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3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參拜了象徵著日本軍國主義和帝國主義的靖國神社,一時間遭到了我國以及韓國、東南亞等國家的一致反對和譴責,因為靖國神社裡供奉的,都是當年罪行累累的侵華日軍!
但就是這麼一個靖國神社,其實在1945年日本投降之後,就差點被美國的一個將軍揚了。而這個將軍,正是近現代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有著戰爭狂人之稱的麥克阿瑟。
但千萬不要以為麥克阿瑟曾經想要廢掉靖國神社而將他當作朋友,他只是一個倨傲的「瘋子「,在韓戰時,他還曾經揚言要對中國投30-60顆原子彈,然而他這話剛說出去沒幾個小時,他就被撤職了(笑出了聲)。
麥克阿瑟出生於1880年美國的一個軍人家庭之中,在家庭氛圍的影響之下,麥克阿瑟很小就夢想著成為一名軍人,還不斷鍛鍊自己,因而長得人高馬大,是當地的孩子王,這讓麥克阿瑟養成了雷厲風行、極其自傲的性格特質。
1899年,麥克阿瑟進入了美國著名陸軍軍官學校——西點學校中學習,並且以打破西點學校紀錄的成績順利畢業,直接做了工程技術兵團的少尉,沒過多久又晉升成為了中尉,年少得志的他更加狂傲不羈了。
1919年,麥克阿瑟因為在一戰戰場上戰功顯著,因此被任命成為了西點軍校校長,是西點軍校史上最年輕的校長。但他依然十分渴望戰爭作為自己的舞臺,他在西點軍校的體育館上就有自己的題字:
今天,在友好場地上播撒下的種子,明天,一定會在戰場上收穫勝利的果實!
當時一站已經結束,整個世界迎來了一個短暫的和平時期,但麥克阿瑟卻始終嚮往著戰爭,認為和平不過是為了在之後的戰爭中有所收穫的播種而已。結果沒過太久,二戰就開始了,麥克阿瑟因此得以如願。
麥克阿瑟被任命為美國遠東軍司令,全權負責西南太平洋的戰事。一開始麥克阿瑟靠著「跳島戰術「接連拿下了好些個島嶼。但在1941年12月時,日軍開始對菲律賓等地進行猛攻,麥克阿瑟因為判斷失誤,以至於連連兵敗,最後只能退居澳大利亞。
但這些戰敗卻讓麥克阿瑟更加興奮,他很快就重整旗鼓,迅速向北進發,很快又打回了菲律賓,與盟軍勢力一起將日軍驅逐出了東南亞,因為麥克阿瑟戰功赫赫,在日軍投降之後,麥克阿瑟就受命處理日本各種戰後事務。
由此開始,麥克阿瑟在日本大改特改,而毀掉靖國神社就是當時他的改革措施之一,但是因為種種原因最終沒有實行。在日期間,麥克阿瑟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土皇帝「,受盡了日本人的敬畏,這讓麥克阿瑟更加傲慢了。
1950年6月,韓戰爆發之後,因為日本毗鄰朝鮮半島,麥克阿瑟自然成為美軍在韓戰中的先鋒和主力。在他看來朝鮮完全是一隻待宰羔羊,因此麥克阿瑟就放話說要在聖誕節前結束戰鬥。
在我國參戰前,麥克阿瑟連戰連捷勢如破竹,看起來好像還真能在聖誕節之前結束戰鬥。但麥克阿瑟公然越過38線時,我國就受朝鮮之邀向朝鮮發兵了。
結果就是在10月時,彭德懷將軍領導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叱吒風雲,先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以麥克阿瑟的美軍代表的「聯合國軍「打退到38線之外,穩定下來站穩腳跟之後又開始了拉鋸戰,讓麥克阿瑟」聖誕節前結束戰鬥「的大話徹底成了空話。
而在之後的戰役中,麥克阿瑟也是勝少輸多,這讓麥克阿瑟的驕傲受到了挑戰,於是他便放言道:「我們應該對中國投下30至60枚原子彈!「
在朝鮮戰場上屢嘗敗績的麥克阿瑟本就已經讓杜魯門總統很是失望,這回所謂的核威脅更不是他一個將軍的權限所能夠調動的,是直接挑戰了身為總統的杜魯門的權威。
杜魯門以「防止蘇聯參戰「為由否決了麥克阿瑟的這項提案,因為美蘇兩國都擁有核武器,一旦打核戰爭,即使是美國也無法承受。但麥克阿瑟居然沒有聽命,擅自派遣偵察機進入了我國領空偵查,使得杜魯門大怒,幾個小時內就撤了麥克阿瑟的職。
但即使如此,麥克阿瑟的狂傲依然得到了美國人的尊崇。麥克阿瑟明明是以敗軍之將的身份回到了美國,但是卻受到了無數人的歡迎,反而杜魯門總統的支持率暴跌26%,美國各地發生了許多反對杜魯門總統的遊行。
最後,在1964年時,麥克阿瑟因膽結石去世。而在他生命的最後十餘年裡,依然生活在無數人的追捧聲中。麥克阿瑟以其狂傲成名,最終也保持狂傲去世,也算是「不忘初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