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書法界,有一種現象,那就是學楷者總是繞不過去」田楷「,提到」田楷「很多朋友都知道,就是以田英章、田蘊章為代表的一種楷書,而這種楷書最大的特點就是規範嚴整,法度嚴謹,最重要的一點是,由于田門弟子眾多,」田楷「得以廣泛傳播,並且以一種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佔領了市場,我們在任何一個地方,甚至都可以看到田門的培訓,可見田英章老師為楷書的傳播也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而在書法界卻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很多專家根本不認可」田楷「,甚至認為,由於過於規範而被排除是書法的境地,很多將」田楷「說成是」印刷體「,根本沒有藝術價值,更不具備書法的特質,這種認識是一種嫉妒心理嗎?下面就談點個人意見,請指正。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田楷「也是在歐楷的基礎上得以延伸而來的,並且也基本具備歐楷的法度,甚至可以說是歐楷一脈相承的,尤其是田蘊章老師,一直都致力於歐楷的研究,並且身體力行,從不同時代的歐楷的發展,並不單純地研究歐陽詢作品,還對歷朝歷代的歐楷大家的作品進行研究,從中進行有效地提煉,諸如黃自元、姚孟起、王維賢等等,從他們身上窺探歐楷的精髓,並用以實踐,終於寫出了一手精湛的楷書,自我風格也得以形成。
其次,很多人,尤其是一些楷書寫到不咋地的書法家,總是以其規整規範為題,對「田楷」進行批評,對於這些批評「田楷」的人,我們可以看看他們所寫的楷書是什麼樣子的,就心知肚明了,他們的楷書連最基本的規範甚至都做不到,還在大談特談楷書,談論「田楷」,這好像就是那種吃不到葡萄說葡萄是酸的一樣,讓人感到噁心,厭惡。
筆者認為,無論如何,首先要能夠寫得一手精準的楷書才有資格議論「田楷」,連最起碼的書寫都不行,還有談論「田楷」,這是極端的,說白了就是一種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