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高空墜下的肥皂,砸中了合肥市七裡香榭小區一母親懷中的嬰兒,導致嬰兒顱腦損傷、顱內出血、顱骨骨折。就在近日,合肥市瑤海區人民法院對這起高空拋物案宣判。瑤海法院一審判決事發樓棟29戶每戶賠償1416元,物業承擔30%。
高空墜物砸中嬰兒,造成顱骨骨折
事情發生在2018年9月4日晚6時許,母親李某抱著剛剛4個多月孩子在小區和鄰居閒聊時,不料孩子居然被從天而降的一塊肥皂砸中。李某立即報警求助,孩子也被立即送往醫院救治。之後,孩子被診斷為,閉合性顱腦損傷、創傷性顱內出血、顱骨骨折、頭皮血腫。而之後兩個月,孩子又出現了腦出血的情況,再次住院治療10多天後才出院。所幸,經過一段時間康復,目前已經2歲半的孩子,情況比較穩定。
找不到肇事者,30多戶成被告
高空墜物發生之後,合肥市公安局長淮派出所接警後至現場調查,民警逐層排查後未發現具體侵權人。
為了討一個說法,李某夫婦將事發樓棟的一共30多戶起訴至瑤海區法院。
據了解,事發樓棟一共34層,1號樓西側住戶衛生間窗戶正對廣場,所以原告認為,這塊肥皂很可能是從衛生間窗戶墜下的。因此將除了1樓之外的其他樓上30多戶(包括租戶)以及當時管理小區的物業公司起訴至法院,要求被告共同賠償各項損失7.8萬餘元。
法院判決29戶每戶賠償1416元
對於此事,被告物業公司深圳市某某物業公司合肥分公司辯稱,該公司僅是七裡香榭小區的管理人,並不是使用人,在事發前已經盡到物業管理的責任,並且在小區多處張貼禁止高空墜物的公告等,請求駁回原告的訴請。
被起訴的有的住戶稱,事發當日不在合肥,在外地出差。有的住戶稱,房子是毛坯房,一直沒有人居住。也有住戶稱,房子一直在出租,應該找租戶。
對此,瑤海區法院認為,「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築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的,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給予補償」。本案肥皂應屬不明拋擲物、墜落物。肥皂自高空墜落,除1樓之外,從2層以上墜落均存在可能性,應由建築物使用人承擔補償責任。本案中有的業主提供了房屋租賃證明,可以排除其實施侵權的可能性,應由租戶承擔責任;有的業主提供了合肥供水集團出具的證明,證明無用水量,可排除其實施侵權行為的可能性;有的住戶提供了社居委證明,證明不在該處居住,可以排除侵權可能。
因此法院一審判決,其中的29戶(部分是租戶)承擔賠償責任,每一戶給付補償款1416元。
物業被判擔責30% 已提起上訴
對於物業公司是否擔責的問題,瑤海區法院一審認為,根據該院勘驗可知,小區內1號樓門禁開著,住戶表示單元門禁長期不關閉,物業公司未能舉證反駁,被告作為物業服務企業,未能妥善及時地處置安全隱患,放任隱患的存在,未盡物業管理義務,應承擔過錯賠償責任,具體責任比例酌定為30%。據此,一審判決,深圳某某物業公司合肥分公司給付賠償款1.7萬餘元。
目前,該物業公司不服一審判決,已經向合肥中院提起上訴。
專家稱有嫌疑的人需共同擔責
11月16日,這則「肥皂砸中嬰兒」的新聞經合肥報業全媒體微信平臺曝光後,收到了很多網友的評論。網友在譴責肇事者的同時,也提出疑惑,為啥找不到肇事者,整棟樓的住戶都要擔責?
安徽大學法學院的民法領域專家稱立法的初衷是保護受害者的利益。「雖然現實情況下,只有一戶是實際的侵權人,但在無法確認侵權人的情況下這一棟樓都有嫌疑,那麼有嫌疑的人則需共同承擔責任。」另外,專家認為,物業肯定需要承擔責任,作為小區的管理者,物業有義務對住戶宣傳高空拋物的危害,也必須對可能會引發的問題進行預防。「這樣的判決有助於督促物業履行義務,以避免物業在該類事件發生時置若罔聞。」專家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