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若
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
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有煩惱? 或許你要明白,我們的煩惱大都來自內在的執著,你有多少執著,你就會有多少煩惱。
如果我們不再過於執著自己的東西,我們就能化解煩惱,變得更加快樂。那麼我們該如何化解內心的執著,我們可以從這四個方面去努力,你會變得越來越快樂。
第一:覺察自己的內心,明白萬事萬物都是一瞬
煩惱大都來自我執,如果我們想要化解煩惱,最需要是覺察自己的內心。或許你需要明白,一個人在覺察的時候,某種意義上來說,就開始覺悟。
我們內心的執著往往來自一種欲望。如果我們能夠覺察內心的狀態,我們先要了解煩惱的來源是什麼?
一個人的煩惱來自我們對一樣東西的執著,但是或許我們需要明白,人的生命在宇宙萬事萬物都只是一瞬,任何執著的東西都會煙消雲散。
我們不需要去羨慕別人的擁有,而是了解到眾生平等。對待萬事萬物有隨緣的概念,你就能從物的欲望中抽離出來。
覺察的本質就是明白,對於我們來說,最有意義的不是去佔有一樣東西,而是去體會生活的各種滋味。
增強生命的寬度與深度,都來自我們對事物的超級體驗,不過於執著物的欲望,你才會安頓內心。
當你能從物的佔有欲望中走出來,你或許就能更為灑脫,你不會執著任何東西,而是懂得珍惜與擁有,具有更高遠的境地。
第二、擴大心的容量
在我們中國有一句這話,比陸地更寬廣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廣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廣的是人的內心。
一個人心量越狹小,就越容易煩惱,因為他們會過於計較自己的付出與得到。一個人格局越大,越不計較,因為他會意識到很多煩惱來自我們所看到的世界的大小。
比如我們站在山頂上看山下,往往看到的是更恢宏的氣息與更廣泛的視野。而站在山下看風景,看到可能許多垃圾,這些小事情都會影響我們的心情。
想要化解矛盾,我們需要用更恢宏的視角來審視自己身上所發生的每件事。舉個例子來說,年輕時候的失戀,那時你以為是大事,但是現在你回味起來,才知道,失戀是通往更好愛人必經的途徑。
每個人要想擁有真正的愛人,你就會在愛中受到傷害,這是成長的必然,也是我們學會一件事的必然。從本質上來說,要化解煩惱,我們就需要不斷擴大內心的容量,了解事實真相,你才能超越情緒層面,了悟眾生。
第三、不再執著名利與金錢
一個人如果執著於名利和金錢,往往內心就會充滿著各種各樣的貪戀和欲望。真正快樂的人,之所以逍遙,是因為懂得拒絕名利對自己的束縛。
莊子自成一派,曾經楚王邀請他擔任重要官職,莊子非常痛快地拒絕了,並告訴楚王,他很享受現在這樣的狀態。
當我們內在的世界是廣闊,當我們懂得尊崇自己內心而活的時候,當我們不再內心有束縛的時候,不被各種各樣的欲望綁架的時候,我們自然會體會到一種極致的快樂。
這種快樂是我們內心強大的基礎,也是我們懂得了快樂的源泉在於精神世界遨遊。
如果我們內心有許多的束縛,我們就無法快樂。從本質上來說,快樂就是打破內在對外界東西的過分追逐。
我們一旦被這些東西抓住自己心智的時候,你就會發現這些外界的東西會控制我們內心的精氣神,自然你就會失去快樂。
第四,超越生與死
如果我們想要沒有煩惱,我們還需要超越生和死。一個人如果總是擔心死亡的事情,自然也會擁有各種各樣的煩惱。
曾經科學家發現,許多人得了病去世,不是生病造成的,而是被病嚇死的。許多人害怕死亡,所以死亡也會成為他的憂心。
從某些方面來說,人的一生必然要經歷死亡。死亡是我們每個人都要經歷的,有人曾說過,向死而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死亡只是人生最後的一趟旅程。
生命的一切都是緣聚緣散,一切都有自己的定數,無論一個人多麼憂心,也無法阻擋死亡的到來。
我們要想快樂,就需要用坦然的心態去面臨這一切,用體驗的心態面對這一切,你才能重新發現生命的意義。
每個人的生命意義都是由自己塑造而來的,煩惱更多來自我們對外界東西的執著,無論是名利,還是金錢亦或是愛情與身體,一旦我們有所執著,我們就不會享受生命的快樂,而是變得憂心忡忡。
要想快樂,我們就需要記住這些方法,化解內在的執著,用全新的角度去創造生命的終極體驗。
今日話題:你覺得如何化解煩惱,歡迎探討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