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寶典App】中醫經典書籍在線/離線閱讀 >>>
瞳子髎、聽會、上關、頷厭、懸顱、懸釐、曲鬢、率谷、天衝、浮白、頭竅陰、完骨、本神、陽白、頭臨泣、目窗、正營、承靈、腦空、風池、肩井、淵液、輒筋、日月、京門、帶脈、五樞、維道、居髎、環跳、風市、中瀆、膝陽關、陽陵泉、陽交、外丘、光明、陽輔、懸鐘、丘墟、足臨泣、地五會、俠溪、足竅陰
出《針灸甲乙經》,原名陽關,屬足少陽膽經。在膝外側,當陽陵泉上3寸,股骨外上髁上方的凹陷處。布有股外側皮神經末支和膝上外側動、靜脈。
膝,指本穴所在為膝部。陽,陽氣也。關,關卡也。該穴名意指膽經的地部經水由此向下飛落。
1、運動系統疾病:膝關節炎,下肢癱瘓,膝關節及周圍軟組織疾患,腳氣;
2、精神神經系統疾病:股外側皮神經麻痺,坐骨神經痛。
正坐屈膝時,在膝蓋外側有一個凹陷點,就是膝陽關穴,即:在膝外側,當股骨外上髁上方的凹陷處。
配環跳、承筋治脛痺不仁;
配血海、膝關、犢鼻、豐隆、曲池、合谷治膝關節炎。
針對症狀:膝關節疼痛、發涼、僵硬、屈伸不利等。
治病真法:
1.常常練習下蹲動作,可以減輕關節疼痛症狀。
2.按摩犢鼻穴、陽陵泉穴、膝陽關穴、足三裡穴,每穴各1~3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