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間,流傳著不少關於節氣的諺語,這些諺語是祖祖輩輩積累了上千年的經驗,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一點一滴總結而成,古代沒有高科技衛星預測天氣,卻能「觀天象」,利用自然變化預測之後的天氣。冬季關於冬至的諺語比較多,比如有一句俗語說「冬至在月頭,無被不用愁」,從字面上意思解釋,如果冬至在月初,代表著冬天不會太寒冷,那麼今年冬天確實是這樣嗎?
「冬至在月頭,無被不用愁」,這句諺語是說,如果冬至發生在農曆的月初,那麼即使沒有禦寒的被子也不用發愁。在古時,人們將一個月分為月頭、月中、月尾,月頭是指在初一到初十,月中是指十一到二十,月尾是指二十到三十。今年冬至來臨,就發生在月頭,根據這句諺語可知,這一年冬天相對往年來說比較溫暖,真實情況是這樣嗎?
我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南北溫差較大,這句諺語在部分地區是比較適用的,但是面對如今多發的全球環境,也還是有一些偏差的,比如地理原因的影響會出現一些突發性的氣候變化,這些都會對局部氣溫造成較大影響。
今年出現了拉尼娜現象,這種現象很多人比較陌生,因為聽的次數不太多,它是指在太平洋中東部海水異常變化,氣溫驟降的一種現象。直觀來看,這種現象會導致全球氣溫偏低,但是這種情況也比較特殊,夏季的溫度照樣還是會比較高,降雨量也會增多,而到了冬季,由於溫度降低,會使得冬季比以往要更為寒冷。
相信很多人對2008年的南方大降雪都印象深刻,不少南方人第一次見識了漫天大雪的模樣,由於降雪波及的範圍較大,涉及的地區很廣,部分地區還出現了斷電的情況,導致普通百姓的生活受到了影響,還影響到了企業生產,導致了一段時間的停產停工。按照正常情況,南方溫度到了冬季也相對於北方偏高一些,鮮少出現大範圍降雪。可是,在2008年,受到拉尼娜影響,就出現了我國南方局部地區氣候異常。
根據印度媒體報導,在11月22日,新德裡的最低溫度已經降至6.9攝氏度,達到了近20年來11月份的最低水平,根據當地預測,未來三個月,繼續遭受寒流侵襲的可能性會增加,並且可能出現超級冷凍,但是世界氣象組織則表明,即使拉尼娜現象發生,帶來了降溫信號,預示著冷空氣活動會比常年更頻繁,但也並不代表著,它是導致我國大範圍冬季氣溫驟降的直接原因。至於全球氣溫是否會大範圍降低,還要多方面考量,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整體格局趨勢看,拉尼娜現象的發生不足以造成全球氣候普遍降低。
雖然祖輩們的諺語告訴我們,今年冬天不會寒冷,但由於全球氣候變化,拉尼娜的發生,這也導致我們今年冬天也會受到冷空氣的影響。至於寒冷的氣候會持續多久?我們不妨繼續從一些諺語中了解,諺語中有一句,叫做「冷在三九」,是說數九寒天,三九這個階段是最冷的,也就是說從冬至後的第19天到27天的時候,天氣最寒冷。根據推算,今年的「三九」在陽曆的2021年1月8日到1月16日之間,這段時間最冷,等過了三九以後,氣溫開始逐步回升,天氣也會變得越來越暖和起來。
農村老人們常說,「春打六九頭」,今年春節時,根據指令推算到了六九,也就是說,已經開始立春了,立春之後,萬物開始慢慢復甦,天氣會變得越來越溫暖,今年春節時候應該不會太冷。
根據數據顯示,在接下來的兩個月,進一步變冷的可能性確實會增加,南方的朋友們要做好冬季禦寒的準備,對於北方的朋友們,由於暖氣等設施的輔助,即使寒冬將至,受到的影響也並不會很大。
目前,我們全國已經進入了大範圍的降溫時節,北方地區早早進入了採暖期,南方也開始用各種方法取暖,為了提升用戶的安全取暖意識,相關部門投放了很多公益視頻,圍繞著家庭生活中日常會用的爐具採暖系統,做了日常防範介紹。語言通俗易懂,在社會上廣為傳播,造成了一定的輿論氛圍,大家在溫暖過冬之際,一定要加強防護,增強取暖知識,家中適當通風開窗,警惕取暖事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