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紫金財經原創作品,轉載請註明來源)
在電商領域浴血奮戰的阿里,猝不及防地調轉槍頭,開始向線下發力。
10月8日,阿里宣布,淘寶特價版9日在上海推出首家「1元更香體驗店」。據官方介紹,「1元更香體驗店」是淘寶特價版聯合產業帶商家共同打造的「廠貨櫥窗計劃」的一部分。通過連接上遊企業和消費者,打造商品「最短通路」,在保障質量的同時,最大幅度的降低價格。
在這個「1元更香體驗店」的構想落地前,價格低廉的零售集合店屢見不鮮。無論是小城鎮的街邊還是繁華大都市的購物商場,都能見到集服飾、箱包、家居、餐具、彩妝、洗護用品等於一身的零售集合店,其商品幾乎涵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這些零售集合店的品牌也是五花八門,優尚誠品、MIDIO、韓流尚品、T館等品牌不勝枚舉,其中,被稱為「國內最大10元店」的名創優品算是其中的佼佼者。名創優品低價擴張,迅速鋪開,甚至開始籌謀上市:9月24日,名創優品已經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招股書。
但長期以來,包括名創優品在內,這些「10元店」面臨著嚴重的同質化競爭:店鋪裝修風格相似,產品種類高度重合,產品設計高度相似,且價格與質量區別不大。和線上電商相比,線下的零售集合店並不佔優勢。
即使是10元店「行業老大」的名創優品,在遞交招股書的前一天,還因嚴重的質量問題被上海藥監局點名勒令整改。
在這樣的背景下,阿里的「1元更香體驗店」橫空出世,以C2M重新布局新零售,為顧客提供質量更好,價格更低的商品,這或將正面衝擊名創優品等線下零售集合店,甚至直接洗牌行業。
對消費者來說, 有著穩定供應鏈,保障質更優、價更廉的「1元店」誕生,無疑樂見其成,特別是對於下沉市場的滲透,網購和線下將高度兼容,直接切入小鎮青年那根最軟的神經。
「1元店」PK「10元店」,質量誰更優?
低價是否意味著低質?在阿里「1元更香體驗店」落地之前,某種程度上說,這個等式成立。風格抄襲、質量不達標,已經成為「10元店」商品的普遍現象。
2013年,效仿無印良品,主打精緻、簡約的名創優品在廣州開設了第一家店鋪。此後,憑藉著10元的數據線、15元兩支的護手霜、15元的耳機,名創優品開啟了高速擴張之路。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名創優品在全球逾80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超過4200家門店,進駐包括美國、加拿大、俄羅斯、澳大利亞、德國等8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8000個核心SKU,合作超800個供應商和17個知名IP,2019年全年GMV達到190億元。
以小商品開啟一個商業帝國,這個崛起模式比義烏模式更加高明,但梳理名創優品迅速崛起的路徑不難發現,其「財富密碼」一方面在於以低價策略獲得大量客流,另一方面則離不開其加盟商加盟的模式。按照招股書披露的數據,在名創優品全球超過4200家門店中,直接運營的門店僅有129家,第三方門店佔比高達96.9%。
讓加盟店、經銷商門店等第三方門店做主力,在不自建工廠、不佔用資金的情況下,名創優品迅速實現了擴張。直到2018年9月,已經5歲的名創優品才首次引入外部投資,獲得騰訊與高瓴資本10億元投資。
這個模式也被業內人士總結為「薄利多銷、圈地攤大餅」。
正因如此,伴隨著快速擴張之路,其品控問題也越發突出,在過去的幾年間,名創優品被抽檢出有害物超標及標籤不合格等負面事故屢見不鮮,多次被官方「點名」。
比如,9月23日,名創優品遞交赴美IPO申請前一天,上海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的化妝品質量抽檢報告顯示,其代理的一款指甲油被查出三氯甲烷含量超標1400倍,該物質含量超標可能致癌。
除了質量問題,包括名創優品在內的「10元店」們還屢屢被質疑「山寨」,無論是設計、包裝、陳列,都與知名品牌有著高度的相似性。
通過天眼查可以發現,名創優品此前的經營方廣東葆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已註銷),涉及法律訴訟101起,原告包括屈臣氏、路易威登、曼秀雷敦、樂扣樂扣以及特百惠等國際知名品牌。其中僅涉及外觀設計專利權和商標專用權糾紛就達22起。這些訴訟絕大部分以廣東葆揚敗訴、賠償原告經濟損失終結。截至今年7月,名創優品(廣州)有限責任公司也涉及訴訟十餘起,其中外觀、商標仍是被起訴的重災區。
相比之下,有著豐富供應鏈的阿里做背書的「1元更香體驗店」,不僅僅打通上下遊產業鏈,還吸引了120萬產業帶商家,將資源再度整合,從價格和質量全方位「碾壓」10元店。
與「1元更香體驗店」相對應的,還有淘寶特價版將於10月10日重磅開啟的「1元更香節」:從10月10日起,超過1億件廠貨全部1元包郵!從線上到線下,1元專場大促給工廠、商家、用戶和平臺帶來一場消費盛宴。
有消息稱,淘寶特價版計劃3年內在全國開業至少1000家「1元更香體驗店」, 很大程度上會解決現有的「低價低質」困境。
連接上遊與終端 誰能融合線上線下
無論是阿里「1元更香體驗店」還是名創優品的「10元店」,一個重要使命,就是以最短路徑,連接產業鏈上遊和終端,並以優質的產品滿足下沉市場的需求。
在此之前的名創優品,憑藉低價得以快速擴張。其遍布全球的門店要根據產品消費數據實時調整,形成千店千面;後端則通過數位化中臺精準採購補貨,快速周轉,這對供應鏈和品控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相比之下,阿里的「1元更香體驗店」,是淘寶特價版聯合產業帶商家,共同打造的「廠貨櫥窗計劃」的一部分。而阿里對於供應鏈、數據、體系的把控,顯然更具優勢。
早在2019年7月10日,阿里巴巴國內站就開啟了「廠貨通計劃」, 阿里官方與有實力的渠道商聯動,為有實力的工廠深度代運營。比如,實行專業店鋪託管,店鋪事宜全部由渠道商代運營進行操作,工廠負責對接發貨即可;新品首發還有權益保護,平臺對其進行流量扶持。
今年9月17日,阿里還推出產業帶「貿易大腦」,將1688和淘寶特價版全面打通。針對百萬產業帶工廠,阿里巴巴以內循環套餐,加推數位化定製訂單和廠貨零售兩大模塊,為工廠提供定製、批發、零售三位一體的產能承接能力。
一個亮點是,通過「1元更香體驗店」的商業模式,將電商和線下實體店高度統一,從製造端到渠道端的整個產業鏈全線聯動,在搶佔線下市場的同時,打造消費新模式。這對庫存佔比高的紡織服裝、輕工製造、家電行業影響更大。
正如馬雲所說:未來純電商和實體店都將消失,想要生存,必須要線上線下融合!
從現狀來看,實體經濟和電商都遇到了一定難題。傳統電商正面臨著用戶增長和流量紅利逐漸萎縮的尷尬,獲客成本高企,傳統電商模式面臨「瓶頸」;與此同時,在電子商務的衝擊下,實體零售也在積極拓展線上版圖。
想要提升整體的市場競爭力,必須將線上線下相融合,讓線上的網際網路力量和線下的實體店終端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合力,通過賦能實體店,幫助實體店轉型,獲得更多的私域流量,也反過來促進電商平臺和實體零售店在商業維度上的優化升級。
中國下沉市場消費人口巨大,正處於消費升級的關鍵時期,有望成為國內外「雙循環」的重要引擎之一。目前,在下沉市場,除了「五環外」高手拼多多,阿里的布局已經十分完善,通過「1元更香體驗店」補上實體店的「短板」,將「降維打擊」線下零售集合店。
但名創優品也沒有坐以待斃,其正在加速布局數位化新主場,通過社群營銷,和門店掃碼等方式,將粉絲納入私域流量池,並以小程序擴展粉絲新增量,同時孵化網紅KOC試水直播帶貨,擴大品牌影響力。
不過,阿里作為巨無霸、玩生態的高手,自然具備一般企業不具備的能力。比如阿里能夠根據不同區域消費者的不同需求,以優異的貨品調配能力,配置最佳的產品組合;同時,成本和物流優勢也是其他店鋪難以比擬的。
新零售江湖,誰主沉浮?
「1元更香體驗店」的背後,是C2M以全新姿態重回江湖。今年來,阿里、拼多多以平臺向上遊分發流量的行為,獲得市場和資本一致的青睞。
事實上,C2M的概念早在2015年已經誕生,其邏輯在於使消費者與工廠直接對接,是一種用戶驅動生產的反向生產模式,能夠減少渠道商、零售商等環節,從而降低企業成本。隨著C2M模式的推進,工廠、平臺和消費者被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以極致性價比和個性化定製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也為工廠探索新渠道。
正如學者吳曉波所說,競爭的要點也許不在線上或線下,而是工廠到店鋪的距離。
特別是在今年疫情對實體零售衝擊下,具備「定製化、柔性化、零庫存、高性價比」等特點的C2M解決了生產端拓展銷路、降低庫存的難題,也滿足消費端物美價廉的需求。
今年3月,阿里首次發布C2M戰略,其中,淘寶特價版APP、「超級工廠計劃」、「雙百目標」並稱為三大支柱。按照計劃,未來三年,將幫助1000個產業帶工廠升級為產值過億的「超級工廠」,為產業帶企業創造100億新訂單,在全國範圍內重點打造10個產值過百億的數位化產業帶集群。
名創優品則維持「中央廚房」模式下的統一供貨、統一運營模式,依託全球化市場,向供應商一次性下達海量訂單,以需定產,免除廠家庫存壓力,解決其後顧之憂,並縮短回款周期,以此壓縮價格,攤薄平均生產成本,保障價格競爭力。
在C2M模式下,各路玩家發揮所長,以其大量用戶和渠道資源,推動C2M行業快速發展,也倒逼新零售格局的快速變化。
儘管阿里苦心孤詣的新零售布局曾被美團衝散,但目前,在本地生活與下沉市場的激烈競爭之下,阿里布局的新零售已經取得了亮眼的成果。
在近日的2020年度阿里巴巴全球投資者大會上,阿里巴巴展示了其新零售的深度和廣度:盒馬以果蔬、畜牧業基地破局,帶來大量「只有盒馬有」的「特供」商品;餓了麼「送萬物」戰略升級,天貓超市、盒馬等業務入駐,成為城市生活入口,將本地生活用戶規模拉漲至2.9億;菜鳥在全國的8萬個菜鳥驛站,連通了社區「最後一公裡」的配送網絡末梢。
不過,阿里對新零售的布局遠不僅於此,而是更多地將傳統零售行業進行數位化轉型升級,這或許將是新零售下半場的核心所在。
8月28日,阿里零售通發布「W計劃」,向其所覆蓋的150萬家社區零售小店全面開放數字作業系統。150萬小店「上雲」,不僅將重構萬億規模的快速消費品市場,同時也為移動網際網路帶來新戰略、新動力與新格局。
以線下「1元店」為先鋒,阿里正對新零售重新洗牌。目前,阿里新零售已形成包括淘寶、天貓、盒馬、餓了麼、口碑、支付寶等多端在內的立體網絡體系,廣泛覆蓋各種消費場景。
總結
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如何更好的滿足消費者需求和提升購物體驗,是新零售最關鍵的環節。
通過線上線下多場景融合,以及對資源和供應鏈的整合,各平臺已經開始新的布局。而未來屬於名創優品的「10元店」,還是阿里的「1元更香體驗店」?
顯然,競爭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