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連下了幾天雨,又陰冷又潮溼,水泥的路面溼漉漉的,走起來還挺滑的,趁著周末早點起來跑一段,回來洗個澡再睡個回籠覺,依舊感覺好冷,快到中午的時候肚子就開始餓了,想想就煮一鍋薑湯面,又祛寒又美味,同時還能給家人暖暖身子。
食材配料:蝦幹、鰻鯗幹、老酒、香菇、豬油、生薑、豆腐皮、菠菜、鹽、鮮筍、薑片、爬蝦、花蛤、胡蘿蔔、麵條、鮮蝦。
製作過程:
1、薑片(曬乾的成品,比生薑效果好),放入水中清洗下,放入鍋中慢火熬10=20分鐘。
2、蝦幹、鰻鯗幹先用老酒(黃酒、料酒)醃製一下,泡的時間沒計算過,用手捏一下覺的不那麼硬即可。
3、香菇一定要用溫水泡幾分鐘,不僅可以去除表面的灰塵,而且還能增香。然後切成片狀,整朵放進去都行。
4、蝦幹去皮剝出蝦仁,鰻鯗、胡蘿蔔切長條狀,菠菜切段,花蛤、爬蝦洗淨,碼放在盤子中,待用。
5、肥肉切成小方塊,鍋中倒少許熱水,容易煸出油來(新鮮豬油,湯汁鮮美的關鍵,是個小竅門),再放入切好的瘦肉,翻炒至變白色即可。
6、將準備好的調料,香菇、花蛤、鮮筍、胡蘿蔔等放入鍋中一起煸炒,待蛤蜊開嘴時即可。
7、倒入熬好的薑湯,沒過食材即可,用小鏟子翻動幾下,開大火燒開。
8、水開後再放入菠菜梗,容易成熟所以最後放,最大程度的保證蔬菜營養不流失,吃起來口感也顯得清脆些。
9、水開後再放入麵條(一般都會把麵條先焯一次水,因為另外一口鍋燉著豬骨湯,就直接放下去,就要多煮幾分鐘)
10、麵條煮軟後,再放豆腐皮、菠菜葉子,另外來點鹽(嘗下味道,蝦幹與鰻鯗自帶鹹味),味精就不要放了,吃最原始的味道。
11、燒好後出鍋裝盤,喊上媳婦和娃,孩子一上桌就喊:」哇,爸爸做的面好香啊!」真是狗鼻子!中午的午餐薑湯面,冷冷的雨天,吃上一大碗,暖心又暖胃,吃完後下午繼續鑽被窩。
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今年最熱門,最實用公眾號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