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1元店」衝擊名創優品,線下新零售或將重新洗牌

2020-12-13 騰訊網

(本文系紫金財經原創作品,轉載請註明來源)

在電商領域浴血奮戰的阿里,猝不及防地調轉槍頭,開始向線下發力。

10月8日,阿里宣布,淘寶特價版9日在上海推出首家「1元更香體驗店」。據官方介紹,「1元更香體驗店」是淘寶特價版聯合產業帶商家共同打造的「廠貨櫥窗計劃」的一部分。通過連接上遊企業和消費者,打造商品「最短通路」,在保障質量的同時,最大幅度的降低價格。

在這個「1元更香體驗店」的構想落地前,價格低廉的零售集合店屢見不鮮。無論是小城鎮的街邊還是繁華大都市的購物商場,都能見到集服飾、箱包、家居、餐具、彩妝、洗護用品等於一身的零售集合店,其商品幾乎涵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這些零售集合店的品牌也是五花八門,優尚誠品、MIDIO、韓流尚品、T館等品牌不勝枚舉,其中,被稱為「國內最大10元店」的名創優品算是其中的佼佼者。名創優品低價擴張,迅速鋪開,甚至開始籌謀上市:9月24日,名創優品已經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招股書。

但長期以來,包括名創優品在內,這些「10元店」面臨著嚴重的同質化競爭:店鋪裝修風格相似,產品種類高度重合,產品設計高度相似,且價格與質量區別不大。和線上電商相比,線下的零售集合店並不佔優勢。

即使是10元店「行業老大」的名創優品,在遞交招股書的前一天,還因嚴重的質量問題被上海藥監局點名勒令整改。

在這樣的背景下,阿里的「1元更香體驗店」橫空出世,以C2M重新布局新零售,為顧客提供質量更好,價格更低的商品,這或將正面衝擊名創優品等線下零售集合店,甚至直接洗牌行業。

對消費者來說, 有著穩定供應鏈,保障質更優、價更廉的「1元店」誕生,無疑樂見其成,特別是對於下沉市場的滲透,網購和線下將高度兼容,直接切入小鎮青年那根最軟的神經。

「1元店」PK「10元店」,質量誰更優?

低價是否意味著低質?在阿里「1元更香體驗店」落地之前,某種程度上說,這個等式成立。風格抄襲、質量不達標,已經成為「10元店」商品的普遍現象。

2013年,效仿無印良品,主打精緻、簡約的名創優品在廣州開設了第一家店鋪。此後,憑藉著10元的數據線、15元兩支的護手霜、15元的耳機,名創優品開啟了高速擴張之路。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名創優品在全球逾80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超過4200家門店,進駐包括美國、加拿大、俄羅斯、澳大利亞、德國等8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8000個核心SKU,合作超800個供應商和17個知名IP,2019年全年GMV達到190億元。

以小商品開啟一個商業帝國,這個崛起模式比義烏模式更加高明,但梳理名創優品迅速崛起的路徑不難發現,其「財富密碼」一方面在於以低價策略獲得大量客流,另一方面則離不開其加盟商加盟的模式。按照招股書披露的數據,在名創優品全球超過4200家門店中,直接運營的門店僅有129家,第三方門店佔比高達96.9%。

讓加盟店、經銷商門店等第三方門店做主力,在不自建工廠、不佔用資金的情況下,名創優品迅速實現了擴張。直到2018年9月,已經5歲的名創優品才首次引入外部投資,獲得騰訊與高瓴資本10億元投資。

這個模式也被業內人士總結為「薄利多銷、圈地攤大餅」。

正因如此,伴隨著快速擴張之路,其品控問題也越發突出,在過去的幾年間,名創優品被抽檢出有害物超標及標籤不合格等負面事故屢見不鮮,多次被官方「點名」。

比如,9月23日,名創優品遞交赴美IPO申請前一天,上海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的化妝品質量抽檢報告顯示,其代理的一款指甲油被查出三氯甲烷含量超標1400倍,該物質含量超標可能致癌。

除了質量問題,包括名創優品在內的「10元店」們還屢屢被質疑「山寨」,無論是設計、包裝、陳列,都與知名品牌有著高度的相似性。

通過天眼查可以發現,名創優品此前的經營方廣東葆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已註銷),涉及法律訴訟101起,原告包括屈臣氏、路易威登、曼秀雷敦、樂扣樂扣以及特百惠等國際知名品牌。其中僅涉及外觀設計專利權和商標專用權糾紛就達22起。這些訴訟絕大部分以廣東葆揚敗訴、賠償原告經濟損失終結。截至今年7月,名創優品(廣州)有限責任公司也涉及訴訟十餘起,其中外觀、商標仍是被起訴的重災區。

相比之下,有著豐富供應鏈的阿里做背書的「1元更香體驗店」,不僅僅打通上下遊產業鏈,還吸引了120萬產業帶商家,將資源再度整合,從價格和質量全方位「碾壓」10元店。

與「1元更香體驗店」相對應的,還有淘寶特價版將於10月10日重磅開啟的「1元更香節」:從10月10日起,超過1億件廠貨全部1元包郵!從線上到線下,1元專場大促給工廠、商家、用戶和平臺帶來一場消費盛宴。

有消息稱,淘寶特價版計劃3年內在全國開業至少1000家「1元更香體驗店」, 很大程度上會解決現有的「低價低質」困境。

連接上遊與終端 誰能融合線上線下

無論是阿里「1元更香體驗店」還是名創優品的「10元店」,一個重要使命,就是以最短路徑,連接產業鏈上遊和終端,並以優質的產品滿足下沉市場的需求。

在此之前的名創優品,憑藉低價得以快速擴張。其遍布全球的門店要根據產品消費數據實時調整,形成千店千面;後端則通過數位化中臺精準採購補貨,快速周轉,這對供應鏈和品控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相比之下,阿里的「1元更香體驗店」,是淘寶特價版聯合產業帶商家,共同打造的「廠貨櫥窗計劃」的一部分。而阿里對於供應鏈、數據、體系的把控,顯然更具優勢。

早在2019年7月10日,阿里巴巴國內站就開啟了「廠貨通計劃」, 阿里官方與有實力的渠道商聯動,為有實力的工廠深度代運營。比如,實行專業店鋪託管,店鋪事宜全部由渠道商代運營進行操作,工廠負責對接發貨即可;新品首發還有權益保護,平臺對其進行流量扶持。

今年9月17日,阿里還推出產業帶「貿易大腦」,將1688和淘寶特價版全面打通。針對百萬產業帶工廠,阿里巴巴以內循環套餐,加推數位化定製訂單和廠貨零售兩大模塊,為工廠提供定製、批發、零售三位一體的產能承接能力。

一個亮點是,通過「1元更香體驗店」的商業模式,將電商和線下實體店高度統一,從製造端到渠道端的整個產業鏈全線聯動,在搶佔線下市場的同時,打造消費新模式。這對庫存佔比高的紡織服裝、輕工製造、家電行業影響更大。

正如馬雲所說:未來純電商和實體店都將消失,想要生存,必須要線上線下融合!

從現狀來看,實體經濟和電商都遇到了一定難題。傳統電商正面臨著用戶增長和流量紅利逐漸萎縮的尷尬,獲客成本高企,傳統電商模式面臨「瓶頸」;與此同時,在電子商務的衝擊下,實體零售也在積極拓展線上版圖。

想要提升整體的市場競爭力,必須將線上線下相融合,讓線上的網際網路力量和線下的實體店終端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合力,通過賦能實體店,幫助實體店轉型,獲得更多的私域流量,也反過來促進電商平臺和實體零售店在商業維度上的優化升級。

中國下沉市場消費人口巨大,正處於消費升級的關鍵時期,有望成為國內外「雙循環」的重要引擎之一。目前,在下沉市場,除了「五環外」高手拼多多,阿里的布局已經十分完善,通過「1元更香體驗店」補上實體店的「短板」,將「降維打擊」線下零售集合店。

但名創優品也沒有坐以待斃,其正在加速布局數位化新主場,通過社群營銷,和門店掃碼等方式,將粉絲納入私域流量池,並以小程序擴展粉絲新增量,同時孵化網紅KOC試水直播帶貨,擴大品牌影響力。

不過,阿里作為巨無霸、玩生態的高手,自然具備一般企業不具備的能力。比如阿里能夠根據不同區域消費者的不同需求,以優異的貨品調配能力,配置最佳的產品組合;同時,成本和物流優勢也是其他店鋪難以比擬的。

新零售江湖,誰主沉浮?

「1元更香體驗店」的背後,是C2M以全新姿態重回江湖。今年來,阿里、拼多多以平臺向上遊分發流量的行為,獲得市場和資本一致的青睞。

事實上,C2M的概念早在2015年已經誕生,其邏輯在於使消費者與工廠直接對接,是一種用戶驅動生產的反向生產模式,能夠減少渠道商、零售商等環節,從而降低企業成本。隨著C2M模式的推進,工廠、平臺和消費者被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以極致性價比和個性化定製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也為工廠探索新渠道。

正如學者吳曉波所說,競爭的要點也許不在線上或線下,而是工廠到店鋪的距離。

特別是在今年疫情對實體零售衝擊下,具備「定製化、柔性化、零庫存、高性價比」等特點的C2M解決了生產端拓展銷路、降低庫存的難題,也滿足消費端物美價廉的需求。

今年3月,阿里首次發布C2M戰略,其中,淘寶特價版APP、「超級工廠計劃」、「雙百目標」並稱為三大支柱。按照計劃,未來三年,將幫助1000個產業帶工廠升級為產值過億的「超級工廠」,為產業帶企業創造100億新訂單,在全國範圍內重點打造10個產值過百億的數位化產業帶集群。

名創優品則維持「中央廚房」模式下的統一供貨、統一運營模式,依託全球化市場,向供應商一次性下達海量訂單,以需定產,免除廠家庫存壓力,解決其後顧之憂,並縮短回款周期,以此壓縮價格,攤薄平均生產成本,保障價格競爭力。

在C2M模式下,各路玩家發揮所長,以其大量用戶和渠道資源,推動C2M行業快速發展,也倒逼新零售格局的快速變化。

儘管阿里苦心孤詣的新零售布局曾被美團衝散,但目前,在本地生活與下沉市場的激烈競爭之下,阿里布局的新零售已經取得了亮眼的成果。

在近日的2020年度阿里巴巴全球投資者大會上,阿里巴巴展示了其新零售的深度和廣度:盒馬以果蔬、畜牧業基地破局,帶來大量「只有盒馬有」的「特供」商品;餓了麼「送萬物」戰略升級,天貓超市、盒馬等業務入駐,成為城市生活入口,將本地生活用戶規模拉漲至2.9億;菜鳥在全國的8萬個菜鳥驛站,連通了社區「最後一公裡」的配送網絡末梢。

不過,阿里對新零售的布局遠不僅於此,而是更多地將傳統零售行業進行數位化轉型升級,這或許將是新零售下半場的核心所在。

8月28日,阿里零售通發布「W計劃」,向其所覆蓋的150萬家社區零售小店全面開放數字作業系統。150萬小店「上雲」,不僅將重構萬億規模的快速消費品市場,同時也為移動網際網路帶來新戰略、新動力與新格局。

以線下「1元店」為先鋒,阿里正對新零售重新洗牌。目前,阿里新零售已形成包括淘寶、天貓、盒馬、餓了麼、口碑、支付寶等多端在內的立體網絡體系,廣泛覆蓋各種消費場景。

總結

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如何更好的滿足消費者需求和提升購物體驗,是新零售最關鍵的環節。

通過線上線下多場景融合,以及對資源和供應鏈的整合,各平臺已經開始新的布局。而未來屬於名創優品的「10元店」,還是阿里的「1元更香體驗店」?

顯然,競爭才剛剛開始!

相關焦點

  • 阿里系一元店VS騰訊系名創優品十元店:資本與供應鏈誰勝出
    在名創優品提交招股說明書當日,阿里正式宣布了淘寶特價版將持續加大廠貨補貼力度,並推出「一元更香節」,10月10日起超1億件廠貨全部1元包郵。阿里此舉被外界普遍視為宣戰國內最大「10元店」名創優品。
  • 三年內開1000家線下「1元店」!阿里能否幹贏名創優品等玩家?
    線上線下和拼多多、名創優品競爭加劇 10月10日,在阿里集團定位與拼多多直接競爭的產品淘寶特價版發布線下拓展計劃,在上海推出首家線下體驗店
  • 阿里對狙名創優品:消費重組下,十元店賽道的換血與博弈
    在此之前,葉國福多次向馬雲隔空投擲手榴彈:這個21歲就從湖北一個小山村南下闖蕩,到廣東打工做銷售,白手起家,至今一手締造出一個十元店帝國的湖北青年,舉手投足都展現出「沒有人比我更懂零售」的自信。他曾對馬雲「新零售是線上+線下」的理論嗤之以鼻:「馬雲拿電商忽悠人,嚇唬線下老闆。」
  • 從名創優品上市到阿里一元店,誰才是平價之王?
    而就在這個當口上,阿里高調宣布將在3年內開出1000家線下一元店,並在近日推出了上海首店,頗有點針鋒相對的味道。其實名創優品跟阿里在新零售上算是棋逢對手了,畢竟一個是線下零售的代表,一個是線上電商的巨無霸。尤其是在阿里將觸角延伸到線下零售之後,因為理念不同,葉國富懟馬雲更不是一次兩次。當然,名創優品也有這樣的底氣。
  • 名創優品上市前阿里要開"1元店" 拼多多股價漲8%
    10月9日,阿里巴巴在與上海達成戰略合作的當日宣布,將在上海開出首家線下「1元體驗店」。阿里此舉被外界視為在線下宣戰國內最大「10元店」名創優品的新動作,從盒馬高端會員店到街頭1元店,阿里希望在「新零售」的旗幟下實現大小通吃。但值得注意的是,市場似乎並不認可阿里巴巴此時掉頭宣戰名創優品的決定,因此,原本在線上與阿里巴巴進行競爭的拼多多意外成了受益股。當日美股開盤後,拼多多應聲上漲8.35%,最終報收於79.54美元,上漲8.35%,創下6月以來單日最大漲幅。
  • 名創優品紐交所上市,「10元店」急需新故事
    10月9日,淘寶特價版在上海推出首家「1元更香體驗店」,商品涵蓋3C數碼家電、美妝、個護、家清等數百個類目,七成以上貨源來自直供海外大牌的外貿工廠。部分業內人士認為,阿里此舉或是對標名創優品,打響線下新零售戰役,名創優品再度被廣泛討論。要知道,過往名創優品創始人葉國富與馬雲雖未曾謀面,但卻有不少故事。
  • 名創優品葉國富:我也希望阿里的1元店早日開業
    北京時間10月15日晚間,十元店代表名創優品登陸紐交所,在上市儀式上,創始人葉國富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我們很好奇阿里的』1元店』到底怎麼做?我們覺得不可思議,希望它早點開業,我們也好好學習,看看一塊錢人民幣可以做出什麼好東西。」
  • 阿里入局,名創優品赴美上市……你看不上的「1元店」「10元店...
    根據公司9月遞交的招股書顯示,名創優品計劃以16.50美元-18.50美元的價格出售3040萬股美國存託股票,對應市值為50.16億至56.24億美元。其實,靠低價生意做成巨頭的故事屢見不鮮,而類似的10元店、1元店究竟能走多遠?
  • 阿里入局,名創優品赴美上市...你看不上的「1元店」「10元店...
    其實,靠低價生意做成巨頭的故事屢見不鮮,而類似的10元店、1元店究竟能走多遠?名創優品的競爭者官網顯示,名創優品由日本設計師三宅順也和中國青年企業家葉國富於2013年共同創辦。成立以來,名創優品的發展勢不可擋。
  • 名創優品10元魔法店的生意是怎麼樣的?
    2013年9月,MINISO名創優品「中國一號店」在中國廣州開業,短時間內相繼在廣州、深圳、上海、北京、瀋陽等各城市落地開花。彼時,新零售的概念還未興起,中國的線下零售市場正在被阿里、京東為代表的電商一點點蠶食,幾乎所有人都認為:線上才是未來。名創優品沒有押注線上。它的打法邏輯很簡單:用物美價廉吸引線下人群。
  • 淘寶一元店對狙名創優品:狹路相逢,得供應鏈者勝
    先是手握巨大流量的騰訊,看中了在線下擁有眾多入口和支付場景的名創優品,決定投資名創優品:18年9月,名創優品宣布與騰訊和高瓴資本籤署關於合共10億元人民幣的戰略投資協議。然後是阿里親自下場,對狙名創優品:10月9日,淘寶特價版第一家「一元體驗店」在上海開業。據官方介紹,該店將精選來自120萬產業帶商家的貨品以全場1元的價格出售。
  • 名創優品上市後:被曝指甲油質量問題 又遇阿里1元店競爭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相關新聞:名創優品回應指甲油抽檢不合格:將以10倍價格召回阿里將推出線下「1元店」 首家體驗店坐標上海原標題:「十元店」如何對抗阿里「一元店」?「名創優品現在是一個上市公司,任何一件小事情都會被放大或被更多人關注,所以我認為我們要重新對品質進行一次定義。」在27日舉行的公司戰略發布會上,名創優品創始人兼CEO葉國富宣布以個人名義出資一億元設立「名創優品品質保障基金」,一旦消費者購買到問題產品,可以馬上啟動這筆基金,先行賠付。
  • 飽受爭議的質量問題與來勢洶洶的阿里1元店:名創優品如何破局?
    12天後,名創優品終於決定正面回應一切。 10月27日,名創優品在廣州召開了一場以「美好生活,平價質造」為主題的品質戰略發布會。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葉國富甫一登臺,便坦露了自己近期的兩大擔憂:一是不久前爆發的名創優品指甲油致癌物超標事件;第二個,則是來勢洶洶的阿里「1元店」。
  • 名創優品恩怨史:上市當天被曝產品不合格,老闆諷馬雲不懂零售
    2016年,馬雲曾在阿里雲棲大會上首次提出「新零售」這個網際網路新名詞,「未來的10年、20年,沒有電子商務一說,只有新零售。」當年,以馬云為首的電商潮直擊線下零售行業,而葉國富始終堅定地認為:「線下零售業是不可能敗給電商的,即便是「線上+線下」的新零售也必然離不開實體。」還在名創優品籍籍無名之時,葉富國就曾多次嘲諷馬雲不懂新零售。
  • 名創優品的「野望」
    根據此前披露的招股書,此次上市所募集的資金將主要用於擴張門店和零售網絡,投資倉儲和物流網絡、提升數位化運營系統等。從當初之前的10元店「哎呀呀」到現在的納斯達克的上市企業,白手起家葉老闆的經歷不可謂不勵志。
  • 名創優品躍龍門,然後呢?
    阿里新零售向左名創優品向右  2016年的雲棲大會,馬雲首次提出「新零售」的概念,核心是「線上+線下」。此後面世的騰訊「智慧零售」和京東「無界零售」也是異曲同工。  在「新零售」的概念被提出後,阿里就已經深入到線下零售行業,包括試水盒馬鮮生,並且戰略投資了易果生鮮、銀泰商業和三江購物等,開啟針對傳統零售的數位化轉型道路。
  • 阿里「1元店」到底是個什麼意思?
    10月9日,淘寶特價版在上海推出首家「1元更香體驗店」。正如店名一樣,精選來自120萬產業帶商家的貨品將以全場1元的價格出售。此次「1元店」的開設是淘寶特價版聯合產業帶商家共同打造的「廠貨櫥窗計劃」的一部分,這也是阿里布局線下新零售的一步大棋。據悉,淘寶特價版計劃未來3年將在全國開業至少1000家「1元店」。
  • 爭搶中國版Costco寶座,名創優品的全球零售野望
    在中國電商興起的這十年間,街邊「一元店」類似的線下業態幾乎被市場與消費者淘汰。 然而,平價消費與高性價比依舊是用戶的心頭好,名創優品為首的新一代品牌化的優質低價業態迅速發展,主攻下沉市場的拼多多的崛起,以及阿里近期著力推出的淘寶特價版,讓「一元店」這個早已沒落的零售業態,在最近成為零售業的熱點話題。
  • 名創優品上市,10元線下店,夾縫之下的立足點
    資深的市場經驗加上對市場的敏感度,讓葉國富找到了新的線下零售市場套路。 但如果名創優品儘可能的將價格做到更低,十幾二十多元的商品,也不會比淘寶貴到哪去,再加淘寶算上郵費以及需要等待的時間,用戶可以直接乾脆的選擇在名創優品店內購買。 當用戶對名創優品形成低價實惠的消費認知後,名創優品完全可以在數千個SKU中,略微提高部分商品的價格,由低價爆款產品帶動高價利潤產品的銷售,這是零售行業最常用的市場手段,名創優品並不是所有商品都是10元貨。
  • 「中國最大十元店」名創優品的地板與天花板
    葉國富已經為名創優品提出了新的擴張目標——到2022年,實現進駐全球100個國家和地區,開設10000家門店,每年營收規模達到1000億人民幣。他表示,原本計劃今年全球開設600家門店,但疫情之後他的想法變了:「我們的目標是開設1200家門店。」在未來,名創優品將堅持線上運營+線下零售的發展模式,同時積極擴張線下零售新店,推進實體零售業健康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