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力乾貨】潮汕吃吃吃指南

2021-02-16 新新新奇士

「山頂的朋友,讓我聽到你們的尖叫!」

千呼萬喚始出來的潮汕實力吃吃吃指南!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吃吃吃吃啊喂!

四名女漢組成的實力吃貨小隊窮盡精力及胃容量,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創造出一天半嘗遍潮州十五店二十二道菜品的輝煌戰績。

然而意猶未盡之際,中堅成員宅宅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連夜奔赴汕頭繼續戰鬥。另外兩員幹將雖然功成身退,但是仍不忘派來另一得力吃貨,組成汕頭掃街三人組,再創一天半連掃十一店的紀錄。

【潮州篇】

鎮記牛雜

地址:環城路60號

這家是鎮記牛雜的老店(嗯,這種破落味兒的店面一看就知道是隱世奇店),雖然店面簡陋但是清湯牛雜湯簡直是驚豔!是隊裡公認潮州吃過的店TOP1!

湯底非常清甜,聽說是用牛骨熬製的,牛雜裡面每一種都很爽口好吃,我們幾乎是搶著吃完一碗的,每當遇到啥事情總要抱怨一句早知道就多吃一碗鎮記牛雜。

不知名路邊攤

地址:環城西路與開元路交界路段

從鎮記牛雜步行去李記甜湯的路上,發現了這個鹹水粿路邊攤,這個攤兒一直有人騎小摩託過來打包鹹水粿,直覺告訴我們,應該靠譜。

鹹水粿是潮州傳統特色小吃,用大米漿做成軟糯的粿皮,上面配點菜脯,很小一個。

瞄到攤兒還放著一個招牌,寫著「糯米蛋」。糯米蛋是什麼,聽起來好好吃的樣子耶。

吃起來像是醮滿了鹹鴨蛋黃的粽子,超有滿足感的,推薦!

李記甜湯

地址:牌坊街開元路36號

鴨母捻其實就是有鴨屁股的湯圓。李記的鴨母捻甜度適中,隊裡一致認為比胡榮泉的清新脫俗。

甜湯裡的番薯很好吃,有點像把番薯幹煮進去的感覺。

胡榮泉親戚家的春卷

牌坊街的胡榮泉有好多家!我們看到第一家的時候滿懷激動地買了最出名的春卷一條,後來才發現這家不是老店啊啊啊,這是胡榮泉親戚家開的胡榮泉,淚!你們家親戚好多。

這家的春卷炸好以後用蓋子蓋著保溫,隊裡一致認為不好吃。

一家人腸粉

地址:牌坊街太平路159號

潮州大多數的店家都是很閒適的,例如說開店的時間特別任性,下午太熱關門是常有的事,沿路見到好多家都這樣。

我們營業時間任性但是我們歡迎新老顧客前來光臨哈哈哈哈。

在尋找一家人腸粉店的路上,見到這群身穿 Chinese Gongfu 的習武小夥子。誒,練完拳,呼呼呼呼,肚子餓了。嗯,看來應該是在找好吃的了。

我們找到一家人腸粉店的時候,這群習武小夥子停在斜對面一家店門口,集體吃起了春卷。

胡榮泉老店

地址:牌坊街太平路一家人腸粉店斜對面

這家因為 Chinese Gongfu 接班人而閃亮登場的店就是胡榮泉的老店了,這家以外的其他胡榮泉全都是他們家親戚開的分店。

胡榮泉最出名的就是鴨母捻和春卷,他們家的鴨母捻聽說是最正宗的。

但是我覺得口味實在是太甜了,一碗吃下來很膩。碗裡面的那塊冰不知道是不是夏天特供的。胡榮泉的鴨母捻比李記的多了一個特製鵪鶉蛋,有茶葉蛋的口感,我倒是挺喜歡的。

在店裡看到去了豆衣的綠豆,店家說是用來做春卷的。

胡榮泉的春卷,皮脆餡香,裡面是綠豆和蔥。本人是不吃春卷的,吃了一口覺得還可以,那正常人應該是覺得好吃的了。

不好喝的西瓜汁

地址:因為不好喝所以不寫地址

吃累了在牌坊街找了家店喝西瓜汁,西瓜汁跟金針菇一樣,都是很難弄得難吃的東西。這家西瓜汁居然非常難喝,然而朋友點的椰子汁更加難喝,哈哈哈居然是用椰子粉和椰漿衝調的而且還沒攪均勻。

吃到夕陽西下,在古城牆上溜達了一段路幫助消化。

小容在古城牆上拍下了溫柔的晚霞。

老彬專工蠔烙糕粿

地址:牌坊街水平路50號

這家最出名的蠔烙和糕粿,糕粿就是香煎的粿。

但是我們可不是隨波逐流的一般吃貨。

「老闆,來一份第魚烙!」

第魚就是九肚魚鼻涕魚,滑溜溜的那種魚。第魚烙外面炸得金黃酥脆,裡面魚肉嫩滑清爽,非常好吃。

阿鈿 (tián) 魚生

地址:西新南路趣春花園A區8號鋪

牌坊街的阿彬牛肉火鍋傍晚時已經爆滿了,連號都不派了。於是乎打滴滴去老店,老店在裝修...但是師傅說,阿彬是遊客去的,要吃就吃六隻牛!

由於阿鈿魚生也在附近,我們就改行先去阿鈿魚生。

眼看店家從池裡撈出一尾活魚,慢悠悠地拆成了魚片。本地人說吃淡水魚生,要配烈酒,但是我們不成器,只喝了啤酒,也是很爽的啦。

魚生的肉晶瑩剔透,散發著新鮮獨有的光澤,看得我們兩眼發亮,魚皮特別爽口。

店家過來教我們怎麼吃,先把一小撮魚生放碗裡,放姜蔥油醬料,放配菜,攪拌,像拌麵一樣吃。非常推薦,回味無窮!沒有吃過油柑子的同學要記得好好品嘗一下。

官塘犇犇 (bēn) 火鍋

地址:西榮路中段亨樂園門市6號(趣邊頭尾斜對面)

從阿鈿魚生打滴滴去傳說中的六隻牛,才晚上八點半不到,肉品幾乎都賣光了。

點了苦瓜鍋底清熱,還有牛筋丸、毛肚、牛肉,菜和粿是送的。

牛肉新鮮,刀工細膩,燙幾秒就可以吃了,毛肚也好好吃,而牛筋丸就很一般。

阿姨果汁

地址:湘橋區韓山師範學院潮州師範分院(西榮路東)對面馬路

吃撐了的我們覺得慢悠悠地散步回去,嗯,地圖顯示2公裡。在韓山師範對面走過的時候,看到一個挺多人的水果汁店。打開大眾點評一看,喲,好傢夥,不存在的。

但是這家位於學校對面的水果汁店,在暑假期間還那麼旺,應該也是臥虎藏龍之輩。阿姨親切地對我們說,暑假沒過完就回來啦,阿姨您眼光不錯嘛。

我們點了芒果西瓜汁和檸檬水,一杯居然只需5元!檸檬水特別好喝!

第二天我們特意打滴滴回去喝果汁了,點的是牛油果芒果汁,要18元,而且牛油果沒熟透,很多渣,大失所望。

林偉酒料

地址:湘橋區西榮路26號附近

酒料,顧名思義就是下酒菜。走著走著看到這家店,也是大眾點評上沒有的店,好奇過去看了一眼。

就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這一眼,發現東西都好像好好吃的樣子,有金錢肚、八爪魚、雞爪什麼的,都是煲劇必備佳品啊。

我們謹慎地只買了八爪魚,店家加了青瓜,配醬油芥末涼拌,清爽好吃!

潮州予舍民宿

地址:湘橋區義安路鐵巷14號(己略黃公祠向前30米)

推薦一下我們住的民宿,我們四個人住兩張雙層床的房間,每人才60元,公用衛浴,但是很乾淨整潔,頂樓可以曬衣服。而且還可以擼貓。

這隻喵跳到我的腿上,然後轉了個圈視察地形,突然不由分說地倒下在我肚腩上安心地睡著了。

文香腸粉

地址:牌坊街分司後巷西首

到旁邊去拿個號碼牌,到你的數字時再告訴店家你要點什麼配料,有金針菇和香菇,人多而且做腸粉的速度很慢,但是味道很值得。

早餐還是得熱氣騰騰地最有感覺啊。就是被這樣的浪漫主義情懷擊敗,每人都點了一份,導致後面的戰鬥力被大大滴削弱了。

腸粉柔滑,醬油的味道調得恰到好處。上面的是芝麻醬,要自己去加,嘗了一口覺得很香濃。要是每天早餐能吃一份就很美好了。

蓮華素食館

地址:開元路開元廣場內

腸胃甦醒以後,趕緊去下午不開門的素食館嘗嘗傳說中好好吃的齋菜。蓮華素食館在當地很有名氣,遊客去完開元寺參拜也通常會來吃素。

我們四個人點了二人餐,菜式都是搭配好的,分量非常足,四個人都吃不完。吃不完的原因還有一個,除了湯以外,其他菜品都非常多油。

但是竹笙湯還是非常好喝的,是我們唯一喜歡的菜品,很清甜。

開元老七粿汁

地址:開元路猷巷36號(義安路口對面開元廣場停車場房地產管理局第六房管所對面)

這家店本來是我最期待之一,但是那天不知道是不是被開局的腸粉和齋菜擊敗了,吃起來覺得很一般。這個故事教訓我們,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定要謹慎選擇早餐的分量,才可以一路吃到晚上。

粿汁,底下是用米漿蒸成的粿汁皮,上面淋上以滷腸為主的各種滷味熬成的滷水汁。這家分量跟用料都很足,滷味就是滷味的味道咯。(這段點評帶有強烈的個人飽腹感,還是可以嘗嘗的,但是我認為汕頭的金新粿汁口味更佳。)

十八曲老尾魚餃店

地址:環城西路(近西門麵包屋)

潮州最後一刷,也是我最期待之一的,魚面!

魚餃和魚面是這家的招牌,我們點了一份魚餃湯,一份魚餃魚面。

魚餃和魚面都很彈牙,魚味很濃,加上湯底很清,在夏天吃起來很清新,牆裂推薦!

我們從潮州城裡打了順風車去潮汕站,在潮汕站旁邊的汽車站坐車去了汕頭市區(中心醫院),從潮汕站到汕頭市區大概一個小時多。

【汕頭篇】

亞強果汁冰

地址:中山路52號春梅裡公交車站旁

中山路真是一條神奇的路,滿路都是好吃的。亞強果汁冰是汕頭的網紅店,連封杯的蓋子都印著汕頭創意圖案。

我點了奇異果紅龍果汁,中杯15元,感覺的確是真材實料,物有所值。還想試試蜜桃黑布林呢!

三中老牌鐵板燒

地址:中山路56號

營業時間是下午四點到凌晨三點,汕頭的小夥伴該是多拼啊!在汕頭,晚上才是腸胃甦醒的時刻。

燒烤偏油膩,烤西蘭花和青椒好吃,其他的在平均水平以內。

廣廈楊記脆皮烏腸粉

地址:中山路59號

上過電視的網紅店,紫黑色的腸粉,聽說是用黑米磨的米漿做的。

腸粉皮很薄,比普通的要有勁道,我選了蝦,除了蝦以外裡面還包著生菜、雞蛋、脆脆,脆脆感覺就是炸得很鬆脆的油條碎。表面鋪的是炸蒜,很香。

潮人匯杏仁茶

地址:中山路53號

路過的時候看到這家有賣杏仁茶,在潮州的時候一直心心念念沒吃到杏仁茶,所以就進去解饞了。

雖然是隨便蒙進去的,但是這家的杏仁茶好好喝,杏仁的味道很濃鬱,而且甜味也恰到好處,意外驚喜。

金新粿汁

地址:金新路47號(近中山路)

在粿汁店裡,一踏進大門,我就說:"阿姨,要最小份的,我們還要吃下一家。" 突然整個店的聊天聲突然安靜下來,有個阿姨把臉從碗中抬起來,手凝固在半空中…店家衝我心領神會地微笑…

這家粿汁比我們在潮州吃的那家好吃很多,底下的粿角滑而不膩,上面的滷腸很香,就是我期待中的味道啊。

濤記水果

地址:金新路30號101鋪面

這是我們反覆一刷再刷的甘草水果店。三年前我們來過汕頭,在汕頭小夥伴佳婷同學的帶領下穿街過巷,吃盡地道美味。念念不忘,必有迴響。於是乎本來計劃只在潮州深度吃的我們,因為惦念這裡的味道而突然改道來到汕頭。

濤記水果就是當時第一次吃到甘草水果的店,佳婷同學說,「你上次那樣子,仿佛這輩子第一次吃到水果一樣」,這次她遠程微信指導我們的時候,還特意告訴我「(金新粿汁)對面就有你最愛的甘草水果」。上次吃了很多遍,最後還要打包到高鐵上吃。

甘草水果,其實就是把甘草熬出汁,加上糖和鹽,醮在水果上。甘草汁跟水果的味道碰撞出令人驚喜的效果。

芒果是我的最愛,但是這次被當季的桃子搶了風頭,非常爽甜可口。

長平肥姐

地址:長平路30號106鋪面

長平肥姐是汕頭最地道的宵夜攤,也是我們特意再來的二刷店,由於汕頭在創文所以店面沒有以前那麼不羈。

我們點了生醃蝦、豆腐、鵝腸和聖子,白粥只是配菜。生醃蝦還是一如既往地新鮮,鵝腸很爽味道也很正。豆腐的口感像豆腐花一樣嫩滑,豆瓣醬有點偏鹹。聖子不是很肥美但是味道也不錯。我們還點了虎牌啤酒,在炎炎夏日裡特爽。就是新的場地沒有了大排檔的感覺有點小遺憾。


阿蓮果汁冰(假十二中沙冰)

因為是假的所以不放地址

十二中附近也是一個美食集中區,三年前我們喝了十二中沙冰的桑葚汁以後一直惦記著,這次當然也要找回來。但是這家並不是真的那家江湖中的十二中沙冰。在這家點了檸檬橙汁,沒有什麼味道。後來發現假的十二中沙冰有好多家,每家都掛著牌子寫自己是十二中沙冰,由於汕頭在創文,有些人(對,說的就是我們)可能會以為店面改了,因為都是在十二中附近那個巷子裡。

十二中煎餃

地址:躍進路10-3號附近(近第十二中學)

這家也是蠻出名的食店,煎餃的口味選擇很多,還有最有特色的無米粿。

下圖這個晶瑩剔透的就是無米粿了,餃子居然有土豆餡的。無米粿是番薯粉製作的粿皮包著韭菜餡。

我們點了其他一些雜七雜八的東西,煎得很香,點太少會被店家嫌棄。因為我本來就不愛吃煎炸的東西,只嘗了幾口,覺得很一般。

紅豆沙冰屋(真十二中沙冰)

地址:三牧樓巷後段躍進裡7號十二中煎餃對面(第十二中學旁邊)

十二中沙冰只是江湖給的名字,因為真材實料價廉物美而爆紅,其實這家店的本名是紅豆沙冰屋,果然最好的店都是配最俗的名字。

因為不是桑葚的季節所以沒有我們心心念念的桑葚汁。我們豪氣了一把點了加果肉和雪糕的草莓冰。

草莓冰果然沒讓我們失望,貨真價實,料很足,但是草莓不是季節,有點酸。上面的雪糕很香滑但是融得很快,稍微吃慢一點都會滴到手上。

老媽宮粽球

地址:外馬路(近二醫院)

老媽宮粽球也是一家很出名的網紅店。

我們點了粽球、豬腸脹糯米和酸菜豬肚湯。粽球很甜,糯米豬腸更甜,吃起來很膩。酸菜豬肚湯有點澀味,胡椒味也比較重。

新觀書店

地址:老媽宮粽球旁邊

不知道為什麼一家書店賣起了涼茶,老熟地和老香黃是潮汕特色,老香黃其實就是用草藥煉製過的的佛手柑。嗯,老香黃喝了會放屁。

我們買了老熟地和老香黃各一杯打包到高鐵站喝,老香黃好喝一點,老熟地是苦的,效用嘛,我不知道。

戲布袋

地址:金新南路45號(金新粿汁旁邊)

戲布袋是汕頭一家比較老的中藥湯鋪,三年前我們吃膩了來這家喝了幾次涼茶,腸胃保持得好好的。這次臨近旅程的尾聲也要過來二刷。

跟店家說症狀,她就會即場調配好一杯涼茶給你喝。喝完以後會給你盛山葡萄來解苦,山葡萄一種酸酸甜甜的茶。店裡的兩個小男孩比三年前見到的時候長大了很多,店家不善言語但是再次見面覺得特別親切。

啟道茶葉

地址:金平區梅園25棟1樓

朋友託我幫忙買單樅(cōng)茶,就去了這家佳婷介紹的茶葉店。

店裡的環境很好,老闆把幾個不同價位的茶葉用功夫茶的方式衝泡,給我們逐一嘗試,還嘗了老闆私藏的老藥桔。

蔡社牛肉城

地址:汕昆高速與洋園路交界

大家感受一下,為了吃最新鮮的牛肉火鍋,我們拼到什麼地步,我們去了一個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山卡拉。蔡社牛肉城在汕頭市區跟潮汕站中間位置的一個不知道什麼地方。

順風車的師傅問了很多次我們是不是真的要去這裡,為什麼去這裡,真的有那麼好吃嗎。然後他非常擔憂我們走的時候打不到去高鐵站的順風車。走著走著沒找到牛肉城,師傅又頂著烈日下車問人,真是業界良心。

這是那天的實時溫度,36度,比體溫低1度。

這裡就是蔡社牛肉城,跟農家樂差不多。

肉品上來的時候閃著新鮮的光澤,店家推薦了三個部分的牛肉各一盤。

牛肉的確很新鮮,比以往我在任何地方吃過的牛肉都要新鮮。這家店是厚切的牛肉,吃的時候整個口都充盈著肉和筋的質感,既爽滑又有一點嚼勁。但是我們還是比較喜歡薄切的口感,一小撮一小撮地慢慢吃。

走的時候還買了牛筋丸回來,很有牛肉味和嚼勁。

至此,我們的潮汕吃吃吃吃之旅落下了帷幕。(特別鳴謝同行的宅宅、美笑、小容以及小容弟弟,感謝熱心的土生土長的汕頭小夥伴佳婷同學。)

【番外篇·地道汕頭之味】

本篇包含我們三年前在佳婷同學帶領下吃的汕頭食店,以及這次佳婷同學推薦了但是我們沒來得及去的店,全都是本地人愛的店。蒼茫的天涯是我的愛,吃貨的心中花正開。

住宅區裡的小吃攤

地址:石炮臺街道東平一街(田記豬血湯旁)

下圖從左到右分別是鱟(hòu)粿、韭菜粿、炒粿糕、珍珠菜豬血湯,炒糕粿上面撒白糖是地道的吃法。印象最深刻的是料很足味道也很棒的珍珠菜豬血湯。

糖蔥薄餅店

地址:金砂公園對面

糖蔥薄餅是汕頭地道小吃,裡面脆脆的鏤空的是糖蔥(只是因為形狀像蔥,實際沒有蔥),撒上芝麻花生糖粉,外面用新鮮烙出來的薄餅包起來。第一口吃下去好吃,整條吃完就有點膩了(也有可能因為我不愛吃甜,平時咖啡和巧克力都喜歡黑的)。

濤記水果

地址:金新路30號101鋪面

因為這次也二刷了,所以前文已經寫了詳細的介紹啦。

上次當季的是胭脂石榴,軟綿鮮甜,念念不忘。

紅豆沙冰屋(真十二中沙冰)

地址:三牧樓巷後段躍進裡7號十二中煎餃對面(第十二中學旁邊)

二刷店,前文有詳細介紹,下圖是當時喝的椰子汁和桑葚汁,那時候排隊都排了好久。

長平肥姐

地址:長平路30號106鋪面

也是這次的二刷店,詳細介紹看前面哈,特別惦記著生醃蝦和豆腐。

戲布袋

地址:金新南路45號(金新粿汁旁邊)

也是這次的二刷店,詳細介紹見前文,三年來店面和店家都沒有更換,消滯防腹瀉的涼茶特別有效。

長平路巷子裡的粿汁店

地址:在長平肥姐與格林豪泰之間

當時宅宅經過巷子的時候被香味吸引,在吃完長平肥姐以外居然還獨自吃了一碗粿汁,還說好好吃。

塔拉蘇咖啡

地址:天山南路丹陽西3區S15號鋪(近長平路)

汕頭的小清新烘焙和咖啡店,已經經營5年以上了,甜品的用料和品質都很踏實。

我們當時點了芒果撻、重芝士蛋糕、藍莓芝士蛋糕,最喜歡重芝士蛋糕。

裡面還有汕頭的明信片賣,一整個系列都很有特色。

金新砂鍋粥

地址:金新南路30號

金新路一帶的老店,大眾點評和高德地圖上都沒有。分量很大,三個人才能勉強吃完一煲,粥裡的海鮮很新鮮。

我們的粥是軟綿綿的,潮汕砂鍋粥是米和水分開的,特意來常常地道的砂鍋粥是什麼樣的。

金新腸粉

地址:金新路30號附近

也是很足料的一家老店。吃了蠔仔粥、珍珠菜湯、腸粉,好吃而且非常滿足。到了汕頭以後迷上了珍珠菜,在廣州不怎麼常見。

粥裡的蠔仔肥美鮮嫩。


福合埕牛肉丸

地址:金新南路長廈園1棟和2棟的二三樓

這家是很出名的老字號,但是我覺得蔡社的牛肉丸更好吃。

朝陽塔腳乾麵

地址:同益路10號附近

塔腳乾麵和肉湯是好朋友。三年前在汕頭吃過朝陽塔腳乾麵覺得好好吃,但是不記得地址了。同益路這家是佳婷同學推薦的,她也不記得當時是不是推薦這家了。

有勁道的麵條拌上滿滿的沙茶醬花生醬,撒上花生粒。

樂果甜心

地址:東方花園5幢103房

一家新式甜品老店,沒想到三年過去了還屹立不倒。當時獵奇地點了檸檬扎片,其實就是檸檬片上放椒鹽,那味道真是一言難盡啊。

這家的照片其實是這個,巨無霸哈密瓜冰,在原只哈密館裡面放滿了真材實料的哈密瓜沙冰,哈密瓜果肉上面是哈密瓜雪糕,外層再鋪一層cream,原來現在還推出了西瓜梅子冰,好想回去二刷啊。

以下三家是佳婷推薦了但是我們來不及去吃的,引號為佳婷同學的點評。

莊氏祥記潮汕味道

地址:東廈路22號觀濤居1幢A9-A10商鋪

「其實汕頭小吃那麼多,還有一個特別划算的方法,莊氏祥記,這裡的特點就是燕翅鮑這些,你點一個最便宜的,然後其他小菜免費任點,可以點到你不好意思,吃到你扶牆。」 大眾點評那裡有人說120元起價,周一到周五有7折,算起來人均不用一百。

食次田螺雞

地址:華山路金禧會所對面

「他們是田螺做湯底,雞肉拿來當火鍋,雞骨頭拿來和土豆燜,好吃,好吃,真好吃。他們家也有鵝腸和粿品,他們的蘇寧炸豆腐好吃。」

大美私享會

地址:海濱路金晟(shèng)大廈5樓(抽絲大廈)

「人均消費六十的地方,適合吃飽了去喝喝東西,可以高檔一下,看看海景。」

最後再次感謝佳婷同學的熱心推薦,對這座城市是怎麼一種深沉的愛,才可以讓這個吃貨看到一張只有一碗粥和一些小菜的照片,就可以準確說出那是哪家食店的出品。這真是老牛掰了。

相關焦點

  • 餐廳指南丨潮汕菜裡的鄉愁—在喜來登中餐廳吃牛田洋蟹
    但我卻很快敗下陣來,隨口一句「不如青蟹」,引來了身旁質疑的眼光,而後問了一圈才知道,在座的江浙朋友都沒吃過青蟹,甚至聽都沒聽過。說起「蟹」,大部分人多聯想到大閘蟹,但潮汕人卻以青蟹為正宗。秋風起蟹肥時節,此時位於汕頭市郊的牛田洋,那裡的青蟹正是最靚正的時候,肉質緊實,膏多肥美等優點,也引來一張張刁鑽的嘴為之蠢蠢欲動。 秋風起,也讓人想家了。帶上冒險精神去吃蟹?
  • 撐死在潮汕丨這60道潮汕美食你吃過多少
    有光澤,肉味鮮美,去汕頭絕對不能錯過的乾貨啊。# 潮汕豬肉粽 #誰不知道潮汕砂鍋粥,幾天不吃又開始念著了。# 隆江豬腳飯 #這個遍及廣州街巷的美食,是不是潮汕本地吃會更好吃?!# 麻葉 #潮汕人經常吃的家常小菜# 發粿 #
  • 吃潮汕第一篇——粿汁
    這一逛就是一個多鐘頭,快九點了,標哥說吃早飯去吧,我說好,還真餓了,吃什麼呢?標哥說今天我帶你吃「果汁」,我一下子沒反應過來。標哥舉起左手,用右手的食指在掌心比劃著說:這個果不是那個果汁的果,是米字旁的「粿」,汕頭人吃粿汁,好比你們南京人吃小煮麵。
  • 吃潮汕打冷嗎?連潮汕人都專程跑來吃的那種!
    吃潮汕打冷嗎?
  • 想吃就吃!我是如何實現潮汕牛肉丸的自由
    在吃貨眼裡,潮汕這兩個字等同於牛肉火鍋。提起潮汕牛肉火鍋,就讓人想起Q彈勁道的手打牛肉丸,那彈性十足的口感,鮮嫩入味的牛香,小土至今忘不了啊忘不了。潮汕牛肉丸為什麼那麼出名?就這樣牛肉丸漸漸成了潮汕地區最具代表性的美食之一,這裡的牛肉丸也就成了全國最好吃的牛肉丸。不過,潮汕地區的牛肉丸雖然好吃,但相信很多小夥伴和小土一樣,都在問天問大地~為什麼我不是生在好吃的潮汕地區。
  • 一言不合就跑去潮汕吃吃吃(潮州篇)
    上一篇我們分享的全是汕頭美食,如果你沒看到可以直接戳連結哦~一言不合就跑去潮汕吃吃吃(汕頭篇)今天的潮州篇正式開始。
  • 在潮汕5天吃了55家店,我掏出這份終極指南
    1.儘量多帶人來潮汕幫忙吃,一兩個人就真的有些尷尬。潮汕家家食材鮮,板筋酥肉之間的差別才是決勝。『父子粿條面』的板筋剃得清爽還切成薄片,吃起來脆脆的有點像胸口朥。腳筋大大厚厚的,又香又有嚼勁,屬於早來吃得到系列。湯清澈,也是豬骨底。價格在潮汕算貴了,加料大概每碗50-80元,今天第一餐起點有點高啊。
  • 潮汕吃蠔烙
  • 潮汕特色小吃,帶你去吃潮汕
    潮汕享受「美食之鄉」,是著名的潮州菜發源地。他有幾千年的歷史了。香港美食家蔡瀾先生曾經說過:「食在廣州,味在潮汕」。對於食物,食物是城市的標誌,潮汕的魅力與其食物密不可分,正是因為這些獨特的美食,城市的獨特風味在無聲中得以展現。
  • 我在潮汕吃了30家店!
    對潮汕美食垂涎已久的我們,終於親自來試吃了一把!潮汕包括揭陽、潮州和汕頭這三個地方,我們選擇了潮州和汕頭作為吃喝目的地,一天留給潮州,兩天留給汕頭,完美實現了一天吃八頓的偉大宏願 !去的都是當地人推薦的店,因為潮汕遊客不多,所以店裡熱熱鬧鬧的都是當地人,應該也沒吃錯~但因為時間有限,主要是因為胃口太有限了!!所以只會講到我們吃過的並且覺得還不錯的店喔。
  • 被問過最多的問題之一:上海哪裡吃潮汕菜?
    文章來源:企鵝吃喝指南這可真是個好問題啊,誰不想出門打個車就能吃頓好吃的潮汕菜呢?肥嫩噴香的金不換炒薄殼、油潤瑩亮的滷水老鵝、皮薄滑嫩的腸粉、濃稠香甜的芋泥白果……大到貴价海鮮,小到滷味點心,潮汕菜都能做出極有特色,妥帖落胃的好味道。直接飛去潮汕?錢包和老闆都不同意,那,在上海如何安撫一顆蠢蠢欲動的潮汕胃腸?
  • 我在潮汕一天吃八頓
    作為一個雄心勃勃的吃喝小組,從建組時我們就定下了「潮汕一天吃八頓」的偉(guǐ)大(chù)目標。事實證明,目標定的好不如隊友選的好,組裡有一位永遠吃不飽的大胃王,每當我們在潮汕撐到完全沒有力氣從椅子上爬起來的時候,就有一個遙遠而高亢的聲音在背後傳來,「不是說好一天吃八頓嗎!」就在這種有(mó)愛(xìng)的督促下,最後我們達成了三天裡吃 25 家店的成就。
  • 客服小曹帶你去吃潮汕美食
    潮汕人「愛拼、會做生意、中國的猶太人」今天我來告訴你們,潮汕人懂吃!不單單懂吃,還會做!給大家介紹我記憶中的潮汕小吃 哈哈哈 (說到吃我就太興奮了)叫一碗熱騰騰好像粿條般滑口的粿片,淋上淺棕色的滷汁,再點些滷豬腸、滷肉、滷蛋、豆乾或菜尾等,這就是粿汁了,粿汁要趁熱吃,非常爽口,越吃越有味。
  • Herba漫行記 | 我在潮汕逛吃逛吃(二)
    上期結束時,我本答應大家會儘快推出「潮汕尋味之我在潮汕逛吃逛吃」的後續內容,然而這篇來得並沒有這麼快= =【抱歉抱歉
  • 最HǎO吃的潮汕,給最HàO吃的你
    粽子,到了潮汕,喚作「粽球」,說到潮汕粽球,首推的是老媽宮粽球,其固然出名,但也絕非僅此一家可吃。門前擺攤的老夫婦所賣的粽球就非常值得一吃,粽球的個頭感覺比老媽宮的稍大,份量相當足,打開粽球,又熱又香,有鹹有甜,如果再沾點甜漿,鮮、美、香、滑,真是爽口宜人。
  • 今年夏天,我們要吃靠譜的潮汕牛肉火鍋
    清淡新鮮的潮汕火鍋最適合夏天。圖/下廚房很多美食概念可能迅猛流廣,但發源地鮮為人知或根基淺薄。牛肉火鍋不同,它作為潮汕美食的代表性符號,在潮汕本土有深厚的歷史沉澱,是極具群眾基礎的吃食。牛肉火鍋不同,它作為潮汕美食的代表性符號,在潮汕本土有深厚的歷史沉澱,是極具群眾基礎的吃食。潮汕牛肉火鍋走出潮汕,早於你的想像實際上,潮汕牛肉火鍋不是第一次走出潮汕。上一次,是在民國時期。那時的牛肉火鍋,不叫火鍋,叫牛肉爐,以高湯加入沙茶作為鍋底,放入牛肉,炭火煮熟,口味稍重的,蘸以傳統的紅油辣椒醬。
  • 潮汕生活社 | 自帶密碼系統的潮汕美食,實在是吃不動了!
    潮汕這塊地方雖然在「省尾國角」,偏僻的很,但每幾百年就有一次族群大災難。有人說,潮汕人是「東方猶太人」。和猶太人一樣,潮汕人天生宗族意識極強,至今保留著本族的傳統文化、飲食習慣,在懂吃、會吃、愛吃的廣東人裡都顯得獨樹一幟。潮州、汕頭、揭陽由於是三兄弟,所以三地特產小吃基本相同,差別在於所用的配料、醬汁略微有差別。
  • 吃遍了潮汕也就吃遍了全中國,這裡簡直就是吃貨的天堂!
    粿條內沒有添加很多薯粉、澱粉,因此吃起來韌性不像河粉,厚度也遠遠厚於河粉,所以口感比較飽滿,潮汕人稱飽嘴,河粉則有韌性,潮汕人稱「濤」(第三聲);再者,製作粿條用的是米漿,蒸熟後透明度要比添加生粉的河粉差,所以河粉看起來晶瑩透明
  • 各路潮汕小吃,你吃過多少!
  • 【潮汕民俗】潮汕人過年吃什麼?
    潮汕人有許多古老的傳統沿傳至今,更重要的是潮汕人會吃。平時人們在形容酒菜肉豐盛程度的時候,張口就會祝:「滂沛過廿九夜」或者「滂沛過三十夜」。這裡的「廿九夜」或「三十夜」指的就是「過年夜」(除夕)。在潮汕,大年三十這天,家家戶戶年夜飯上不能少的一道菜就是血蚶,老一輩人說掰蚶如數錢,再有蚶殼碰撞時發出的聲音如銅錢聲,吃蚶有錢藏,預示新年能賺大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