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冬至在月頭,大寒年夜交!告訴你,過年冷不冷!

2020-12-26 網易新聞

對於莊稼漢來說,冬天算是休息季。只要天氣好,就會聚在一起曬著太陽、聊著閒天。

今天也不外如是,鄉親們有一搭無一搭地閒聊著,好好曬曬吧,沒幾天暖和日子了。王大爺在一旁接話道:冬至的早晚,可預測冬天的冷暖,還可預測過年的冷暖,接著他說了這麼幾句農諺老話,具體來看看吧。

今年的冬至是12月21日,也就是農曆十一月初七,每當這天到來,也是一年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時候,這之後白天會陸續變長,各地氣溫也會進入最寒冷的時候。而在古人來看,「冬至」是非常重要的節氣,大家將冬至當成一年初始的時候,也是萬物生長的起點。古人也會將這一天當成祭祀的好日子。

冬至是24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此時太陽光直射南回歸線,不過伴隨著太陽光的北移,北半球的日光時間延長,不過因太陽光輻射的角度比較小,北半球反而步入一年中最冷的時候,也就是數九寒冬。

從冬至這天起,「數九」也隨之開始,以「9」為單位,第1個九天是「一九」,一直順延到九九結束。

①冬至在月頭,大寒年夜交

如果冬至節氣是在冬月上旬,那就表明冬天比較寒冷,一直要冷到年底,因此大家要注意好禦寒的工作。冬至在月頭,那就意味著「三九、四九」剛好在春節前,處在小寒、大寒的節氣。

通常來說,北方地區「三九」為最冷,南方地區「四九」最冷,比如說「三九四九冰上走」就反映這一時期的嚴寒,此時地球熱量已經消耗殆盡,太陽光白天提供的熱量小於晚上的消耗量,因此天氣最為嚴寒。

②冬至在月中,天冷也無霜

冬至如果是在冬月的11-20日,那就表明冬天的氣候十分嚴寒,不過雨雪天氣比較少,也沒有什麼冰霜,冬天沒下多少雨雪,來年很有可能會引來「春旱」,不利於莊稼的生長,農民需要提前進行灌溉,保證土壤中水分足量,從而讓莊稼更好的生長。

③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

冬至節氣如果是在冬月的21-30日,那就表明冬天不會太寒冷,很有可能是正月、二月才會冷,這就是明顯的暖冬天氣,需要等來年春季冷空氣才會到來,這就是農民所說的「倒春寒」,農民要提前做好準備工作才行。

在農村也有「三九不冷看六九,六九不冷倒春寒」的說法,如果「三九」時天氣不是太寒冷,那就要看「六九」,六九已在立春前後,還不冷的話很大概率會有倒春寒。

對此鄉親們還是比較認同的。一部分人表示,冷不冷,什麼時候冷,老天爺說了算,不過老祖宗早就摸索出了一些經驗,而這些農諺老話,正是老祖宗摸索出來的經驗。

今年是冬月初七,也就是月頭,按照農諺的觀點,今年冬天是冷冬,而從天氣情況來看,今年的西伯利亞冷空氣比較強,活動十分頻繁,因此天氣比較寒冷。而如今的氣溫已經比去年三九四九的溫度還冷,很多南方朋友受不住,可見「三九四九」氣溫還會更冷。

還有人調侃道,「暖也得過,冷也得過」!老天爺不想讓你好過,你只能硬著頭皮過。需要注意的是,農諺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不可一概而論。

【聲明】轉載自其它平臺或媒體文章,本平臺將註明來源及作者,但本平臺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供讀者參考。若侵犯著作權,請主動聯繫本平臺並提供相關書面證據,本平臺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在24小時內刪除該文章,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冬至在月中,單衣度寒冬」,有道理嗎?今冬過年最冷?答案來了
    據劉大爺說,「在家休息個年頭兒,年後還得去打工,學點電工的知識,工地用得上!」在談及今冬的冷暖時,劉大爺飽腹經綸,深諳俗語內涵的他,讓大家刮目相看!他說,「今年冬天冷不冷,還得看冬至,俗話說,冬至在月頭,大寒年夜交;冬至在月中,單衣度寒冬;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這句俗語到底是啥意思呢?聽聽劉大爺的解釋!
  • 農俗「冬至在月頭,要冷在年底;冬至在月尾,要冷在正月」啥意思
    昨天是農曆的冬月初七,是二十四節氣之首「冬至」日,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也就是說冬至節的地位一點不亞於過年。在北方農村,冬至這天要包餃子還要給祖宗供奉祭品,而且有著跟過年一樣的習俗,女兒在這一天不能回家,通過這種種足可見冬至日的重要了。
  • 俗語「冬在頭,冷年兜」,今年冬天會冷麼?老話有道理嗎
    馬上就要到了冬至了,這冬至對於南方朋友們可能無所謂,但對於北方人來說,入冬至就是數九了,俗語「冬至在月頭,無被不用愁」,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年冬天會冷嗎?「冬至在月頭」有何說法俗語「冬至在月頭,要冷在年俗語;冬至在月尾,要冷在正月;冬至在月中,無雪也沒霜」,今年的冬至在月頭,那麼今年不出意外的話就會冷到年底了。
  • 「冬至在月頭,無被不用愁」啥意思?今年冬至在月頭冷不冷?
    其實這也不是絕對的,農村有句俗語「冬至在月頭,無被不用愁」說的就是冬至出現在哪個時段,就會出現一些不一樣的氣溫變化。下面咱們就來了解下這句俗語的意思。「冬至在月頭,無被不用愁」冬至在陽曆的時間是固定的一般是陽曆的12月21-23日,而陰曆的時間就不是固定的了,陰曆一般是十二個月,分大月和小月,大月是30天,小月是29天,因為大月和小月的不同,所以陽曆一年也就354天或者355天。
  • 冬至將至,農諺「冬至在月尾,寒冷正二月」是啥意思?在理嗎?
    農村諺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諺語是和二十四節氣有關,比如今天要說到的關於冬至節氣的諺語「冬至在月尾,寒冷正二月」,這句諺語的意思是什麼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冬至在月尾,寒冷正二月:這句俗語的意思是,如果冬至節氣在農曆十一月的月末,那麼當年冬天的氣溫要稍微高一些,不過在第二年春天容易發生倒春寒。
  • 冬至快到了,「冬至在月中,賣被買耕牛」,今年冬季是冷還是暖?
    導讀:冬至快到了,「冬至在月中,賣被買耕牛」,今年冬季是冷還是暖?時間真快,20220年馬上要結束了,而伴隨而來的二十四節氣也要到尾聲了。古人對於冬至節氣的看法是「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這裡說的終藏之氣是陰極而盛,而這個時候是夜最長的時候,而白晝的陽極才慢慢開始變長,轉而為陽極之盛。俗語「冬至在月中,賣被賣耕牛」這句話啥意思呢?
  • 「冬至在月初,大寒年夜交」,今冬是冷冬?老農民早有判斷
    3、「冬至在月初,大寒年夜交」 冬至在月頭,大寒年夜交 如果冬至節氣是在冬月上旬,那就表明冬天比較寒冷冬至在月頭,那就意味著「三九、四九」剛好在春節前,處在小寒、大寒的節氣。 通常來說,北方地區「三九」為最冷,南方地區「四九」最冷,比如說「三九四九冰上走」就反應這一時期的嚴寒,此時地球熱量已經消耗殆盡,太陽光白天提供的熱量小於晚上的消耗量,因此天氣最為嚴寒。
  • 農村俗語「冬至在月頭,無被不用愁」啥意思?今年冬天會冷嗎?
    對於現在的人們來說,春節是國人最傳統的節日,但是在古代,冬至卻是最重要的節日,在民間還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在冬至這一天有冬至祭祖、宴飲的習俗。儘管現在人們對冬至節氣已經沒有以前那麼重視,但是在農村中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依然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冬至在月頭,無被不用愁」,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年冬至是什麼時候呢?今年冬天會冷嗎?
  • 農村俗語:「一九二九不出手」是什麼意思,今年的冬天有多冷?
    農村俗語:「一九二九不出手」,是什麼意思,今年的冬天有多冷?現在已經進入了12月上旬,離「一九」還有半個多月的時間,而冬至的頭一天便是「一九」的節氣。所以在「一九不出手」到來之前,我們用農村俗語來預測一下,這個冬天到底有多冷呢?農村俗語「一九二九不出手」,這句話又是什麼意思呢?
  • 「冬至在月頭,無被不用愁」,月頭指什麼?今年冬天冷不冷?
    冬季關於冬至的諺語比較多,比如有一句俗語說「冬至在月頭,無被不用愁」,從字面上意思解釋,如果冬至在月初,代表著冬天不會太寒冷,那麼今年冬天確實是這樣嗎?「冬至在月頭,無被不用愁」,這句諺語是說,如果冬至發生在農曆的月初,那麼即使沒有禦寒的被子也不用發愁。
  • 後天冬至,農村俗語「冬至出日頭,過年凍死牛」,今年過年冷不冷
    導讀:後天冬至,農村俗語「冬至出日頭,過年凍死牛」,今年過年冷不冷後天也就是2020年12月21日的18:02:12,將會迎來二十四節氣之中的:冬至,冬至也是全年白晝最短的一天,農村俗語叫做:冬至夜最長,難得到天光,
  • 「冬至在月頭,脫襖過寒冬」啥意思?有道理嗎
    這不,馬上到冬至節氣了,古人對於冬至節氣還是有很多俗語說法的,其中有些對於冬季天氣預測還是有很好的借鑑作用的。其中有句是「冬至在月頭,脫襖過寒冬」。冬至的認識我們現代人對於冬至的認識主要是以「冬至吃餃子」,「冬至開始數九」,還有「冬至大如年」之類的認識,我們認識上都是比較具體的,當然,這也說明冬至之後,天氣確實是已經冷了,不管是冬至吃餃子保暖,還是冬至數九表示寒天,都是人們的感性認識。
  • 俗話說:「冬至在月尾,春寒凍死狗」,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農村有句俗語叫:「冬至在月初,後悔無火爐;冬至在月中,無棉也過冬;冬至在月尾,春寒凍死鬼」,這句話也是農村人根據冬至這一天的時間,來判斷冬季到底會不會寒冷,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有沒有道理?如果立春早,那麼冬季寒冷的日子都會集中在立春之前,也就是說在農曆過年之前,要知道過年的時候已經是六九頭一天了,俗話說:「五九六九,隔河看柳」,那時候連柳樹都抽出了新芽,自然冷不到哪兒去了。因此今年最寒冷的天氣應該就在過年之前,並且會比較寒冷。因此才有了「冬至在月初,後悔無火爐」的說法。
  • 農村俗語「冬至冷春節暖,冬至暖烤火到小滿」,啥意思?在理嗎?
    冬至的到來也預示著數九寒天的來到,農村俗語叫做:熱在三伏,冷在三九,一年之中最為寒冷的季節莫過於是三九和四九期間。三九和四九也正處於小寒和大寒節氣之中,所以不論是從數九歌還是從節氣方面來講,這段時間都是全年之中最為嚴寒的時間段。農冬至節氣這一天也是傳統的節日,被叫做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
  • 二十四節冬至諺語籤名 2020冬至快樂祝福語籤名已為你準備好
    冬至有雪來年旱,冬至有風冷半冬。 晴冬至,年必雨。 一年雨水看冬至。 冬至強北風,注意防霜凍。 陰過冬至晴過年。 冬至晴,正   原標題:二十四節冬至諺語籤名 2020冬至快樂祝福語籤名已為你準備好     冬至落雨星不明,大雪紛紛步難行。
  • 俗話說:冬至在月尾,寒冷在正月,到底有沒有道理?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我們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民間部分地區還有「冬至大過年」的說法,因此冬至這天也被人們說成 「過小年」 ,由此可見民間對冬至這一天還是比較重視的。在民間有這樣的說法:冬至在月頭,要冷在年底;冬至在月中,無雪也沒霜;冬至在月尾,要冷在正月。這是人們根據自己長期的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規律,民間根據冬至這一天到來的早晚,從而辨別冬天是否寒冷以及最冷的時間。
  • 俗語「冬至晴年必雨,冬至暖春節冷」是什麼意思,春節啥天氣?
    文丨蟈蟈論冬至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它是我國24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過了冬至離年也就不遠了,所以在農村也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關於冬至的習俗有很多,除了喝羊湯,吃餃子之外,有的地方還有祭祖的習俗,除了這些,在我們農村關於冬至的俗語老話也是非常的多,人們喜歡通過冬至的天氣變化,來預測來年的天氣變化和莊稼生產,有些還是有一定的準確性。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下面這一句俗語!
  • 今日冬至,為什麼農村老農說:冬至在月頭,寒冷在正月?
    今天是12月21日,也是農曆的十一月初七,再有幾個小時後,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就會正式與大雪節氣完成節氣交接了。從冬至到來的時間上來說,今年的冬至算是在「月頭」,畢竟是庚子年的十一月初七嘛!咋說都是在十一月中的上旬。
  • 大寒將至,農村俗語「大寒不寒,春分不暖」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時間過得真快,還有6天的時間我們就將迎來大寒節氣。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大寒節氣和小寒節氣一樣,同樣是反映天氣寒冷程度的節氣,大寒是指天氣寒冷到極致的意思。在農村中關於大寒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大寒不寒,春分不暖」,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今冬啥時候最冷?聽聽農村的老諺語咋說
    而這句俗語中的「冬」指的是冬至節氣,而「頭」、「中」和「尾」則分別是指月的上旬、中旬和下旬。有些人就疑惑了,冬至節氣不是每年都是在12月22日前後嗎?怎麼還會在月初、月中和月末呢?其實在古代的時候,農民安排農事勞動都是依據農曆的。而冬至節氣在每年農曆的時間是不一樣的,有些年份是在月初,有些年份是在月末,還有些年份是在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