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華商韜略 田林韜
7月9日,滬深兩市成交額連續6日突破萬億,其中滬市成交額為6597.5億元,深市成交額為8598.6億元。
摩根史坦利本周研報認為,隨著最近一輪反彈的持續,中國主要股市指標之一將在明年有望觸及過去10年的最高水平。高盛也同時將跟進,重申「增持中國」。
無獨有偶,不單單是這兩大機構看好A股。瑞信亞太區首席投資官伍澤恩表示:「此次疫情引發的危機加速了中國經濟的技術轉型,電商、網遊和5G將成為關注熱點。此外,房地產也是我們看好的板塊之一,新型城鎮化建設加速以及開發商貸款條件放寬將為房地產和基建項目開發提供持續動力。」
中國國內經濟復甦以及合理的估值水平將成為支撐股市表現的有利因素,該機構看好消費和技術等受益於國內經濟復甦的新經濟板塊。
外資如此看好A股並非無跡可尋。外資發現被稱為「聰明資金」的北向資金,也正不斷搶籌。中信證券研究部門7月5日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北向資金在過去一周整體淨流入A股500億元。
外資對中國證券市場改革和開放抱有充分信心。最近的創業板註冊制改革、紅籌股上市條件放寬等都非常有利於長期提升A股上市公司總體資產質量。中國證監會對A股市場相關衍生品推出時機成熟的表態,也會進一步激勵國際機構投資人對A股增加配置,為A股在全球股指中權重進一步提升有重要的助力。
此外,在目前中美關係仍不確定的大背景下,A股市場因其外資所有權佔比仍比較低,相比於美股,A股抗壓能力相對更有韌性一些。
政策層面來看,無論從財政政策還是貨幣政策,都看到了比較積極的信號,對股市而言是利好因素。外資認為中國的財政刺激和貨幣寬鬆政策一向較為保守。但此舉仍可保留一定空間,以應對未來宏觀環境繼續惡化的潛在風險。預計下半年貨幣政策將維持寬鬆,可能包括針對性小幅下調利率等。
目前在這些海外資管巨頭眼中,中國龐大的資管市場體量是其難以忽視的機遇,隨著許多成熟市場金融資產的增長速度逐步放緩,擁有更大發展潛力的中國市場已成為其「兵家必爭之地」。
到目前為止,本輪超級大漲可以說不管是老股民還是新股民都不常見,這輪大漲用屢創新高、屢放天量來描述是最貼切不過了。新高之後是否還有新高,天量之後是否就是天價?如今3500點近在咫尺,4000點也似乎唾手可得,但許多股民也有如履薄冰之感,新股民、老股民都時不時要問上一句:是不是頂?要不要逃啊?
對此摩根史坦利報告指出,市場過熱有可能導致監管方面的「降溫」,但是目前來講,市場遠遠沒有達到過熱的程度。該行的A股情緒指數顯示,7月6日出現情緒的峰值為65%;而在2015年,該指數接近90%。通常情況下,該指數超出75%才算過熱。
顯然,外資比中國股民還相信A股的牛市已到啊!
——END——
圖片均來自網絡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