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一字源自希臘語「kaweh",意思是「力量與激情」。 在世界各地,人們越來越愛喝咖啡。 隨之而來的「咖啡文化」充滿生活的每個時刻。
咖啡樹是種植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的赤道帶,所以稱為「咖啡帶」。
種植高品質的咖啡豆前提條件也很嚴苛:陽光、降雨量、氣溫、土地一級咖啡豆採收方式和製作都會影響咖啡的質量。
目前世界咖啡豆第一生產國是巴西,大約佔全球產量的15%,但是因為各種氣候和海拔等原因巴西的優質咖啡豆很少,大部分是拿來製作速溶咖啡和罐裝咖啡,或者是跟其它種類的豆子相混成綜合豆。
而排名第二的世界咖啡豆生產國則是亞洲的越南,一度超越了之前的哥倫比亞。
越南咖啡最傳統的喝法就是咖啡加煉乳,以及越南特有的滴漏咖啡。
越南最具代表性的產品是摩氏咖啡、G7咖啡、西貢咖啡、高地咖啡,G7的速溶咖啡應該大家知道的會比較多,很適合亞洲人群口味的一款咖啡。
世界排名第三的咖啡豆生產國哥倫比亞,更注重咖啡的品質和生產,哥倫比亞有著優越的地理條件和氣候調節,為咖啡種植提供了「天然的牧場」,因此哥倫比亞咖啡豆的品質也是享譽全球,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阿拉比卡咖啡豆出口國,而咖啡可以說是哥倫比亞人的驕傲。
咖啡烘焙是一件讓人激動的事情。
還躺在鮮紅色的咖啡果裡的時候,咖啡豆的精彩生命旅程就開始了。從一棵咖啡樹到出產可收穫的咖啡果大約需要五年時間,每一棵樹每年只出產相當於一磅的烘焙咖啡豆。在烘焙這些像卵石一樣的咖啡原豆之前,啡的種植者們就利用自然方法或水洗方法,對這些咖啡豆進行處理。
通過自然的手段,在咖啡果去殼剝出咖啡豆之前,讓成熟的咖啡果留在樹上或採下放在地上曬乾。通過這種水洗的方法,就是將咖啡豆從咖啡果裡剝出來,再將這些咖啡豆放入水中浸泡,然後將它們放在寬敞的地坪上曬乾,或者利用現代化設備對其進行烘乾處理。
咖啡的品種
咖啡的品種以生物學來劃分的話,可以分為阿拉比卡(Arabica)、羅百氏特(Robusta)、利伯瑞卡(Liberica)。但世界上主要飲用的品種是前兩種,因為利伯瑞卡產量不多品質不佳所以常常被忽略。
阿拉比卡的產量大約佔全球產量的70%,阿拉比卡是原產地衣索比亞的代表性品種,但是阿拉比卡的抗病蟲害和抗旱性較低,因此適合在高地地區栽培,咖啡因的含量約1%(按重量計)特別是在1500米以上高地生產的阿拉比卡咖啡豆品質最好。
比如知名的3大咖啡豆牙買加藍山、夏威夷科納、葉門摩卡等都是屬於阿拉比卡品種。
羅百氏特的產量大約佔全球產量的30%,羅百氏特的原產地是在非洲的剛果,因為羅百氏特的抗病蟲害和抗旱性很強,因此產量較高,價格也相對較低,通常種植在低海拔地區,咖啡因含量約2%(按重量計),主要是用來做配豆或者是速溶咖啡的主原料。
而意式濃縮常常是混合阿拉比卡和羅百氏特製作的,羅百氏特能夠提升意式濃縮的醇厚度。
咖啡品嘗
品嘗是對照、比較和品味。
品嘗咖啡就是對多種咖啡進行對照,比較和品味。當您只品嘗一種咖啡,您就無法做出對照和比較。
如果您一次品嘗兩種或者三種咖啡,您不僅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對照和比較,還可以根據它們的香味、酸度、醇度和風味來進行對照和比較。注意:當您品嘗多種咖啡時,首先要品嘗醇度比較低的咖啡,然後再品嘗醇度比較高的咖啡。
香味
一種咖啡的味道首先是通過香味來表現的。事實上,您的味覺主要來自嗅覺——這就是氣味芳香的咖啡讓人滿意的原因。
酸度
跟咖啡品嘗有關的術語中,酸度一詞並不是指味道發酸或者發苦的程度,酸度意味著味道的活潑、濃烈、清新程度。要想明白酸度的高低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您可以想像純水與氣泡水之間的區別。 有種名叫特級哥倫比亞拿裡諾的拉丁美洲咖啡具有非常活潑的口感,於是我們說它的酸度很高。相反,蘇拉維西的味道非常醇厚——於是我們就說這種咖啡的酸度比較低。
醇度
舌頭所感覺到的一種飲料的重量或者密度。飲料的醇度有低有高。為了讓您理解這一概念,我們有時使用「糖漿」一詞來描述一種醇度高的咖啡,例如蘇門答臘咖啡。
風味
這是由香味、酸度、醇度融合在一起給人留下的一種總體印象。提到咖啡的味道,您會想起什麼來呢? 例如,我們常常說「在喝肯亞咖啡的時候,會想起葡萄柚」,意思就是說:我們會在這兩種東西之間產生一些聯想。但是,當我們這麼說的時候,我們並不是指「肯亞咖啡具有葡萄柚的味道」——它的味道就是咖啡特有的味道。有許多種描述咖啡味道的方法,就像有許多種描述白雪的方法一樣。
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