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動手能力要從娃娃抓起
本報評論員 馬景華
大事小事全都代勞,餵飯穿衣百般關愛……這些做法,看起來似乎讓孩子過得更舒服了,但事實上,這些家長的「愛」,一定程度上反而阻礙了孩子的成長。近日,肅寧縣第五實驗小學舉辦了一場特別的比賽。通過巧妙的賽事安排,不僅向孩子們普及了勞動技能,也賽出了孩子們的勞動積極性。
(據12月22日《滄州晚報》3版)
肅寧縣第五實驗小學的做法讓人眼前一亮,這樣補足短板的事情,多多益善。看到孩子們積極投入到生活技能大賽中,特別想誇他們一句:「勞動者是最美的人!」
誇讚之餘,還有幾點感想。
(一)
動手能力培養的是一種綜合能力。
培養動手能力,除了普及勞動技能,讓孩子們自理自立之外,其最基本的功能是讓孩子的基礎綜合能力得到增強。
無論是繫鞋帶、扎辮子,還是縫扣子、疊衣服,鍛鍊的都是手指的精細操作能力,它是和孩子們的腦部發育息息相關的。
動手能力的培養,實際上就是一個人綜合協調能力的培養,也是對孩子了解世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所以,動手能力的培養,絕不僅僅是學會了一些看得見的生活技能,更重要的是那些看不見的能力的養成。
(二)
動手能力應成為教育的重頭戲。
我們都知道,一個人好的生活習慣,好的理想信念,養成的最好時段就是孩童時代(雖然很多時候並無主動意識)。
而由於種種原因,孩子們動手能力差是不爭的事實。那麼,在這個年齡段補足這個短板,是意義重大的,是關係到他們的未來的。
其實,諸如繫鞋帶等技能,學齡前的孩子就應該熟練掌握,由此可見,我們在孩子的教育方面,還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
好在,肅寧縣第五實驗小學的教育工作者們認識到了這一點,並且在這方面帶了個好頭。
(三)
動手能力應得到全社會的重視。
筆者曾看過一篇文章,寫的是德國的製造業為什麼這麼厲害。其中的觀點之一,就是德國的技能教育非常發達,製造行業中有大量高素質的人才,而這些高素質人才是要從小培養的。這些高素質人才,不但待遇高,而且受到社會的高度認可。
我們國家要想成為製造業大國,就必須普及基礎技能教育,從娃娃抓起,為將來培養高素質的技工人才儲備力量。
多參加勞動,多培養動手能力,絕不只是孩子們的事。我們這些成年人,也要以身作則,和孩子們一起勞動,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