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死後,惠帝劉盈繼位,可漢朝的大權基本上就落在了呂雉手中。呂雉的手段和能力毋庸置疑,一個女子能讓漢朝那些開國功臣不敢輕舉妄動可見呂雉的政治能力,呂雉對待當年與自己爭寵的戚夫人也是讓我們後背發涼。
劉盈由於種種原因早早的就駕崩而去,呂雉後來也是因病去世,在呂雉去世之後,漢朝建立之時的一些功臣聯合劉氏的一些王侯共同誅殺了呂氏一族,然後他們輔佐漢文帝即位。
漢文帝之前為代王劉恆,其可以說在當時並沒有什麼功績,只不過是一個與世無爭的王爺,讓大家好奇的是為什麼代王劉恆能繼承皇位呢?
事情還得從劉邦在世的時候說起,劉邦在成為漢朝的開國皇帝之前除了呂雉外還有戚夫人、曹氏、薄姬三位妻妾,其中薄姬可以說是劉邦最不寵愛的妻妾,只有露水之緣,薄姬雖然不得劉邦寵愛,其也是一個聰慧的女子,或許薄姬知道皇室之中的爾虞我詐,薄姬選擇和其子劉恆回歸封地生活。
戚夫人和呂雉的爭寵大戰我們已經耳熟能詳,戚夫人讓劉邦廢長立幼可以說觸及到了呂雉的逆鱗,呂雉為權利也好,為了自保也罷,最終呂雉在爭寵大戰中勝出,並把戚夫人做成了人彘。呂雉後來為了劉盈的皇位穩固同時為了呂家的權勢,大肆誅殺了劉邦遺留下來的皇子,代王劉恆和薄姬一直表現出與世無爭的態度,只是遭受呂雉的監視並未遭受殺身之禍。
當呂雉死後,陳平周勃聯合齊王劉襄、朱虛侯劉章和一些開國功臣,與西漢皇室成員內外聯合,將呂氏一族連根拔起,結束了呂氏專權的時代。按照以往的繼承制度其中齊王劉襄比代王劉恆更有優勢,畢竟劉襄是劉邦的皇長孫。
可是這位劉襄能力太過出眾反而與皇位無緣,只所以劉襄他們能誅殺呂氏一族,劉襄在其中起著主要作用,要不是他以計謀奪取軍權,以軍事聯合陳平周勃的話,誅呂行動不可能這麼順利。
在肅清呂氏之後,陳平周勃這些開國功臣久經官場多年,自然能預感到劉襄做了皇帝自己的安全很難得以保證,畢竟劉襄能力出眾,所以陳平和周勃為了以後選擇了比較與世無爭的代王劉恆繼承王位。有陳平周勃帶頭讓代王劉恆繼承皇位,滿朝文武自然也沒有什麼反對之聲,劉襄雖有能力也無法改變事實。
通過以上我們可以看出漢文帝劉恆和其母親行事低調,與世無爭拖過了呂雉的屠殺,就以文弱的表現讓陳平周勃感覺其可以掌控劉恆,兩種因素交織才讓代王劉恆順利成為漢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