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孩子都有學習「內驅力」,喚醒「內驅力」,聰明媽媽這樣做!

2020-12-26 阿福麻麻

很多家長會覺得自己家的孩子「天生」就不喜歡學習,但是有一種能力,是每一個孩子都有的,這種能力就是「自雞」。

「自雞」的意思就是自己給自己打雞血,這個詞換一種說法,就叫做學習內驅力,這種內驅力就是孩子發自內心想要去學習的動力。所以其實是不存在「天生」就不喜歡學習的孩子的。

而且學習內驅力是一種非常神奇的力量,很多在某項技能上有天賦的孩子,會因為沒有學習內驅力而「浪費」,也會有很多資質平平的孩子,因為自己強大的學習內驅力而成功。

學習「內驅力」我家孩子為啥沒有

如果你做了一件自己認為很棒的事情,結果卻被人潑冷水,那麼你會對這件事喪失興趣嗎?答案是肯定的,這件事放在孩子身上也是一樣的。

有很多家長都在用「否定式」教育,覺得孩子不能誇,誇了他就會覺得驕傲,不誇的話孩子就會為了得到誇獎而努力。雖然這種方法對一部分的孩子可能確實適用,但是大多數情況都會引起反效果,經常被否定的孩子自然是沒有學習內驅力的。

怎麼培養孩子的學習「內驅力」

1. 給予孩子肯定

培養孩子的內驅力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給予孩子肯定和鼓勵。當孩子成功完成一件事情的時候,要給他肯定;

如果這件事沒能成功完成的話,也要鼓勵孩子,並且讓孩子明白,學習的過程才是最重要的。

當孩子受到了肯定和鼓勵的時候,他就有了繼續做的動力。

2. 培養孩子的興趣和目標感

除了肯定和鼓勵之外,父母還要做的就是要培養孩子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孩子對一件事有了興趣,他就會下功夫的鑽研、學習。

同時在學習的時候目標感也是很重要的,因為達成目標的時候,孩子會由衷地感到開心,並且想要為了達成下一個目標而努力。

3. 幫孩子一起解決問題

當然,在孩子學習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有很多問題可能是孩子無法獨立解決的,這個時候父母就要幫助孩子一起解決問題。

孩子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再到無法解決並尋求幫助的過程是非常寶貴的,如果在父母的幫助下這個問題得到了解決,那麼他們也會被成功的喜悅包圍。

學習內驅力聽起來是一個很高大上的詞語,但說白了,它就是孩子學習的動力和興趣,這種動力會讓孩子的學習過程變得生動有趣。

當學習不再枯燥的時候,孩子自然願意去主動學習,所以父母不妨從小就開始培養孩子的學習內驅力。

相關焦點

  • 如何讓孩子把「被動學習」變「主動學習」?激發孩子內驅力是關鍵
    有一位媽媽,她的兒子很優秀,可以算得上是學校的學霸。但這位媽媽依然很焦慮,她說兒子的優秀完全來自於時刻的監督和努力。兒子上小學這六年來,一時都沒有放鬆過對他的監督和督促,一時不管,成績就會下滑。這位媽媽說,她全部的精力都撲在了兒子身上,每天平均有6個小時,照顧兒子的生活,每天送他上下學,檢查他的作業,監督他背國學,背單詞,做奧數題,陪他一起讀書,每天忙完一切都晚上十點多了。聽完這位媽媽的講述,很佩服,但也很擔心,隨著孩子的長大,很可能對這位媽媽的監督有反抗,到時候這位媽媽該怎麼辦。
  • 孩子成績不好?說教、報班都沒用,關鍵在於「喚醒孩子的內驅力」
    經常聽到有的家長說:我家這孩子挺聰明,就是不正兒八經地學習;孩子做作業太慢了,總是磨磨蹭蹭做到半夜;多盯著點成績就會提升,一不盯就下降......內驅力就生命本身的驅動力,就是能調動一個人的全部力量不斷學習和探索的動力。有些比較注重教育的家長已經意識到:孩子不喜歡學習是因為內在動力的不足,也就是缺乏內驅力,所以想辦法激發孩子的內驅力,但這件事著實太難了!到底如何做才能夠激發出孩子內在的驅動力,讓孩子自覺自愿地學習呢?
  • 教育的最高境界:喚醒孩子學習的「內驅力」,方法超簡單但管用
    為此,家裡人什麼招兒都用了,比如,如果考得好的話,就獎勵多少錢,再比如,如果還是這樣,就把她送回老家。 可是,她就是紋絲不動。 有這種情況的孩子還不少,如果他們對學習沒興趣,那麼,無論你是來硬的,還是給軟的,他們就是不願意行動。
  •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喚醒孩子的學習「內驅力」,方法超簡單但很管用
    獎勵和懲罰其實也是一種驅動力,不過它們屬於外部驅動力,相比較內驅力來說,外驅力有以下幾個問題: 不具有延續性,獎勵和懲罰最大的問題就在於,有它的時候,孩子可能會行動,可是,一旦沒有,孩子會立刻停止行動。
  • 在應試的籠子裡,怎麼保護孩子的內驅力
    到底如何做,才能又不破壞孩子的內驅力,又能讓孩子向著我們希望的方向發展?來源:網絡如果一個孩子從一出生起,接觸到的環境裡沒有任何語言,成年人既不發起互動也不進行回應,那麼這個孩子永遠也學不會說話。家長的介入、引導和教學等,對於孩子而言是不可避免的,在一定程度上,是必須發生、也有一定好處的。但是凡事都有一個限度。經常有家長會產生這樣的錯誤想法:我必須什麼都主動教給孩子;如果我不教,孩子就什麼也學不會。這種觀點又太低估人類幼崽了。
  • 5歲男孩識字3000:3個方法激活識字內驅力,你的孩子也能行
    1、什麼是「識字內驅力」我國幼兒教育學研究的開創者陳鶴琴先生曾提出「能夠識字是兒童所迫切要求的」。發展心理學也告訴我們:在語言學習中,孩子始終是個主動者,只要有個合適的環境,就能自然開花結果。這樣就阻礙了孩子的主動思考、探索和創造力,這也就破壞了孩子這股天然的識字內驅力。強行讓孩子識字的父母,大多抱有功利心,看到別家孩子識字多了,自己不甘示弱也要讓自己孩子學,一聽到別的媽媽在討論孩子識字,又不淡定了......
  • 姚晨兒子深夜苦讀:那些把學習當玩的孩子,究竟是怎樣練成的?
    「別人家的孩子「不僅學習主動,而且成績往往也不賴; 再看看自己家的,為什麼苦口婆心好說歹說,卻一點都不開竅呢? 有句話很有道理:「一旦孩子自己真正想要學習,把它當成一件自覺為之努力的事去做到極致,那成績自然會出類拔萃。」
  • 「精英爸爸」張魯一VS「佛系辣媽」王子文,誰教育出來的孩子更有...
    有一種父母特別拉仇恨。 明明把自己孩子培養的很優秀,具備各種良好素質、能力和品行,是所有家長都羨慕的「別人家的孩子」。 可是當你一臉虔誠、滿懷期待地向他們請教:「你是如何把孩子教育得如此優秀」時。
  • 升小學,孩子拼命補拼音識字數學?有遠見的媽媽這樣做
    而在中國,幼小銜接會有什麼效果呢?當然有,調查發現,這些孩子在小學一年級都會比較優秀,但是然後呢?我曾經問過一個朋友,她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幼兒園的幼小銜接,小學的培訓班那是馬不停蹄。我:參加了那麼多培訓班,感覺安心多了嗎?孩子媽媽:安心多了。
  • 三步,激發潛能,讓孩子內心幸福,成績優秀
    懂得心理育兒的父母,由於在教育時,兼顧了孩子的年齡、特點,並懂得要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孩子認可、並能夠遵守的生活、學習上的規則,往往能夠用恰如其分的賞識、懲罰等方式來教育孩子,從而能夠更好地發揮孩子的潛能,增強孩子的內驅力。
  • 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銀河補習班》裡的爸爸給出教科書式做法
    我曾看過這樣一篇文章,是一位媽媽講述自己十分難過的育兒歷程:「我家孩子從小就很笨。」,這位媽媽這樣說。小時候說話比別的孩子晚,到了上學的年齡,學習拼音又慢又痛苦,別的孩子總是很輕鬆記下來,而他卻學的磕磕絆絆,辛辛苦苦,我們為他報了各種補習班,企圖用後天的努力去彌補這種先天不足,但收效甚微,他從來都不是一個聰明的孩子。
  • 媽媽DNA5月23日親子傳播活動:和優秀的人在一起如芝蘭入室
    與南瓜哥哥、曉芯的日子在一起的日子,我深有體會,感覺自己慢慢變得優秀在有機田園,南瓜哥哥的聲音魅力,引導孩子觸摸、感受……它像什麼?還像什麼?你想到什麼詩?……春蠶到死絲方盡……城市的娃娃們,熱烈探討蠶是從口腔還是屁股吐絲的,你知道嗎?
  • 這位媽媽都要了
    而這位媽媽,都要了。從孩子出生開始,準備了18年,不僅是學習,更是在孩子的能力、興趣、綜合素質上都做了很多付出。而她的孩子正是在這樣的培養模式和教育環境下,成功進入知名高校。 | 案例二:他是班級倒數第一,最終卻考入了全美TOP30高校!
  • 如何喚醒孩子的感知力?這些藝術家的名畫中有答案
    一個3歲男孩的媽媽。我身邊有很多父母都在苦惱,在早教過程中,究竟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感知力?有的父母給孩子報很多補習班,想給孩子培養更多興趣愛好,多才多藝;有的父母陪著孩子一起看書畫畫,通過旅遊感受自然萬物;有的父母帶著孩子去博物館參觀,看美術展,用優秀的藝術作品來薰陶;但是父母們發現,嘗試了這麼多方法,也沒有發現孩子在感知力方面有更好的表現。
  • 與約定的考試成績差0.5分,答應孩子的籃球鞋該不該買?
    這樣做,員工會感恩戴德,也會更加的努力。對於孩子買籃球鞋這件事,有可以參照上邊的假設執行,給孩子買籃球鞋的同時,要提一下,目標沒有達到,僅僅差0.5分,肯定孩子的努力,希望孩子繼續加油。比起外部獎勵刺激,更需要提升孩子的「內驅力」。
  • 單親媽媽帶8個孩子沒飯吃,用「石頭湯」撫慰孩子,太讓人心酸
    很多人都聽過或看過《石頭湯》的故事:三個士兵打完仗返家的途中又累又餓,他們想向村民們借點吃的,可村民把食物都藏起來了,士兵們被逼出了一個絕招,他們向村民們宣布,要做一鍋用石頭做的湯。好奇的村民們為他們準備好了木柴和大鍋,士兵們真的開始用三塊大圓石頭煮湯了!
  • 初中媽媽的反轉之路:不要小看孩子的學習欲望,只要讓他內心覺醒
    任我和爸爸怎麼說,都沒有勸動,最後沒有辦法,我們請班主任和兒子好好談一談,最後去上學了。到底該如何正確引導孩子,該怎麼培養孩子我感到很迷茫,每次出現「問題」了才急急忙忙去想對策,做調整。育兒的知識,我東看點西看點,真到要用的時候,還是有種深深的無助感,畏手畏腳,不知所措。
  • 注意力訓練的5個小妙招,幫助孩子提升專注力和學習力
    沒想到阿利姐姐和力力都很喜歡書裡的遊戲,力力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大大改善了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上課也越來越專心了,這次期末考試成績提高了很多。看來,要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先提高孩子學習的專注力這個方法是對的,因為專注才能做好一件事。注意力不集中會有哪些表現?
  • 後來我才明白:放下焦慮,「反求諸己」的父母才能讓孩子更有出息
    他垂著頭,小聲地說:「我也會恨,但你是我媽媽,我喜歡你的。」聽到兒子這話,我的眼淚再也不由得了,我不想再這樣下去,我的心裡充滿深深的自責,想要改動的念頭不斷地衝擊著我。究竟該如何正確引導孩子,該怎樣培育孩子我感到很蒼茫,每次出現「問題」了才急急忙忙去想對策,做調整。
  • Angelababy自曝是「雞血媽媽」引爭議:別讓盲目「雞娃」害了孩子
    (所謂「雞娃」,是近幾年熱門的一種教育方式,意為「給孩子打雞血」,不停的讓孩子去學習、拼搏)如今我們處於教育競爭全球化的時代,世界各國都普遍出現了「雞娃」式育兒,孩子們面臨著素質與能力的更高要求,爸爸媽媽們對孩子進行更為全面的教育培養也是一種必然的驅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