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少陽膽經之膝陽關 | 穴位常識

2021-01-13 中醫寶典


【中醫寶典App】中醫經典書籍在線/離線閱讀 >>>

瞳子髎、聽會、上關、頷厭、懸顱、懸釐、曲鬢、率谷、天衝、浮白、頭竅陰、完骨、本神、陽白、頭臨泣、目窗、正營、承靈、腦空、風池、肩井、淵液、輒筋、日月、京門、帶脈、五樞、維道、居髎、環跳、風市、中瀆、膝陽關、陽陵泉、陽交、外丘、光明、陽輔、懸鐘、丘墟、足臨泣、地五會、俠溪、足竅陰


出《針灸甲乙經》,原名陽關,屬足少陽膽經。在膝外側,當陽陵泉上3寸,股骨外上髁上方的凹陷處。布有股外側皮神經末支和膝上外側動、靜脈。

膝,指本穴所在為膝部。陽,陽氣也。關,關卡也。該穴名意指膽經的地部經水由此向下飛落。

1、運動系統疾病:膝關節炎,下肢癱瘓,膝關節及周圍軟組織疾患,腳氣;

2、精神神經系統疾病:股外側皮神經麻痺,坐骨神經痛。

正坐屈膝時,在膝蓋外側有一個凹陷點,就是膝陽關穴,即:在膝外側,當股骨外上髁上方的凹陷處。

配環跳、承筋治脛痺不仁;

配血海、膝關、犢鼻、豐隆、曲池、合谷治膝關節炎。

針對症狀:膝關節疼痛、發涼、僵硬、屈伸不利等。

治病真法:

1.常常練習下蹲動作,可以減輕關節疼痛症狀。

2.按摩犢鼻穴、陽陵泉穴、膝陽關穴、足三裡穴,每穴各1~3分鐘。

相關焦點

  • 時間醫學-----足少陽膽經
    《靈樞·經脈》:足少陽之別,名曰光明去踝五寸,別走厥陰,下絡足跗。實則厥,虛則痿躄坐不能起。取之所別也。足少陽絡脈,名光明。在距離外踝上5寸處分出,走向足厥陰經脈,向下聯絡足背。實證,見足背厥冷;虛證,見下肢軟弱無力、跛行或撲倒,不能起立。可取足少陽絡穴治療。
  • ︱每日一穴 ︳膝陽關:清熱降溫
    膝陽關,中醫針灸穴位之一,出自《針灸甲乙經》,足少陽膽經的第33個穴位。該穴在膝外側,當股骨外上髁上方的凹陷處。主要治療膝臏腫痛,胭筋攣急,小腿麻木。【標準定位】膝陽關在膝外側,當陽陵泉上3寸,股骨外上髁上方的凹陷處。
  • 【每日一穴】十二正經之:足少陽膽經
    十二正經之:足少陽膽經    從今天開始,我們將展開足少陽膽經及其腧穴的學習。與我們之前學過的足厥陰肝經一樣,足少陽膽經也是和春季同屬木的經絡。足少陽膽經與足厥陰肝經相為表裡。屬膽,絡肝。五行屬木。足少陽膽經的腧穴起於瞳子髎,終於竅陰。
  • 足少陽膽經之 光明 | 每日一穴
    光 明足少陽膽經 之 卅七
  • 一文弄懂足少陽膽經45個穴位位置圖
    足少陽膽經分布於人體頭側面、胸腹側面、下肢外側中部及第4趾,循行45個穴位,首穴為瞳子髎,末穴為足竅陰。
  • 中醫基礎知識·經絡{足少陽膽經}
    由髀陽行太陽、陽明之中,歷中瀆、陽關,出膝外廉,下行輔骨之前,自陽陵泉以下陽交等穴也),直下抵絕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間(外踝上骨際曰絕骨。絕骨之端,陽輔穴也,下行懸鐘,循足面上之丘墟、臨泣等穴,乃入小指次指之間,至竅陰穴,足少陽經止於此);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之間,循大指岐骨內,出其端,還貫爪甲,出三毛(足大指次指本節後骨縫為岐骨,大指爪甲後二節間為三毛。其支者,自足跗上別行入大指,循岐骨內,出大指端,還貫入爪甲,出三毛,而接乎足厥陰經也)。
  • ​【十二經絡】足少陽膽經養生知識
    膽經木氣的疏洩作用,由上而下,自頭走足,絡肝,主降。秉陽木之氣,兼秉相火之氣。《靈樞·經脈》:膽足少陽之脈,起於目銳眥,上抵頭角,下耳後,循頸,行手少陽之前,至肩上,卻交出手少陽之後,入缺盆。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銳眥後。
  • 一個穴位通膽經,暢通全身之氣
    這要從它所屬的足少陽膽經說起。如果我們仔細觀察一下經絡穴位圖,會赫然發現,足少陽膽經是一條很長的經絡,從足部延伸到頭部,所涉及的部位非常廣泛。這樣就意味著,足少陽膽經是我們人體中一條非常重要的經脈。那麼,足少陽膽經出現問題,到底會產生什麼影響呢?一句話:膽經堵,全身堵。第一,關節屈伸不利。膽經遍布身體重要關節。
  • 膽經堵,全身都堵!一個穴位暢通全身之氣!
    膽經堵,全身都堵! 一個穴位暢通全身之氣 在祖國博大精深的養生文化中,有一個穴位如同身懷絕技的掃地僧,雖不顯山露水,卻暗藏深厚功力。
  • 簡單學一穴—— 膝陽關
    膝陽關,膝,膝部也;陽,陽氣也;關,關卡。本穴又名寒府穴、陽關穴。一方面寒府穴,說明本穴是寒氣容易聚集的地方,膝關節受寒所在部位;另一方面陽關穴,本穴是陽氣通行的關卡。故而本穴具有溫陽散寒通絡止痛的功效。《針灸甲乙經》「膝外廉痛,不可屈伸,脛痺不仁,膝陽關主之」。《類經圖翼》「主風痺不仁,膝股冷痛,不可屈伸」。
  • 這個穴位,調節膽經氣血,四兩撥千斤
    在祖國博大精深的養生文化中,有一個穴位如同身懷絕技的掃地僧,雖不顯山露水,卻暗藏深厚功力。它就是位於我們肩膀上的肩井穴。肩井穴在肩上,前直乳中,當大椎與肩峰端連線的中點上。(此穴為雙穴,左右各一) 為什麼肩井穴有如此美譽?這要從它所屬的足少陽膽經說起。
  • 膽經堵,全身都堵,一個穴位暢通全身之氣!
    在祖國博大精深的養生文化中,有一個穴位如同身懷絕技的掃地僧,雖不顯山露水,卻暗藏深厚功力。
  • 膝陽關穴
    穴位解析:1)膝陽關。膝,指本穴所在為膝部。陽,陽氣也。關,關卡也。該穴名意指膽經的地部經水由此向下飛落。本穴物質為中瀆穴傳來的地部經水,至本穴後,經水向膝之下部飛落而下,飛落而下的經水飛濺出大量的水溼之氣並充盛於穴周內外,致使膝以下膽經各穴生發的陽氣上行至此時受到格阻,膽經下部經脈的陽氣至此後不得上行,故名。關陽名意與膝陽關同。2)寒府。寒,寒冷也。府,府宅也。寒府名意指膽經營下行經水在此生發出大量冷溼水氣。理同膝陽關名解。
  • 膽經堵,全身堵!艾灸這一穴位可疏通膽經淤阻,關鍵還能緩解膽囊結石
    中瀆穴就是專門清理這個臭水溝的一個穴位,古人將治法隱藏於穴名之中,以傳承其效驗,真是用心良苦,令人讚嘆。 中瀆穴屬足少陽膽經,位於大腿外側,膝橫紋上5寸處,取穴時先直立垂手,中指尖處為風市穴,風市穴下2寸即是。所以,要確保膽的健康,就要經常敲打中瀆穴,每天來疏通這個「臭水溝」,防止淤阻。
  • 回顧三焦經的七個穴位,開啟足少陽膽經的第一個穴位,瞳子髎
    手少陽三焦經的穴位我們講了很多,前天講到絲竹空後就已經講完了,在開始了解下一條經脈前,我們先來回顧一下三焦經的穴位,有關衝、中渚、陽池、外關、支溝、肩髎、翳風、耳門、絲竹空。三焦經行走於人體的側面,從手指走向外側眼角,特別是在頭面五官有很好的停留,所以三焦經的穴位多可以治療偏頭痛、眼疾、耳疾。
  • 針灸入門187-足少陽膽經之環跳
    環跳又稱髖骨、環谷、髀厭、髀樞、樞中、樞合中,是足少陽膽經的第三十個穴位。
  • 十二經絡養生-足少陽膽經下
    [附註]足太陰、少陽之會。膽經募穴。京門穴[定位]在側腰部,章門後1.8寸,當十二肋骨游離端的下方。[解剖]有腹內、外斜肌及腹橫肌;有第十一肋間動、靜脈;布有第十一肋間神經。[主治]腸鳴,洩瀉,腹脹,腰脅痛。[配伍]配行間治腰痛不可久立仰俯;配身柱、筋縮、命門治脊強脊痛。[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 【健身減脂】敲膽經能瘦大腿內側嗎?正確敲膽經瘦大腿方法
    膽經在下肢的巡行路線是沿股、下肢外側中線下行至小趾、次趾之間。有個很容易找到的標誌,就是沿著褲子中間的那條線至膝蓋側面處,主要是環跳、風市、中瀆、膝陽關四個穴位。膽經全稱為足少陽膽經,是人體十二經脈之一。例如胃有寒象時,用手摸胃的部位,可以感覺到溫度較周圍低,這時這部份皮下的生理活動一定比周圍差,當然就會堆垃圾了。
  • 膽經在哪裡?應該怎樣敲膽經?
    敲膽經的好處有目共睹,但是你真的知道膽經在什麼地方嗎?我們平時敲膽經都是在腿上的部分,所以今天針灸推拿學堂就來告訴你怎麼敲膽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