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在月頭,脫襖過寒冬」啥意思?有道理嗎

2020-12-16 365說三農

導讀:「冬至在月頭,脫襖過寒冬」,冬季偏暖嗎?是不是暖冬?

最近幾天大家都在討論天氣寒冷的問題,又在開始討論暖冬還是冷冬的問題,這也說明人們的確想早點知道冬天天氣的冷暖,好做好準備。這不,馬上到冬至節氣了,古人對於冬至節氣還是有很多俗語說法的,其中有些對於冬季天氣預測還是有很好的借鑑作用的。其中有句是「冬至在月頭,脫襖過寒冬」。

冬至的認識

我們現代人對於冬至的認識主要是以「冬至吃餃子」,「冬至開始數九」,還有「冬至大如年」之類的認識,我們認識上都是比較具體的,當然,這也說明冬至之後,天氣確實是已經冷了,不管是冬至吃餃子保暖,還是冬至數九表示寒天,都是人們的感性認識。

古籍《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中說「冬至,十一月中。終藏之氣至此之極也。」這就是古人對於冬至的認識,說到冬藏之氣,也就是氣溫寒冷的氣息已經到了極致了,這也就是數九寒天的開啟。

對於冬至的認識是二十四節氣排名在第二十二位的節氣,這個時候天氣之所以寒冷是因為這個時候太陽到達黃經270°,而太陽直射點到達南半球的回歸線,這個時候是一年中夜最長,晝最短的時候,這個時候的特點是夜長晝短。

俗語「冬至在月頭,脫襖過寒冬」這句話怎麼理解?

這句話只要搞清楚「月頭」是什麼意思就好懂了。這裡說的「月頭」並不是指的某一天,而是說的一個月的開頭幾天,如果按照一個月上、中、下三個旬來看的話,月頭是上旬,月中是中旬,月末是下旬這樣就比較好理解了。那麼這句話就這樣理解:冬至節氣這天看具體時間,如果是在月頭(上旬)的話,那麼冬季是非常溫暖的,那麼人們甚至可以脫掉棉襖單衣過寒冬。

當然,這裡說脫襖過寒冬還是一種用誇張的說法說明冬季天氣溫暖,這樣的話冬季就是暖冬了。

今年會是脫襖過寒冬嗎?是暖冬嗎?

根據以上說法,我們要先搞清楚今年冬至日是什麼時候?根據日曆上記載,今年的冬至節氣是在陽曆12月21號,農曆的十一月初七,這個日子是在月頭上旬之中,所以今年冬季是屬於冬至在月頭的日子,但是可不可能脫襖過寒冬呢?如果是你,你會嗎?並且今年是不是暖冬,目前來下定論還為時太早了。

相關焦點

  • 「冬至在月中,單衣度寒冬」,有道理嗎?今冬過年最冷?答案來了
    「冬至在月中,單衣度寒冬」,有道理嗎?今冬啥時最冷?答案來了 最近幾日,今冬首場寒潮天氣到來,自北向南,我國大部地區氣溫堪比三九寒天,在南方多地已經迎來了今冬的初雪!而在魯西南地區,冷空氣的到來,僅體現在氣溫的回落,吹走了霧霾,淨化了空氣!
  • 「冬至在月頭,無被不用愁」啥意思?今年冬至在月頭冷不冷?
    今天正好是冬至日,過了今天晚上的18時02分,我們就會迎來冬至節氣的開始,而在農村,冬至開始就是數九天的開始,老話常講「數九寒天」說的就是數九天開始,就是寒冷的開始,寒冷開始了,人們自然就會想辦法禦寒了,吃一些高脂肪的食物,穿一些厚厚的衣服都是必不可少的,尤其在農村。但每個冬至都會非常冷麼?
  • 冬至將至,農諺「冬至在月尾,寒冷正二月」是啥意思?在理嗎?
    農村諺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諺語是和二十四節氣有關,比如今天要說到的關於冬至節氣的諺語「冬至在月尾,寒冷正二月」,這句諺語的意思是什麼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冬至在月尾,寒冷正二月:這句俗語的意思是,如果冬至節氣在農曆十一月的月末,那麼當年冬天的氣溫要稍微高一些,不過在第二年春天容易發生倒春寒。
  • 農俗「冬至在月頭,要冷在年底;冬至在月尾,要冷在正月」啥意思
    昨天是農曆的冬月初七,是二十四節氣之首「冬至」日,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也就是說冬至節的地位一點不亞於過年。在北方農村,冬至這天要包餃子還要給祖宗供奉祭品,而且有著跟過年一樣的習俗,女兒在這一天不能回家,通過這種種足可見冬至日的重要了。
  • 農村俗語「冬至在月頭,無被不用愁」啥意思?今年冬天會冷嗎?
    對於現在的人們來說,春節是國人最傳統的節日,但是在古代,冬至卻是最重要的節日,在民間還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在冬至這一天有冬至祭祖、宴飲的習俗。儘管現在人們對冬至節氣已經沒有以前那麼重視,但是在農村中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依然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冬至在月頭,無被不用愁」,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年冬至是什麼時候呢?今年冬天會冷嗎?
  • 俗話說:冬至在月尾,寒冷在正月,到底有沒有道理?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我們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民間部分地區還有「冬至大過年」的說法,因此冬至這天也被人們說成 「過小年」 ,由此可見民間對冬至這一天還是比較重視的。在民間有這樣的說法:冬至在月頭,要冷在年底;冬至在月中,無雪也沒霜;冬至在月尾,要冷在正月。這是人們根據自己長期的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規律,民間根據冬至這一天到來的早晚,從而辨別冬天是否寒冷以及最冷的時間。
  • 農村俗語「冬至冷春節暖,冬至暖烤火到小滿」,啥意思?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冬至冷春節暖,冬至暖烤火到小滿」,啥意思?在理嗎?隨著寒冬的到來,冬至的腳步也越來越近,在農曆的十一月初七,將會迎來全年最為日短的一天:冬至。關於冬至的俗語和老話也有很多,尤其是冬至這一天的天氣變化,俗語認為是對於以後的天氣走勢帶來的影響是很大的,有句俗語叫做:「冬至冷,春節暖,冬至暖,烤火到小滿」,這句俗語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 冬至將至,俗語「冬在頭,凍死牛」啥意思?今冬冷暖已成定局
    在古時候,冬至對人們的生活非常重要,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一些地方更是把冬至這樣一個節氣,直接當成節日來過。各地在冬至都有很多民俗,直到現在人們還深受影響,比如北方冬至要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等等。 冬至作為一個重要的節氣,在古代被人們綜合多年的生活經驗,加以利用,來預測未來的天氣狀況,以指導農事活動。關於冬至,現在農村還流傳著幾句有關天氣的俗語,例如「冬在頭,凍死牛」等,你知道這是啥意思嗎?
  • 俗話說:「冬至在月尾,春寒凍死狗」,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農村有句俗語叫:「冬至在月初,後悔無火爐;冬至在月中,無棉也過冬;冬至在月尾,春寒凍死鬼」,這句話也是農村人根據冬至這一天的時間,來判斷冬季到底會不會寒冷,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有沒有道理?如果立春早,那麼冬季寒冷的日子都會集中在立春之前,也就是說在農曆過年之前,要知道過年的時候已經是六九頭一天了,俗話說:「五九六九,隔河看柳」,那時候連柳樹都抽出了新芽,自然冷不到哪兒去了。因此今年最寒冷的天氣應該就在過年之前,並且會比較寒冷。因此才有了「冬至在月初,後悔無火爐」的說法。
  • 冬至快到了,「冬至在月中,賣被買耕牛」,今年冬季是冷還是暖?
    在陽曆12月份有兩個節氣,第一是大雪節氣,時間在12月7號,大雪節氣交節時間已經過去好幾天,今天已經到12月17號了,而12月份第二個節氣是冬至節氣。古人對於冬至節氣的看法是「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這裡說的終藏之氣是陰極而盛,而這個時候是夜最長的時候,而白晝的陽極才慢慢開始變長,轉而為陽極之盛。俗語「冬至在月中,賣被賣耕牛」這句話啥意思呢?
  • 「冬至在月頭,無被不用愁」,月頭指什麼?今年冬天冷不冷?
    冬季關於冬至的諺語比較多,比如有一句俗語說「冬至在月頭,無被不用愁」,從字面上意思解釋,如果冬至在月初,代表著冬天不會太寒冷,那麼今年冬天確實是這樣嗎?「冬至在月頭,無被不用愁」,這句諺語是說,如果冬至發生在農曆的月初,那麼即使沒有禦寒的被子也不用發愁。
  • 冬至到,「立冬無雨看冬至,冬至無雨一冬晴」啥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冬至到,「立冬無雨看冬至,冬至無雨一冬晴」啥意思?有道理嗎?農民在日常農耕生活中對於節氣的總結從來沒有間斷過,所以在日後留下來了很多關於農俗農諺的俗語,這些俗語在指導農民生產和生活中起到了很大作用,今天恰好是二十四節氣的冬至節氣,我們一起來聊一下關於冬至的有關俗語。
  • 今日冬至,為什麼農村老農說:冬至在月頭,寒冷在正月?
    今天是12月21日,也是農曆的十一月初七,再有幾個小時後,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就會正式與大雪節氣完成節氣交接了。從冬至到來的時間上來說,今年的冬至算是在「月頭」,畢竟是庚子年的十一月初七嘛!咋說都是在十一月中的上旬。
  • 俗語「冬在頭,冷年兜」,今年冬天會冷麼?老話有道理嗎
    馬上就要到了冬至了,這冬至對於南方朋友們可能無所謂,但對於北方人來說,入冬至就是數九了,俗語「冬至在月頭,無被不用愁」,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年冬天會冷嗎?「冬至在月頭」有何說法俗語「冬至在月頭,要冷在年俗語;冬至在月尾,要冷在正月;冬至在月中,無雪也沒霜」,今年的冬至在月頭,那麼今年不出意外的話就會冷到年底了。
  • 農村俗語「清爽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清爽年」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大傢伙嘴裡哈著熱氣,在這難得的冬日暖陽下感嘆:清爽冬至邋遢年,今天天晴了,過年天氣不好啊,正月裡訪親會友怕是會有雨雪作伴了。農村俗語說:清爽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清爽年,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你認為有道理嗎?
  • 俗語:冬至在月頭,大寒年夜交!告訴你,過年冷不冷!
    王大爺在一旁接話道:冬至的早晚,可預測冬天的冷暖,還可預測過年的冷暖,接著他說了這麼幾句農諺老話,具體來看看吧。今年的冬至是12月21日,也就是農曆十一月初七,每當這天到來,也是一年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時候,這之後白天會陸續變長,各地氣溫也會進入最寒冷的時候。而在古人來看,「冬至」是非常重要的節氣,大家將冬至當成一年初始的時候,也是萬物生長的起點。古人也會將這一天當成祭祀的好日子。
  • 俗語「冬至頭,凍死牛」,21號冬至的天氣,對春節天氣有啥影響?
    這句話意思就是說,在北方,冬至這天如果下雪,那麼這個冬天雨雪就會比較多,可能會延續到春暖花開的時候。這裡的「九九」,指的是「數九」寒冬的收尾階段,天氣暖和了,耕牛都開始下地幹農活了。-02- 「冬至有雪到年關,冬至有風冷半冬」這句俗語的意思就是說,冬至這天如果有下雪,那麼就意味著今年冬天雨雪比較多,這個下雪的天氣會一直延續到年底。
  • 冬至將至,農諺「數九就屬暖,數伏就屬寒」是啥意思?今冬冷嗎?
    時間過得真快,後天就到了冬至節氣,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是進入冬季後的第4個節氣,儘管立冬節氣代表著冬季的開始,但是地表中尚有餘熱,所以寒冷的冬天是從冬至節氣開始。在農村有「提冬數九」的說法,意思是從冬至節氣開始便開始進入到數九寒冬。
  • 俗語『邋遢冬清爽年,清爽冬邋遢年』,啥意思?有道理嗎?
    今天『冬至』,天氣一片大好,農村幾個老年人沒事,找個有太陽曬暖的地方,又天南海北的胡扯起來,什麼過小年了,家裡也沒養雞,喝個雞湯都困難,這『冬至』在我們北方稱作『小年』,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聊著聊著來了句『邋遢冬清爽年,清爽冬邋遢年』的俗語,到底啥意思?有道理嗎?
  • 冬至到,「冬至三日雪,柴米堆得滿地剩」啥意思?明年是豐年嗎?
    導讀:今日冬至,「冬至三日雪,柴米堆得滿地剩」,啥意思?有道理嗎? 今天雖說是陽曆的12月21號,不過,農民們習慣用農曆來記事,今天按照農曆的時間來看的話是:冬月初七,戊子月,戊戌日,這是用十天幹十二地支來計算的,這裡也就是涉及到冬至日數九的問題。在以前有「冬至日逢壬數九」的說法,也就是冬至日開始,逢帶壬日的就數頭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