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在師大|一封自皖至川的千裡家書

2021-02-20 安徽師範大學

有這樣一群人在美好的青春年華間放棄五光十色的都市,走進大山深處。

他們背負著「兒行千裡」的擔憂,義無反顧地離家千裡。

他們就是安徽師範大學研究生支教團。

這群年輕人走進大山深處,給那些孩子帶來笑臉、帶來溫暖。

然而在千裡之外,在歡笑背後卻有一顆顆的心默默掛念著,一雙雙眼睛遙遙注視著。

這是支教團的家人們。

雖然心有掛念,卻仍然支持孩子正確的選擇。

平生意氣今何在,

把得家書淚似珠。

今天,就有一封家書自皖至川,經過千裡,

用最傳統而樸素的方式傳達著情感。

這是一位母親對遠在支教團的女兒的思念之情。

♥親愛的女兒:

當我提筆寫這封信時,腦海裡都是你小時候在媽媽身邊跑來跑去的模樣。媽時常在想:時間過得真快,那個仿佛昨天還背著書包上學去的小姑娘,如今已搖身一變成了講臺上教書育人的老師了。你去西部支教近半年了,看到你在朋友圈分享的收穫和開展的活動,爸爸媽媽都很高興,也為之自豪。

記得你第一次跟我提出大學畢業後想去西部山區支教的想法,說實話,媽媽的心裡有過猶豫。一個女孩子的青春本就寶貴,離開家鄉到那麼遙遠的大山裡去,作為母親,實在有些不舍。但你跟我說:這一年不僅不會耽誤,反而會成為一生中最寶貴的經歷。如今,媽媽知道你的選擇是對的。做母親的都希望孩子平安、幸福,對於年輕人來說,能做自己嚮往的事,實現自己的夢想,何嘗不是一種幸福呢?

媽媽知道你也是個愛臭美的丫頭,知道在收拾行李時你沒帶上漂亮的小裙子和高跟鞋,知道你為了方便利索出發前剪短了頭髮,知道你攢下了自己第一個月的生活津貼為孩子們買了字貼.很多人跟我說,大涼山條件艱苦,叔叔阿姨們都心疼你擔憂你,但媽媽相信,有我寶貝女兒在的地方就會充滿陽光。從這段時間看來,我的女兒果然沒讓大家失望,你和你的隊友們很快適應了當地環境,幾個小夥伴一起買菜做飯,一起克服了生活習慣上的不同。媽媽相信,這一年不僅是傳授知識的一年,也是你們學會獨立,真正成長的一年。

媽媽知道,你第一次當老師,生怕自己準備的不夠充分,每天背(應為:備)課到深夜;知道你利用業餘時間深入孩子們當中了解他們的生活和學習,跟孩子們談心交流;知道你帶的班級考試成績排在年級前列你不知道媽媽有多高興,你開心的說孩子們終於肯下功夫學習了,其實媽知道,這何嘗不是你苦心付出的結果,你真棒!(兩朵小花花)想想也有趣,小時候考完試會問你考的怎麼樣,現在你長大了當了老師,媽媽又關心起了你所帶的孩子們的考試的成績,哈哈,當母親的真是有操不完的心呀!

親愛的女兒,除了爸爸媽媽,還有許多叔叔、阿姨們,甚至社會上很多陌生人也在關心、關注著你們,知道你和你的同學們在山區支教,每個人都為你們豎起大拇指,也跟我說了,如果山區的孩子們需要資助,他們會第一時間給予幫助。你看,你們奉獻的青春被更多人肯定,難道不是更有意義麼?媽媽年輕時最崇拜的職業是當老師,只因俺學習沒用功,學習成績.(不說你也知道)所以選擇參軍入伍,我的青春是在軍營裡穿著綠軍裝度過的。現在國家有了這麼好的政策,讓你們有機會趁年輕去到祖國最偏遠的山區支教鍛鍊,這是你們的榮幸!也是媽媽的驕傲!

嘉惠,家裡一切都好,不必掛念。媽媽不常打電話給你,是因為心疼你的嗓子,白天給孩子們上了那麼多節課,晚上想讓你歇歇,其實媽媽每天都在關注你們這些優秀的孩子們。就在你走不久,不小心姥姥的腿摔斷了,躺了三個月,怕讓你分心就沒告訴你,現在好了,能坐輪椅上,好天氣也能推她出去曬曬太陽,你就放心家裡吧!

新菊花茶下來了,媽媽買了些,明天連這封信一同寄去,寄的多,菊花茶去火,對嗓子好,給大家分分,嘗嘗咱們滁州的特產。

天冷了,注意身體,你是隊長,不僅要照顧自己,還要照顧好其他隊員。你們在外媽媽很放心,也請你不要掛念我們,我會按時吃藥,會照顧好姥姥,還有你可愛的小"託尼"。

時候不早了,就囉嗦到這裡,很快就要放假了,爸爸媽媽在家等你回來過年。

愛你的媽媽

2018年12月5日

寧嘉惠,22歲,安徽滁州人。

安徽師範大學第20屆研究生支教團隊長,現於涼山彝族自治州普格縣普格中學支教,任高一語文老師。

信中我們看見了一位母親對女兒的思念與愛,

但透過這份思念我們更是看見了支教團的堅守。

我想這就是熱愛吧!

因為熱愛,離家千裡也不抱怨;

因為熱愛,條件艱苦也義無反顧。

「對未來最大的慷慨,就是把一切都獻給現在」

是的,他們把他們的現在奉獻給了山區的孩子們

這何嘗不是對父母的一種報答。

三寸講臺,為你而留;

一顆丹心,書寫芬芳。

排版:金波

文案:陳鈺瀅 郭振丹

素材來源:安徽師範大學研究生支教團

安卓用戶置頂看這裡👇

 IOS用戶星標看這裡👇

責編: 雷濟慈  校對:程麗芳

編審馬星宇  投稿:xmtahnu@163.com

相關焦點

  • 【一封家書】濃濃相思,訴盡萬般思緒
    【一封家書】濃濃相思,訴盡萬般思緒 2020-10-04 15: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和雅校園 | 紙短情長,一封家書讀懂舐犢情深
    從前,時間很慢,車馬很遠,一封家書跨越山水才能送到親人手中,薄薄數頁紙,承載萬重情,寫信人飽含深意,讀信人滿懷感動,那是人之摯情在尺素之間的激蕩。用家書傳遞愛,自古以來,便是中華民族最為含蓄,但卻真摯的情感表達方式,這在電子通訊極為發達的當今時代,更具儀式感和紀念意義。
  • 郭麒麟送于謙的生日禮物是一封家書 于謙的回信意味深長.
    郭麒麟寫給師父于謙的一封家書,包含的不僅僅是對師恩的感激,更有他從師父身上學到的為人之道。從牙牙學語到頂天立地,每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父母師長的幫助,離不開愛。 「寫一封家書,致最愛的你。」這就是《一封家書》最想傳遞給所有人的溫情力量。愛無大小。
  • 【戰疫家書】千裡之外的思念:愛你,我的妻子;敬你,最可愛的人!
    用一封家書寄託相思。見字如面,紙短情長。家書中,有難捨的牽掛與思念,有喜悅與期盼,有心系親人的點滴故事,也有肩負使命與擔當奔赴抗「疫」戰場的家國情懷。為此,中國江西網特別推出新聞策劃【戰疫家書】(投稿郵箱88646554@qq.com),向生命安全的守護者致敬!
  • 給業主的一封家書 見證鼎龍灣繽紛海居新紀年
    給業主的一封家書 見證鼎龍灣繽紛海居新紀年 來源:鳳凰網房產廣州站&nbsp&nbsp&nbsp2020年09月14日 15:26
  • 李春波《一封家書》歌詞樸實卻動人心弦聽了不要哭
    《一封家書》是由李春波作詞、作曲並演唱的歌曲,收錄於李春波1994年由中唱廣州發行的同名專輯《一封家書》中。李春波的哥哥和姐姐都曾是上山下鄉的知青,家書是那個年代維繫家庭的一條重要紐帶。哥哥姐姐經常給家裡寫信。李春波放學回家後的任務就是幫爸媽給哥哥姐姐寫回信。《一封家書》的格式就是當時寫信時常用的。1993年,李春波在廣州生活得很苦,有一天李春波給父母寫信,寫著寫著就寫不下去了,全是豆腐帳,昨天幹嘛了今天幹嘛了,每天的內容差不多。
  • 上知心語ㄧ一封家書何以「看哭」萬千家長
    一封家書何以「看哭」萬千家長這兩天,一封寧波父親寫給即將上北大兒子的家書在微信朋友圈裡傳瘋了!
  • 皖新春江明月11月家書:悉心的等待 只為與你相遇
    核心提示:這幾年弋江區發展的越來越不錯,開發商的強勢進駐,讓這邊成為購房者喜愛的區域,而皖新春江明月就是一所不錯的住宅,這就為你帶來這個月的家書,為這個冬天增加一絲溫暖。
  • 筆與紙的約定|用一封家書觸碰時代的溫度
    不斷演變的書信載體記載了許多私人之間交流的內容,如果你看到了清聖祖康熙爺的信件,想必會大跌眼鏡,裡面的內容和《一封家書》一樣不能免俗的兒女情長。根據《清史稿》記載,愛新覺羅·玄燁在康熙三十六年二月丁亥開始親徵噶爾丹,五月乙未回到北京,大概三個多月的樣子。這期間康熙的家書都是由一個叫顧問行的大太監保管的,並在40年後的雍正十三年十月二十日存檔在懋勤殿洪字八零八號箱內。
  • 這封家書,寄自府學路27號
    寫一封家書給家人,傳達問候,遙寄思念。透過家書,他們或許會為你們在法大學習而驕傲,抑或為你們的成長而欣慰。見字如面,相信一封承載了質樸真切情感的家書,能夠讓彼此牽掛的心靈再度相逢......寫一封家書來到大學,便是一段嶄新旅程的開始。
  • 一封家書|致親愛的奶奶
    一轉眼,我又出來上班幾個月了,在外工作期間,孫兒非常想念您,特寫家書一封,望能表達孫兒對您的想念!最近,廣東的天開始涼了,想必家裡早該冷了吧?2020年即將過去,馬上又要迎來新的一年。為了給新的一年帶來好運氣,此刻您是又在忙著將房間裡裡外外重新打掃一遍,還是在忙著準備各種新年吃食?我還記得,以前每逢過年前,您總會叫我去貼對聯、大福字,然後再來個大掃除。
  • 遊子家書:勿念
    親愛的爸爸、媽媽: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屈指,自2012年7月離開家鄉已近六年餘載,由於工作原因,不能與您二老常伴左右,神州大地闔家團圓之際,因為職責所在,無法回家團聚,身在遠方,心繫故鄉!>此時此刻,駐足遠眺……尤記得一家人貼對聯、貼窗花,把家裡裝扮的極具年味;尤記得媽媽親手擀麵皮、包餃子,還不忘放幾個硬幣在餃子裡吃福;尤記得爸爸帶著我放鞭炮、點菸花,還時刻關懷著我冷不冷;、那些年,在爸媽的懷裡感受著無盡的愛,
  • 廣州芭蕾舞團創排《一封家書》
    原創作品芭蕾雙人舞《一封家書》正在創排之中。戳視頻!看芭蕾雙人舞《一封家書》——言為心聲,紙短情長;一封家書,綿綿思念。你守護大家,我等你回家。廣州芭蕾舞團2020年原創芭蕾雙人舞《一封家書》以一對年輕夫妻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主動請「戰」,面對疫情逆行而上的真實故事為創作藍本。
  • 一封家書抵萬金,感動了無數人!
    在中國古代驛站與郵傳的故事中,有許多講到家書的故事,「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自安史叛亂以來,「烽火苦教鄉信斷」,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戰火仍連續不斷。多麼盼望家中親人的消息,這時的一封家信真是勝過「萬金」啊!
  • 《百年家書》|信中的話,紙上的字,都是想對你說的
    >最近,清代以來具有教化意義的百餘封珍貴家書集結成《百年家書》出版。又言「我想爾衣服及鞋襪都沒有,我非常掛在心頭」,兒行千裡,父母之憂。普通家庭之平凡生活,瑣細而真實。圖:朱屺瞻之子朱人和致林野,一九八四年六月二十八日朱屺瞻先生(1892-1996),江蘇太倉人,畫壇一代宗師,曾任中國美協、中國書協理事,西泠印社顧問。朱人和先生為其幼子。
  • 家書 | 一封寫給苗先生的信
    自17歲相識,我們已經度過了12年,聽起來似乎漫長得有些駭人,但對我們來說,卻是沒什麼概念的,從「沒想到」到「想不到」,也就是「不知所謂」的水到渠成了。雞西到大慶要610多公裡,火車要坐12個小時。有一天我收拾東西的時候翻出厚厚一沓子車票,本想著浪漫地一張張好好留存,也好當我們愛情的一個見證,可是越找越多,索性都讓我扔掉了。沒過多久就又攢了一沓子。
  • 「環保清風 一封家書」給「環一代」爸爸的一封信
    為大力弘揚生態環境保護鐵軍優良家風,凝聚起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的磅礴力量,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生態環境部紀檢監察組辦公室、生態環境部宣教司、生態環境部機關黨委聯合中國環境報社,面向全國生態環境系統開展家風故事第三季——「生態環境保護鐵軍的一封家書」有獎徵文活動。我們對部分作品予以轉發,以饗讀者。
  • 紀念傅聰丨重讀《傅雷家書》:我愛你們 也因為愛你們而更愛我的祖國
    這份深切的父愛與關懷,凝結成了一本厚重的《傅雷家書》。打開《傅雷家書》,翻看那一封封書信,既有討論如何做人、做藝術的感悟,也有關於生活的溫暖叮囑,父母與孩子的真誠交流躍然紙上。《傅雷家書》也因此自1981年初版至今,近四十載,依然深受大眾喜愛,暢銷不衰。「做人第一,其次才是做藝術家,再其次才是做音樂家,最後才是做鋼琴家。
  • 新疆空管局空管中心團委組織開展《中秋一封家書》活動
    9月25日,考慮到他們培訓任務重,局空管中心青工輔導員小組「精挑細選」團建項目,在不影響新員工學習的前提下開展《中秋一封家書》活動。該活動以「感恩」為話題,感念家鄉,感恩親人,感謝朋友,分享在單位的收穫成長,抒發感恩之情、展現當代新青年風採,激勵新員工勵志做新疆空管的有用之才。成功是總結出來的,為了達到更好的活動效果,空管中心團委品牌特色活動--「一封家書」也在不斷推陳出新。
  • 雲南女子千裡來皖 尋找分別30多年的母親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媽,你還記得我嗎?」11月8日中午,來自雲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的詩女士在碭山警方幫助下,終於見到了分別30多年的母親。見面時,詩女士的情緒再也無法控制,與母親緊緊抱在一起失聲痛哭。昨日下午,詩女士為碭山縣公安局關帝廟派出所送來錦旗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