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要買名牌衣服!」,作為父母,你怎樣對待孩子的這個要求?

2020-12-11 劉老師教育研究工作室

#我們需要怎樣的家庭教育#孩子的攀比行為往往會導致孩子的膨脹心理。對物質的過度追求,最終會腐蝕孩子純潔的靈魂,要引起父母的高度警惕。怎樣對待孩子青春期間朦朧的攀比心理呢?

「有時我跟孩子聊天時會說到,你們班很多同學的家長比我們有錢,但他們的家長未必都像我們這樣了解自己的孩子,也未必有精力像我們這樣關注自己的孩子。」

「我的孩子有時會跟我們說,某某有新鞋,所以我也應該有。這時,我就會說,某某雖然有新鞋,可是你有新外套啊。這樣說效果挺好,孩子一聽就不吱聲了。」

「女兒佳佳今年上初二了,有一天她吵著要手機,我看很多學生都有,就答應她了。你猜她怎麼說?她說要買最新款的,不能比別人的差。

其實,不只這件事,在吃、穿上也處處和別人比,她現在一半的心思都在攀比上,你說我們做家長的該怎麼辦呢?」

這是一次親子互動會上的家長發言,從中可以看出攀比心理在青春期女孩身上非常普遍,父母也很關心這個問題。

人生活在各種群體中,很自然會將自己和周圍的人作比較。青春期女孩剛開始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生活,難免會有一些迷茫,一且看到別人擁有某樣東西或在某方面超越自己,就會想自己也擁有或超過別人。

她們想和其他同學一樣擁有手機、名牌服裝,以獲得認同感和優越感;她們擔心受到排斥,想和更多的同學有共同話題,這些都是情有可原的。

她們不斷地追隨周圍人的腳步,表現出來就是攀比。此時,父母如果不正確引導,最終可能導致孩子心靈的扭曲。那麼,父母應該怎麼做呢?

方法一,父母自己不要攀比。

青春期女孩愛攀比的習性,多是平時受父母的影響,比如,父母經常對孩子說「鄰居家的孩子學習成績比你好」,「某某房子比我們家大」,孩子自然會受到影響。慢慢地,孩子就會經常跟別人比,學習上比不上,就會比一些物質上的東西。

所以,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

另外,父母在表揚孩子的時候,也要集中在品質表揚上,讓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比如誰最愛勞動,誰最愛乾淨,誰最愛幫助別人等,這樣孩子無形中就樹立了良好的價值觀。

方法二,讓孩子了解自己的家庭情況,避免物質攀比。

麗麗剛剛讀初中二年級,長相甜美的她,為了讓自己變得更漂亮,吸引男生的注意,特別喜歡買化妝品。父母不給她足夠的錢,她就常去親戚家裡玩,有機會就偷偷拿親戚的錢。她的行為被不少親戚發現了,父母也沒少打罵她,但每次-說她,她就痛哭流涕,承諾再也不犯這種錯誤,過後卻依然如此。

青春期女孩到了一定年齡,對人生已有了模糊的認識,如看到別人的爸爸有名車,就會想:「我爸爸為什麼沒有?」看到別人穿名牌,也會很羨慕。父母要警惕孩子的這種攀比心理,時常提醒她,別人的成功是別人的事情,自己想要得到必須要努力。

如果孩子總愛攀比,想要名牌,父母最好直接告訴她:「我們家的經濟條件達不到」,讓她從小就知道父母掙錢的辛苦,不可能事事滿足她。

方法三,引導孩子將攀比化作動力。

青春期女孩有攀比心理,說明孩子內心有競爭的傾向或意識,想達到別人同樣的水平或超越別人。父母一定要抓住孩子的上進心理,改變孩子攀比吃穿、攀比消費的傾向,引導孩子在學習、才能、毅力、良好習慣等方面進行攀比。

如果女孩傾向物質攀比,父母可以引導她比誰存的零花錢多、誰的發明創造多等,讓她把注意力轉移到正能量方面,激發她的上進心。

對孩子已經出現攀比心理,父母一定要及時引導,讓孩子回歸到正確的道路上來,摒棄物質上的欲望,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

(作者:耿玉楓)

相關焦點

  • 你知道嗎?父母對待孩子的態度能決定孩子的
    從他們的故事中,我也得到了啟發,我不僅看到了這些讓人心疼的孩子們,同時,也關注著父母對他們的態度,我發現,父母對待孩子的態度真的可以決定一個孩子的一生。回想一下,你上學時,成績不好的時候是不是也希望家長能多關注你的感受而不是成績呢?你會發現,你依然在用一些你曾經受到過的教育,對待著自己的孩子。就像這個媽媽說的:我成為了母親之後怎麼又這樣了呢?
  • 孩子 | 名牌奢侈品,我給不起你,但我也不欠你什麼
    關於孩子虛榮的事情好多父母都存在困擾。「媽媽,我也想要那雙名牌鞋」,「爸爸,你給我買的書包沒有同學的好看」,「爺爺奶奶,生日的禮物我要今年最流行的玩具」。許多父母抱怨孩子比比比的時候,不知道你是否檢討過:你是不是也經常與朋友、閨蜜比,是不是也經常把「名牌」、「奢侈品」掛嘴上 呢,是不是也經常在他面前炫耀自己剛換的手機,剛買的包包呢?
  • 你會給孩子買多貴的衣服?不同答案,成就不同價值觀的孩子
    昨天在網上看到一位媽媽講了自己給孩子買衣服的精力,引起了眾多網友的熱議,這位媽媽在逛商場的時候看到了一件打折的名牌兒童羽絨服,雖然打過折但還是價格不菲,在猶豫了一會兒之後,還是想咬咬牙買給孩子穿。但是孩子的爸爸堅決反對,原因是沒必要給孩子買那麼貴的衣服,並且還對孩子媽媽說:「你想買名牌可以買給自己就好,孩子穿不了多久,買經濟實惠的就行。」
  • 「媽媽,我想買這個」,你的回答裡,藏著孩子未來的格局
    「媽媽我要吃烤山藥」引發育兒討論,寶媽接地氣的剖析,獲網友贊同有位寶媽直接在網上,對這個段子會給孩子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做了深度而又接地氣的「剖析」——讓我們來設想這樣一個場面,放學路上,我領著孩子路過煙火氣叢生的街道,孩子心裡原本想念著家裡父母做的飯,突然聽到烤山藥的叫賣,
  • 女兒喜愛名牌包,陳道明一招幫她改掉虛榮習慣,父母們可以學起來
    作為一個老戲骨,陳道明為我們貢獻了眾多影視經典角色,比如「康熙皇帝」、「八賢王」、「慶帝」,作為一個演員,他是一個低調的存在,他沒有緋聞,拒絕熱鬧,最喜歡說的話是「演員要吃苦。」他除了是一個優秀的老藝術家,他也是一個有原則的父親,對待女兒陳格不溺愛不嬌慣。在女兒陳格13歲時,在國外留學的她非常喜歡各種名牌包包,被問及時,女兒還百般掩飾:「我喜歡lv是喜歡它的工藝流程。」
  • 給孩子買衣服,低級的價值觀是「貴」,高級的父母卻很少知道
    其實給孩子買衣服,常見的低級價值觀是「貴」,高級的價值觀父母卻很少知道,那麼給孩子經常買貴的衣服,對孩子會有哪些影響呢?二. 買貴的衣服孩子會有什麼影響?盲目攀比為什麼有的孩子年齡很小,卻學會了盲目的去攀比?
  • 小S拒絕給女兒買名牌衣服:孩子的消費觀該如何培養?
    在真人秀綜藝節目裡,小S的女兒想買一件衣服,卻被小S狠狠地訓斥了一通,小S以近乎責問的語氣詢問女兒:「你知不知道這個牌子非常有名,而且很貴!」圖片來源於網絡於是她開始了老母親般的碎碎念,最主要講的就是:現在女兒才13歲,沒有必要買這麼昂貴的衣服,不能養成從小花大錢的習慣。
  • 當孩子問:「我從哪裡來?」作為父母該怎樣應答?
    然後孩子就問媽媽:「我也是買來的嗎?」為了糾正這個錯誤觀念,這個媽媽試圖給女兒一個既科學又形象的回答,她費盡唇舌進行解釋:「媽媽肚子裡有一間小房子,房子裡種了一顆種子,種子慢慢長大就變成了你。」但是孩子一系列的追問讓自己的母親招架不住,「小房子裡的種子是哪裡來的呢?」、「種子是怎麼進入小房子的呢?」這樣的問題確實不好回答。
  • 怕娃被幼師偏心對待,寶媽剪掉孩子全部衣服標籤,校長:退園吧
    「孩子上幼兒園越來越多家長不放心」以前幼兒園是一個家長們可以撒手的地方,但是現在幼兒園成為了父母們的心病,因為越來越多幼兒園負面新聞層出不窮,而且最可怕的是這樣的情況是這樣的現象還真的是很多幼兒園都會出現。但是孩子到年紀了還不得不送去上幼兒園,那麼這個時候就是各位媽媽大顯神通的時候,為了能確保孩子在幼兒園不受到不公平待遇,寶媽們也是拼了。
  • 孩子出現「攀比心理」怎麼辦?往往因為父母的2種行為,趁早改正
    但父母對孩子的這種付出,並不是所有孩子都能理解或滿足,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追求名牌,孩子也不例外,看見別人穿得光鮮亮麗,身穿名牌,回家就會和父母要,這樣的孩子往往忽略了一點,那就是父母已經竭盡全力在給他最好,但是他卻想要更好,這也是一種攀比心理的表現。孩子出現「攀比心理」怎麼辦?
  • 男孩吵鬧要買名牌耐克鞋怎麼辦?正確看待孩子的攀比心態
    孩子常常不知道父母的錢是從哪裡掙來的。而父母認為男孩是全家的寶,所以男孩要什麼就給買什麼。無形中使男孩變得花錢沒度,一點也不知道節約。亂花錢的行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就會根深蒂固。顯然, 現在家庭生活水平好了,家長在可承受範圍內給孩子最好的物質供應,這本身無可厚非。但是,如果一味地攀比就沒必要了。
  • 兒童奢侈品來襲父母不手軟 孩子窮養還是富養?
    當兒童奢侈品來襲,你們準備好怎樣對待自己的孩子了嗎?奢侈品到底該不該買?兒子真該「窮養」,女兒真該「富養」嗎?六一兒童節前夕,早報記者深入市區各類家庭,對此進行詳細調查。作為一家企業的董事,陳女士的家庭非常富裕,兒子穿的用的幾乎都是奢侈品。  「帽子、上衣、褲子、襪子、鞋子,我經常會給他買同一個品牌的,搭起來要上萬元,也會給他買限量版的童鞋。我們家出國的機會比較多,接觸奢侈品牌的機會也比較多,因為消費能力允許,所以經常購買。」陳女士坦言,兒子年齡還小,對衣服品牌還沒有什麼概念,但是她每次看到那些漂亮高檔的兒童服裝,總忍不住有購買的衝動。
  • 有的父母給自己買很貴的衣服,卻給小孩買便宜的衣服,這是為何?
    孩子長得快,一年就穿不上了,大人衣服可以穿好多年,所以不贊成給孩子買太好的,只要材質好不影響健康就好,我給父母都是幾百上千的買,給兒子都是幾十上百,過度溺愛容易養出白眼狼。因為小孩確實長得太快了,買那麼貴的衣服穿不了多久,而且一二百塊錢的衣服質量一點也不差,一點也不是說的父母更愛自己多一些,我只是理性消費!又不跟別人比,所以一二百的衣服就很好。
  • 孫儷衣服穿十年,小S不讓女兒買名牌,明星都開始省錢了?
    在最新的綜藝中,黃奕帶女兒體驗音樂之旅,但是在乘車途中,女兒向媽媽提出購物請求,希望買兩把瑞士刀。 聽罷,黃奕化身虎媽果斷地拒絕了女兒的要求,並直言:買東西是要自己需要才買,人家的東西是人家的,不一定別人有自己也要有。
  • 幼兒園孩子都穿名牌鞋,買了怕攀比,不買怕自卑?老師來支招
    每次去送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看到他們班其他孩子穿都是名牌,像是某迪,一雙鞋子都上千。而自家孩子的都是自己從某寶上淘來的,價格便宜又舒服。之前她也沒在意,只心裡想著,家長為孩子真捨得。可後來幾次,就發現孩子很抗拒原來的舊衣服,去逛街的時候,吵著要買對勾的鞋子,說是同學們穿的都是這樣的。 雖然還不知道是什麼牌子,可看到其他同學有,自己也想要。
  • 快過年了,花700給父母買衣服,老公提出離婚
    戀愛是兩個人的事情,可婚姻中要處理的各種關係是圍繞兩個家庭展開的。夫妻作為小家庭的主人,在孝敬雙方父母方面也得保持公平,以免厚此薄彼而影響夫妻感情。但是,有的男人把妻子當成私有財產,覺得妻子娶回家就不能再想著娘家父母,得首先為小家著想,不得再去「倒貼」娘家,否則就認為妻子不是過日子的人。
  • 擔心被區別對待,寶媽剪掉孩子衣服標籤:我怕老師偷看
    但是也有部分家長,對於自己孩子將要前往的新環境暗含一絲擔憂。擔心被區別對待,寶媽剪掉孩子衣服標籤:我怕老師偷看萱爸有位朋友,孩子還沒出生,就開始打聽孩子上幼兒園的事情。還沒等小萱媽媽反應過來回答她的問題,朋友已經自顧自地接著說了下去:「我看網上有人這麼說的,挺擔心的,想想還是把兒子衣服上的標籤先剪了,我怕老師會偷看,然後對我家孩子區別對待。」
  • 怎樣教育孩子學會感恩?再忙的父母也要看看!
    比如,當孩子和妹妹分享洋娃娃的時候,對他說:「你分享了這個娃娃,真棒啊,你看到妹妹有多麼高興嗎?」比說「你是好孩子,我為你感到驕傲」更能給他鼓勵。 這個道理很簡單,如果你從來沒有鏟過雪,你會不會感覺鏟雪的寒冷呢?等你感受過了鏟雪的寒冷,當你的父母跑來和你一起鏟雪的時候,你是不是更會感激他們一直以來的辛勤付出呢?
  • 「媽,你能給我買多貴的玩具?」父母的回答裡藏著孩子的理財能力
    玩具如今已經成為了童年孩子不可或缺的陪伴,幾乎每一個孩子都會有屬於自己的玩具,當然家庭經濟條件的不同,決定了孩子玩具的價值也會有所差異。在對待孩子玩具的問題上,父母也會有自己的困惑,他們希望孩子能夠開心,所以會儘可能的滿足孩子想要玩具的要求。
  • 你給孩子穿的衣服,決定他的氣質和未來
    大家把她推來推去,誰都不願意搭理這個髒兮兮的流浪小女孩,甚至有人讓服務人員將她趕出餐廳。最後,小女孩因為太過委屈,傷心的跑出了餐廳,拍攝也被迫終止。小女孩哭著說:我覺得很難過,大家都叫我快走開。因為我的臉上有髒髒的菸灰和我穿著骯髒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