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正安尹道真務本堂(八批國保)

2020-12-13 罕見舊照

遵義正安尹道真務本堂(八批國保)

貴州有一座千年古縣,景色宜人卻鮮有人知,很多貴州人也不知道。它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小說之鄉」,巴蜀文化、荊楚文化與黔北古文化在這裡滲透交融,積澱了豐厚的文化底蘊,文藝創作繁榮。它有「中國吉他製造之鄉」的美譽,這裡的吉他製造遠銷海外,吉他文化氛圍濃厚。它獲評中國白茶之鄉、中國野木瓜之鄉、中國大鯢之鄉、中國油桐之鄉和中國特色竹鄉,生態優良,特產眾多。它山川秀麗、景色迷人,境內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溶洞發達別致,山勢藏奇掩雄。它是正安縣,處貴州遵義東北部,是文化強縣,歷史悠久的千年古縣。

正安縣鳥瞰(照片來源於網絡)

尹珍務本堂位於貴州省遵義市正安縣新州鎮政府大院內,距正安縣城40公裡,東靠道真自治縣,南連本縣楊興鄉,西鄰桐梓縣,北接重慶南川,海拔高度640米。務本堂是東漢名儒、貴州文化教育始祖尹道真先生講學、居家及墓葬之地。尹珍務本堂2019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省保碑(照片來源於遵義旅遊網)

現在的務本堂,主體建築為封閉式四合院,始建年代不詳。原為草堂三楹。明萬曆四十年(1612)重建。康熙二十四年(1685)、嘉慶二十年(1859)、鹹豐年間數次修葺。同治年間悉毀,光緒十二年(1886)再建。坐南向北,主體建築為封閉式四合院,「品」字形磚木結構,坐南向北,一正兩橫,中軸線對稱,軸線上依次為門廳、兩廂、天井、正堂(講堂),四面均為高10米青磚砌築的維護牆體。大門額橫排楷書「務本堂」三字。務本堂門前河邊,就是尹珍洗筆淘硯處。

務本堂(照片來源於微正安)

務本堂遠景 (照片來源於:貴州遊俠的博客)

佔地面積5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420平方米。正堂面闊三間、通面闊10米,進深三間、通進深9.5米,穿鬥式封火山牆青瓦頂。大門額橫排楷書「務本堂」3字。左右側立「學者必由是,逝者如斯乎」楷體青石陰刻對聯一副。垂花山門早年被毀,殘基仍在,對聯僅殘存「學者必由是」上聯,下聯被毀。越垂花山門即為青石鋪就的長方形院壩,右側緊緊靠正面維護牆處立一青石質石碑,碑系清鹹豐十年(1860年)正安州知州於鍾嶽撰《尹先生務本堂碑》,碑文2000餘字,對尹珍身世、籍貫等有所考證,惜此碑已殘斷,現僅存上段。務本堂在歷史上曾多次修葺,但均多次被毀。

2002年3月,貴州省文物局進行現場勘測,制定了修繕方案,撥專款進行搶修,使務本堂再一次重現明、清兩代數次修葺、重建時的古樸舊貌,務本堂自尹道真先生手建草堂三楹至今,穿越近2000年的歷史長空,文化的演繹發展已成為鮮明的地域性文化現象,現已此建立了尹珍文化教育基地。這小小的務本堂,與湖廣等地的舊書院遺址相比,狹小而簡陋。可是,這裡,是貴州文化的發祥地,南域文化的發端處。

正堂(講堂)照片來源於微正安

「務本堂」之名,來自《論語·學而》:「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與。」

譯為白話,就是:做人,只要孝順父母,尊敬兄長。那麼,喜好冒犯長輩和上級,是很少見的;不喜好冒犯長輩和上級,而喜好造反作亂的人,是沒有的。君子要致力於根本,根本確立了,治國、做人的原則就產生了。所謂「孝」「悌」,可為「仁」的根本吧。

因為尹珍感到鄉民「生於荒裔,不知禮義」。待自己「學成,還鄉裡教授」,就興學校,舉側陋,移風易俗。教其耕稼,制其冠履,初設媒聘,始知姻娶,建立學校,導之禮儀。讓鄉民成人,學禮。而孝順父母、尊敬兄長,是仁的根本。從教化的角度來看,也是一個人學習成長的基礎。

正堂(講堂)照片來源於遵義旅遊網

許慎(約58--約147年)

許慎 ,字叔重,他博通五經,撰有《五經異義 ,被稱為"五經無雙許叔重",他還精通文字學,所著 說文解字》至今被視為漢學經典。許慎被尹珍千裡求學的精神所感動,對他精心傳授,尹珍刻苦研習五經文字,接受系統的儒家道德思想教育,也體現在"孝悌""忠信"與"恭敬"等方面。尹珍不僅精熟"五經",也得到《說文解字》的真傳。學習期間,正值許慎編纂《說文解字》,尹珍在老師指導下,研習篆書、功習隸體。許慎 撰著《說文解字》 搜集了古今各種書籍、簡牘、碑刻和鐘鼎款識,尹珍刻意摩習,書法技藝大為提高,成為著名的書法家,尤精隸書。南北朝劉宋時期,王愔著有《文字志》 中評述秦、漢、魏、晉間 120位書法家,就列有尹珍之名。唐代張彥遠著《法書要錄》引錄《文字志》的篇目,使尹珍作為書法家留傳於世。清代鹹豐七年刻印的五卷集《廣金石韻府》 中亦收錄有尹珍篆書。

許慎編纂《說文解字》2012年中華書局

公元107年,尹珍北學中原學成歸來,在毋斂壩"手建草堂三楹",設館收徒教學。足跡遍及夜郎、毋斂、珍州、南平軍、鄨等縣,於是南域始有學焉。為南中早期教育事業的創辦者之一,有"南域知學自珍始"之稱,對西南地區的文化影響,沽溉深遠,"凡屬牂牁舊縣,無地不稱先師"。

尹珍設館授徒,啟蒙教化,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是蒙學,學生學習的是字書,目的在識字。童蒙識字教材,用規範的正體小篆寫就,依文理編成韻文,便於記誦。教學中把識字和理解文意結合起來,學生在識字教育過程中接受一些常識。尹珍教學十分重視文字條例,造字微詣,以及書法藝術,解說文字教學八體,極為認真,學生文字學和書法造詣都較高。第二階段學生學習《論語》,《孝經》,對學生進行較系統的儒家道德教育。即以"仁"為核心,以"禮"為形式的道德規範。"修十義以治七情",教育人們以"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這"十義"來陶冶、約束人們在喜、怒、哀、懼、愛、惡、欲"七情"。

在授徒中有習字課,傳授書法藝術,自己也日習千字。務本堂門前河邊就是尹珍洗筆淘硯處。尹珍於桑梓之地辦學、傳道、授業、解惑、啟蒙教化,"興起學校,漸進遷其俗"。使蠻荒之地的南夷邊民潛移默化地接受了當時中原地區的文明、道德和風俗。尹珍身體力行,言傳身教,對父母兄長的孝順,對弟妹子侄的慈愛,以及忠於職守,交朋友重信義,對民眾謙恭和藹等,都被地方官和鄉黨輿論公認為"孝廉"楷模,名聲遠播。

永興元年(公元153年)學者應奉(字世叔)任武陵(今湘西、黔東一帶)太守,"興學校,舉側陋,移風易俗"。尹珍雖年已古稀,但精力充沛,慕名就近前往師事應奉,學習圖緯(即讖緯,是一個龐大的神學體系,其內容博雜,無所不包,與數術佔術、神仙方技、原始宗教、儒家經說及古代自然科學都有密切關係,其核心則是以陰陽五行為骨架,天人感應為主體的神秘思想)。學成,精通"天地人"三才之道。

東漢時儒學盛行,朝廷已將儒學立為官學,立五經博士,錄用官吏,試八體,只要精通五經之一就可為官。漢代學人文字水平和書法造詣都較高,篆書和隸書優異者可為尚書史。統治者為招攬治國人才,主要是通過經學取仕。因此,東漢時,民間立館傳經之風盛行,全國郡、縣、鄉均設經師,經學大盛,產生了不少著名經學大師,某些著名學者世代傳經,形成經書"家法",著錄生徒成千成萬。參加拜師讀經者多為地方郡、守、豪族弟子,因為這些門閥大族弟子在察舉徵辟中會得到優先。

東漢王朝實行推薦"茂才"和"孝廉"人士,尹珍是許慎高徒亦是名師大儒,既是豪門"名望",又有啟蒙教化之"德行",守孝道之善狀,聲譽很高,為鄉黨輿論所推崇。地方官以其精通經術,選入文學科向朝廷舉薦。尹珍因經術選用,被朝廷選去作尚書丞郎,後官至荊州刺史。

尹珍刺荊州,秩本六百石,而監臨二千石官,可謂秩卑權重而賞厚。刺史以六條省察郡國而僅以奉詔奏事的時期,他還是中央派出的監察官,而非地方官。但刺史權任極重,可以控制地方二千石長吏,事實上極易越權,加之東漢後期階級矛盾尖銳,為加強對地方控制和鎮壓農民起義,逐漸賦予刺史以六條外職權,擁有領兵之權,有選舉、刻章之權。於是刺史便由單純的監察官發展為總覽地方大權的行政長官。"漢之盛,朝廷重賢良文學之士通一經名一藝者,得與公車,或為丞相,或仕至二千石,由是以儒術飾其吏治,故得人之盛。尹珍既有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修養;又有以儒術治吏的經偉奇才,成為漢廷重臣。尹珍的老師應奉亦在朝廷當了司隸校尉,師生二人在全國名顯一時,傳為佳話。

尹珍功成名就,但年老體弱,遂辭官還鄉,重操舊業,將原學館改名為"務本堂",矢志育人。公元 162 年(桓帝延熹五年)病世,葬於務本堂後,卒年84 歲。《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華陽國志·南中志》、康熙《平彝縣誌》(康熙三十四年改夷為彝)、光緒《平彝縣誌》對尹珍均有記載,就連《中國人名大辭典》、《辭海》等權威性辭典也有專條介紹。尹珍與平夷人傅寶、夜郎人尹貢一起被譽為"南中名士",與舍人、盛覽被後人並稱為"漢三賢"。

清晚期務本堂信札(照片來源孔夫子舊書網)

貴州教育鼻祖——尹珍(中國臺灣網 李丹 攝)

嘉慶二十年,貴州撫憲牌開;照得本部院讀《後漢書,西南夷列傳》:"桓帝時,郡人尹珍,自以生於荒裔,不知禮義,乃從汝南許慎,應奉受經書圖緯,學成,還鄉裡教授,於是南域始有學焉。珍官至荊州刺史。"複查《貴州通志 》,鄉賢首列尹名,是黔中之後學,允當矜式。但不知各屬書院,有無奉祀木主,合垂拐查。為此,牌仰該府,轉飭所屬州縣,立即查明該處書院內,如尚未設尹公木主即由地方官捐廉恭設,奉祀其木主,上書'漢儒尹公道真先生之神位'俾肄業諸生,歲時禮拜,以發其尚友之思。仍將尊辦緣由報查……自此,邊隅弦誦,朝夕觀瞻,不特後世鹹之宗,允副大憲敦崇之典矣"( 《 正安州志》 )。 由此可知,全省各府縣學書院,在嘉慶二十年後,始設尹公木主,形成尊崇尹公之大氣候。才有"凡屬牂牁舊縣,無地不稱先師,食鄉社"的盛事(鄭珍語)。

尹珍的功績,晉代常璩的《華陽國志》中最早提及:"毋斂人尹珍,字道真,以生遐裔,未漸庠序,乃遠從汝南許叔重受五經,又師事應世叔學圖緯,通三材。還以教授,於是南域始有學焉。"南朝範曄《後漢書》亦贊成此說,稱:"郡人尹珍,字道真,自以生於荒裔,不知禮義,乃從汝南許慎、應奉受經書、圖緯。學成,還鄉裡教授,於是南域始有學焉。

"清代嘉慶年間《四川通志》中說:"漢,尹珍……從許慎受五經還,巴渝之人始知學。"(清)鄭珍的《遵義府志》說:"凡屬牂牁舊縣,無地不稱先師"。(清)袁靄如《尹珍考》中說:"(尹珍)卒得其微言妙義,以教化鄉人,使椎魯之俗,盡變為彬雅之觀。且不惟一時,而又使數千百年後之人,俎豆衣冠,屍而祝之。"民國《南川縣誌》載:"……尹先生處遐裔之中,獨能克自振拔,不遠千裡從師訪道,卒得其微言妙義,以鄉人教其鄉,其事尤鮮。""一尹子而綦江、南川、正安、綏陽、桐梓皆之。""……先生教授時,黔蜀地相接,其影響遍及'綦南兩邑'",又說:"昔人稱文翁化蜀,顧翁守地,為民父母,自有教化斯民之責, … … 尹先生處遐裔之中,獨能克自振撥,不遠千裡從師訪道,卒得其微言妙義,以鄉人教其鄉,其事尤鮮。"

民國時期正安縣府大門(照片正安論壇)

民國 32 年(公元 1943 年)貴州省政府編纂出版的 《貴州名賢傳·尹珍傳》 載:"正安新州地方有個務本堂,就是從前尹先生講學之處,可以說尹先生是貴州文化的開創人,正安是貴州文化的策源地,為紀念這位先賢,特呈準中央政府,將正安縣劃出一部份,另設一個新縣,稱為道真縣"。

以尹珍名字命名,還可追溯到唐宋時,土人深感尹珍教恩,以地命名珍州,寄託懷賢情思。"道真教授南域,許應之學,久饜飲於文人學士獠婦苗童之口,故因其斯愛斯傳者以名其郡,命名之中懷賢寓焉"。"昔言子傳學於吳文翁教化於蜀,先生可以媲美,先生謂珍,是以後之人以珍州名其鄉。復謂其名用其字真安州以生先字道真也;不斥其字更其號名正安州,以先生號道正先生之學久乃益光。曰務本、曰樂道,小學經藝允為百世之師矣"( 《 正安州志》)。

民國時期,新州毋斂壩地方還以"務本鄉"、"故裡鄉"命名。並有"漢儒尹道真先生故裡"石碑,慣稱"故裡碑"。綏陽縣旺草場亦名"尹珍場"、"尹珍鄉",今旺草仍有"尹珍中學"、"尹珍小學",綏陽縣城有"尹珍路",正安縣城有"尹珍廣場"、"尹珍大道",文化路圖書館旁有尹珍塑像。遵義市"三閣公園"內建有"尹珍堂"內立尹珍塑像,紀念漢代三賢尹道真先生。

明清兩代,爭相考證尹珍,研究尹珍。以明萬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綏陽知縣詹淑撰 《尹珍講堂銘》為最早考證尹珍籍貫的人。遵義知府趙遵律撰《尹珍考》,趙宜霖《重修務本堂小序》,莫與儔 《毋斂先賢考》,餘正燮《書後漢書·夜郎傳》 ,於鍾嶽 《尹道真先生務本堂碑記》,莫庭芝 《尹先生祠堂記》 ,四川舉人袁藹如《尹珍考》等考證文章最有影響。

現代,亦出現尹珍研究熱,如萬大章《漢尹珍學歷考》,王燕玉 《尹珍的身世籍貫遺蹟考說》(《貴州文史叢刊》),邱仲書 《貴州文化開山祖師尹道真先生軼事》(臺灣《黔人》雜誌),周子言《尹珍籍貫考》(《貴州師範大學學報》)、黃明福《漢代名儒尹珍與道真縣》(《貴州方志》,陳福桐《六千舉人,七百進士》(《貴州文史天地》),劉學株《尹珍故裡的沉思》(《貴州日報》),邱洪《尹珍的鄉裡及地名遺蹟考》(《貴州大學學報》),潘大成《道真縣與漢儒尹珍》(《黔人》雜誌),黃萬機的最新研究成果 《尹珍與"毋斂學"》等。這些研究成果,分別從歷史、地理、民情習俗、宗教信仰、文化背景、漢學淵源、地名遺蹟等考證,對尹珍進行研究,為貴州文化尋根,褒揚尹珍在文教史上的貢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發布《國務院關於核定並公布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國發〔2019〕22號)

在尹珍文化及其精神的影響下,貴州明清兩代出現了"六千舉人,七百進士"的盛況,出現了被譽為"西南碩儒"的鄭珍、莫友芝,出現了光華顯世的"沙灘文化"……就當代來說,就有一批如石定(全國獲獎小說《公路從門前過》的作者)、趙劍平(獲全國少數民族文學獎)等省內外、國內外知名作家和藝術家。貴州各地尊師重教為風氣,因而推動了貴州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正安縣因漢儒尹珍而名揚於世,人因地傳,地因人傳,人才輩出。至今一千九百年來,尹珍文化流風遺韻,沾溉深遠,承前啟後,人文蔚起,成為一個鮮明的地域性文化現象。人民日報海外版曾以 《尹珍故裡書卷飄香》為題作了報導,讚揚漢代西南文化大師尹珍故裡的文化風氣,歷經千餘年而不衰。

正安縣將以新州尹珍務本堂為主進行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申報工作。(照片來源微正安)

尹珍先生的精神,講得通俗一點,就是三條:

1.生於南蠻,而不甘荒裔。——不甘落後,自強不息,嚮往文明。

2.北學中原,而博通三才。——勤奮好學,廣師博學,學不畏難。

3.歸裡教授,而頓開南域。——報效家園,熱愛家園,不忘本根。

相關焦點

  • 讓溫暖的遵義「承包」你的冬季旅遊
    市內精品遊線醉美遵義·重溫紅色經典之旅遵義播州區(苟壩會議會址)——遵義(會址旅遊景區)——婁山關景區——赤水河谷旅遊公路(仁懷至習水段)——習水(含土城古鎮、四渡赤水紀念館、中國女紅軍紀念館、土城渡口、青槓坡戰鬥遺址等)——赤水(世界自然遺產地)
  • 今天,正安「黃花」坐上「專車」去上海啦!
    從去年9月份開始,正安野木瓜飲料首批22噸進入上海市場,正式貫通了正安農特產品通往上海的快車道以來,隨後,正安蔬菜、方竹筍、生態雞等產品陸續搭上「黔品入滬」的直通車,讓大山裡的珍饈出現在了上海市民的餐桌上。
  • 推薦|「疫」去春來,8條精品線路帶你看遍遵義絕美風光!
    推薦線路:遵義(會址旅遊景區)——正安(吉他產業園、尹珍務本堂)——道真(中國儺城)——務川(仡佬龍潭古寨 祭天朝祖)務川鄉村一景推薦品嘗:豆花面羊肉粉 劉二媽米皮 蛋包洋芋 戀愛豆腐 烤小豆腐 正安牛肉 蒸米皮 椒麻雞 野木瓜汁 牙籤肉 油茶 三么臺宴 長桌宴
  • 「脫貧攻堅看遵義」新聞發布會正安主題發布|務本求實敢為人先全力...
    8月17日,遵義市召開「脫貧攻堅看遵義」第五場縣(區、市)專場新聞發布會,正安縣委副書記、縣人民政府縣長吳起在會上作了主題發布。「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中國白茶之鄉」「中國吉他製造之鄉」「中國野木瓜之鄉」「中國綠色名縣」等名片孕育了正安綠色發展引擎。2019年,全縣增比進位綜合測評位居全省縣域第二方陣第一名。2020年3月,貴州省人民政府發布關於正安等24縣退出貧困縣序列公告,正安以「00099」的成績,在全省16個深度貧困縣中率先實現「清零」脫貧摘帽。
  • 尹氏來源可以追溯到周朝
    尹氏來源出自少昊的後代,以邑為姓。據《通志氏族略以邑為氏》等所載,據說少昊為古代東夷族的首領,號金天氏。東夷族以鳥為圖騰,相傳他曾以鳥名為官名,設有工正和農正。管理手工業和農業,少昊之子為工正,主制工失,被封於尹城,世稱尹殷。子孫世掌其官職。殷的後代多用封邑名「尹」作為姓氏,周朝時尹氏子孫的封地一直在尹這個地方。
  • 正安野木瓜「閃耀」上海街頭-新華網
    為使野木瓜產品繼續拓展市場,近期,上海市委網信辦、貴州省委網信辦和遵義市委網信辦聯合開展了網絡扶貧活動,在上海8000餘輛計程車上投放野木瓜廣告,讓正安野木瓜「閃耀」上海街頭。  該公司總經理張劍介紹,正安野木瓜在2011年申請為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加工工藝被列為遵義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公司用野木瓜為原材料,開發了木瓜汁、木瓜凍乾片、木瓜蜜餞等休閒食品。
  • 有一種文化,很遵義!
    建設以仡佬族民族文化為核心資源的大型文化旅遊綜合體; 新蒲新區著眼新技術對傳統印務的改造與提升,配套其他文化產業業態,打造遵義市印刷工業園區,促進文化產業結構優化; 鳳岡縣將生態文明、農耕文明與歷史文化有機融合,打造瑪瑙山文化旅遊景區; 正安縣發展以吉他為主的裝備製造業,打造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區—正安吉他文化產業園
  • 對不起,正安蒸米皮,不接受批評!
    清晨叫醒正安人的或許不是鬧鐘而是心中的那份摯愛正安小么妹發現,不少慕名而來的外地朋友,最不能省略的一個步驟,就是吃一碗正安蒸米皮,不過也少許人吃完後,覺得沒有廣東腸粉有勁道、沒有遵義劉二媽有觀感、沒有辣雞米皮的狠勁…..
  • 上海助遵義貧困縣華麗轉身:點蠶成金,賣出了全球1/7吉他
    在遵義,多個曾經的貧困縣已經通過因地制宜發展產業的方式走上了脫貧致富之路。在今年3月的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表示,長遠看,東西部扶貧協作要立足國家區域發展總體戰略,深化區域合作,推進東部產業向西部梯度轉移,實現產業互補、人員互動、技術互學、觀念互通、作風互鑑,共同發展。
  • 貴州各級交警進入戰時狀態 多部門開展抗凝保暢工作
    此外,貴州畢威高速威寧段、赫章段,都香高速、銅大高速等高速橋面和路肩出現凝凍,遵義鳳岡、正安,都勻等地一些國道也出現了凝凍現象。貴州省各級交警部門全面進入了戰時狀態,全警動員,嚴格落實24小時勤務制度,確保高速公路巡邏管控全覆蓋,在重要路段、時段採取預防性撒鹽等措施,全力開展抗凝保暢工作。
  • 正安姑娘「遺失」黑色塑膠袋,有3500元學費!
    公司地址:正安縣一小斜對面:甲卜教育正安體驗中心。18024575671)▼ 【招聘】招聘手工活人員 在家可做的手工活 常年有活 簡單好做 時間自由 包教包會 適合所有人員 80-300一天 有意向的加微信諮詢(聯繫電話:15215555826)▼ 【求職】送快遞,(聯繫電話:18685631487)▼ 【招聘】陝西儒尚雅匯電子商務平臺遵義地區代理商誠招
  • 與時間賽跑,貴州正安交警上演現實版「生死時速」!
    這幾天突然轉涼但下面這兩件事卻溫暖人心與時間賽跑 正安交警鐵騎緊急開道護送病人就醫當天上午11時10分,正安縣公安局交警大隊四中隊鐵騎隊員朱浩東、陳堯接到交警大隊指揮中心指令,一輛運送病人的車輛快到正安了怕城內堵車,請交警護送車上的病人前往縣醫院搶救。朱浩東、陳堯來到電信紅綠燈接到了送病人的麵包車,一名四五十歲的婦女昏迷不醒,旁邊的家屬面色焦急萬分,人命關天,刻不容緩。朱浩東、陳堯立即警車護送病人車輛迅速趕往縣醫院。
  • 國臺張春新:唱響遵義好產區,精釀中國好醬酒
    「唱響遵義好產區 精釀中國好醬酒」。昨天,貴州國臺酒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春新在「紅色遵義·神秘醬香」——2020中國醬酒大會上發表了上述核心主題演講。遵義作為中國白酒重要產區,2019年規模以上白酒產量24.62萬千升,實現營業收入1030.19億元,實現利潤590.72億元。茅臺鎮作為遵義地區醬酒核心產區,以「獨特的自然資源優勢」和「正宗醬酒標籤」及茅臺的強勢引領,這些年獲得了快速發展。國臺酒業紮根茅臺鎮20年以來,認認真真學習茅臺,踏踏實實做好國臺,迎來了良好發展勢頭,展現出「醬香新領袖」的氣質和潛質。
  • 「圖說」遵義,城鎮日新月異
    遵義一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城市日新月異來!一起欣賞遵義的變化~▲紅花崗區·遵義國際商貿城▲匯川區·遵義古城▲播州區·花茂村▲新蒲新區▲仁懷市▲赤水市·赤水大瀑布▲桐梓縣·新城區▲綏陽縣·十二背後▲正安縣·吉他▲習水縣▲餘慶縣·飛龍寨▲湄潭縣·天壺博覽園▲鳳岡縣·
  • 來遵義一定要去的地方
    遵義會議會址遵義會議會址原為黔軍25軍第二師師長柏輝章的私人官邸,整個建築分主樓、跨院兩個部分。主樓的走廊是一個觀景、拍照的好地方,這裡可以看到周圍蒼翠挺拔的群山指點昔日紅軍二佔遵義時與敵軍鏖戰地紅花崗、插旗山、玉屏山、鳳凰山諸峰。在遵義會議會址遊覽,必然要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 遵義十大特色美食名菜!
    遵義的特色菜是什麼呢?你們都吃過哪些遵義名菜?一,【烏江魚】烏江魚是貴州遵義特產之一,屬於貴州黔菜。」「烏江魚」是遵義烏江鎮一家歷史悠久、特色鮮明的餐飲品牌,四菜一湯,名副其實。三、【遵義鹽菜扣肉】遵義鹽菜扣肉是貴州地區的一道特色菜餚,屬於貴州黔菜。西南部,尤其是貴州東北部的鹽菜,是用芥菜晾乾後切碎醃製而成的一種菜餚,不是醃漬過的,不是酸菜或梅菜。
  • 河伯的新娘大結局 河伯和尹素雅究竟有沒有在一起?
    河伯尹素雅抓緊時間約會獲得神力的尹素雅在撈起父親尹盛駿之後,拿到了父親身上仍然帶著的朱東的坐標,由於朱東的坐標一直存在可以幫助神僕人實現一個願望的功能,所以聰明的尹素雅便想到可以利用自己的這次許願機會,將河伯送回水國
  • 正安街道正式揭牌成立
    10月1日,我區舉行正安街道揭牌儀式,正安街道工作由此翻開新的篇章,開啟新的徵程。上午9時許,任顯智、李永吉以及正安街道主要負責人共同為中共重慶市開州區正安街道工作委員會、重慶市開州區人大常委會正安街道工作委員會、重慶市開州區正安街道辦事處、中共重慶市開州區正安街道紀律檢查工作委員會、重慶市開州區正安街道人民武裝部揭牌。根據《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撤銷開州區鎮安鎮設立正安街道的批覆》,撤銷鎮安鎮,設立正安街道。
  • 防凝凍保民生保暢通保安全
    原標題:防凝凍保民生保暢通保安全   市減災
  • 時光貴州、正安吉他……貴州認定11個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
    貴州省發展改革委獲悉,近日,為進一步加快現代服務業集聚區規劃建設,努力提升全省服務業發展質量和水平,經實地調研考察、專家評審及公示,省發展改革委印發《通知》認定正安吉他文化產業發展集聚區、中國辣椒城辣椒產業綜合服務集聚區、貴陽傳化現代物流集聚區等11個集聚區作為貴州第十批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