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歡率性而活的人,每每看到不為現實屈服而保持自由抗衡的人,我會從內心表示敬意,且身邊但凡有如此朋友落難,我亦會施以援手。這些人往往會被家人和現實所不解,總有人喜歡把這些人框到規矩之中,逼他們屈服,改造成他人喜歡的樣子。在如此能夠被當做異類的環境下,不自由寧勿死的思想,變得多麼的奢侈。在條條框框之下,我們多少的追求變得循規蹈矩,畏首畏尾,這無疑是可悲的。在這種環境下,我亦做出了很多無奈的改變,人生走得路越長,你曾經擁有的事情會改變的越多,甚至變成你不希望看到的樣子,這很容易讓人變成一個雙面人,一邊是對一些事情的妥協與照顧,一面是對自由嚮往的奮鬥與抗爭。這種爭奪,會讓無奈與興奮並存,痛苦與享受交織。很多人也許會講,可能這會讓人不純粹,我曾經因此困惑過,於是我每天問自己三個問題:1、還在走自己的路並站著活嗎?2、還在敢作敢為敢愛敢恨嗎?3、身邊志同道合者還沒記恨你嗎?於是便些許安心了。
2005年離開故鄉以後,我便很少再回家。在某一個時間點會不會回去我不知道,所以現在處在一個莫問前程,莫問歸途的區間吧。很多人認為,這種狀態是迷茫的,的確,但是過早的歸途只會讓人偏安一隅,前程也不是你想叩問就能夠叩問的。我們能做的,就是在這個中間,尋獲什麼。
別看我現在做交易,做投研。其實從我離家以來,我做過的事情,與愛好,會有相當雜與廣泛的變化過程。我在橫跨文理的很多領域都有過駐足與愛好,且都還比較深入。從某種角度上來講,我算是一個幹一行,愛一行且願意做精的人。在一次次的專注和轉換中,事實上,是一個漫長的叩問前程和理想的過程。也是通往自由的嚮往的過程。
在某種程度上來講,我和社會的主流有很深刻的格格不入之處。我無比虔誠的尊重人的才華,無比虔誠的尊重理想主義者。而大家都知道,當今社會認為一個人的才華真的還有以前那個高度的重要嗎?理想主義者有多少被人認為是天真,不現實?這種狀態又被多少人當做是當前不如意的罪魁禍首?主流總是現實的,當一個主流不可逆的去否定某些事物的時候,這些事物就會變得越來越少。所以,身邊有,或尊重才華的人會越來越少;理想主義,天真浪漫的人越來越少。這些人中,能成為知己的,便更是鳳毛麟角。我想,懷揣各類夢想的人,也許都有這種感覺。士為知己者死,現在很多人連為別人多一點付出都難,所以大概也是沒有知己的吧。
所以我經常說一句話:現在服務業的發達,餐館變多,是不是我們身邊的酒肉朋友越來越多了呢?
這種情況,就註定了追求理想,尋覓知己的路,都是異常艱難的,而異常艱難的路,自己沒有本事,是很難走下去的。
所以,這些年來,對於自由的追求,我最深的感悟就是:自己手裡要有牌。
多年的處世經驗讓我學會了一個事情:我不再相信人怎麼說,而是看人怎麼做。因為誇誇其談者太多,會耽誤我們的很多事情。碰到一個滿嘴跑火車的合作方會耽誤項目;碰到一個誇誇其談的公司會形成甩鍋文化;就算一女孩兒碰到一甜言蜜語的渣男還會幫人數錢呢!所以,我認為這個原則很重要。
也許你會問,你不是說手裡要有牌嗎?那麼關說什麼做什麼有什麼關係呢?因為在這個社會中,我們會去向很多人學習,也會去教很多人。這個過程當中,充滿了說和做。我們怎麼判斷這些人是真心對你好還是假意的誇誇其談呢?我們只能看他們做了什麼,做這些事情的本質是什麼。
當今社會,人情關係是疏遠的,所以,當一件可能好的事情擺在你面前的時候,可能第一時間便是懷疑,於是很多事情就從好事變成了壞事。如果把眼光放在看人怎麼做的基礎上,那麼,剩下的事情就比較好判斷了。如果一個人和你有交集,那麼我所看的,這個人是在給你開空頭支票,還是在往你手裡「發牌」。對於往我手裡發牌的人,我是感恩的,因為他會讓我在今後的歲月中可能有牌可打,哪怕這張牌我可能會用不上。而給空頭支票的,很可能是一個偷牌者,一件事情打半天交道,可能浪費了你很多時間,最終還會傷害你。
當然,我們手裡所有的牌,並不能靠別人完全贈與,人沒有這個義務啊,這種贈與關係便必然不會長久。其實,大多數時候,我們通過的是互惠互利,這樣可以讓我們手裡的牌都得到複製,為對方所用。但是這個信任如何建立呢?可能會有很多機緣巧合。但是主動的人,往往會更有優勢。
這個社會上有很多人,總是喜歡被動的接受,沒有想過主動的去表達,追求,爭取任何東西,當然,心態也會隨著很多機會的變化而波瀾起伏。久而久之,會形成一種偏自卑的心態,再也難拾回自信。不少人也為這種狀態感到困惑。其實這種關係非常好處理,就是找到一個突破口,並慢慢嘗試深入下去。一個開頭嘛。
當你手裡的牌越來越多的時候,可能你還面臨險境,生活也有不如意的地方,但是你的選擇,無疑會越來越自由。所以,你需要思考的一個問題就是:你的牌會從哪裡來?
交易,是一個非常嚮往自由的行業,來者多奔著一夜暴富,或者財務自由。那麼大家也要同樣思考一個問題,就是牌從哪兒來?
比如你碰到一個非常牛逼的老師天天喊單,比如有人在交易大桌上說希望策略再明確一些,能夠直接做的那種最好。這個時候,你可能能夠跟著別人做幾個月,但是到頭來,手裡還是一張牌都沒有。當然,人願意給你喊單,你卻就成了別人手裡的「牌」。
又比如很多人只是想著自己的帳戶快速增值,但是,你手裡的牌到底有多少呢?這個行業,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努力?這麼多人成天復盤思考?這麼多人反覆磨鍊?不就是想讓自己手裡的牌多一點嗎?那麼你為什麼不可以呢?
對自由的嚮往,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當你感到一帆風順的時候,要麼你已經在這個行業裡足夠豐富,要麼就是有人在為你遮風擋雨。有些牌會帶有光明,有些牌會帶著殘忍,有些牌會帶著血淚,有些牌會得己損人。也許有些牌會得到得太容易,而有些卻並不容易。卻每一張都值得珍惜。
最後,自由只是一種生活態度,或者理想態度,可能聽著高大上,實則只是你可以做出的選擇中的一種。當你越來越自由的時候,你可能也會越來越孤獨,當你經歷多了,你可能會發現能夠讓你再高興起來,有所驚喜的事情越來越少,雖然你內心極度渴望。而最終希望的,便有知己二三。
上海一周有雨,今年的秋涼來得比以往更早一些,竟讓人有些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