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舌尖上的中國》的胖友應該都知道,潮汕可是它的老客人啦。潮汕人呀,不僅是經商好手,連做的美食都自成一派。對潮汕美食垂涎已久的我們,終於親自來試吃了一把!
潮汕包括揭陽、潮州和汕頭這三個地方,我們選擇了潮州和汕頭作為吃喝目的地,一天留給潮州,兩天留給汕頭,完美實現了一天吃八頓的偉大宏願 !
去的都是當地人推薦的店,因為潮汕遊客不多,所以店裡熱熱鬧鬧的都是當地人,應該也沒吃錯~但因為時間有限,主要是因為胃口太有限了!!所以只會講到我們吃過的並且覺得還不錯的店喔。
記得以前小學的時候,寢室裡有個女孩是汕頭人,她每個周末都會從家裡帶來各種各樣新奇的小食,名字也特別好玩,像是草米啦豬油糖啦還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糕點,那時候就覺得汕頭藏著很多古靈精怪的食物!
我覺得潮汕有三寶,一是茶,二是摩託車隊,三是潮汕話。潮汕人民可愛得很,在潮汕話裡,他們管粉條叫粿條,管魚飯叫魚,管茶葉叫茶米,所以我們去到那點菜的時候才恍然大悟,喔!原來想吃了很久的牛肉粿條湯就是牛肉粉湯啊,魚飯也不是魚肉裡包著飯而真的就是一條魚= =!
聽說潮汕人把所有麵粉這類做的食物都叫做粿,所以關於這個粿的範圍實在是好廣呀,差不多就是指各種糕各種粉這種口感軟糯軟糯的東西吧!
\ 各種粿 \
▲鹹水粿
激起我潮汕行味蕾的第一個食物就是鹹水粿。底部是用米漿做的糕,上面放了蘿蔔乾,混在一起口感特別又好吃!只不過我為了拍照好看一下吃了幾十個,差點死在路上嗚嗚!
▲飄香小食店內
不得不說潮汕人的腦洞簡直太大了呀!一樣的麵粉卻做出了幾十種粿,光是名字就很好玩,像是無米粿、草粿、桃粿、鼠曲粿、菜粿
我也不知道都叫什麼名字就亂吃了一些,五顏六色的裡面有豆沙、菜、椰蓉之類不同的餡,咬下去就是麻糬年糕那類的口感~
飄香小食:汕頭金平區國平路39號(小公園)
\ 粿條 \
一直覺得南北兩方口味的不同很大就體現在對面的喜好上,北方的面更粗更厚實,似乎更加講究刀工,所以花樣多,口感也更有嚼勁,而南方人不管你是擀成大粗面還是切成片片,我們喜歡細面或是粉湯,配料和湯底是關鍵,拿來當早餐和宵夜再好不過。
潮汕更是充滿煙火氣的,當地人對於湯湯麵面的熱愛是突破天際,尤其在汕頭,大早上的所有街道上便瀰漫著一片氤氳霧氣,潮汕人忙裡忙外地放料撈麵條,耐心等上一會兒眼前就有了一碗熱氣騰騰的早餐~
地址:潮州西湖邊環城西路103號
潮汕粿條裡最出名的莫過於牛肉粿條啦,這是我在潮汕的第一碗粿條,這邊大部分食物的價格都比我們想像中要貴,小店裡的一碗粿條基本在15-30塊左右,主要是這邊火鍋店的一盤牛肉也差不多這個價格!
不過潮汕人做粿條真的很用心耶,像我吃的這家,粿條都是一份一份分開放在大鍋裡用骨頭湯熬的,所以往往要等上好一會兒,會放很多牛肉牛雜牛肉丸,很豐盛一碗。
這裡人氣很高,來晚點就沒位子啦,主要是煮粿條的男生太可愛了,我聽不懂她媽媽說話,把他媽媽搞急了,他就在旁邊笑,弄得我也一直笑!
地址:汕頭海濱體育場旁邊
老姿娘在汕頭是一個系列的,還有老姿娘生蠔老姿娘粿汁什麼的,湯底很鮮,料也很足,不過我們還是覺得太淡太淡了,我發現潮汕人雖然口味特別清淡,但也特別嗜甜,這才明白潮汕人吃粿條都得配上一兩碗醬料!
地址:分店很多
一碗乾麵配上一碗料足的雜錦湯,乾麵用花生醬攪拌好,放上一些滷肉再撒上一把蔥,鼠仔說這是她覺得在潮汕吃到的最好吃的店~
地址:汕頭小公園
逛小公園的時候看到很多人坐在店外面的小板凳上吃,就點了一份試看看,二十塊一份,把像米糕一樣的白色的東西炒至金黃,然後蘸著白糖吃,口感有丟丟像年糕但又不粘,愛吃白糖星人表示很喜歡!!
潮汕的牛肉火鍋還有什麼要多說的咩,尤其近幾年來簡直紅遍了全國呀。我跟鼠仔一匯合就奔向海記啦!比起潮州,汕頭的牛肉火鍋還是更常見一些,比較出名的肯定就是八合裏海記和福合埕這兩家啦!
潮汕牛肉之所以這麼名聲在外,跟他們現宰現賣還有人力的付出離不開干係,一般牛的屠宰到下鍋之間僅隔了幾個小時,所以才能在最大限度上保持了牛的新鮮度和原汁原味。
就拿必點無誤的牛肉丸來說,這一粒粒都是當地人先用棍子打成肉糜,然後再手工揉出來的,完全脫離了機器,所以潮汕牛肉丸據說可以當桌球打,彈力十足,扔到地上還會再彈回來!(怪不得小哥肌肉辣麼大塊)
再也不會有比潮汕人更會吃牛的人了,大家都把潮汕人的宰牛手法比喻成庖丁解牛,而且他們真的是把牛肉吃到了極致!
不同部位的牛肉各有各的吃法和涮法,像是吊龍、胸口朥、匙柄、腳趾肉,種類真的太多啦,外地人點單的時候一臉懵逼好嗎!
吃法很簡單,鍋底一般都是清湯,涮過之後直接蘸著沙茶醬就開吃了,不知道是因為潮汕人偏清淡還是因為這樣可以保留原味呢!
地址:汕頭市金平區皇崗路坪西6座014-016號鋪面(近八合裡)
這個我真的想吃很久啦,終於在潮州吃到了,聽說潮汕現在做這個的越來越少了。用薄餅包住糖蔥再撒上芝麻粉,咬到糖的時候是最好吃的!
其實潮州有的食物汕頭都有,但還是有些差別的,就拿腸粉來說,潮州的腸粉以沙茶醬和花生醬居多,汕頭的腸粉應該就是我們常吃的用熬製醬油淋上去的,個人吃不出來跟廣式腸粉有什麼區別,但汕頭的小夥伴似乎都覺得差別很大= =
地址:潮州牌坊街工商銀行對面
這是在潮州牌坊街吃的,店主淋了很多花生醬和耗油,請原諒我實在不記得它的味道了,因為當時真的飽到不行不行了,一邊道歉一邊走出的店門!
地址:汕頭亞強果汁冰對面
另一家是在汕頭吃的,因為看到是紫色的腸粉覺得蠻特別就去吃啦,我覺得就是廣式腸粉的味道咯!(汕頭小夥伴不要打我)
這個還有什麼好說的!!!簡直太好吃太好吃太好吃了!我真的會為了吃它再去一次汕頭的!這是我們在三天有限時間內唯一一家二刷的店!
豆花本身的口感就已經足夠特別了,非常非常醇厚而且還伴隨著很適當的溫熱,店主在舀豆花的時候你都能看到那個豆花很彈性地在晃動誒!
一共四層,先放一層豆花再鋪一層糖粉再放一層豆花再鋪一層糖粉,放到嘴裡簡直絕啦!從來沒吃過這麼好吃的豆花!
地址:汕頭金平區公園路匯濤花園1樓(人民廣場附近)
潮汕的滷味和生醃品很出名,鵝肉當然也是。我們去了春梅鵝肉點了三十塊左右的東西,其他客人還提醒我們這個鵝肉很鹹,要蘸旁邊的醬吃,鵝肉沒啥感覺,但那個鵝肝簡直就是入口即化,肥腸好吃!
地址:汕頭中山路,亞強果汁冰對面
潮汕人簡直是嗜茶成性、視茶如命呀!無論是在大清早還是午後,反正各個時段,多麼簡陋的地方,都能看到當地人在喝著茶聊著天。
最出名的功夫茶我們沒喝,杏仁和芝麻茶倒是喝上癮了~每家店的味道都大相逕庭,我們喝了三家,汕頭人推薦的是杉平排福坊,我們覺得最好喝的卻是它對面的福平美味芳香,帶著很大一股茶的清香,大熱天也會愛上!
很多店鋪都會有賣混合的茶,半杏仁茶半芝麻茶,也能中和一下杏仁茶比較刺激的味道。杉排福平坊的就比較貼近糊的味道,福平美味芳香口感更清新,楊記的杏仁味就比較重。
值得一提的是楊記除了賣茶還有賣蒸籠點心,這裡的白果芋泥很好吃!
杉排福平坊:汕頭福平路67號
福平美味芳香:杉排福平坊對面
楊記杏仁茶:汕頭金平區龍眼路62號
潮汕人把粽子叫做粽球,我們去了超出名的老媽宮粽球,在個小巷子裡,一進去就感覺特別出名的樣子^^
雙拼粽球是這裡的特色,半甜半鹹,配料多多,甜的那半有白果、豆沙、板慄,鹹的那半有蝦米、乾貝、香菇、蛋黃、肥瘦肉,最後再淋上一瓢甜醬~
地址:汕頭金平區新關街2號(小公園附近)
汕頭的蠔烙很出名的,就是幹版的蚵仔煎啦,潮汕人都會用來蘸著魚露吃。
地址:汕頭中山路春梅裡公交車站
汕頭有兩家很出名的果汁冰,一家是中山路的亞強果汁冰,還有一家當然就是十二中的草莓冰啦,兩家都是人氣爆棚!
亞強果汁冰就在八合裏海記的附近,吃完牛肉火鍋再來一杯果汁冰再好不過啦。好在水果很新鮮,可以選擇種類真的特別特別多,一般都是選擇兩種水果混搭,一杯價格從15-50都有。
地址:汕頭十二中
這裡的草莓冰真的超有人氣,不過去晚了根本買不到嗚嗚嗚嗚,太遺憾!順便指責一下汕頭巨難等的公交車!!
地址:路邊
潮汕隨處的可見的甘草水果,石榴啦芒果啦各種水果淋上甘草汁,味道好也幫助消化,路上逛著逛著可以買一袋來吃。以前我也蠻常吃,只是淋的不是甘草汁,不過吃起來感覺味道差不多~
潮州是個極有味道的小城, 面積只有那麼一丁點兒大,卻古色古香的,隨便一個角落都有百年歷史的味道,小吃集中在西馬路和牌坊街那一帶。
而汕頭的地標莫過於小公園了,雖然樓房都布滿了斑駁的痕跡,但走在其中別有一番民國風味,是汕頭百載商埠的見證,以前課本裡學到的百貨大樓、紡織品大樓都在這裡喔。
- THE END -
點擊下方識別圖中二維碼
就能關注迷人又風趣的小豬吃番鼠
斯快 /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