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船底人記憶:小溪有座造船廠

2020-12-23 鷺客社

鷺客社:守望共同的塵世故鄉

如果您滿意於下面的圖文,請讓更多的人關注「鷺客社」

到坂仔參觀林語堂故居的人,都能在故居的院子裡看到一隻擺在草坪上的小船。風趣的故居解說員可能會對你說:當初少年林語堂,就是坐這種船到廈門鼓浪嶼去求學的。

其實,林語堂當年坐船出門求學是事實(十九世紀初,平和縣的陸路交通很不發達,人們出行主要就是坐船),但林語堂坐的絕不是故居院子裡這種小船(因為那是只小漁船,載不了客),而應該是坐運載貨物的運輸船。

解放前,平和的運輸船主要有三種——頂溪船、鋪仔船和琯溪船。頂溪船就是指南勝船和坂仔船,主要是在琯溪上遊運送貨物。那時候,坂仔船主要運載柴箍(一種紮成捆的燒火用的木柴),南勝船主要運載米籮(一種裝米用的籮筐)。鋪仔船就是文峰船,航行在文峰溪,主要是運載穀子。這頂溪船和鋪仔船船身相對小些,長約8米,但船型不同,頂溪船船身較窄,兩頭尖。鋪仔船和琯溪船船型相似,兩頭比頂溪船要寬,只是船身比琯溪船小。琯溪船較大,船身長有13米,它包括小溪船、山格船、翠薇船(南靖的翠薇解放前屬平和縣管轄)。琯溪船主要是航行小溪到漳州河段,頂溪船和文峰船的貨物都是由琯溪船轉運漳州的。

由此可見,當年林語堂必是先從坂仔坐頂溪船到小溪,再換乘琯溪船去廈門的。

我聽說林語堂故居那隻小漁船是我的髮小阿河造的。我知道,阿河以前是平和造船廠的造船師傅。

平和造船業歷史悠久。據《康熙平和縣誌》(p180頁)記載,明朝嘉靖年間,平和知縣王祿撰寫的《揚善亭碑記》裡有這麼一段話:「吾邑耆民張士珙,……捐金造船,載木運石,築南山、寨仔之坡……。」可見平和縣的造船歷史至少有500年了。

平和造船廠是1956年木帆船運輸社成立以後才開始創辦的,剛開始幾年是在南山溪岸上露天作業的,60年洪水後才搬到溪對岸,南山大橋北端。起初就搭一個簡易的工棚(我們都叫它船寮),面積約二、三百平方米。大門面朝花山溪,背臨中秋浦,東邊與平和捲菸廠隔一條小巷,西側與公路局(我們叫它工區)僅一牆之界。

平和造船廠辦廠歷史不長,從創建到停產大概二十年時間。辦廠伊始,全廠職工有十七人,年生產船隻近60隻。六十年代開始,平和陸路運輸逐漸興起,水路運輸略有衰弱,造船廠的船隻年生產量40隻不到,進入七十年代,平和的陸路運輸已經發達起來,船隻年生產量降到30隻左右。於是廠裡開始拓寬生產渠道,除造船外,還擴大廠房,增加人力,引進技術,大規模生產紅木箱。到七十年代末,平和的陸路運輸完全替代了水路運輸。1979年開始,平和造船廠就沒有再造船了,主要生產紙張、木箱、皮箱、鏡箱、旅行箱、旅行包等。

1982年9月,平和造船廠正式改名為平和縣皮件廠。

平和造船廠製造的船叫內河五篷連家船。內河就是航行在內陸河(九龍江上遊);五篷就是船上覆蓋五張竹篷;連家船就是不但運載貨物,還要住人,一家老小都生活在船上,以船為家。

造船廠的工人分為造船工、竹篷工、打鐵工、鋸木工、椿灰工、勤雜工等工種。其中造船工多些,其它工種的人員相對少一些。

造船廠製造一隻新船通常需要5-6個造船工,完成時間從開工到下水需要10天左右,當然,如果主人催得急些,加班生產,大概一周就可完成。

造船的過程和蓋房子有點相似。首先是備料,造船用的木材主要兩種,船身用松木,面板用杉木,其它零星部件則使用樟木或龍眼木等雜木。其次是打基礎,也就是搭支架拼底板。船的底板由五道寬1.2尺,厚2.7公分的槽板拼成的,俗稱五路底。最中間一道叫中槽,兩邊依次是擠槽和蹦槽。由於船長有十三米,所以每道板還得用兩片連接,五道的接口參差交錯。這拼底板是造船第一關鍵,大家知道,船的兩頭是翹起的,所以每道槽板要先用燎火壓成弧形,拼好後得用大石塊圧平衡。這是最關鍵的技術活,須大師傅目測鑑定。如果五路底沒撐平衡,那就成「軟硬槳』,船就畸型了。我哥說,又不能完全平衡,須左邊稍高,右邊稍低,航行才會順水。具體多高多低全憑大師傅經驗目測,沒有規矩,也沒有理論依據。第三步是定騎架和圍三舷板,就像砌牆壁。五路底兩側延伸出去的三道槽叫三舷板,依次是柳板、牽板和舷板。這三舷板必須是在船肚內騎架固定後才可能拼上去的。三舷板拼裝好,釘上肚壁,船體就基本完成了,到此大概用時5天左右。然後是第四步,也就是擠桐灰。因為船槽板間都是用鐵釘釘的,縫隙間密封度有限。為了防止滲水,就要往縫隙裡面擠塞桐灰(桐油、殼灰加草根等原料樁制而成),把縫隙塞實塞牢,這個過程一般用時兩天。第五步是刷桐油,整隻船內外都刷上桐油,就跟粉牆做漆一樣,也像是汽車打蠟,上油後的船身鮮豔豔、亮堂堂的,待第二天桐油幹後船就可下水了。下水後船主人還要做很多事,比如鋪面板、插支柱,蓋竹篷、裝隔子(船身左右的隔牆)等,最後要把家庭用具、生活用品、撐船器物全部添置完成了才能啟航!

雖然那造船廠早已成了平和人遙遠的記憶,但對於我們很多船底人來說,那些發生在船寮裡的往事,一直是刻骨銘心、揮之不去的,至今還時常會浮現在眼前。

我對平和造船廠的印象非常深刻,也非常親切。我父親曾經是廠裡的管理人員,我母親和哥哥也是廠裡的職工。母親主要工作是編竹篷和鋸槽板,哥哥是造船工(他15歲就進廠拜師學藝了)。所以,廠裡那些叔叔阿姨我都非常熟悉。

我記得的造船老師傅有黃雙根、黃添進、陳長悅、黃九輝、林孽、莊單、莊如土(其中技術最好的是黃九輝和莊如土),跟我哥一樣年輕的造船師傅有阿亮、阿強等,可我印象最深還是那三個勤雜工——進發、豬尾和黑仙(這三個人都是鰥夫,沒有娶妻的老頭)。

進發專門負責挑水,兼跑腿,代人購物。豬尾的工作是椿灰,踩灰槓。人們喜歡跟他們倆開玩笑,解悶。他倆到哪裡,哪裡就常有鬨堂的笑聲。因為進發和豬尾比較有趣,不管你如何調侃、逗樂,他們都不生氣,有時被逼急了也就大聲號叫:「麥創治,麥創治!」(閩南語,意思是別欺負我,別欺負我!)

那黑仙就很少有人跟他開玩笑了。

黑仙少言寡語,終日坐在工棚旁邊隔出的一個小屋裡。在我的印象中,黑仙名如其人,長得又黑又瘦,穿的也是黑色的衣服,屋子也是陰森森、黑洞洞的。每當我經過那裡,總是避開不敢靠近,感覺那地方「仙」氣太重。

黑仙是船寮的物品管理員,大家從廠裡買柴火如刨花、鋸沫、廢木料等,都是由他過稱收錢的。

母親說:黑仙結過婚,只不過結婚兩天就離了。

對此我非常好奇,便特地向母親問個究竟,事情的原委大體是這樣:很多年前,年輕的黑仙和自己心儀的一個姑娘在小溪結婚,辦完婚禮一夜洞房,第二日便啟航漳州。夫妻高高興興哼著船歌,一路真的是恩恩愛愛,甜甜蜜蜜。

天過晌午時,累了,餓了,停泊休息吃飯。這黑仙無意間瞧見新娘的嫁妝裡有一個鬧鐘,覺得新奇,便拿起來擺弄,把玩,結果是上發條時把發條轉錯方向,斷了。新娘傷心極了,心疼不已,於是一氣之下把黑仙趕下了船,就這樣離了!

我開始動筆寫《花山溪船底人》系列文章時,腦海裡浮現的就一直是造船廠的故事,我最想寫,也最不知如何下筆的便是寫造船廠。因為我是伴隨著它的發展長大的,那廠裡的許多人、許多事時常讓我魂牽夢縈,我對這些經歷和感受都是最深刻的、最親切的。因為故事太多,因為感情太深,所以竟一直無從下筆。近日因為我在翻閱《康熙平和縣誌》裡發現一段記述嘉靖年間平和「造船」的文字,又激發了我寫造船廠的使命。可寫的內容非常多,篇幅有限,只能選取有代表性的事,較典型的人來寫,其它就讓他在我的腦海裡留做孤獨的回味吧!

往期導讀:

船底人記憶:麥創治!麥創治!

平和記憶:花山溪上的電船

我是花山溪船底人(七):」華僑社」與」省優產品」

平和記憶:我是花山溪船底人(六)

平和記憶:我是花山溪船底人(五)

平和記憶:我是花山溪的船底人(四)

平和記憶:花山溪的水上人家(三)

平和記憶:我是花山溪上的「船婆仔」(二)

平和記憶:我是花山溪上的船婆仔(一)

重磅:平和靈通山下發現壺形大土城,為吳鳳故裡

重磅:平和大溪莊上城,又一座壺形巨城被發現!

平和記憶:我的故鄉叫江寨

南勝記憶:回首小鎮已惘然

平和小溪三角坪,你觸動了誰的鄉愁?

平和記憶:海倫仔,一位傳說中的賊,死後卻感動全城

作者簡介:阮海棠,1963年出生,平和小溪人,現為平和正興學校教師。

LOOKERS鷺客社 守望共同的塵世故鄉

相關焦點

  • 中西街:平和小溪三角坪的大廟口民國老街
    其中,中東街和中西街在抗戰時期合稱中山街,只不過一個是中山東街,一個是中山西街,這是三角坪民國老街區的最主要街道,是小溪的「中山路」。      中西街,包括原西門坎腳、大廟口、西門,解放後一度稱府前街,即三角坪至市尾食品門市部,長233米,寬6米。這條街道比較讓人有印象的是開漳聖王廟、八一旅社、風車攆樓。
  • (內湖).小溪瀑布
    小溪瀑布,雖名「小溪」,但瀑布不小,三十年前的旅遊書及媒體都曾介紹過這個瀑布,是郊遊的好去處。然而,如今這座瀑布卻已從人們的記憶中消失。新出版的旅遊書沒有再提及這座瀑布, 網路上也看不到關於這座瀑布的照片或記錄,僅有「藍天登山圖集」第一冊的地圖有畫出小溪瀑布的位置。瀑布距離最近的馬路,才約16分鐘路程而已。藍天隊的小溪瀑布地圖是民國八十七年(1998年)繪製的。
  • 平和多人被抓
    ▲8月8日,小溪派出所結合巡邏檢查,在轄區內搗毀一個利用麻將牌賭博窩點,當場抓獲涉賭嫌疑人4名。
  • 看船底的東西就知道,讓人「頭皮發麻」
    在所有的維護項目中,有一項叫做「船底清潔」。可能有些人會覺得很納悶,航母的船底大部分時間都浸泡在水中,為什麼還需要清潔呢?我們先來看看航空母艦的船體到底都有些什麼,相信看一眼工人清理前的船底,你就明白了。通常來說,會有大量的海洋生物附著在航空母艦的船底。
  • 謎語:兩隻小船一般高,船底有厚又有薄,晚上停泊床頭港。生活物
    網絡查找謎語「兩隻小船一般高,船底有厚又有薄,晚上停泊床頭港,白天載人到處跑(打一生活物)」,您會發現,很多網站的謎底都是「鞋子」。 初看到這個謎語時感覺這個謎語挺工整的,應該不會是改編謎語吧?後來查查,還真是改編謎語。 這裡,我將兩個謎語排在一起作一個對比吧。
  • 平和往事:中國遠徵軍航攝師曾隱居小溪府前街
    據平和葉庚成調查,三角坪曾「設有大米、菸絲等400多個商號及典當和錢莊。民國時,較為出名的有九一七街廖亞喜、廖水樹、廖玉水叔侄三人合股的廖記典當店;民國13年,惠川錢莊和美記錢莊也在今九一七街開辦;民國15年,福建省銀行、平和縣銀行也在小溪設立琯溪辦事處。
  • 石碼矮仔「船底郎」
    @閩南石碼「連家船」閩南人有一句俗語,稱「矮仔毒,捲毛惡」。其實,人不可貌相。生活中的毒與惡,並不是以「矮仔」和「捲毛」來權衡的。 作者:江山有個矮仔,是個捕魚能手。《九龍江上船底郎》,嘿呀作品 石碼矮仔「船底郎」有一次,他那隻小船擱淺在岸邊,大概是捕了些魚,靠岸小歇吧。我遠遠望去,只見他坐在船艙裡,悠悠地抽著煙,一臉的不屑和淡然。但那小不丁點,又宛如個小孩似的。
  • 看到船底的附著物就懂了,讓人頭皮發麻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遼寧艦每次出海回來,都會進行一次大清潔,這是為何?其實,如果長期在海上漂浮,艦艇船底就會附著大量海洋生物,這樣一來船底就變得不再光滑,還會加大海水對航母的阻力,使其速度變緩。除此以外,如果不定期清潔,這些海洋生物還會不斷腐蝕艦體,對航母造成更大的傷害。所以,每次遼寧艦出海回來,才會有大量工人「一擁而上」,進行「刮海鮮」操作。
  • 瓦良格剛回國時鏽跡斑斑,船底布滿一噁心物質,原因讓人心酸
    據官方數據透露,「瓦良格」在海上航行1.52萬公裡,漂泊123天,於2002年抵達中國,然而,看了剛到中國的「瓦良格」號,讓人頭皮發麻,船體破敗不堪,被大量的海洋生物腐蝕掉,布滿「海鮮」,這是為何?購買「瓦良格」號的計劃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已經被提出,起初是西方國家不同意我國購買,命令烏克蘭將全部核心設備拆除,這筆交易才得以進行下去。在歸國途中,又遇到土耳其百般刁難。
  • 王定業原創:家鄉的小溪
    我時常在記憶的相冊裡翻找,想找回兒時的童趣,最想找回的是:和你過家家的嬌羞。讓我揮之不去的是:家鄉的風、雲、雨、山、林、村莊,和那匯成條條小溪的潺潺山泉。記住的地方,應該是鄉愁吧!誰曾想到暴發的新冠肺炎,讓浪漫失去了色彩,世界出現了吠聲,少了詩與歌的激情。
  • 【平和】古邑九峰
    記憶旅行 九峰又名九和,俗稱鯉城,境內群山重疊、峰嶺聳峙、丘陵起伏,河谷和盆地錯綜其間。因城東有九和山,山上有九峰錯出,故名九峰鎮。
  • 樸茨茅斯造船廠500多年的興衰發展史啟示我們——危機與機遇是一對...
    歷經兩次世界大戰的烽火硝煙,樸茨茅斯造船廠憑藉強大的造船實力,一度攬得英國皇家海軍的多項重要訂單。據記載,僅在1940年,樸茨茅斯造船廠港區先後停靠的英國戰艦就多達2500餘艘,維修的各類戰艦超過1000艘。鼎盛時期,船廠聘請的技術工人高達2.3萬餘人。然而,從上世紀70年代起,隨著英國海軍戰艦數量大幅縮減,船廠失去了國家的強力支持,昔日輝煌逐漸遠去。
  • 遼寧艦回國時,專家看到這一幕十分惱火,船底附著黑色的東西
    要知道遼寧艦的前身是瓦良格號,是以2000萬美元的價格從烏克蘭買回來的,當遼寧艦回國時,專家看到這一幕十分惱火,船底附著黑色的東西,這些黑色的東西是海洋中的藤壺和各種貝類的生物,它們的吸附力很強,如果長時間不清理的話就會對船底造成巨大的破壞。
  • 新品 | 哥倫比亞 小溪莊園 瑰夏 厭氧日曬
    在積累了咖啡發酵多年的經驗後,小溪莊園設計了四種適用於該品種的處理方法:控制發酵水洗、日曬、低溫浸漬、厭氧發酵。如今,小溪莊園已經成為一個成功的莊園,並且在該地區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他們還僱用需要幫助的老年人和單身母親作為員工,成為當地的一段佳話。
  • 小溪泛盡的意思是什麼? 小溪泛盡詞語意思
    「小溪泛盡」的意思是乘小船走到小溪的盡頭,出自曾幾的《三衢道中》,全詩為「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  《三衢道中》  宋·曾幾  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  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
  • 看看維修工從船底刮下來什麼就知道了
    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有很多,大家最容易想到就是其製造工藝了。確實這是原因之一,但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普通國家根本就養不起一艘航母。 看看維修工從船底刮下來什麼就知道了。
  • 又一大型造船廠開工,美媒:重點在於每年建造6艘高級軍艦!
    據悉,上海江南長興造船廠基地長興二期工程在本月4號開工時,作為正在建造003型航母的江南造船廠,也是中國規模最大的造船基地,它的再升級無疑是讓眾人興奮的,不少人猜測他或許與004型的建造有關聯。
  • 冒充寺廟工作人員騙香火錢 平和一男子涉嫌詐騙被抓
    閩南網8月25日訊(閩南網記者 李昌乾 通訊員 平公宣)平和一男子為圖來錢快,謊稱寺廟工作人員,實施詐騙。昨天,平和縣公安局發布消息稱,該局成功抓獲一名涉嫌詐騙人員,及時為民眾追回經濟損失。據介紹,8月23日上午,平和縣公安局小溪派出所連續接到轄區群眾報警,一名自稱三平寺工作人員的陌生男子稱三平寺廟慶,需要善男信女捐香火錢,已有不少民眾上當受騙。接警後,該所聯合「平和110」啟動聯勤聯防機制,在指揮中心的支持下,調取案發小區視頻監控進行排查。
  • 江南造船廠消息:自製浮式船塢A1020順利出塢
    5月18日,江南造船廠發布消息稱,自製大型浮式作業裝置順利出塢,建造工程項目A1020生產的浮式船塢長度250米,寬度60米,最大載重量3.2萬噸。值得一提的是,江南造船廠近期最大的造船項目毫無疑問是我國的003號航母,此次浮船塢建造是為了哪艘船呢?鑑於船塢的大載重噸位,其實答案已經呼之欲出了。
  • 記憶中的成都:東門外有座牛王廟
    在成都,有很多人常常疑惑於那些帶廟或者寺的地名,牛王廟、馬王廟、龍王廟、王爺廟、梵音寺、鄉農寺。,到底這些地方是否真的曾有過一座寺廟?廟裡供奉的又是哪位神仙呢?在現今東門一環路,有個頗具知名度的街道地名叫牛王廟。相信很多人說起牛王廟,只曉得牛王廟街邊的面很好吃,有四家很出名的麵館:全欣面,怪味面,家常味,金宴麵店。上世紀70年代牛王廟路口今天我要說的正是這個牛王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