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身體這幾個部位太乾淨,反而容易生病!

2020-12-11 重慶衛視

愛乾淨、講衛生一直被認為是好習慣,很多人平時就喜歡頻繁地去清潔身體,每天掏耳朵、摳鼻子,一天洗三四次臉,刷三四次牙……

可是,你知道嗎?有時「太愛乾淨」反倒會適得其反。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理出一些「清潔誤區」。

1

身體這幾個部位可別「太乾淨」

01

盲目洗臉,肌膚問題多

秋冬季氣候嚴寒乾燥,肌膚易缺水,引起皮屑、瘙癢等症,要適當減少洗澡次數,特別是中老年人。但比起洗澡,有些人可能存在更嚴重的洗臉誤區。

很多人,特別是油性肌膚、痘痘膚質的人群,每天都會洗兩次臉,而且都會用一些清潔作用較強的洗面奶,甚至是去角質用品!

但你知道嗎?洗臉洗多了或是洗面奶用多了,不僅會使肌膚乾燥,還會加速皮膚老化!

正常情況下,我們的皮膚是一個非常好的屏障,處於弱酸性,對外界的刺激物有一個緩衝作用,比如:接觸到PH值8的物質,可以緩衝到6,降低對人體的傷害。

臉出油,其實是「皮脂膜」,只有油才能把水保住,對人體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但幾乎所有的洗滌用品都是鹼性的,過於頻繁使用,不僅會破壞皮膚的酸性環境,削弱緩衝作用,還會破壞皮膚角質層,出現皮膚敏感、紅血絲等各種問題。

建議:

①儘量挑選溫和型洗面奶,一般1-2天使用1次即可,去角質產品一個月使用1-2次即可;

②平時皮膚洗不乾淨時,可以加點溫水,對皮膚的去汙能力也很強,不一定都要用洗面奶;

③千萬不要隨意拿一塊香皂洗臉,其鹼性程度很可能比洗面奶還要高。

02

頻繁掏耳朵,易引發炎症

很多人的潛意識裡,耳屎是「髒東西」,必須得經常清潔,掏乾淨了才好。

但未必如此,頻繁地掏耳朵,是很容易得炎症的。

如果將耳屎掏的太乾淨,那麼耳朵就沒有門衛保護了,細菌可以肆意進入耳朵裡,從而誘發炎症,出現疼痛、流膿等情況。

其實,外耳道具有自我清潔能力,在我們說話、打哈欠等情況下,耳屎會隨著下頜運動,自己悄悄「溜」出來,根本不用我們動手~

另外,鼻腔其實也是同一道理,它也有自我清潔能力,不宜過於頻繁、用力清潔,特別要避免用指甲用力摳,以免破壞黏膜,引發細菌等炎症感染。

但空氣品質較差或有鼻炎、鼻塞者,可以藉助洗鼻器清洗一下,維持鼻腔環境。

03

常摳肚臍眼,受涼傷腸胃

很多人的肚臍眼中都會有黑黑的「泥」,有的還可能有點異味,因而不少人習慣每天清洗,更有甚者直接上手摳。

肚臍眼的泥是灰塵堆積久了,同時也是皮膚新陳代謝過程中,死亡脫落的表皮細胞、皮脂腺分泌的皮脂、汙物等。

再加上肚臍眼深受細菌的「喜歡」,因此,清洗是必要的,但是過度清洗,或隨便清洗,則可能釀成嚴重後果

如果太乾淨,熱量散發快,腸胃功能就可能受損。如果摳肚臍的力度過大,會容易弄傷肚臍嬌嫩的皮膚,有可能引起炎症,一旦惡化還可能化膿,細菌侵入腹腔內重要的血管。

清理方法:可以用棉籤蘸一點身體乳或橄欖油塗在肚臍內,待汙垢軟化後,再用蘸了水的棉籤輕輕擦拭乾淨、再擦乾即可。

2

真正需要清洗的3大盲區

雖然現在大多數人都喜歡乾淨,但小編估計有些該清潔的地方,大多數人都存在「清潔盲區」。

1

洗臉前不洗手、不洗髮際線

很多人洗臉時,都會下意識的直接用手捧清水衝洗,其實這樣很可能將手上的汙垢、細菌等沾到臉上。因此,洗臉前應先洗手。

使用洗面奶等清潔用品後,應該徹底清洗乾淨,特別是髮際線,殘留在肌膚上很容易造成毛孔堵塞、過敏、長痘等。

2

洗澡不洗腋下

腋下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鮮少觸碰到的部位,更不用說清洗了,很多人在洗澡時只是用水衝一下就搞定了。其實,我們應該認真清洗腋下。

腋下不僅分布了汗腺,還有很多神經、血管、淋巴組織,有一定的免疫防禦功能。

3

泡腳不洗腳趾

一方面,相對而言腳趾更容易藏汙納垢,特別是指縫、指甲處;另一方面,腳上存在著與各個臟腑器官相對應的反射區,經絡分布又比較密集,比如:經常搓揉大腳趾,可以刺激肝經氣血,滋養眼睛。

相關焦點

  • 身體這6個部位太乾淨,反而容易生病!很多人都中招了!
    不少退休族都非常愛乾淨,甚至還有點小潔癖,不過有時「太愛乾淨」反倒會適得其反。 身體這6個部位太乾淨反而會成為疾病誘因,甚至讓疾病反反覆覆,久治不愈!快來對照下你是不是已經中招了?
  • 女人身體這幾個部位,髒一點反而健康,男人別嫌棄
    我們都知道,女性的私處會有分泌物,如果不及時清潔的話,會造成細菌和病毒滋生,反而使得女性感染上婦科炎症。雖然說女性在平時適當的清潔對身體健康有利,但是身體的有些部位髒一點更健康。今天我們就一塊來了解一下。
  • 為什麼愛乾淨反而容易生病?到底應該怎麼做
    雖然,免疫力過強不是好事,這樣會導致身體某部位出現發炎情況時,免疫系統有可能會誤以為是外來異物侵襲了人體,於是馬上進行防禦,從而錯把自身組織或細胞當成了有害的微生物並加以攻擊,從而引發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出現。但是,免疫力過低,身體的抗病能力也就變弱,生病的可能性也就增加了。
  • 寶寶這3個部位「太髒」怎麼辦?再髒也要忍著,不能給洗太乾淨
    反而讓寶寶們自己玩耍不管那麼多的更健康,所以這就有了一種新說法,說做細菌激發免疫力的說法。不過還是很多家長無法放任孩子變髒,稍微有一點髒的時候就恨不得給孩子換一層皮,好像只有這樣孩子才能真正的健康遠離生病。
  • 冬天孩子容易生病,保護好孩子3個怕冷部位,寶寶身體更健康
    寒冷的冬天,室內外的溫度相差太大,孩子身體抵抗力差,一不小心就會生病,這也是很多父母頭疼的問題。尤其是年紀小的寶寶,似乎故意和家長作對一樣,只要父母不注意,就要惹出一點事情來,需要耗費家長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 特別容易出汗是因為腎虛嗎?警惕:如果身體這幾個部位出汗要小心
    為了可以讓我們的身體保持在正常體溫之中 ,就需要通過出汗的方式來釋放掉自身體內多餘的熱量。當然,異常的出汗其實也是一些相關疾病的外在表現,比如:糖尿病、高血壓以及腫瘤都可能會導致異常的出汗。所以需要確認自己到底是不是腎虛,還得需要從多個方面來進行排查。 特別容易出汗是因為腎虛嗎?
  • 身體不同部位疼痛,可能預示不同疾病!4個部位疼痛需警惕
    我們都知道人的身體在發生疾病或者損傷的時候就會出現一些不適的感覺,疼痛就是其中的一個症狀,但是只有明顯的疼痛我們知道原因的疼痛不可怕,可怕的事我們不知道原因而感覺身體的某處疼痛,這種的疼痛是我們不能忽視的。
  • 身體越乾淨越好?老實說:身體幾處太乾淨,反而是害自己
    愛乾淨是好事,每天都將自己收拾得很整潔,形象上也能加分很多,對健康也會有好處,可以減少細菌滋生。道理是沒有錯的,可是身體有些部位,還是髒一點比較好,太乾淨了,反而對健康沒有好處。有的人就不理解了,到底是愛乾淨好,還是不愛乾淨好?到底是為什麼,還真的需要了解清楚。
  • 為什麼跑步後反而感覺變得容易生病了?
    我們很多人跑步的目的就是為了強身健體,大家都認為運動了身體就一定會變好。可是,還是有一部分跑友卻問小編:為什麼我跑步後反而感覺變得容易生病了,以前一年都不會去一次醫院,跑步後卻經常頭痛腦熱,身體反而更弱了,難道跑步不適合我?其實,這個和你的訓練方式和強度有很大關係。
  • 寶寶這幾個部位不能太乾淨,頻繁清洗可能會「害」了娃
    但事實卻是,寶寶身上有些地方不能洗得太乾淨,不然可能反而會出現問題。 ,發現2個月大的寶寶頭上有一塊很難清洗的黃色汙垢,於是每次給孩子洗頭的時候都用力搓洗這一塊,最後導致寶寶腦部感染。
  • 長期不生病,真的是好事嗎?偶爾生這4種小病,或許反而對身體好
    在平時大家都害怕自己生病,就算是一個小小的感冒,也會讓自己難受幾天。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所以有一些人受涼之後就容易感冒,但是有一些人一年到頭不生病。抵抗力強自然是好事,但是長期不生病真的是好事嗎?答案是否定的!
  • 資深月嫂告訴你,小BB這六個部位不能洗太乾淨!
    有時候父母太愛乾淨了,不能允許有一點「髒東西」的存在,反而不利於寶寶免疫系統的發育。特別是過分清潔寶寶的某些身體部位,小心傷害了寶寶!寶寶私處不要過度清洗,大便隨拉隨洗無可厚非,小便一尿就洗只會致寶寶紅屁屁的機率增加。若換尿不溼時,只有小便,建議用好一點的嬰兒幹紙巾拭擦下就行,還省事兒。
  • 怕冷穿太多反而易受寒!保暖抗寒秘訣:這6部位千萬冷不得!
    冬天大家開始拿出冬季厚實保暖的衣服,衣物也多穿好幾重。雖然在臺灣冬季的氣溫沒有到非常寒冷,氣象局日前也預測今年可能又是暖冬,氣溫相對偏暖,不過臺灣天氣實在難捉摸,尤其一旦溫差超出身體調節機制的負荷,很容易讓健康跟著出狀況。不過,衣服穿多不如穿巧,了解身體一些需要特別注意保暖的部位,重點保暖,才能更有效地抗寒。
  • 寶寶衛生問題很重要,但太乾淨反而愛生病,這四大誤區父母要知道
    「帶孩子不僅是個體力活,而且是個腦力活。」孩子出生後,家長們體會最深的就是帶孩子的艱辛,不僅每天都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照顧他們,而且還要思考究竟怎麼樣才會把他們照顧的更好。比如在給孩子處理衛生問題的事情上,很多家長為了避免細菌對孩子的健康影響,於是就過分追求「乾淨」,但是這樣反而會使孩子們皮膚菌群的失調,降低他們的免疫力。因此,家長帶孩子的過程,不僅是一個腦力活,還是一個需要站在孩子角度的「科學性」腦力活。
  • 常年吸菸的人,身體3個部位「乾淨」,恭喜你,或說明身體還不錯
    我們都知道吸菸傷肺其實除了有損肺部的健康之外,如果長期吸菸的話,也可能會給身體帶來一定的負擔,如果你身體這三個部位還算乾淨的話,恭喜你身體還不錯。常年吸菸的人,身體3個部位「乾淨」,恭喜你,或說明身體還不錯肺部乾淨。
  • 夏季給寶寶洗澡,這五個部位別太「乾淨」!尤其是最後一個…
    說個題外話,六一讀書郎手錶獲獎名單已在文尾公布,快去看看有沒有你吧~夏季炎熱愛出汗,一天不洗澡渾身都要發酸了,給寶寶洗澡也成為了粑粑麻麻們的必修課。既然是必修課,粑粑麻麻對這件事也是十足的認真,從頭頂、到脖子、到耳朵、到肚臍、到屁股、到私處,再到腳趾頭……那是仔仔細細,每一寸都想做到清爽無汙垢。
  • 冬季大降溫,兒科醫生表示:「捂緊實」娃的這4個部位,能少生病
    上了幼兒園戶外活動少不了,老師們帶領孩子做活動的時候,如果穿得太厚重,則會影響正常的運動,跟不上節奏。另外,有些厚衣服後面自帶帽子,這種設計對寶寶十分不利,午睡的時候,寶寶會感到很不舒服,建議幼兒園的孩子穿著簡單些。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穿得越多孩子反而越容易感冒,這是為什麼呢?
  • 秋冬季護膚最容易忽視的幾個部位,並附上護膚解決攻略
    ,常常還會瘙癢,是它太幹了,平時洗臉我們都特別容易忽視耳朵背後,更不說給它做護理了。,鼻子是全身皮脂腺最密集的部位,即使幹皮也是會分泌油脂的,因此在秋冬季反而會因為護理過度而更加乾燥,就會起皮咯。解決方法:不要用太過油膩的護膚品,保持乾淨清爽。
  • 身體這些部位大汗淋漓,要警惕身體健康
    在炎熱的夏季又或者是處在一個高溫環境下,大汗淋漓是一個非常正常的現象,但是如果說處在一個空調屋中,又或者是比較涼爽的天氣,還會大汗淋漓的話,就要警惕一下是否是身體健康出現了某些問題。經常出汗是好事嗎?身體這些部位大汗淋漓,要警惕身體健康額頭有汗:如果經常額頭上出汗的話,那麼很有可能是由於肝陽上亢。面對這種情況下,一定要時刻保證自己心平氣和,千萬不要因為小事而大發雷霆,另外也要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不然的話很有可能會導致情況加重,平時也可以多喝一些枸杞泡茶。
  • 預防孩子感冒不是穿得越多越好,醫生:這幾個部位捂緊,娃少生病
    很多家長怕寶寶感冒發燒,所以總是給他們穿上厚厚的衣服,裹得像個「熊孩子」一樣。但有些家長發現,孩子穿那麼多衣服後,依然還是會生病,而且衣服多了,難免束縛了寶寶的行動,光是走路都比平時困難,更別說在幼兒園玩耍時,更是讓老師和孩子都受累。那麼預防孩子感冒難道一定要穿得越多越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