的雙湖縣嘎措鄉牧民達瓦次仁一生經歷了兩次大遷徙。  一次是1976年的年初,  一次是2019年的年底。  一次是為了求生存,  一次是為了好生活。
  • 繪本故事:《搬過來搬過去》
    愛是天賦也是學習,這是那種能讓你第一眼就喜歡上的繪本。在引進出版前,有朋友不無擔心地指出,在給幼兒讀的圖畫書中,如此明目張胆地「談情說愛」,是否合適?我認為這種擔心沒有必要,理由有三:第一,愛情與婚姻是人生的一門大課,是幸福感的重要來源。可是,看看我們身邊的教育,從幼兒園、小學、中學到大學,從沒有人認真地教過這門課,我們都是摸黑學過來的。選用如此純淨的圖畫書,給孩子們優雅地上一堂課,不但可以,而且非常必要。
  • 中國話劇界首次將晉文公重耳故事搬上舞臺
    中新社太原12月12日電 (楊佩佩 胡健)山西省太原市話劇團歷時三年打磨的原創歷史話劇《晉文公》12日晚在山西大劇院演出。該話劇團副團長金秋表示,晉文公是山西乃至中國歷史上的重要人物,這次是中國國內劇團首次將其流亡19年的故事搬上舞臺。
  • 大槐樹尋根問祖 - 文章 - 8264戶外
    特別是著名歌唱家吳碧霞前來演唱《大槐樹》歌曲,山東齊魯電視臺組織50餘人及衛星轉播車進行現場直播。同時,首屆大槐樹「根祖杯」楹聯大賽頒獎、古代壁畫展、六縣市書畫展、吳昊書畫展同時展出。此次祭祖節以4月5日(清明節)的《中國·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大典》為高潮和核心,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鳳凰衛視、山西電視臺等大牌媒體現場直播,鳳凰衛視著名節目主持人吳小莉、中央電視臺著名節目主持人朱軍、山西電視臺節目主持人李麗萍主持節目,著名歌唱家譚晶一曲《大槐樹》唱出了人們對大槐樹的無限深情,閻維文現場演唱的《母親》表達了華夏兒女的一片赤子之情。
  • 重耳故事首次搬上舞臺 業界專家熱評話劇《晉文公》
    太原市話劇團提供 攝中新網太原12月7日電 (記者 胡健)記者7日從山西省太原市話劇團獲悉,原創歷史話劇《晉文公》經過3年的創排即將在年末首演,這是國內劇團首次將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的故事搬上舞臺。話劇《晉文公》講述了公元前655年,晉國爆發驪姬之亂,晉獻公殺太子申生後,公子重耳開始流亡之路。
  • 易豐搬琴:鋼琴怎麼打包搬運?這三點,搬前必看!
    易豐搬琴:鋼琴怎麼打包搬運?這三點,搬前必看!2、自行打包時要嚴格遵循鋼琴打包步驟:由於鋼琴包裝比較佔地點,部分家庭可能已經丟棄,鋼琴屬於貴重物品,無論是找專業人士打包還是自行打包,都要嚴格遵循鋼琴打包步驟:先用纏繞膜反覆纏繞,避免搬運過程中鋼琴身上出現劃痕;再用氣泡膜包裹,緩衝鋼琴搬運過程中的壓力;裁切紙板,打造鋼琴搬運紙箱,並對鋼琴邊邊角角處進行特殊防護;為鋼琴打上木架或者木託,做最後一層防護
  • 黃曉明搬行李趙麗穎算帳《中餐廳4》今晚開播
    在最近官方發出的預告片中就可以看到,黃曉明來到《中餐廳》第一天就被「坑」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巴東百步梯嚇倒合伙人 黃曉明化身暖心搬運工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巴東是合伙人們本季長江之旅的第一站,小城依山而建,上連重慶,下接宜昌,位於巴山以東,故名為巴東。
  • 都聽過陶喆的《susan說》,那你知道歌詞裡的故事嗎?
    「Susan離開了洪桐縣,將身來在大街前」陶喆這首《susan說》大家都聽過吧,但是你知道裡面的故事嗎?《susan說》歌詞2005年陶喆這首《susan說》火遍大江南北,裡面的歌詞借鑑了中國戲曲《蘇三起解》中的一段戲詞
  • 搬家最好先搬沙發 搬家先搬什麼
    搬家可以說是一件大事,也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搬家等於說把一個環境完全改變,原本的房子不管風水再怎麼好,都不會再對自己有利,而新環境的風水不管如何都會對自己產生影響,因此搬家的時候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先搬什麼,後搬什麼,才是對風水有利的。我們今天就來看看吧。
  • 搬家時,冰箱怎麼搬?
    搬家時,冰箱怎麼搬?
  • 老是出公差搬東西?一個動作告訴你搬重物不傷腰.
    在單位出公差搬東西是再正常不過的了,搬的東西也是五花八門,但是一般都很重(別問我怎麼知道的)。
  • 小腳趾的指甲分成兩半的人,他們究竟什麼來歷?說出來你別不信
    這時,地方政府為了完成上級交代的任務,為了國家大計,為了充實中原地區,採取了強硬的措施,強制山西老百姓移民。據傳說,當時為了防止移民逃跑,官兵將他們反綁起來,用一根長繩串聯,排成長長的一條線。如果誰要大小便,就必須向官兵報告,讓官兵解開手上的繩子,才能夠解決個人問題。這就是「解手」一詞的由來。而移民們反綁的動作,慢慢演變成了西北人走路背搭手的習慣。
  • 《慶餘年》大結局:如果王啟年去搬救兵,他搬的到底是誰?
    言冰雲當時只看到表面現象的觀眾就對言冰雲起了憎恨之心,覺得他是全劇最壞的人,還有人說這是為了讓肖戰第二季當主角做準備,彼時,編劇大人出來說話了,大致意思是讓網友多看一些沒注意到的,王啟年在第一季中扮演的角色比較複雜,他時而是範閒的死忠粉,時而又是陳萍萍身邊的護衛,還有人猜測他是慶帝身邊的人,不管是何種身份,王啟年大結局的時候絕對是去「搬救兵」了!
  • 網紅水泥姐,自稱為了老公搬水泥,下班後卻開著蘭博基尼回家
    要說起網紅的話,其實很多人印象中的網紅都是那種才華橫溢的光鮮亮麗的名人,今天要聊一聊網紅水泥姐,相信很多人對她都比較的熟悉,因為她曾經拍直播三年,上班就是搬水泥,搬水泥的,目的就是為了賺錢給自己的老公治病。但是隨後她的身份還是被人曝光了。
  • 太原嘉怡資金缺口大或搬離 球迷籤名請願盼留下
    太原中優嘉怡足球俱樂部因資金缺口巨大,或將搬離太原。20日,太原球迷來到濱河體育中心,拉起橫幅,請願把球隊留下。圖為球迷在橫幅上簽名。 胡健 攝太原中優嘉怡足球俱樂部因資金缺口巨大,或將搬離太原。20日,太原球迷來到濱河體育中心,拉起橫幅,請願把球隊留下。圖為球迷寫著「山西球迷需要足球」的字樣。 胡健 攝
  • 五進院的大槐樹情結
    兒時的夏天在你繁茂的身旁成長,聽媽媽講述你的故事。今天,請讓我靠著你,慢慢回憶你在五進院的點點滴滴!  那時候我還小,你是我眼睛裡的參天大樹,每次仰望你的時候,白天看到你在和太陽熱烈的討論,還能聽到樹冠裡鶯聲嚦嚦、鳥兒啾啾聲,夜晚看到你在和星空喃喃細語,好像是為那些鳥兒在唱催眠曲,沒有人告訴過我,你是什麼時候和我們的長輩一起經歷那些歲月的
  • 老農民常說「遠搬窮三年,近搬窮三天」,是什麼意思?你認同嗎?
    其中有一條涉及到農民搬遷的俗語,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遠搬窮三年,近搬窮三天」,農民搬家在農村都屬於比較少見的,一般農民對自己居住的老家都有比較深的感情,不會輕易選擇搬遷。但老農民說的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你認同其中的道理嗎?
  • 山城故事|長江灘邊 那群搬不走的「搬家人」
    這對小夫妻幹了一整天,也沒把攤位清理乾淨。但次日,陳虹就體會到了江邊這群菜園壩人的情義。竹木市場棚戶區位置低洼,因為「心裡有數」,這裡的臨江商販入汛後就會提前安排轉移貨物,反而清淤成了每年最勞心勞力的事。羅強比陳虹早進竹木市場3年,要說兩家有什麼聯繫,就是鋪面相鄰。同為木料商,算得上競爭對手。
  • 甘肅平涼老何一行遊山西洪洞大槐樹 感受孝德文化
    2020年10月6日,雙節長假期間,甘肅平涼老何一行來到山西洪洞大槐樹景區「大槐樹祭祖習俗」感受孝德文化。甘肅平涼老何一行一進大門,說他們就看見照壁上一個紅色的大大的「根」字,根的最後一筆像人的一條腿,筆者查找了一下「根」字源由,這象徵著大槐樹的子孫後代永不停息的腳步,告訴人們不管走多遠都要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