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界又出新物種,中國版無印良品花落蘇寧?

2021-01-10 新零售商業評論電子版

作者:田巧雲,新零售商業評論高級編輯

「蘇寧極物包含兩層意思,一個是產品的名稱,另一個是平臺的名稱。」

1980年代,正是日本的新消費主義時代,人們對於國際大牌趨之若鶩。但有兩個日本人卻反其道而行之,他們創辦了一個省去一切不必要設計,只保留功能和實用性的品牌,這就是如今的無印良品(MUJI)。

三十多年以後的中國,同樣迎來了新消費時代。伴隨著消費者需求的多元化,近幾年,零售新物種紛紛出現,蘇寧極物是其中之一。

蘇寧極物真正被大眾關注,是今年重慶來福士旗艦店的開幕,這是蘇寧極物在西南地區開設的首個旗艦店。

重慶來福士位於朝天門碼頭,是兩江匯流之處。因獨特的地理和交通優勢,由古至今,這裡都是重慶最繁華的地段之一。

9月6日對外開放時,蘇寧極物重慶來福士旗艦店當天客流就成為來福士門店 Top 1。

時隔兩個月,位於上海五角場其中一隻角的蘇寧廣場重裝開幕,蘇寧極物五角場旗艦店也一併亮相。

零售君在探店的過程中,發現了蘇寧極物的三個細節。

新物種的多面性

無論消費環境和技術環境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談論零售的本質,都繞不開商品、價格和體驗三大要素,而這些又與選址、供應鏈、場景緊密相關。

位於重慶朝天門碼頭的來福士廣場,緊挨著洪崖洞。這裡,本地人會來,外地遊客更會來。再加上購物中心外面即是一個廣場,正對著碼頭,遊客們拍完照,進入購物中心成為一個自然的選擇。

蘇寧極物位於來福士購物中心的四樓,不需要導覽,電梯上樓右拐,很容易就能找到。零售君探店時正逢周五,客流雖然和開業時的轟動相去甚遠,但就新店而言,可以說是優秀了。

重慶來福士廣場

整個店鋪呈流線形布局。從類目來看,幾乎涵蓋了蘇寧極物所有的商品,共設有廚房用品、家居生活、美妝生活、旅遊出行、個人護理、手機通訊、智能設備、電腦辦公、兒童天地、遊戲娛樂、生活電器等十一類,非常齊全。

店鋪的動線設計上,選擇將當季商品或網紅爆品放在最顯眼的入口處,以吸引店鋪外路過的客流。

在店鋪的深處,和蘇寧極物達成戰略合作的言幾又,被巧妙地嵌入其中,螺旋式擺放的書籍牆,以及供消費者休憩的空間,構成「別有洞天」的即視感。

或許是考慮到客流當中遊客會佔很大一部分,店鋪的頂端以極簡的形式,將重慶的幾個著名景點復刻了一番,兼具地方風情。

因為此店是以單店形式存在於購物中心,總面積近2000平方米左右,因此,每個區域都很迷你,特別是生活電器類,只具備展示功能。這也符合蘇寧極物強調的寬類目、低深度的運營邏輯。

在零售君看來,這家旗艦店更像是一個蘇寧極物品牌形象展示店。

「蘇寧極物其實包含兩層意思,一個是產品的名稱,就是蘇寧的自有品牌JIWU,另一個是平臺的名稱。」蘇寧極物上海電商運營總監孫先順解釋。

在上海五角場「一隻角」上的蘇寧極物店,零售君又看到了另一副面孔。

這裡原本是蘇寧易購廣場,主要銷售傳統的家用電器和3C類商品。

經過改造,成了集合蘇寧多業態的一個購物廣場。負一樓為蘇鮮生,直接與地鐵十號線五角場站5號口連接,一樓為蘇寧極物,二樓、三樓則為蘇寧易購,四樓為蘇寧影院,五樓為海底撈。

上海五角場蘇寧廣場一樓的蘇寧極物

相比重慶來福士旗艦店,五角場蘇寧極物的面積相差無幾,但品類略少,僅包含智能家居、旅遊出行、個人洗護、廚房用品、兒童天地、BIU蘇寧智能、3C產品、蘇寧國際線下專區等八大類,大多是即買即走的快消類商品,家電類大體積商品則被放到二樓和三樓的蘇寧易購裡專門陳設。

鑑於五角場屬於傳統商圈,同時也是大學和住宅聚集區,因此這個蘇寧極物店具備舒適、休閒、娛樂的特徵,更像一個社區生活綜合體。

截至目前,全國的蘇寧極物共開出30多家。如果未來,蘇寧極物想進駐大型購物中心,或藉助對蘇寧易購廣場的改造而快速擴張,零售君認為,最大的風險在於新的業態與周邊客流,能否擁有足夠的適配性。

供應鏈的難題

自有品牌能為零售企業帶來競爭力,已經被證實。但自有品牌發展的實質,是通過極強的供應鏈管理能力,打造出高性價比的商品。

「沒有人會拒絕高性比的商品。」零售君採訪名創優品創始人葉國富時,他曾這樣說。

事實上,隨著消費分級趨勢的蔓延,消費者對於商品的需求更加理性。自有品牌的去品牌溢價的特徵,正滿足了這部分消費者的需求。

據了解,目前,五角場蘇寧極物的自有品牌SKU在3000個左右,「未來,整個蘇寧極物的理想目標是開發出10000款商品。」

在消費者看來,蘇寧極物的產品主要對標的是日本的無印良品和國內的名創優品,而前者的SKU在7000個左右,後者在3000個左右。

在過去的近四十年裡,無印良品依靠「自有品牌專業零售商經營模式」(Specialty retailer of Private label Apparel, SPA)從日本成功走向全球。

其特點是在商品開發前就進行市場調研,然後進行產品設計和生產,在銷售環節,根據不同店鋪的地址、客流等情況確定有區別的供貨方案,並保持極低的庫存。

這一模式如今看來不難實現,但四十年前,它成為了無印良品穿越經濟周期的法寶。

重慶來福士蘇寧極物裡的頤和園彩妝

大數據時代,供應鏈可以極度優化,從而讓企業擁有更大的想像空間。被稱為阿里新物種的盒馬鮮生,成立時就將目光放在自有商品的打造上。

它建立了專門的C2M團隊,通過對阿里系的消費者行為進行分析,研發出適銷對路的商品。前不久,盒馬對外宣布,自有品牌銷售份額佔比達10%,遠高於國內同類零售商的平均水平。

如今,蘇寧極物也是通過買手團對產品趨勢的把握,再與蘇寧集團線上線下數據的結合,對不同年齡、地區的消費者行為進行分析,反向設計出更符合消費者需求的高性價比產品。

需要注意的是,高性價比,並不是單純的低價,而是指和同類商品相比,價格更具競爭力。

「目前,蘇寧極物五角場店的自有商品SKU大約佔到70%。這些商品性價比很高,特別是箱包類商品。」孫先順介紹。

事實上,零售君也的確發現,蘇寧極物的一款運動休閒雙肩背包,售價僅為29元。

零售君在店裡隨機採訪了一位正在挑選的顧客,在附近上班的她說自己是在線上看到這款背包的,「這個價格太便宜了,便宜到我不敢下單,所以想想還是到店裡看了以後再買。」

不過,Slogan為「致敬美好生活」的蘇寧極物,並不只提供低價的商品。一些如保溫杯、餐具類商品,走的就是生活美學路線,價格也更「精緻」。未來,隨著供應鏈的成熟,這類商品的價格還有不少下降的空間。

重慶來福士蘇寧極物裡的自有品牌餐具

數據不僅可以運用於產品的研發、設計環節,還能在門店選址和商品布局時,通過分析給出最優選擇。

現在很多零售企業會在運營過程中,針對數據給出的方案,對商品及時調整和更新,目前,蘇寧極物每月商品更新率約在10%左右,零售君認為,這一舉措有助於零售商找到更適合品牌長期發展的供應商。

沉浸式體驗到底是什麼

在零售中,人是主角。沒有人,商品和場所的存在既沒有溫度,也沒有意義。

所以,不少零售企業已經意識到,為人營造良好的消費體驗,是消費環節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在線上,消費者想要的體驗主要是速度和售後。而在線下,消費者想要的體驗則不是結果,而是過程。

在這一方面,宜家是一個很好的示範生。宜家不僅有咖啡館、餐廳,今年宜家甚至還開出了麵包房,試圖通過多業態的結合,打造一種關於品牌生活方式的一站式購物體驗。

除了一站式的體驗,由技術推動而帶來的沉浸式體驗,也成了零售業的高頻詞彙。

五角場的蘇寧極物也提出了「沉浸式體驗」這個概念。在孫先順看來,「沉浸式」一是指讓用戶在現場感知和體驗,比如AR及一些智能化的產品;另一個則是融入一些業態,比如引入圖書、咖啡等業態,為消費者打造一種更輕鬆的休閒空間。

所以,在五角場蘇寧極物,你可以看到與言幾又聯營的高達18米的「通天書塔」,以及橫向貫穿整層樓面的「無料」書鋪。

隨處可見的公共休憩區域,伸手即可取閱、借閱的書籍,甚至單獨闢出的懶人沙發區域,這些為消費者營造了一種更自由、更舒適、更放鬆的感受。

上海五角場蘇寧極物裡一位消費者正在看書

未來,蘇寧極物還將展開與集團內業態以及合作業態的聯動,比如在蘇鮮生消費就能獲得蘇寧極物的優惠券,或者在蘇寧極物消費,就贈送COSTA咖啡券或電影優惠券,等等。

「我們發現在蘇寧極物購物的消費者,有一部分還會去購買3C和傳統的家電。」孫先順認為,蘇寧極物的確有引流的作用。

願望是美好的,蘇寧極物希望通過爆品的引流和業態的融合,形成體驗的升級,最終找到新消費時代零售業的突圍路徑,是否可行,還有待時間驗證。

相關焦點

  • 無印良品在中國跨界「賣菜」「自救」
    在經歷了巨額負責、虧損、子公司破產後,無印良品開始在中國賣菜「自救」了。無印良品在中國跨界「賣菜」據國內多家媒體報導,近日,在上海瑞虹天地太陽宮召開的招商發布會上,項目方宣布,無印良品將在中國開設生鮮市場,首家店鋪將入駐該購物中心。
  • 無印良品要在中國開菜市場了!
    無印良品在中國跨界「賣菜」據國內多家媒體報導,近日,在上海瑞虹天地太陽宮召開的招商發布會上,項目方宣布,無印良品將在中國開設生鮮市場,首家店鋪將入駐該購物中心。項目MUJI meal solution supermarket為無印良品最新業態之一,又名MUJI菜市場生鮮計劃。
  • 無印良品開始在中國賣菜了
    無印良品在中國跨界「賣菜」據國內多家媒體報導,近日,在上海瑞虹天地太陽宮召開的招商發布會上,項目方宣布,無印良品將在中國開設生鮮市場,首家店鋪將入駐該購物中心。項目MUJI meal solution supermarket為無印良品最新業態之一,又名MUJI菜市場生鮮計劃。其實,這並非是無印良品首次入局生鮮市場。早在2017年,無印良品就在日本東京有樂町的旗艦店開設了蔬果賣場,2018年,在大阪開業的大門店號稱全球面積最大的無印良品菜市場,佔地面積達到4300平米,主打高端食材的銷售。
  • 無印良品的中國困局
    根據其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畫今年1月發布的2019財年(2018年3月-2019年3月)財報,無印良品前三財季(2018年3月至11月)在中國市場銷售額比上年同期下降9%。從早先進入中國市場時火爆的「中產標配」,到如今頻頻降價仍無法挽回頹勢,無印良品究竟發生了什麼?01 由盛轉衰對無印良品而言,最好的時光停留在2015年。
  • 日本「無印良品」VS中國「無印良品」,究竟誰在「偷梁換柱」?
    (本文6407字,閱讀約需13分鐘)▲ 上圖:日本無印良品門店 ▼ 下圖:北京無印良品門店自1980年12月誕生以來,無印良品從主推食品、生活百貨的私人品牌到全球零售業的標杆企業,從日本到全球,一路高歌猛進,贏得了全世界消費者的認可。然而,無印良品卻在布局中國市場多年後,同北京一家同樣以「無印良品」為品牌的家紡店不期而遇,並由此上演了一場商標大戰。
  • 無印良品的中國實驗
    自從2016年12月,無印良品正式宣布進軍酒店業務,並且把全球第一間 MUJI HOTEL 開在中國深圳以後,所有人都產生了相同的疑問。為什麼是中國?「中國對無印良品來說,是最重要的市場。」無印良品中國區董事總經理山本直幸對鈦媒體說到。
  • 無印良品在中國賣不動了,日本成功無印良品在中國做錯了什麼?
    秋天可以說是一個收穫的季節的,但是就是在這個金秋時節,著名國際零售企業無印良品卻挺鬧心的,10月10日,印良品最新發布的二季度業績顯示,其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可比銷售首次下滑。也許現在最鬱悶的估計就是無印良品了,其實縱觀無印良品進入中國這麼長時間以來,無印良品降價多次,但是為什麼中國人就不買帳呢?
  • 美國無印良品申請破產 中國無印的日子也不好過
    曾經無印良品在中國市場風光無限好,將精緻生活和簡約日系風的概念推而廣之,但是卻把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推向"中國版無印良品",仿佛沒有意識到中國的消費需求發生的變化。無印良品敗走美國,中國市場也風光不再據悉,其美國業務已經連續三個財年虧損,上財年虧損約1000萬美元。
  • 美國無印良品申請破產,中國無印的日子也不好過
    曾經無印良品在中國市場風光無限好,將精緻生活和簡約日系風的概念推而廣之,但是卻把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推向"中國版無印良品",仿佛沒有意識到中國的消費需求發生的變化。無印良品敗走美國,中國市場也風光不再據悉,其美國業務已經連續三個財年虧損,上財年虧損約1000萬美元。
  • 日本「無印良品」再告中國「無印良品」,一文讀懂兩家十多年商標...
    從2005年日本「無印良品」進入中國起,兩家以「無印良品」為名的企業,便圍繞「無印良品」這一商標展開了一場曠日持久的爭奪戰,從基層法院一直打到最高法院,互有勝負。如今,烽煙再起。4月24日下午,上海市普陀區人民法院一審公開開庭審理了株式會社良品計畫,即日本無印良品公司,起訴北京無印良品等公司侵害商標權一案。
  • 優衣庫VS無印良品:一個攢足了勁要「擴張」,一個正在走下神壇
    禍不單行,無印良品在中國的經營也在節節敗退。公開財報顯示,2020年3月至5月期間,MUJI業績在中國市場的營收僅錄得6億日元,與過去五個季度銷售量同比下降近50%。今年3月,無印良品的月內銷售額較上年同期下降14.6%。同店客流量與客單價同比也出現下降,降幅分別為1.8%與7.8%。
  • 中國吃貨成就無印良品
    在營業利潤方面,東亞市場實現了翻番,達到172億日元,首次超過其本土市場的170億日元,其中中國的貢獻度非常高。按銷售額來計算,東亞事業部中約有六成是由中國市場貢獻的。無印良品在回覆郵件中稱,東亞事業部的收益能夠首次超過日本,除了日元匯率走低的因素外,中國商品價格下降以及店鋪數量的增加拉動銷售是重要原因。無印良品早在2005年就在上海南京西路開了第一家店,直到2011年時,它在全國也不過38家門店。到2015年年末,無印良品在中國內地已達160家門店,在上海有21家門店。
  • 無印良品失寵
    松崎上任後將無印良品的新店從中國一直開到了科威特,他希望在堅守最初理念的同時,借力全球增長推動公司的發展。在掌舵的四年間,他拓展了無印良品品牌的酒店以及無印良品設計的公交車等新業務,並進軍了印度、瑞士等新市場。為了推動增長,他也在訴諸各種刺激措施,包括將生產轉移至更便宜的地方,以及為中國消費者量身打造產品等等。
  • 無印良品賣菜了?如何拯救無印良品現況
    據多家媒體報導,在近日的上海瑞虹天地太陽宮召開的招商發布會上,無印良品方宣布將在中國開設生鮮市場,首家店鋪將入駐該購物中心。項目名為「MUJI meal solution」,supermarket為無印良品最新業態之一,又名MUJI菜市場生鮮計劃。
  • 「水土不服」無印良品,難過中國市場生死劫
    無印良品以追求極簡主義及優質產品著稱,也因此捕獲了大批追隨者,然而近年來在中國的銷售額持續下滑且質量問題頻發,昔日的日本零售「神話」無印良品在中國市場似乎有些「水土不服」。無印良品還是「無良印品」?隨著質量問題接連爆出,無印良品似乎不再是中國消費者心目中的「良品」,銷量開始不斷下滑。無印良品從2001年開始出現營業利潤大幅下滑,自2017年起,無印良品在中國市場的同店銷售增幅一直在放緩。
  • 無印良品在中國遭重挫「科技界的無印良品」——小米的冬天還有多遠?
    無印良品去多了,許多人會漸漸生出一個疑問:到底和優衣庫什麼區別?事實上,當人們帶著「文化」的眼光看無印良品,會自覺不自覺地把它當作「極簡主義」的典範;當人們摘掉「文化」的眼鏡看無印良品,猛然發現它和優衣庫其實沒什麼不同。近期,關於「無印良品或將兵敗中國」的傳言四起。
  • 無印良品到底在中國是怎麼失敗的?
    估計無印良品和優衣庫都會上榜了,在日本無印良品曾經被稱為業界神話,在2001年其虧損曾經高達10億但是到了現在無印良品的營收已經超過了1410億,被譽為當之無愧的日本零售業神話,但是就是這個零售業神話在中國似乎卻走得並不順利,從去年開始無印良品的價格是一降再降,但是這個降價卻始終也沒能得到中國消費者的買帳。
  • 無印良品在中國真的「丟了商標」
    據中國裁判文書網,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已於11月中旬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判令良品計畫及其中國子公司無印良品上海公司立即停止侵犯棉田公司以及其旗下北京無印良品公司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並須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和無印良品在中國大陸市場的實體門店發布聲明以消除相關侵權影響,並賠償棉田公司及北京無印良品公司經濟損失50萬元及合理開支12.6萬餘元。
  • 「無印良品」和「無印良品」,如何抉擇?
    日本無印良品和中國無印良品的官司打了十幾年,幾乎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知道,談到無印良品這家公司,其實大部分中國人都認為他是日本的品牌,所以更多人認為中國的品牌是抄襲了日本,是品牌侵權。但是兩家公司在中國十幾年的明爭暗鬥當中,打了大大小小不下於10場官司,卻各有勝負呢。
  • 無印良品大潰敗
    無印良品門頭外景無印良品於2006年正式進入美國市場,目前無印良品在美國設有18家門店,年收售額約為1.02億美元,佔良品計劃營收的2.5%。但是,請注意,在過去三個財年中,無印良品的美國市場一直是賠本賺吆喝的狀態。根據無印良品的破產聲明,最近一個財年,美國市場的虧損就高達1000萬美元,此等糟糕的財務數據對於它的美國市場體量來說,分外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