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莊稼漢來說,冬天算是休息季。只要天氣好,就會聚在一起曬著太陽、聊著閒天。
今天也不外如是,鄉親們有一搭無一搭地閒聊著,好好曬曬吧,沒幾天暖和日子了。王大爺在一旁接話道:冬至的早晚,可預測冬天的冷暖,還可預測過年的冷暖,接著他說了這麼幾句農諺老話,具體來看看吧。
今年的冬至是12月21日,也就是農曆十一月初七,每當這天到來,也是一年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時候,這之後白天會陸續變長,各地氣溫也會進入最寒冷的時候。而在古人來看,「冬至」是非常重要的節氣,大家將冬至當成一年初始的時候,也是萬物生長的起點。古人也會將這一天當成祭祀的好日子。
冬至是24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此時太陽光直射南回歸線,不過伴隨著太陽光的北移,北半球的日光時間延長,不過因太陽光輻射的角度比較小,北半球反而步入一年中最冷的時候,也就是數九寒冬。
從冬至這天起,「數九」也隨之開始,以「9」為單位,第1個九天是「一九」,一直順延到九九結束。
①冬至在月頭,大寒年夜交
如果冬至節氣是在冬月上旬,那就表明冬天比較寒冷,一直要冷到年底,因此大家要注意好禦寒的工作。冬至在月頭,那就意味著「三九、四九」剛好在春節前,處在小寒、大寒的節氣。
通常來說,北方地區「三九」為最冷,南方地區「四九」最冷,比如說「三九四九冰上走」就反映這一時期的嚴寒,此時地球熱量已經消耗殆盡,太陽光白天提供的熱量小於晚上的消耗量,因此天氣最為嚴寒。
②冬至在月中,天冷也無霜
冬至如果是在冬月的11-20日,那就表明冬天的氣候十分嚴寒,不過雨雪天氣比較少,也沒有什麼冰霜,冬天沒下多少雨雪,來年很有可能會引來「春旱」,不利於莊稼的生長,農民需要提前進行灌溉,保證土壤中水分足量,從而讓莊稼更好的生長。
③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
冬至節氣如果是在冬月的21-30日,那就表明冬天不會太寒冷,很有可能是正月、二月才會冷,這就是明顯的暖冬天氣,需要等來年春季冷空氣才會到來,這就是農民所說的「倒春寒」,農民要提前做好準備工作才行。
在農村也有「三九不冷看六九,六九不冷倒春寒」的說法,如果「三九」時天氣不是太寒冷,那就要看「六九」,六九已在立春前後,還不冷的話很大概率會有倒春寒。
對此鄉親們還是比較認同的。一部分人表示,冷不冷,什麼時候冷,老天爺說了算,不過老祖宗早就摸索出了一些經驗,而這些農諺老話,正是老祖宗摸索出來的經驗。
今年是冬月初七,也就是月頭,按照農諺的觀點,今年冬天是冷冬,而從天氣情況來看,今年的西伯利亞冷空氣比較強,活動十分頻繁,因此天氣比較寒冷。而如今的氣溫已經比去年三九四九的溫度還冷,很多南方朋友受不住,可見「三九四九」氣溫還會更冷。
還有人調侃道,「暖也得過,冷也得過」!老天爺不想讓你好過,你只能硬著頭皮過。需要注意的是,農諺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不可一概而論。
【聲明】轉載自其它平臺或媒體文章,本平臺將註明來源及作者,但本平臺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供讀者參考。若侵犯著作權,請主動聯繫本平臺並提供相關書面證據,本平臺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在24小時內刪除該文章,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