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夢者」的夢中世界,印象光影下的藝術療愈

2020-12-16 騰訊網

我一直痴迷於《盜夢空間》,也想讓我的作品成為童話裡的「盜夢空間」。這個奇異的空間會讓你產生某種錯覺,但同時也會讓你得到神奇的治癒力量。

——馬辛(Marcin Minor)

明明是不同的世界、明明是不同的故事,但卻能完美地無縫銜接,不管你怎樣反覆查看,也難以尋覓畫中的界限究竟在哪裡。

侵入「盜夢者」的夢中世界

《盜夢空間》中有這樣一句經典臺詞:最具有可塑性的寄生生物是什麼?是人類的思想。一個簡單的想法可以創造一座城市、可以改變世界、也可以改寫一切遊戲規則。這就是為什麼我要從夢中把它盜取出來。

如果說「盜夢者」真的存在,那麼來自波蘭的插畫師馬辛(Marcin Minor)無疑就是那類最出色的「盜夢者」之一。在他的腦海中有太多的奇思妙想,以至於很多他的粉絲都相信,他的畫作肯定是另一個奇幻空間的真實寫照。或許,我們沒有能力侵入一位「盜夢者」的夢裡,但我們仍可以透過他的作品來探尋他的「盜夢之法」。

馬辛不僅是插畫師、教育家、藝術治療師,還是四個孩子的父親,並與妻子伊芙共同創建了一家名為MAMAMI的實驗室。他非常樂意為兒童、青少年和成人進行心理療愈,也開展了很多與藝術治療相關的課程和研討會。馬辛的興趣愛好十分廣泛,除了傳統繪畫,還對陶瓷畫、泥塑等頗有研究。或許正是這些特質和經驗造就了馬辛豐富且精妙的畫面內容,那些和煦的田園風光、夢幻的童話王國以及怪誕的神秘角色組成了他的人生規則。

馬辛(Marcin Minor)

馬辛的創作靈感源於自然、建築等方面。從小喜歡漫畫的他用這樣的作品詮釋著魔幻現實主義的繪畫風格,用略帶印象派風格的筆觸表達著情感豐富的畫面內容。這種畫法用彩色的斑點取代了傳統繪畫中的線與面,從而達到傳統繪畫所無法達到的對光感的描繪。當我們從近處觀察其作品時,我們會看到許多不同色彩的凌亂色點,但是當我們逐漸遠離畫面欣賞時,這些點便會匯聚起來,給人以流動的光感。

被「盜取」的空間

如果有人可以進入他人的夢境,就可以踏著睡夢的階梯靜靜地去到許多神奇的地方。無論那些是記憶還是先兆,隨時都有可能從一片靜謐瞬間到達喧譁的頂峰。故事從一個地方開始綿延到另一個地方,從未停止的蝴蝶效應如漣漪一般,在意識的最深處蕩漾著。

馬辛用智慧與情感相結合的畫面觸動著觀者心裡的那幅難以瞥見的畫像,並在超現實的世界中,試圖去了解更深層次的含義。在時間與空間、生命與記憶交織的多重世界裡,「盜取」著現實中偶然相交的人和事,在全新的維度中講述著他的夢中故事。將人物氣質與空間感知完美融合,馬辛的作品演繹著故事中的空間美。其畫中的角色關係在空間裡相互交錯,又互不幹擾,在理性中構建著融洽的情感氛圍。

其實,馬辛的作品並不是一個個「不可能的世界」,這些違背常規的、超現實場景實則是一幕幕人們內心深處的真實畫像。這些畫像往往都充滿了故事性,影射出人們與周遭環境的關係,講述著他們所面臨的困擾與挑戰。馬辛熟練地以超現實的手法帶領觀者體驗著心靈的實景,讓觀者自然而然地進入到他的「盜夢空間」中,感受著那些由心而生的獨特故事。

成為自己的「盜夢者」

曾有人說過,沒有什麼是不朽的,包括藝術本身。唯一不朽的,是藝術傳遞出來的對人和世界的理解。當人們在思考藝術家高超的技藝或是藝術作品可能蘊藏的深刻含義之時,似乎所需要的只是在畫面前,一個人安靜地接受藝術的療愈和浸染。

馬辛是一位善於捕捉美好生活的「心靈治癒者」,一個安靜的空間、一片鬆弛暖光,每個人都可以為自己講述一個關於自己的故事。他說:「藝術治療為很多人提供了自我表達和解決問題的機會。它關注著你的內心經歷與體驗,而不是周圍的表象;它利用藝術創作的過程改善一個人的生理、心理和情緒。這些與眾不同的畫面讓我在感受生活的同時,也幫助了許多需要幫助的人,使他們同我一樣重新感受到生活的溫度。」

藝術療愈的每一種形式,就像一個個小劇場,針對不同的情緒建立不同的治療方法,使得人們可以在藝術創作中將不可調和的情緒融合在一起,為人們帶來情感、意識和行為上的悄然轉變。如果你正在經歷某種難以言表的心理困擾,一張紙、一支筆,或許能幫助你找到前行的方向。如果說每個人都是描繪自己心靈的藝術家,那麼,也同樣可以成為讓自己變得會更好的「盜夢者」。

眼緣藝志 第658篇獻給生活的藝術禮物。如需轉載請先獲得授權,轉載後請標明出處

圖片來源:網絡,文字撰寫:眼緣藝志

相關焦點

  • 盜 夢 者
    盜夢者
  • "星爵"科幻片《幽靈徵募》新卡司加盟 & 匈牙利動畫《盜夢特攻隊...
    匈牙利動畫《盜夢特攻隊》國內即將上映 "畢卡索式"畫風獨特 燒腦動畫首發中文海報 匈牙利燒腦動畫《盜夢特攻隊》(英文名:Ruben Brandt, Collector)由導演米洛拉·科斯蒂奇執導,伊萬·卡馬拉斯、加布裡瑞拉·
  • 藝術療愈:釋放是為了更好的前行……
    對於一些身心障礙兒童的家長,對於有特殊需求群體人士的父母,對於一些助殘服務的助人者如特教老師、社工、志願者們,在面對生活工作中長期的相伴相處的日子,面臨的不同身心的困擾,在將大量注意力給到家人、孩子時,卻很少關注自己,容易陷入焦慮、緊張、難過、失望、自責、無助等情緒當中,每一個這樣的我們都急需支持與能量的補給。而藝術療愈恰好能幫這樣的我們緩解壓力,釋放情緒,自我關愛。
  • 光影大師山下工美特展來滬 探索當代藝術裡的光影世界
    山下工美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用影子創作的藝術家,本次展覽內容涵蓋了山下工美所有系列的作品。「浮光掠影」展第一站曾在臺北展出並取得了轟動反響。七月登陸上海為第二站,也是她本人在中國 大陸的首次個人作品展覽。  關於山下工美  1968年山下工美出生於日本高崎,隨後一直生活在前橋,一個距離東京一個多小 時火車程的小城市。
  • 霍格沃茨亂入《分歧者》 模擬幻境媲美《盜夢》
    原標題:霍格沃茨亂入《分歧者》 模擬幻境媲美《盜夢》 《分歧者:異類覺醒》  騰訊娛樂訊 由美國獅門影業出品的科幻系列巨製《分歧者:異類覺醒》(以下簡稱《分歧者》)今日再次曝光了一款「派系測試」中文特輯,在《分歧者
  • 玉淵潭櫻落花谷變身光影世界,首屆北京國際光影藝術季推沉浸式體驗展
    玉淵潭櫻落花谷變身光影世界,首屆北京國際光影藝術季推沉浸式體驗展 2020-08-17 19:06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當畢卡索的畫變成動畫,超現實主義的《盜夢特攻隊》了解一下
    鑑於《瘋狂約會美麗都》沒有在國內公映過,因此大多數人可能對「《瘋狂約會美麗都》後最重要的歐洲動畫電影」這樣的表述感觸不深,但是不要緊,聯想一下諾蘭的《盜夢空間》和史匹柏的《頭號玩家》,可能會跟這部動畫走得更近一些。《盜夢特攻隊》的中文片名很商業大片範兒,由於聽起來太像動作片,因此被很多人叫成《盜夢特工隊》。「攻」與「工」,一字之差,兩種意思。
  • 【美學的未來與秘密 】——莫奈光影大師印象點描畫世界與您相遇~
    ②光影遊戲感知睡蓮睡蓮在色彩的疊加過程當中從水影以及湖面上、河面上的多樣色彩,以及藍色、綠色相映成光點,透過遊戲讓孩子感知自然光、人造光的色彩疊加,在上、中、下不同層次當中,透過藝術大師的眼睛見到更美的色彩世界。
  • 賈清——夢中人
    引言:醒不來的夢中人,為何突然闖入我夢窩。看不清的陌生人,你可否是我要等的人。
  • 在王家衛的光影世界裡,我們都是孤獨的「邊緣人」
    作為「第七藝術」的「電影藝術」,電影創作幾乎綜合了人類之前所有的6種藝術手段,在創作者們用光影在大銀幕上搭建出的世界裡,我們看到了日常生活中不容易發現的,更真實的自己。在華語電影史上,香港電影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特別是在上世紀50年代後期,邵逸夫返回香港創立邵氏兄弟電影,為香港電影後來的快速發展創造了模式和資源基礎。
  • 喆藝|光影藝術家山下工美的奇妙世界
    ,就把光影玩出了花。山下工美出生於日本群馬縣高崎市,為英國格拉斯哥藝術學院碩士和美國西雅圖蔻爾尼旭學院(Cornish College of the Arts)學士。系列展覽上亮相的光影裝置作品——《未命名(孩子)》再一次引起了人們對日本當代藝術家山下工美(Kumi Yamashita)的關注。當光線穿過山下工美的雙手,它便經歷了一次最華麗的轉身,不再四處消散,默默成為世界上最恬靜的影子。
  • 榮格分析心理學 & 彩繪曼陀羅藝術療愈
    ARTWORDS_LIFE榮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瑞士心理學家和精神分析醫師,分析心理學創立者。曼陀羅繪畫治療的原理是心理分析榮格學派的自性理論,自性具有保護性、凝聚性、整合性、諮詢性和超越性的特性,通過曼陀羅繪畫能夠激發出繪畫者的自性原型,從而獲得治療的作用。曼陀羅繪畫以心理投射為基礎,曼陀羅繪畫治療:多種應用。可以通過象徵的方式展現繪畫者的無意識衝突,並藉助曼陀羅特有的整合功能,整合內心的矛盾,獲得內在的和諧與穩定。
  • 走進百年世界名畫——「你,我的繆斯」光影藝術大展在陽澄湖半島...
    近日,由北京逸格時代文化傳媒主辦,陽澄湖半島旅遊度假區、革新百集聯合主辦的「從梵谷到馬蒂斯——你,我的繆斯」沉浸式光影藝術大展,已 - 阿爾勒的太陽 - 《夕陽下的播種者》是梵谷最著名的作品之一,畫面中,一位昂揚挺拔的播種者佇立在這裡,
  • 盤點數字、光影藝術那些事兒!
    數字光影藝術已經在藝術領域中佔領較高的比值。各大藝術展項,傳統藝術、商業跨界等,讓多媒體光影頻頻出現在世界各地藝術家的作品中。 今日,盤點一系列不同形式的光影藝術,沉浸不一樣的光世界。
  • 光影大師山下工美特展首次來滬 帶你探索光影世界
    山下工美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用影子創作的藝術家,本次展覽內容涵蓋了山下工美所有系列的作品。「浮光掠影」展第一站曾在臺北展出並取得了轟動反響。七月登陸上海為第二站,也是她本人在中國大陸的首次個人作品展覽。    1968年山下工美出生於日本高崎,隨後一直生活在前橋,一個距離東京一個多小時火車程的小城市。
  • 巴黎光影博物館:沉浸在梵谷的藝術世界
    巴黎光影博物館,舉辦了梵谷作品沉浸式展覽。《星夜》、《向日葵》、《咖啡館露臺上》等畫作,猶如被賦予了生命,變得靈動而充滿生氣,使得參觀者仿佛置身於藝術的海洋!他的作品深深地影響了二十世紀藝術,尤其是野獸派與表現主義。梵谷早期的作品為以灰暗色係為主,當他在巴黎遇見了印象派與新印象派,那些鮮豔的色彩和畫風,充斥著他的作品,創造出了屬於他自己獨特的個人畫風。梵谷最著名的作品多半創作於他生前的最後二年,那時的梵谷深陷精神疾病的折磨中,最終在他37歲那年,以自殺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 印象派油畫那麼漂亮,是借鑑了攝影藝術的光影表現嗎?
    確切地說,照相技術的確是出現在印象派繪畫之前,而且繪畫對於光影的真實表現和科學研究也的確是從印象派才開始的。但是,因此就說印象派油畫的光影表現完全借鑑於攝影藝術,還是有失偏頗的。印象派繪畫是西方繪畫史上劃時代的藝術流派,在法國取得了最為輝煌的藝術成就。19世紀後半葉到20世紀初,法國湧現出一大批印象派藝術大師,諸如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莫奈的《日出·印象》等等,至今仍被奉為繪畫史上的經典作品。尤其是莫奈的《日出·印象》,更是「印象派」稱號的由來。
  • 在光影與色彩的世界中捕捉「印象」
    《寫給大家的360度藝術啟蒙書》是一套大眾普及叢書,作者都是知名藝術界人士,寫作採取固定的模式,前半部分是傳記,線性敘述畫家生涯;後半部分選取10個關鍵詞,緊扣作品分析風格。《愛上莫奈》是叢書其中一冊,由資深藝術評論家鄭治桂、鄭麗卿聯袂撰寫。
  • CHIC FEVER丨夢中人—賈清
    引言 醒不來的夢中人,為何突然闖入我夢窩看不清的陌生人,你可否是我要等的人這次Chic Fever想要抓住無法觸碰的夢中思慮,邀請賈清一同體味夢中人的喜怒哀樂,將難解難分的人間思慮化作彩色的光影,解讀屬於夢中人與追夢人的不滅初心。Chic Point虛幻的夢境,如同時尚圈內會「隱形」的PCV材質。其實早在17年的秋冬時裝周,T臺上耀眼的PVC材質便吸引了整個時尚界的目光,而在18年,PVC的風頭不減且後勁兒十足。
  • 著名詩人胡金全英文詩歌《夢中夢》(漢譯英)
    To dream your dreams(一)夢中夢(一)By jinquan.HU文/胡金全.你必須有時在夢中夢想,Take the necessary time in your own life to sleep on the white clouds!讓自己徜徉在白雲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