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治方式激發企業發展內生動力

2020-12-26 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

法制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曉鋒

重慶位於「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連接點上,這一優越的區位優勢不僅能夠幫助本地企業發展,也吸引越來越多外地企業來渝投資落戶。

「企業作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在重慶經濟由高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階段,也應當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加快發展。企業自身要增強誠信經營、尊法守法用法、法律風險防控的意識和能力,就要從深化企業普法宣傳教育為抓手。」重慶市司法局黨委書記、局長張德寬說。

去年以來,重慶市從需求、責任、問題、效果四個導向入手,多措並舉深化企業法治宣傳教育,堅持「對症下藥」為企業開出良方,以法治的方式激發企業發展的內生動力。

突出需求導向

找準企業普法「病灶」

進行普法宣傳,首先要摸清企業的普法需求,把服務企業法律需求作為普法的切入點和突破口。

為此,重慶市在「12348」重慶法網以及各區縣、相關部門政務網站上開闢企業法律需求調查專欄,同時委託第三方公司開展調查評估,對企業幹部職工的法律意識、普法知曉率和滿意度進行了測評。

2019年8月起,長壽區結合「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大調研活動,陸續組織法律服務團成員深入長壽高新區企業,通過走訪、發放調查問卷等方式,摸清園區法治環境狀況,了解園區公共法律服務需求。

了解了企業的普法需求,也就摸清了「癥結」所在,根據需求逐漸明晰責任單位和具體措施,才能開出務實管用的普法「藥方」。

根據企業提出的關於稅改和稅收新政的問題,2019年6月25日,重慶市維護企業權益協會牽頭組織,多家社團共同承辦了「稅改背景下的稅收新政解讀」講座,來自全市各行業的300餘人到場參加。

講座中,知名律師介紹了稅改歷程,解讀稅收徵管預警指標及涉稅風險提示,引導企業建立稅收風控體系,並運用「稅務籌劃戰略新思維」概念,幫助企業完善頂層設計、交易模式設計,正確平衡稅負成本。

此外,重慶市檢察院、市稅務局等單位和部門還試點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按需普法服務,為企業提供自選時段、自選內容、自選講師「三自選」的普法菜單,實行線上預約、按需點單、送法上門的「一站式」服務,讓企業普法更精準、更高效、更便捷。

突出責任導向

分工協作形成「共治」

完善企業普法教育,需要多個部門的共同協作。完善普法計劃機制,各部門在開展工作時不會無頭緒無方向。

重慶市司法局建立年度企業普法計劃評審驗收機制,組織專家對相關部門的企業普法計劃進行評審,每季度通過自查抽查的方式督查工作推進情況,年終還會組織專家對計劃落實情況進行驗收評議。

「普法教育還需正面引導和負面警示相結合。」重慶市司法局普法與依法治理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市司法局還推動法院選取社會影響較大的涉企案件,邀請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和職工旁聽庭審,讓企業在司法實踐中接受法治教育。

近日,重慶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行政庭到涪陵區法院開展巡迴審判活動,對涪陵區增銀預製構件廠訴重慶市涪陵區人民政府等強制拆除行為違法附帶提起行政賠償案公開開庭審理,涪陵區副區長趙昌輝等出庭應訴,來自轄區近20家民營企業代表到場旁聽庭審。

庭審結束後,民企代表說:「非常感謝重慶三中院的邀請,今天的庭審讓我們大開眼界,第一次看見副區長坐在被告席上,看來政府機關在訴訟中也是『普通人』,民營企業的發展環境會越來越好。」

此外,為讓「專業人」普「專業法」,重慶市司法局還推動市場監管、稅務、智慧財產權、人力社保等部門,分類組建了勞動用工、金融監管、環境保護、安全管理等10多支企業法治專家宣講團。2019年來,他們共深入企業開展相關領域的普法宣講560餘場次。

突出問題導向

普防結合去除「隱患」

普法教育和法治宣傳的目的在於防患於未然,做好普防結合工作,相當於為企業打好「預防針」。而組織專家編制《民營企業法律風險防範手冊》就是重慶市創新企業普法的一個創舉。

為了幫助民營企業在實際運行中及時發現並規避法律風險,促進企業良好運行,2019年,重慶市司法局組織西南政法大學、相關市級部門、律師協會等單位的法學專家、實務專家、民營企業代表等,全面梳理匯總民營企業從設立、運行到退出全生命周期,以及生產、經營、管理、融資等各環節涉及的23部主要法律法規和332個法律風險點,編制了《民營企業法律風險防範手冊》,為民營企業提供了務實管用的法律工具書。

與此同時,組織律師服務團開展「公共法律服務園區行」也是重慶市司法局加強企業普法成效的又一舉措。

2019年6月,重慶市司法局聯合重慶經開區管委會與市律師協會,啟動開展「公共法律服務園區行」活動,通過法治體檢、法治講堂、法律諮詢、律師調解等「四大行動」,為企業發展提供法治保障。

這一系列活動共遴選500多名律師組建12個「園區行」律師服務團,深入全市1500餘家民營企業開展「法治體檢」專項服務活動,進行了法治宣講540餘場,起草審查企業章程、管理制度3000餘件,提出風險提示和法律建議2100餘條。

2019年10月24日,長壽區司法局結合「公共法律服務園區行」活動,舉辦「園區行法治大講堂」。法律服務團通過9個典型的案例,清晰地向聽眾闡明了勞動法、勞動合同法關於勞動合同的規定,為企業規範用人提供了合理化意見建議。

重慶市司法局普法與依法治理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一系列活動的目的是為在全市工業園區實現『三個全覆蓋』,即律師、公證、鑑定、仲裁、法律援助、人民調解等公共法律服務全覆蓋;民事、刑事、行政法律科目全覆蓋;經開區企業及企業職工全覆蓋。」

「希望政府多舉辦這樣的活動,對提升企業依法誠信經營、管理和提高法治意識、維權意識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一位參與園區行活動的民營企業家說。

突出結果導向

精準普法提升「療效」

做好普法宣傳工作,要防止「眉毛鬍子一把抓」。根據不同群體的法律需求,突出各自的普法重點,差異化精選普法內容,才能提升普法「療效」。

「對企業管理者要選取較為系統的普法內容,注重法治觀念和守法誠信意識的培養。」重慶市司法局普法與依法治理處相關負責人說。

2019年12月11日,重慶市企業維權聯席會舉辦《行政法和行政訴訟法適用》專題講座,吸引200多位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到場參加。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行政庭庭長王彥運用典型案例,以案說法、以案釋法。

重慶市司法局認為,對普通職工要選取較為具體的法律條款加以闡釋解讀,提高他們依法維權、安全生產等方面的意識和能力。

針對農民工等文化程度較低的群體,酉陽縣板溪鎮司法所則選取普法「三字經」等最簡單、易懂、易記的普法內容。

而針對進城務工人員、失業待業人群,重慶市司法局還於2019年9月26日開展了「就在山城·渝創渝新」就業創業宣傳。工作人員重點對創業擔保貸款、穩崗補貼、社會保險補貼職業技能提升補貼等政策進行了解讀,推動該類人群就業技能培訓,讓職工在進入企業前就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識。

相關焦點

  • 激發企業發展內生動力 重慶講究「對症下藥」
    激發企業發展內生動力 重慶講究「對症下藥」 2020-01-23 16: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鄔賀銓:新基建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內生動力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網際網路協會諮詢委員會主任接受鄔賀銓人民網專訪時表示,新基建更好的激發消費的需求,增加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讓中國經濟走上了一條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人民網:在今年的政府報告當中,新基建話題成為國內外關注的兩會熱點,那麼新基建是否能理解為信息化智能化呢?下一階段他對中國的影響是如何?
  • 中國證券報頭版評論:激發高質量發展內生動力
    站在新起點上,自貿試驗區建設將緊緊依靠制度創新激發市場活力,加快形成更多可複製、可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激發高質量發展內生動力。 從2013年9月上海自貿試驗區設立至今,我國自貿試驗區建設一步一個腳印,從浦東走向全國。
  • 激發高質量發展內生動力
    7月21日全省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現場會舉行,廣安市委書記李建勤在考察了長虹智能製造產業園,學習了綿陽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經驗後,不由地感嘆:科技無限!他看到長虹已經不止是「彩電製造商」的一面,他看到更多的是長虹進軍智能製造、物聯網領域的「另一面」......
  • 普洱老炭山村:打造扶貧車間 激發內生動力
    近年來,普洱市瀾滄拉祜族族自治縣竹塘鄉老炭山村以中國工程院定點幫扶為契機,吸引農業龍頭企業發展林下三七等綠色產業,打造「扶貧車間」,通過就業服務、技能培訓、組織引領等舉措,為貧困戶找到一條參與林下生物藥產業發展途徑,拓寬了貧困群眾增收渠道,激發了貧困群眾脫貧內生動力。
  • 西南石油局:「心氣文化」激活企業發展內生動力
    文化是企業發展推動力和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發展的內生動力和戰略引領。2013年,西南石油局創新實施「心氣文化」建設工程,七年來,該公司突出構築大體系、加強大宣貫、抓好大融入,不斷深化形成了發展油氣、隊伍士氣、環境人氣「三氣上升」的西南特色局面。
  • 自貿試驗區擴容激發高質量發展內生動力 有利於進一步服務國家發展...
    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在回答記者提問時介紹,自貿試驗區進一步擴容,目的就是要通過更大範圍、更廣領域、更深層次的改革探索,激發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通過更高水平的開放,推動加快形成發展的新格局。一是有利於進一步服務國家發展戰略。4個新設自貿試驗區或者擴區,會實現京津冀的全覆蓋,有利於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
  • 市中街道「潔淨扶貧」激發內生動力
    市中街道「潔淨扶貧」活動以清理貧困戶衛生為主要內容,給轄區58戶貧困戶發放家居清潔工具箱,對有清潔能力的貧困戶,通過宣傳引導、現場指導等方式,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主動改善家居環境。探索「N+1」結對幫扶,對於老弱病殘貧困戶,扶貧幹部、婦聯執委、黨建特派員等與貧困戶形成「N+1」結對幫扶模式,幫助其改善家居環境。購買第三方服務。定期清潔家居環境。
  • 毛世平訪談(中篇):激發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內生動力
    會議強調,當前,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然突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任務依然艱巨。日前,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毛世平就相關話題接受本網專訪。中宏網記者:您對當前形勢下鞏固這份得之不易的成績的難點、痛點、阻點怎麼看?
  • 嘉興經開區 激發基層治理「內生動力」
    日前,嘉興經開區塘匯街道以激發基層治理「紅色活力」為目標,全面組織開展以「黨員、幹部員工編組,定崗位、定責任、定獎懲」為主要內容的在職黨員、幹部員工「一編三定」進村社服務活動。一方面,積極組織街道80餘名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在職黨員、幹部員工到居住地所在村(社區)報到並認領相應崗位,發揮黨員幹部先鋒模範作用;另一方面,對250餘名到社區報到黨員、機關幹部進行編組,結合志願服務內容,組織黨員幹部深入網格開展各類活動,不斷激發基層治理「內生動力」。  結合新時代「網格連心、組團服務」工作,塘匯街道在「一編三定」工作落地落實中,全面優化社區微網格長隊伍。
  • 鞏固脫貧成果,激發內生動力(中國道路中國夢)
    對援藏隊伍來說,對口援助工作既要做好脫貧攻堅的鞏固工作,也要激發受援地區內生動力,奮力開創援藏工作新局面。精準施策、務實高效是我們在援藏工作中的不懈追求。產業是發展的根基。我們在對口支援工作中發現,受援地區存在產業基礎較差、市場規模小的問題,補基礎、擴需求是重點也是難點。在補足產業基礎方面,我們積極發揮人才、資金、技術的優勢,將當地資源優勢逐步轉化為經濟發展潛力,著力提高對口支援地區的自我發展能力,重點扶持江孜青稞、拉孜藏雞、薩迦藏香、亞東鮭魚等特色優勢產業。
  • 林口縣因地制宜發展中藥材產業 激發貧困戶脫貧動力
    【環球網 記者 高蓉傑】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的林口縣,地處山區半山區,有著豐富的野生藥用植物資源,縣域內人參、黨參、黃芪、龍膽、白鮮皮、蒼朮等野生藥用植物品種達300餘個。近年來,林口縣結合地理優勢和資源優勢,積極推進產業扶貧項目,激發貧困戶自主脫貧內生動力。
  • 黑龍江林口因地制宜發展中藥材產業 激發貧困戶脫貧動力
    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的林口縣,地處山區半山區,有著豐富的野生藥用植物資源,縣域內人參、黨參、黃芪、龍膽、白鮮皮、蒼朮等野生藥用植物品種達300餘個。近年來,林口縣結合地理優勢和資源優勢,積極推進產業扶貧項目,激發貧困戶自主脫貧內生動力。
  • 內生動力何處來,「志智」雙扶「心」動能——靜寧縣激發貧困群眾...
    在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時刻,靜寧縣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志智雙扶育新風·比富趕超爭脫貧」為主題,聚焦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在全縣24個鄉(鎮)集中開展「一次在全縣上下營造出積極向上、奮發進取的社會氛圍,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和文化支撐。
  • 法治滋潤民企發展土壤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民營經濟的快速恢復和發展的背後,離不開堅強有力的法治保障。,打出系列組合拳,為廣西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全方位安全法治保障。自治區黨委政法委要求全區政法機關以執法司法風氣之正,助推營商環境風氣之正,以「店小二」精神創新完善執法機制和方式,不斷提升服務保障民營企業發展的法治「貢獻度」。   在這樣的理念指引下,自治區黨委政法委印發《關於全區政法系統服務保障深化改革創新優化營商環境的實施意見》,出臺4個方面20多項具體措施,確保自治區黨委、政府中心工作推進到哪裡,政法機關就服務保障到哪裡。
  • 脫貧內生動力:一個中國化的心理學概念
    中共中央、國務院及其相關部門在關於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政策性文件中均多次強調「激發貧困人口內生動力」。但是「內生動力」究竟為何?如何激發?本文圍繞這些問題略作探析。激發貧困群眾脫貧內生動力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需要創造條件分階段逐步解決。因此,建構出契合中國情境的脫貧心理學知識,有利於我們準確地理解中國的治貧和減貧,亦有利於我們採取有的放矢的精準幹預措施,更有利於我們為全球減貧事業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 光和青春:開學在即 激發孩子內動力刻不容緩
    分數不能成為評價孩子的唯一標準,但是通過激發孩子的內動力,讓他們愛上學習,擁有主動學習的能力比分數更重要,內動力是孩子未來生活中持久不息的原動力,會讓孩子受益終生。  卓育英才作為一家營地式青春期素質教育平臺,11年來一直專注於青春期素質教育,幫助超過15萬學員受益,為他們的青春期保駕護航,讓他們擁有更加美好的人生。
  • 辣扒高手:如何激發原始股東的最大動力
    老闆創業初期在缺少原始創業資金的情況下,會吸納內外部資金,發展為原始股東,對於企業內的股東,在參與經營管理的情況下,他們也會懈怠,產生內耗,進而影響企業發展。在此種情況下,如何激發股東以及新晉股東的動力?☑ 背景:背景1.公司分為五大部門,其中三位部門經理都是原始股東,享受全公司營業額的股份,初期動力十足,但是隨著企業發展,他們的能力已經不適應現狀。背景2.為了增加中高層的動力,吸納多位股東,同時,跟原始股東一樣,並未明確持股年限。出招1.
  • 尉氏縣大營鎮:激發群眾內生動力 提升農村環境顏值
    為給群眾建設一個乾淨、衛生的生活家園,讓群眾過上文明、舒適、便捷的美好生活,自全面開展「村莊清潔行動冬季攻堅行動」以來,大營鎮以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為導向,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實施鄉村振興和推進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按照「政府引導、全民行動」雙輪驅動模式,從激發村民參與環境整治內生動力做起
  • 加快企業文化融合 激發企業發展活力
    為進一步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增強員工創造力、凝聚力和向心力,2020年11月28日,通裕重工(300185)召開了以「加快企業文化融合,激發企業發展活力」為主題的企業管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