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深夜,護媽的朋友圈都會出現那麼幾個熬夜的種子選手,我們俗稱他們為「鰲拜的弟弟妹妹」—「熬天亮、熬通宵」。
「睡得很淺,半夜突然醒來,再也睡不著。」
「一整個晚上輾轉反側,迷迷糊糊中終於有了困意,天都快亮了。」
「瞪著眼睛熬天亮,閉上眼睛腦子裡像放電影,陳芝麻爛穀子的事,越想越清醒。」
原來睡覺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睡意來襲的時間不早不晚剛剛好,沒有任何噪音,空間足夠大,豬隊友沒有鼾聲。
但有的時候就算作息規律,也掌握了安靜睡覺的小技巧還是睡不好,那就要考慮考慮和自己關係密切的床,有沒有選對啦~
硬板床就是硬床板?
想必大家都知道,睡硬板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椎間盤承受的壓力,對緩解腰痛有很大作用。所以大家都認為硬板床有助於健康,硬板床成為多數人的首選。
腰肌勞損?睡硬板床~
腰間盤突出?睡硬板床~
腰疼?睡硬板床~
就沒有什麼腰部不適是一張硬板床解決不了的事兒~
如果有,那一定是你的床不夠硬...
(看到護媽的白眼了嗎?是誰在這胡說八道,瞎扯淡?)
但是,睡硬板床不等於睡硬床板。
過硬的床,對身體突起骨頭、關節還有一定的影響。睡在過硬的床上,只有頭、背、臀、腳跟幾個點來承受壓強,脊柱會處於僵挺緊張狀態,需要腰背肌肉來支撐,睡眠時達不到應該有的放鬆效果。
而且硬床板會縮小支撐身體的面積,讓支撐力不能均勻分布,尤其是身材瘦小的人,可能出現腰部懸空的情況。
這些局部的壓迫會讓人感覺不舒服,在睡覺時翻來覆去,甚至形成一些錯誤姿勢來抵消不適感,這樣不僅得不到良好的休息,還會加重脊椎病變。
因此,別再讓你認為的「硬板床」謀害你的健康了!
床越軟越好?
有些人不喜歡硬板床,偏愛柔軟的床。感覺硬床都是老人家才睡的,年輕人都享受被喜愛的床品包裹的感覺。
(洗完澡,躺在柔軟的床上,仿佛自己就是置身於天空中的雲朵,飄飄欲仙,自由自在。畫面不要太美好啦)
但太軟的床墊對腰部的支撐不夠,躺著的時候會使身體凹陷,無論是仰臥還是側臥,脊柱都會過度彎曲,導致脊柱周圍肌肉為了保持脊柱正常,通過協同收縮來維持穩定,久而久之便會產生疲勞,出現僵硬酸脹的症狀。
特別是那些有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症、脊柱骨關節炎等骨關節病的患者及老年人,久睡軟床會加重症狀,甚至使疾病復發。
所以說,床的柔軟度應該適中,太軟也不行。
健康好床墊該怎麼選?
生命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我們30%的人生會在床上度過,床的舒適度直接影響睡眠質量,也和很多人的身體健康息息相關。
好的床墊,應該軟硬適中,不能硬到不變形,也不能變形太大,它能使脊椎保持自然的伸展度,與肩、腰、臀完全貼合,不留空隙。
1、床墊的軟硬度選擇
選床墊時軟硬度不妨按照3∶1的原則進行,3釐米厚的床墊,手壓下陷1釐米合適。10釐米厚的床墊也一樣,稍微陷下去3釐米軟硬較適中,以此類推。所以購買前,最好到店裡試一下哦。
2、床墊的貼和度選擇
平躺用手測合適的床墊能使脊椎保持自然的伸展度,與肩、腰、臀完全貼合,不留空隙。
護媽教你一個方法:
平躺在床墊上,手向頸部、腰部和臀下到大腿之間這三處明顯彎曲的地方往裡平伸,看有沒有空隙。
側翻身,用同樣的方法試一試身體曲線凹陷部位和床墊之間有沒有間隙。
若手能輕易在縫隙中穿插,即表示床太硬。若手掌緊貼縫隙,就證明這個床墊與人在睡眠時頸、背、腰、臀和腿的自然曲線貼切。
這裡護媽要插一句哦:
床墊用久了也是需要更換的哦,像現在用的比較多的彈簧床墊,如果時間太久了,彈簧失去彈性,承託力就會受到影響,如果再接著用下去,不利於維持脊柱的生理彎曲。睡覺就會腰痛啦~
怎麼睡才最健康?
以前總是聽到要右側臥,保護心臟,其實根本沒必要,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應該平躺仰臥著睡。
仰睡時背部和脖子都是放鬆的,不會有過多的壓力,但要枕對枕頭,還要注意不要趴著睡,關節、肌肉、內臟都會受到壓迫,呼吸也不方便。
而下面這些人群要注意睡姿了:
➤打呼嚕的人最好側睡,仰臥嘴巴會張開,舌頭下墜影響呼吸,更加重打呼嚕。
➤脖頸和背部疾病,要側臥,方便舒展脊椎。
➤胃不舒服的要左側睡,或者墊高上半身(不只是墊高脖子,是上半身哦),向左側臥著睡,讓胃酸不容易反流,會睡得更舒服一些。
好啦,這次關於睡覺的小科普就先到這裡咯!祝大家都能好好睡覺,睡個好覺~說的護媽都想睡了,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