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科學研究表明,人的大腦和手指相連的神經所佔的面積比較大,手的活動對這部分腦神經細胞的發育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能促使大腦的發達;而大腦的發達,智力的發展,又可使雙手更靈巧,以此達到心靈手巧。怎樣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呢?
一、抓住良機,從身邊做起。只要我們當父母的不包辦代替,孩子動手的機會就很多。可惜的是孩子不少動手的機會被父母奪了,例如扣紐扣、穿、繫鞋帶、刷牙、洗臉洗小手帕等;上學後整理書包,清理學習用品,打掃衛生等回家後幫父母收拾碗筷、抹桌掃地、摘菜等,本該是孩子幹的事,卻被父母代替了。
(圖片來源於自拍)
二、提供機會,有意進行訓練。孩子動手能力訓練,僅常自發地、不自覺地進行是不夠的。要有目的有計劃循序漸進地進行。可進行如下訓練,(一)串紐扣、做串珠、玩翻繩遊戲等,讓孩子在遊戲中動手。(二)繪畫、粘貼、泥工塑形摺紙、剪紙、拼圖等活動,讓孩子在活動中動手。(三)練習打算盤。打算盤不僅要用手指去不斷地撥動算盤,而且要用眼睛看數,用腦計數,由此訓練孩子手腦並用的能力。(四)學習拉提琴或彈鋼琴,按照樂譜拉提琴或彈鋼琴,不僅能訓練手指,而且和諧優美的旋律對孩子的腦細胞也會產生良好的刺激。(五)學習電腦。現代社會的發展,電腦已日益成為人們工作、生活的必需。孩子學電腦,一方面訓練了動手動腦能力,另一方面也學到了一門將來很好地適應社會的技能。
(圖片來源於自拍)
三、不怕麻煩,適時進行指導。對孩子來說,動手是一學習,不可能一經動手,就做得十全十美。很多時候可能會做得一塌糊塗。如讓其整理物品,可能越理越亂;讓其洗滌,可能越冼越髒,有些較複雜的動手技能可能需要很多次的反覆才能掌握,當父母的一是要不怕麻煩,要有耐心;二是要適時地加以指導,孩子有進步,那怕是一點進步,也要加以肯定,給予鼓勵。這樣孩子才敢動手,才想動手,才願動手。
(圖片來源於自拍)
(陳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