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7000元月薪招不到人?」 「招工難」還是「找工難」?

2020-12-13 總財

原標題:「招工難」還是「找工難」?

□ 對東莞政府來說,解決結構性缺工,當務之急是補充產業所需的技能人才。

□ 對企業來說,練好內功、提升薪酬待遇,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用工難題。

□ 對廣大「打工人」來說,「招工難」並不意味著「找工易」,想獲得理想的崗位,還需持續提升技能,練就「兩把刷子」。

「我們沒遇到招工難。相反,因為工作不好找,很多員工還打消了跳槽的念頭。」近日,廣東東莞「7000元月薪招不到人」的話題引發廣泛關注,記者就「招工難」的話題採訪東莞企業廣東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聘主管陳俊龍時,他這樣回答。

對於擁有18萬家工業企業的「製造之城」東莞來說,就業用工是年頭年尾常講常新的話題。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不僅許多企業的訂單遭遇了「過山車」式的波動,而且到底是「招工難」還是「找工難」,更叫人分不清楚。

「根據監測,東莞沒有發生集中規模性失業和缺工現象。」東莞市人力資源服務中心主任劉越峰表示,8月份以來,東莞總體用工數量保持在500萬以上,接近去年同期水平,10月底實名制就業登記503.45萬人;10月份,定點監測企業求人倍率1.15,從崗位需求人數和應聘人數之比來看,市場供求較為穩定。

供求總體穩定,但結構性用工問題確實存在。「企業永遠走在市場最前沿,人才培養機制一定會滯後於產業發展需求,所以結構性缺工是世界性難題。」東莞市人社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當下出現「招工難」也是好消息,證明訂單回暖、經濟向好。與此相印證,前三季度東莞經濟增長已實現由負轉正,9月份進出口增長達到15.8%。

記者調查發現,招工難不難,與行業差異及企業經營狀況密切相關。生益科技所在的電子信息業是東莞支柱產業之一,陳俊龍告訴記者:「據我了解,周邊同行業企業,自疫情以來招工都不難。雖說疫情導致消費電子產品需求短期下降,但醫療及5G產業的爆發,都要大量用到電子原材料產品,所以我們的訂單一直飽和,利潤大幅增長。」

但是,陳俊龍也表示,生益科技的薪酬在行業內處於較高水平,普工到手年薪約8萬元,維修崗位更可達15萬元,上個月又普漲了10%。「今年能漲工資的企業其實不多。那些本身利潤不高的行業、企業,可能更容易遇到招工難的問題。」

同時,隨著新業態新模式的蓬勃發展,不僅催生了新的崗位需求,也帶來了一些崗位「招工難」。專注於為塑化行業提供產業鏈配套服務的盟大集團,自疫情以來,一直忙著搭建電商平臺、打造直播基地,幫中小企業「集體帶貨」。盟大集團一位招聘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公司銷售崗位一直招不滿、留不住,雖然線上線下招聘渠道非常豐富,但找到匹配崗位需求的人才很難。與盟大一樣,許多企業表示,善於開拓市場的銷售、直播類人才十分緊缺。

如何在疫情之下破解用工難題?東莞市人社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人社部門對用工市場的變化保持高度靈敏,搭建多種用工對接平臺,為企業提供精準服務,全力以赴幫企業穩崗穩員工。

據介紹,東莞在廣東率先創新了「共享用工」模式,建立「共享用工」信息發布平臺,已累計牽線員工約2萬人。同時密集舉辦線上線下招聘活動,已舉辦48場「春風行動」及不同主題的招聘專場,包括復工復產線上招聘會、「民營企業招聘月」等;7月以來,還舉辦了多層次小規模的「就業服務日」現場招聘活動400多場。同時,人社部門強化了公共就業服務體系,通過市鎮村三級就業服務平臺為求職者和企業就近提供「一站式」就業用工服務,實現公共就業服務「就在身邊」。

專家認為,近年來東莞堅定地從「世界工廠」向「粵港澳大灣區先進位造業中心」邁進,當下被疫情放大的就業用工難題,在未來的轉型中無疑還將存在。無論對東莞政府、企業還是身在這座城市的打工人員來說,今年都是苦練內功的一年。

對東莞政府來說,解決結構性缺工,當務之急是補充產業所需的技能人才。東莞市市長肖亞非近日表示,東莞目前正深化「技能人才之都」建設,引入培育更多技術人才,爭取在今年完成既定目標,推動100萬人提升技能學歷素質。接下來,東莞將針對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新格局下的訂單型、外資型企業及國內渠道銷售人才,制定專項扶持政策,滿足產業所需。

對企業來說,練好內功、提升薪酬待遇,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用工難題。「生益科技一直在打造核心技術、提高自動化程度,經過一輪輪自動化改造,東莞的員工已從4000多名降到2900多名,員工減少、利潤增加,保障了薪酬持續提高。」劉越峰舉例說。

東莞眾多面臨人力成本「天花板」的企業,也都在極力通過員工關懷、企業文化等提升吸引力。例如,盟大集團設立了「心情假」「健康假」等花式帶薪休假制度,不僅提升了員工歸屬感,還增加了攬才「砝碼」。

對廣大打工人員來說,「招工難」並不意味著「找工易」,想獲得理想的崗位,還需持續提升技能,練就「兩把刷子」。「現在很多年輕人不願意做流水線工作,覺得工資低、不體面。但是,我們提供了較好的薪酬待遇,相應地也對技能、績效提出了更高要求。現在,你一定要創造價值,才能留在崗位上。」劉越峰說。

相關焦點

  • 很多企業說招工難,一些人說找工作難,到底問題出在哪兒
    題主提的是兩個問題,一個是招工難,另一個是招工難。所以回答你這個問題,就需要兩個答案。我們先說一說招工難。現在不管是什麼行業,都出現了招工難。為什麼會出這出現這種情況?原因有以下幾種。工廠門口的招聘現場80後或許有一部分人會吃苦,但是90後,00後,他們基本上吃不了苦,受不了累。所以一些企業和工廠 ,才會出現招不到90後00後。
  • 「用工荒」再度升級,月薪過萬招技工難,人都去哪兒了?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國,根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中國總人口為1370536875人,世界銀行預測中國勞動人口在8億左右,其中光是號稱「世界工廠」的東莞就有四萬多家工廠,廣東每年流動打工人數9800多萬,而其中又以廣東東莞最為出名。
  • 工廠月薪8000元招不到人,年輕人都在做什麼?
    「臨近年關」,很多企業、工廠卻出現了「用工荒」,有的工廠甚至開出了「月薪8000」,但依舊招不到合適的工人。對於工廠而言,年前的訂單還是比較多的,因此很多工廠的用工需求還是比較高的,那麼,為什麼工廠開出「月薪8000」,依舊招不到人呢?這是怎麼回事呢?
  • 東莞長安廈邊某五金廠,計件工資6000以上,為何年齡普遍35歲以上
    東莞長安一家五金廠,打出來的計件工資,高達7000-8000一個月,新人進去主要是按勞動法,前期一周後計件,底薪比深圳要低很多,部分的人更願意去深圳或者留在老家工作。現如今很多工廠為了節省開支,紛紛採用計件工資來吸引人,五金製品廠為了多招到人,不惜把待遇寫到了7000-8000一個月來吸引人,但真正去了之後,計件工資往往上去了,單價往往會降下來,而因此有些計件的工廠被稱為黑心工廠。
  • 大批農民工進城,卻甘願放棄月薪7000的工作,這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很多農村人進城之後,由於學歷不高,只能做一些苦力活來維持生計,亦或是到工地打工提高收入,但現如今城市7000元月薪的工作,卻出現了很多農民工不願意做的現象,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難道是覺得月薪7000元依舊不高嗎?其實並不是這樣的,有農民工吐露出了自己不願意做的原因。首先,擔心到手的工資會有變化,或者是拿不到。
  • 東莞:訂單暴增再現用工荒,企業上演搶人大戰,5000高薪難招人
    如果達不到客戶的出貨要求,因為誠信問題可能明年的訂單就會受到影響。 東莞厚街曾經被譽為「世界工廠」,尤其是鞋類生產特別出名,曾經有傳言說,出口海外的鞋,85%來自於廣東,而廣東的85%來自於東莞。 可是現在,通過招聘宣傳頁上看到,鞋廠的工資待遇並沒有競爭力,可能受成本的影響,大部分鞋廠開出的臨時工工資一天只有150元左右。
  • 蘇州電子廠300一天招不到人,網友:把人當機器誰去
    最近幾年,蘇州各家電子廠招人越來越難了,從開始的150一天漲到現在的300一天,還招不到人,蘇州的外來人口達到538萬人,這些人都去哪裡了?在蘇州的人力資源市場和中介門店隨處都可看到招牌信息,大多數是蘇州電子廠的,據這些人力資源人員介紹,外來的務工人員都很少選擇進廠了,之所以在還在招,是因為給的中介費高,介紹一個人進去能拿到1500元,後期還有其它費用可拿,這些人為什麼不願意去電子廠呢?網友:把人當機器誰去.
  • 服企萬元月薪招工 廉價勞動力一去不返
    企業的技術工人招不到,普工因為工資價位談不攏,求職者不願就業。有企業主直嘆,廉價勞動力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返啦。服裝廠扎堆的喬司  企業開出萬元月薪招整件車工「整件車工5000-13000元/月,整件組長7000-10000元/月,流水組長6000-10000元/月。」
  • 明明不缺人,為何工廠還是「招工難」?背後「原因」很現實
    每年的畢業季,就是眾多畢業生找工作的時期,每年這個時候,就總是能聽到媒體報導,今年又是多少的畢業生湧向社會,今年又是有多少的畢業生找不到工作,所以在這些輿論觀點之下,我們似乎感覺現在找工作是越來越難了。但是,是否真的現今社會已經不需要那麼多的勞動力了呢?
  • 月薪5000,每月如何攢下 7000 元?
    月薪 5000,攢下 7000 ,這不是在開玩笑嗎?—— 當然不是,因為浮雲君做到了!對於大部分剛剛從象牙塔走出來的朋友而言,每月扣去五險一金,最終能夠拿到手的月薪其實也就 5000 元上下。這個數據並不是浮雲君隨口捏造,根據2020 年蘇州市薪資水平報告,目前蘇州市的平均月薪水平其實也就 5000 元左右。
  • 人盡皆知的暴利行業:一天工資1600,卻常年招不到人!問題出在哪
    但是有也一些特殊的行業,月薪超4萬,門檻不高,卻依舊常年招工難,幾乎無人問津,這個行業便是殯葬行業!比如今年上半年,深圳某殯儀館就曾貼出一則招工啟事:招扛屍搬運工,白天800元,晚上1600元,工資都是日結。一天工資高達1600元,如果上一個月晚班的話,就可以賺到48000元,這月工資水平放到全國也可以說是頂尖的了。
  • 6萬元年薪招不到熟練車工
    有成衣鋪的老闆訴苦,招工難,自己的訂單都忙不過來,甚至影響到開分店的計劃。招聘近一年沒招到滿意車工「你們從哪裡出來的?」專門定做旗袍和唐裝的「美麗來」店老闆陳明華誤以為記者來應聘,開口就問記者是從服裝廠來的,還是從成衣店來的。「我們店這個招聘放在外面近一年了,但是一直沒有招到滿意的車工。」
  • 殯儀館工作人員月薪兩三萬,卻招不到人?
    也正因為殯葬行業利潤率比較高,所以很多人都覺得在殯儀館工作的人工資都非常高,甚至網上流傳殯儀館工作動不動就月薪兩三萬塊錢。 比如是網上流傳深圳殯儀招聘一些臨時工,其中白天800元每天,夜班1600塊錢每天,而且工資日結,按照這個待遇計算,如果一個月工作25天都是白班,一個月的工資也達到2萬塊錢,如果都是上夜班一個月的收入至少達到4萬塊錢,這個工資是非常高的。
  • 月薪過萬也沒人來?這三大行業為何會出現「用工荒」?
    但現在,工廠卻陷入了「招工難」的局面,為了解決招聘問題,各大工廠都採取了各種措施來吸引工人。各種提高工資和福利的舉措都相繼提出,但效果仍然不盡人意。此外,工廠招聘還有一種情況,即「留不住」人,在工廠工作的人可能知道,工廠裡工人的「流動性」是非常大,一個崗位一個月可能會換好幾組人。
  • 寧願當文員每月3000,也不願當月薪7000普工,人生太難面子最值錢
    我想說,一方面是小時候評價標準太過單一,只以成績來評判一個人;二是現在讀書真的不是唯一的賺錢方法,很多人當工人掙的錢都比辦公室文員多。有網友問:為什麼普工每個月工資7000元,卻還有那麼多人願意當每月3000塊的文員呢?
  • 喬司服裝廠萬元難招熟練工 為留老技工企業年年送黃金
    浙江在線02月27日訊聚集著400多家服裝廠、1000多家服裝家庭作坊的餘杭喬司,這兩天,萬元月薪的工作可以說是遍地開花。企業為了招攬一線工人可謂花招百出,有的大廠還拿出真金白銀挽留老員工。  可企業的一腔熱情卻遭遇了寒冰,現實情況是,越來越多的外來務工者開始留在「家門口」,他們不再願意漂泊異鄉。企業的技術工人招不到,普工因為工資價位談不攏,求職者不願就業。
  • 實體店生意不景氣,卻沒出現「失業潮」,反倒工廠招不到人,為啥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近些年來在電商行業的不斷發展之下,實體經濟也受到了不少影響。不少實體店的生意大不如前,店鋪轉讓、關店的情況也越來越頻繁。接觸過製造業的人應該也會發現,這幾年的生意很不好做。尤其是工廠在招工的時候,經常招不到人。
  • 深圳大量招臨時工:低至13塊1小時,月薪不到4000,打工者說正常
    深圳很多工廠受疫情影響,生意也是大不如前,很多公司紛紛選擇裁員,或者減少加班和控制上班,從而導致很多人失業,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不得不從事找中介做起了日結。而很多中介從工廠籤訂了合同之後,為了讓自己利益最大化,往往工人的工資壓得很低,給的價格比實際上班的要低很多,今年的疫情讓很多行業日子過得舉步維艱,更是受疫情影響,對很多找工作的人來說,更是雪上加霜,往年工廠都是大量招工,依然招不到人,在環境下很多中介公司更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招工,但是很多黑中介,往往工廠給的價格是20
  • 學徒月薪3500元包吃住、成手工月薪1.3萬元、轉正就給五險一金丨...
    近日記者走訪發現,求職難和招聘難同時存在,一些企業提高待遇、放寬招聘年齡仍難招到員工。職介專家表示,「錢多、事少、離家近」以及追求「體面、穩定」的心態,是造成這一現象的重要原因。成手月薪一萬三,高於南方薪資仍招不夠人復工之後,訂單增多,企業因為招不到人很著急。
  • 「找工幫幫團」幫你網上牽線
    長沙市人社局與長沙晚報社聯合主辦的「找工幫幫團」公益服務平臺自2月28日上線後,近兩日又新增了一大批企業「急招」信息,不少企業和求職者紛紛在該平臺上發布招聘、求職信息。「恰好滿足了在網上找工作的需求」「找工幫幫團」公益服務平臺剛上線不久,長沙學院電氣工程專業的大四學生裴熊就在班級群裡看到了老師轉發的「找工幫幫團」平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