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投資報
這些天,乘坐地鐵上下班的市民們,感受地鐵平穩快捷的時候。可能不知道,有來自彭州麗春成都航空動力產業園「智造」的鋼軌,正默默的保障著他們的安全呢。
「鋼軌經過我們層流等離子技術,做表面強化處理後,耐磨能力提高了幾倍。上個月,已經發了幾根處理後的鋼軌上成都地鐵試用了……」9月25日下午,成都增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程夢曉說。據他透露,採用層流等離子技術為基礎,公司3D修復、列印鋼軌等項目,正在緊張研發中,並有望後年投產,廣泛應用於軌道交通。
3D列印鋼軌彭州「智造」
9月25日下午, 彭州麗春鎮成都航空動力產業園。
「嗤、嗤」,園區企業成都增材科技有限公司,鋼構的廠房內。層流等離子機,正噴著藍色火焰,在鐵軌正面,烙下一個個拇指大小的圓點。
「通過層流等離子對鋼軌進行快速加熱, 使鋼軌表層溫度達到相變臨界點以上、熔點以下,利用鋼軌自身極冷作用和良好的導熱性,使加熱表層區域形成超細、均勻的淬硬組織, 並且不改變機體內部組織和性能,從而達到強化鋼軌表層的目的」。公司相關人士介紹說,層流等離子表面處理技術在不改變鋼軌材質和整體承載性能的條件下,通過提高表面局部硬度並引入殘餘應壓力,使結構表面耐磨性大幅提高,為尖軌等鐵路高磨耗部件延長使用壽命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的技術新途徑。
「我們正在利用層流等離子技術, 研發3D修復鋼軌和3D列印轍叉部件。」公司程夢曉介紹,鋼軌的修復,是在鋼軌的耐磨部分,利用3D列印覆蓋一層合金材料; 傳統的轍叉部件,是全部採用合金鍛壓。採用3D列印技術後,可以選用普通的鋼材,再用3D列印上一層合金,這樣將提升耐磨性,並且大大降低成本。
據程透露,目前公司3D技術修復鋼軌和列印轍叉部件,這兩個項目都已立項,在緊密的研發中。再通過安全審查,上道試用,技術評審等程序之後, 就能夠全面投產了。「力爭明年上半年上道試用,年底通過技術評審。」
程夢曉說,層流等離子技術的工藝化生產(3D列印),在國內他們公司還是第一家。根據他的預測, 今年鋼軌表面處理投產4個月, 產值有望突破千萬元, 明年突破5千萬元。 到後年3D修復鋼軌和3D列印轍叉項目投產後,產值將達到5億元以上。
增材製造產業園建設
鋼軌3D列印彭州麗春「智造」, 只是成都航空動力產業園,大力發展增材製造業的一個美麗剪影。
增材製造未來應用主要在航空、 航天和生物醫療, 軌道交通等方面, 2017年成都產業發展大會上, 明確了增材製造產業作為成都市先進位造業的重要內容。成都航空動力產業園作為成都市產業定位航空產業及生物醫藥產業的主戰場, 發展增材製造產業,具有良好的市場基礎。 也是成都市增材製造產業布局確認發展的核心園區。
瞄準增材製造產業發力, 成都航空動力產業園牽手四川省增材製造技術協會, 聯合協會的力量, 共同打造增材技術產業園, 助陣成都航空動力產業園建設。
為此, 四川省增材製造技術協會已落戶彭州, 和成都航空動力產業園共同建設四川增材製造(3D列印) 產業園。
該產業園建設計劃分兩期實施,一期為過渡期,二期項目擬選址於成都航空動力產業園航空博覽園內,待一期項目建成投入運營後正式啟動。
按照雙方的規劃, 增材技術產業園計劃到2020年, 入駐成都航空動力產業園的成熟企業不少於3家; 到2022年, 入駐成都航空動力產業園的成熟企業不少於6家, 初步形成產業集聚; 到2025年, 入駐成都航空動力產業園的成熟企業不少於10家, 帶動製造產業企業不少於10家, 推動增材製造產業研究成果轉化5項, 形成園區產業集聚, 將園區打造成為全國知名、 全省領先的增材製造產業中心。
3D列印成靚麗名片
成都航空動力產業園管委會相關人士透露, 目前已入增材技術產業園的項目有四川省增材製造(3D列印)創新服務平臺項目等。
該平臺包含研發基地、教育培訓、科普與加工服務基地、孵化基地、3D列印技術及服務企業總部基地、3D列印技術產業化基地。將整合川內頂尖科研力量,匯集包括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五七一九工廠、成飛集團、成都發動機工業集團技術中心、四川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等企業及高校研發團隊。主要為企業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硬軟體支持以及相關服務, 將川內閒置設備重新利用起來, 讓更多的企業在沒有購買設備的情況下就能應用、共享3D列印技術。反之,強大的需求又將促進3D列印技術升級。
計劃到2025年,將平臺打造為國家級公共服務平臺,國家級工程技術中心,國家級重點實驗室。並推動產業園區建設,服務全國500家以上裝備製造企業。創新平臺爭取實現5000萬產值目標。
還有,彭州啟光科技有限公司項目。啟光科技是一家專業研發製造雷射清洗機的企業,公司研發的Q-Laser在傳統的雷射清洗技術上實現了核心技術的創新,開啟了速度更快,能耗更低,不傷基材,高等級別鏡面雷射無痕清洗模式。 優化補充了高產值零器件生產工藝。
該公司產品具有不需要化學藥劑、不產生有害廢物、無汙染、作業成本消耗低、低維護成本、易操作、高技術、高產值、高質量、高安全性、高性價比等特點,目前已服務包括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五七一九工廠、中船重工、航天科工、中國物理研究院、成飛集團、成發集團等行業龍頭企業。
該公司計劃首批入駐增材產業園進行過渡生產,待成都航空動力產業園航空博覽園建成後搬遷至航空動力產業園正式投產。
還有,中航邁特粉冶科技有限公司項目。該公司屬航空航天領域新材料開發型企業, 定位航空航天金屬粉末冶金零件、3D列印/增材製造材料的研究和開發。該公司以我國知名院所、高校為依託,研發、生產和銷售粉末冶金、3D列印用球形金屬粉末,涉及鈦合金、高溫合金、鋁合金、不鏽鋼、耐熱鋼、合金鋼、高錳鋼、釩/鉻/鋯/鈮等金屬合金材料,為我國一大批軍工單位、研究院所、 高校和國內外企業提供高品質粉體產品和應用技術解決方案。
一批業內可圈可點的企業, 正向著增材技術產業園區集聚。
成都航空動力產業園管委會有關負責人透露, 彭州增材製造產業園全面建成投入運營後, 園區將採取分級孵化模式, 實現入園孵化企業的二級孵化; 預計到2025年,產業園將建設成為匯集軟體、材料、控制系統、關鍵零部件研發、設備研發與製造、加工服務等為一體的產業集群,園區企業將突破50家,服務上千家裝備製造業企業。
屆時,3D列印, 又將成為成都航空動力產業園一張靚麗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