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赫那拉氏曾擊敗過愛新覺羅氏,兩家可是世仇

2021-01-12 葦說歷史真相

清朝是一個由少數民族所建立的王朝,滿族,一個來自大草原的部落民族。愛新覺羅一族很厲害,兼併了其他部落,打得其他部落認輸,最後更是入主中原地區,成了天下霸主。

愛新覺羅成了皇族,那來自草原的其他民族自然也就成了愛新覺羅的奴才,而這就包括當初很厲害的葉赫那拉氏。

葉赫那拉和愛新覺羅之間的愛恨情仇如果要仔細說的話,大概可以說個三天三夜。

在東北遼闊的土地上,生活著眾多的少數民族,女真也在其中。到明朝時,女真分為建州、海西和野人三部分。 明永樂元年(1403),明政府在綏芬河流域設置建州衛,後來又任命努爾哈赤的先祖猛哥帖木兒為建州左衛都指揮使。兩衛輾轉遷徙,都遷到了以今新賓老城為中心的地方,後又分出了建州右衛,這樣就形成了建州衛、建州左衛和建州右衛。

葉赫是海西四部之一,與其它幾部一起生活在今遼寧開原以北至松花江大曲折處。葉赫先世姓土默特氏,本是蒙古族,後來滅掉扈倫納拉部,改姓納拉氏,納拉是太陽的意思。明朝,葉赫的兩個後裔清佳努和揚吉努為首領,他們依險築城,稱雄於海西女真。

由於長期共處和交流,葉赫與建州在語言、服飾等方面基本相同。

明成祖永樂四年二月,星根達爾漢建立葉赫國之後,建立了葉赫東城和西城,東城在今天遼寧省遼源市龍首山,西城在梨樹縣葉赫鎮。星根達爾漢去世後,其子席爾克明噶圖成為首領,這時候的葉赫部還不是十分強大,經常受到當時海西女真最強的哈達部的侵擾,到了席爾克明噶圖之子齊爾哈納的時代,葉赫部逐漸開始發展。

葉赫那拉氏族與愛新覺羅氏族之間的的矛盾由來已久。據說早在元末明初時,葉赫那拉氏族與愛新覺羅氏族之間發生了一場戰爭。

當時,愛新覺羅家族的頭領為了使葉赫那拉氏臣服,指著大地說:「我們是大地上最尊貴的金子(愛新覺羅是金子的意思)!」而葉赫那拉的首領聽了一陣大笑,他指著天上的太陽說道:「金子算什麼,我們姓它(葉赫那拉就是太陽的意思)。」結果,在那場戰爭中,葉赫那拉氏最後打敗了愛新覺羅氏,成為當時女真族最大的部落。

明萬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努爾哈赤攻下了葉赫城,葉赫首領金臺石被捉。據說,金臺石臨死時大喊:我生前不能存葉赫,死後有知,一定不使葉赫絕種,即使剩下一個女人,也要報仇雪恨!也許以這個傳說為藍本,傳出了清廷宮中后妃不選葉赫的祖制。

其實這是荒誕的無稽之談,而努爾哈赤從此認為」滅建州者必為葉赫」。不過蔡東番的《清史演義》裡頭講說努爾哈赤修堂子挖出一個碑,上頭有幾個字,「滅建州者葉赫」,清朝後來果然就滅在葉赫手裡頭,慈禧太后是葉赫那拉氏,光緒那個皇后也是葉赫那拉氏。

但實際上,就目前滿文、漢文、朝鮮文的記載中好象壓根兒沒有這回事情,就是修堂子沒有挖出石碑,至於後來慈禧太后是葉赫那拉氏,光緒的皇后也是葉赫那拉氏,這似乎是一種冥冥當中的歷史巧合。

到了現代,國內娛樂圈中仍有不少來自葉赫那拉氏的大咖,比如那英、吳京、李宗翰、那威,惠英紅等等。

相關焦點

  • 葉赫那拉氏和愛新覺羅氏的漢語意思是什麼
    說到清朝,令人震耳發聵的兩個姓氏莫過於愛新覺羅氏和葉赫那拉氏了。愛新覺羅氏是清朝的皇室姓氏,按今天的話來說,屬於國姓。葉赫那拉氏卻因為出了個老佛爺而名聲大噪。一、葉赫那拉氏葉赫是女真族最古老的氏族部落之一,因分布於葉赫河得名。葉赫河位於今天吉林省四平市西南,葉赫滿語本意為:野鴨子。葉赫河滿語意為 :野鴨河。那拉:滿語為「愛」的意思。那拉氏,又譯納喇氏、納蘭氏,是出過很多名人的滿族一個大氏族。
  • 「我葉赫那拉就算只剩下一個女人,也要滅了愛新覺羅!」
    清朝的興起是因為努爾哈赤滅了這個姓氏的部落,清朝的滅亡也是因為這個姓氏的女人慈禧太后,真是驗證了清朝第一個皇帝努爾哈赤的預言,滅愛新覺羅家族的必定是葉赫!今天給大家講講愛新覺羅家族和葉赫那拉家族不解淵源!
  • 慈禧「滅亡」滿清果真是為葉赫那拉氏報仇嗎?網友:幹的漂亮
    葉赫部先祖居住的地區,在今天的哈爾濱葉赫那拉與愛新覺羅的世仇明朝中後期,建州女真開始崛起,所以明朝在女真地區推行當年在蒙古地區推行過的政策,開始「以夷制夷」,大力支持葉赫部,並把它作為制衡建州女真的重要力量
  • 和愛新覺羅氏之間是什麼關係?
    和愛新覺羅氏之間是什麼關係?沒有前朝重臣,只有後宮女人,大家好,歡迎來到今天的戚記聊古今文化。烏拉那拉氏,相信喜歡看清宮劇的朋友們對這個姓氏並不陌生,在那些大火的清宮後宮戲當中,總是能看到烏拉那拉氏這個姓氏,而且,通常都是位居皇后,烏拉那拉氏,在整個大清歷史的後宮當中,確實不簡單。明末的時候,烏拉那拉氏一共分為四大支脈,葉赫那拉,烏拉那拉,輝發那拉,哈達那拉。
  • 同屬那拉氏,烏拉那拉氏為何如此不堪,葉赫那拉氏卻主宰大清王朝
    三大女真分布圖雖然四個姓氏並不同源,但在海西女真歸順愛新覺羅氏後,《八旗滿洲氏族通譜》將其統一歸為那拉氏歸入滿洲八旗。孝敬憲皇后烏拉那拉氏相比之下,和愛新覺羅氏有著深仇大恨的葉赫那拉氏的三位皇后反倒是地位尊崇,無以復加。
  • 她直到二十歲才出嫁,是葉赫那拉氏唯一的皇后,權力不輸慈禧
    她就是隆裕太后,葉赫那拉.靜芬,她也是一輩子沒得到過皇帝丈夫垂愛的悲劇皇后。她的人生很特殊,自從出生,就是慈禧太后的侄女;嫁給光緒後又是中宮皇后,她是葉赫那拉氏唯一活著被封為皇后的女人;光緒去世後,她又是中國封建王朝最後一個垂簾聽政的皇太后。「高齡出嫁,丈夫不愛」用來描述隆裕太后最合適不過。因為根據滿洲的習慣,一個女子十三四歲才是正常的年齡,她卻硬是拖到了二十歲!
  • 郭德綱在相聲裡調侃葉赫那拉氏,今天葉赫那拉到底姓什麼呢?
    郭德綱調侃于謙,說于謙老師祖上是滿族葉赫那拉氏。宣統退位,取消帝制,滿人改了漢姓,然後葉赫那拉氏,改姓拉!老拉家的院牆上,統一畫個圓圈,裡邊寫個拉字。老郭的相聲,當然只是調侃。不過,這段相聲裡提到的滿人改漢姓,卻是歷史上確實發生過的。辛亥革命後,很多滿族人為了避災,為了讓自己能夠隱藏在漢人當中,所以往往就把原本的滿族姓氏,改成了漢族姓氏。
  • 葉赫那拉:一個跟愛新覺羅牽扯不清的神奇家族,據說不死不休?
    葉赫那拉部的女人,總是跟愛新覺羅家族的關鍵時刻聯繫在一起。除了開國之初的孟古哲哲、東哥,葉赫那拉氏還在清王朝覆滅的時候為其提供了慈禧和隆裕。據說,葉赫部在被清太祖努爾哈赤滅亡時,首領布揚古臨死前曾對天發誓:「我葉赫那拉就算只剩下一個女人,也要滅建州女真。」因此,民間一直流傳著葉赫那拉與愛新覺羅世代為仇,清廷宮中后妃不選葉赫的祖制。
  • 愛新覺羅氏的由來
    清朝皇帝姓愛新覺羅。清朝開國皇帝皇太極是愛新覺羅氏的第五代傳人。其實真正姓愛新覺羅是從昌安開始。愛新覺羅氏是從覺羅氏中分離出來的。提起覺羅氏的來源還有一個神話故事呢。  一晃過了半年,佛庫倫的身子發生了變化,肚子一天天大了起來。過了十個月,一個小男孩呱呱落地。阿不卡問明了原因,告訴她:「你吃的那個梨子是長了一萬多年的仙果。男人吃了可以長生不老,女人吃了便不婚而孕。」接著又說,「此子乃天賜之童,他的後人一定會主宰乾坤的,把他放回到大梨樹下去吧。」  佛庫倫把小孩送到大梨樹下。
  • 歌星那英原來是滿族人,父親葉赫那拉氏,跟慈禧太后是這種關係!
    那英是中國歌壇屈指可數的幾大天后之一,她是《中國好聲音》的常駐導師,她曾被《Time》時代雜誌評為「13億華人最愛的聲音」,更有東方惠特妮·休斯頓的美譽。同時,那英也曾因為辱罵刑警、諷刺刀郎、姚貝娜事件被人們所詬病。
  • 葉赫那拉氏:這個姓氏出過很多著名的人,分布在滿清的前朝和後宮
    女真部落是一個特別古老而悠久的部落,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個女真古老的姓氏,就是葉赫那拉氏。一提到這個姓氏,是不是很多人都會想到葉赫那拉和愛新覺羅的那個古老的傳說呢?最開始元朝末年明朝初年的時候,在草原上葉赫那拉和愛新覺羅爆發了一場戰役。愛新覺羅自稱自己是金子,而葉赫那拉自稱自己是太陽。那麼大家猜猜,是金子贏了,還是太陽贏了?
  • 滿洲有八大姓,為何唯獨沒有「愛新覺羅」氏?清朝國姓從何處來?
    01引言都說滿洲有八大姓,其中有瓜爾佳氏、佟佳氏、索綽羅氏、馬佳氏、祁佳氏、富察氏、那拉氏、鈕祜祿氏。02愛新覺羅姓氏的傳說我們都知道,滿洲是女真三大部中來的。而滿洲人的先世還曾建立了金朝。《東華錄》中記載:至如尊崇本朝者,謂雖與大金俱在東方而非同部,則所見殊小我朝得姓曰愛新覺羅氏,國語謂金曰愛新,可為金源同派之證,蓋我朝在大金時未嘗非完顏氏之服屬,猶之完顏氏在今日皆為我朝之臣,僕普天率土統於一尊理固如斯也。譬之漢唐宋明之相代豈皆非其勝國之臣僕乎。
  • 清朝這兩個姓氏的皇后最多,沒有慈禧太后的葉赫那拉氏
    清朝皇帝的后妃們,雖然都是通過選秀進宮的,由皇帝欽定是走是留,但是為了保證愛新覺羅家族的血脈純正,這些秀女都是從八旗子弟中挑選出來的,都是清朝最有權勢的名門望族之女。那麼,清朝各個姓氏中,哪個姓氏出的皇后最多呢?
  • 愛新覺羅的後裔:為成功追星打破原則,出演清宮戲
    清朝滅亡後,曾經的皇室貴族並沒有一身殉朝,而是綿延了下來,那麼這些曾經的貴族、皇親國戚的後代再遭遇身份和地位驟變之後又過得如何呢?清朝,由清太祖努爾哈赤,在公元1616年創立的後金演變而來。之後,清太宗皇太極將大清定為國號。1912年,最後一位皇帝溥儀退位為標誌,最後一個封建王朝落下帷幕,而存在了296年的清朝滅亡。
  • 愛新覺羅並不是姓氏,滿文中也只出現過3次,為何能成大清國皇姓
    愛新覺羅是清代皇姓,可是在滿文材料中非常少使用這一名字,如《滿文老檔》和《滿洲實錄》中,愛新覺羅一共只出現過三次。參考文獻上,針對其姓氏的發源的各種各樣叫法,常常發生衝突,專家學者一般堅信,這一姓氏是由清代皇家造就,用於營造其影響力。
  • 末代格格完顏童記的一生,終生未嫁,三次與愛新覺羅氏聯姻均失敗
    三次與愛新覺羅氏的男人聯姻都沒有成功,落得個終生未嫁的結果。 完顏童記的真實畫像 完顏童記的漢文名字叫做王敏彤。清朝滅亡以後,她隨著家人定居在北京胡同裡面,周圍的人都稱呼她為「王大姑娘」。 為什麼叫「大姑娘呢」?因為她的年紀都已經很大了,還沒有婚嫁。所以人們總是大姑娘大姑娘的叫她。
  • 愛新覺羅後裔今何在?某人成了書法家,有的成為影視明星
    在這些家族中,愛新覺羅氏在歷史上就是清朝的皇族姓氏,今天,愛新覺羅氏的後裔又是怎樣的呢?有說某人成了書法家,有說當眾祭祖,有說成為影視明星。愛新覺羅是滿清時期的皇族姓氏,在當時也顯示出其尊貴。而且愛新覺羅氏也早已改稱駱、羅、金、毓、啟等姓,曾經的愛新覺羅氏代表著權利和榮耀,如今他們也只是像平常一樣活著,雖然有些人堅持說自己是愛新覺羅氏的姓,可是時過境遷,這已經失去了顯赫的身份象徵,怎麼也不過是個姓罷了。如今,大部分的愛新覺羅後裔都已經改變了名字,選擇過著低調的生活。但愛新覺羅氏後裔的記載和報告仍時有發生。
  • 古代的姓氏耶律、完顏、愛新覺羅現在都改成什么姓了?
    這應該是完顏氏較大的一支了。簡單介紹一下後金。後金(1616年-1636年)是女真人努爾哈赤建立的政權,清朝的前身。後金之義是表明承襲完顏氏的金朝。努爾哈赤逝世後,皇八子皇太極繼位。1636年,皇太極更改"女真"族名為"滿洲",改國號為"大清"。自此,大金國號停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