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知識】蟹八件

2021-02-07 起得早讀書

食蟹開始講究,是在明代。據朱偉《考吃》載,明代有能工巧匠發明了一整套小巧玲瓏的食蟹工具,共有八件,分別有墊、敲、劈、叉、剪、夾、剔、盛等功能,故稱"蟹八件"。

清代美食家袁枚在《隨園食單》中道:"古語云,『美食不如美器'。斯語是也。"袁枚對於"美食不如美器"這一說法的肯定,當然不是在否定美食的主體地位,而是說明講究美食與食用工具的搭配,古已有之,並且是我國傳統飲食文化的一大特色。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勇士,魯迅說的。這話一點兒不錯,就像現如今如有人敢第一個吃蜘蛛,也肯定是勇士了。在吃這回事上,中國人向來是不怕死的,怕死還當什麼中國人。


然而螃蟹畢竟不好對付,甲冑在身,渾身有勁使不上,張牙舞爪,看上去一點也不文雅,淑女們起先是碰也不碰它的,都說那是下裡巴人吃的東西。後來,螃蟹果然好吃,那怎麼辦?想出一個法子:一邊念詩一邊吃蟹。這下好了,螃蟹馬上成了文化人的事了,令吃者臉上有光。


蟹之美味,早被古人發現。早在周代,古人就學會了製作蟹醬。"持螯餐菊"之說,流芳久矣。《明宮史》有一段描述:"凡宮眷內臣吃蟹,活洗淨,用蒲包蒸熟,五六成群攢坐共食,嬉嬉笑笑。自揭臍蓋,細細用指甲挑剔,蘸醋蒜以佐酒。"情趣是有了,然而不夠風雅。


魏晉時候的文人特別瀟灑,一個個狂放不羈,不是酗酒,就是煉丹,一心撲在當神仙的事業上。就這麼一群人,要是看見一盤螃蟹端上桌來,神仙也不做了,還是吃蟹要緊。於是「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見《世說新語》),吃蟹的事就被這些文人雅士們上升為精神文明範疇,有了高雅閒適的情趣。再後來,他們發展到吃蟹、飲酒、賞菊、賦詩四位一體,成為金秋的風流韻事。陸遊詩曰「蟹肥暫擘饞涎墮,酒綠初傾老眼明。」當時他們吃蟹的方式要照現在吃西餐的標準衡量,完完全全是一點兒也不優雅的。


食蟹開始講究,是在明代。據朱偉《考吃》載,明代有能工巧匠發明了一整套小巧玲瓏的食蟹工具,共有錘、鐓、鉗、鏟、匙、叉、刮、針八件,分別有墊、敲、劈、叉、剪、夾、剔、盛等功能,故稱"蟹八件"。到了晚清時候,蘇、浙、滬一帶很多人家把它作為女兒出嫁時的必備嫁妝,上海民俗博物館就收藏了一套珍貴的銅質「蟹八件」。後來至民國初年,鼎盛時期最多的一套吃蟹工具竟多達六十四件(見陸文夫《美食家》)。吃蟹徹底告別持螯大嚼的初期階段,從此走上了風雅、益智、健身、娛樂一體化道路。



蟹八件的產生與蘇州發達的手工藝業環境密不可分,而這又與蘇州的地理狀況、歷史文化和生活習俗息息相關。

蘇州據五湖三江之利,自古以來就是聞名遐邇的魚米之鄉。宋朝北方戰亂頻發,中原門閥士族的南遷,形成了蘇州的豪族階層。到了明清,蘇州已成為東南地區的經濟重鎮。時人稱"吳中實豪都,勝麗古所名",孫嘉淦《南遊記》也載"閶門內外,居貨山積,行人流水,列肆招牌燦若雲錦",蘇州之富甲一方,可見一斑。

  

"秋月春風在懷抱,吉金樂石為文章",蘇州的文人雅士與工匠藝人互動頻繁,啟發了從業者工藝水平和思維境界的提升,使蘇州手工藝呈現出精細雅潔的風格。王士性在《廣志繹》裡說:"蘇人以為雅者,則四方隨而雅之,俗者,則隨而俗之。"蘇人的雅俗觀念成為時尚,影響遍及全國,反過來又使蘇州手工藝精益求精,怪不得有"四方貴吳器,而吳益工於器"之說了。

  

經濟繁榮,生活富庶,再加上文人雅士的參與,民間手工藝得到蓬勃發展。張岱《陶庵夢憶》中說"吳中絕技"可"上下百年,飽無敵手","但其良工心苦,亦技藝之能事",且工藝品皆具有很高的鑑賞水準,"蓋技也而進乎道也"。時至今日,全國工藝美術產業中被冠以"蘇"字號的,就有蘇繡、蘇扇、蘇燈、蘇式家具、桃花塢木刻年畫等十幾個門類。

  

當然,蟹八件產生的最緊要的原因,還是由於蘇州是湖蟹的重要產地之一。這裡水域遼闊,水草豐茂,氣候適宜,是螃蟹繁殖定居的理想天堂。陽澄湖大閘蟹體大膘肥,肉質膏膩,歷來被認為"蟹中之王"。章太炎夫人湯國梨居吳中時就寫下了這樣的句子:"不是陽澄湖蟹好,此生何必住蘇州?"蘇州人對於食蟹的熱愛和精緻情調的追求,催生了蟹八件的需求。而蟹八件也隨之成為吃蟹的一種符號,流露著蘇州人的風流雅致。



  

在蘇州方言裡,蟹八件讀作"Haboji",吳儂軟語,清脆悠揚,聽起來倒更容易理解為"蟹剝機"。談到蟹八件,不能不提及蘇州城山塘街的一家刀剪老字號--昌記。

  

早在乾隆年間,昌記"蘇剪"就與"杭剪"齊名。"七裡山塘全銅蟹八件"外形古韻、工藝精湛,更是昌記蜚聲海內的一張名片。據店主宋堅政先生說,一套純手工打磨的蟹八件需經歷三十多道工序,手藝十分繁瑣,製作一套得花十多天。他的手工作坊裡有五六位師傅,以往每年能做二三百套蟹八件。

  

宋堅政早先在常州政府當文員,因為傾慕"蘇剪"文化,2003年辭了工作來到蘇州,致力於推廣"昌記"蟹八件和"蘇剪"工藝。經過十年經營,如今他年屆退休,漸漸感到精力不足。純手工製作與機器化大生產的矛盾始終存在,廣東等地工廠假借"昌記"名號生產銷售蟹八件的現狀也令人失望。如今,會做蟹八件的師傅們年紀也都大了。著名的"昌記"銅剪刀第三代傳人鄒祥林師傅年過六旬,在兩年前退休了。而蟹八件手藝複雜,需要投入極大的心血和精力,年輕人又不願意學。跟很多其他民間傳統工藝一樣,蟹八件手藝的傳承面臨困境。

  

"一番琢磨一番新,燕尾裁成似錦紋,繡閣紅樓常作伴,金針玉尺便為鄰。"乾隆皇帝寫下讚頌"蘇剪"詩句的時候,怕是想不到隨著時間流逝,這門民間手工藝會蕭條至此。今年夏天,罕見高溫"煎熬"著長江中下遊地區,天氣太熱,需要細細打磨的蟹八件便沒有做。"我這兒不做,蘇州就可能沒有手工打制的蟹八件了。"宋堅政有些悵然。而如何才能使蟹八件等"蘇剪"工藝既適應市場需要,又保持傳統工藝的精髓,始終是壓在宋堅政心頭的一塊巨石。



相關焦點

  • 長江之味|秋風響,蟹腳癢,菊花開,聞蟹來
    古時候的文人把吃蟹優雅的演繹成了「品蟹」,更有甚者把蟹具做的越發精緻,吃蟹的動作也進化的優雅溫柔,彷佛一門藝術。到明清就發展出了比較成套的「蟹八件」。
  • 「蟹蟹」你的愛,酒香蟹肥季在胡桃裡邂逅!
    無蟹不成秋,讓人期待了一年的大閘蟹美食終於上市,美食當前,這樣猛烈誘惑,怎能視而不見?蒸透後取出,去繩,一個個整齊地碼入白瓷盤中,紅蟹白盤,桌邊上有用陳醋與薑絲、醬油調好的佐料。但吃蟹作為一種閒情逸緻的文化享受,卻是從魏晉時期開始的。《世說新語.任誕》記載,晉畢卓(字茂世)嗜酒,間說:「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從此,人們把吃蟹、飲酒、賞菊、賦詩,作為金秋的風流韻事。
  • 《陰陽師》蟹姬蟹主三件事不包括什麼 三件事問題答案大全
    導 讀 陰陽師這款遊戲以唯美的遊戲畫風讓玩家們十分喜歡,充滿挑戰性的遊戲內容和刺激的戰鬥一觸即發,不過遊戲中也是有很多問題的,很多玩家們都不知道蟹姬蟹主三件事不包括什麼
  • 【侃大山】「蟹」國慶,享設計
    但小9看來,蟹將君的火熱程度可不及蝦兵們。為啥?小9不負責任的猜想,估計是吃蟹剝殼太麻煩了!還有,你若磕一隻蟹,估計一桌剩下的美食你都吃不到幾口了,so,只好忍痛割愛放棄蟹將了。 真的要繳「蟹」投降嗎?那可不行,身在沿海的小9可是很愛吃蟹的,所以這次咱們就好好侃一侃吃蟹吧。正好祖國媽媽的生日到了,有足夠的時間讓我們吃蟹了。●蟹有不同
  • 10月份這八種蟹最好吃
    梭子蟹,有些地方俗稱「白蟹」。梭子蟹是中國北方地區最常見的海蟹品種,個大肉足,在夏季和初秋是盛產季節。    珍寶蟹產於美國阿拉斯加、北加州、華盛頓等海域,體型較大,體重從500克到1500克都很常見。
  • 來一隻醉生夢死的蟹
    從中間一把掰斷的快感或是用「蟹八件」的文雅,都為蟹增添了一點附加的美味。至於做法,好像是淡妝濃抹總相宜的,不管是赤條條地蒸還是濃油赤醬中翻滾,蟹之味永遠是美的化身。我本不愛吃糟貨,唯獨糟螃蟹讓我欲罷不能。於我,這道菜遠不能果腹,是屬於一種塞塞牙縫的閒吃,卻有種沾了罌粟粉般的感覺,由鹹鮮到甘甜、清醇,就像是海水、河水裡的菁華氣灌入了塵封千年的醴酪,很是說不出的難忘。
  • 中國哪裡的蟹最好吃
    二鰲八足的螃蟹,誰是第一個吃它的人已經不重要了,總之也是中國人飲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篇章。蘇州人吃蟹,論講究比南京人有過之無不及。生掰硬啃是武吃,酣暢淋漓但是些許浪費;蘇州人吃蟹最講究的還是文吃。錘、剪、鏟、針、鉗、匙、叉、刮,完整的吃蟹八大件,缺一不可。吃蟹本就是考驗人的耐心,在工具的輔助下,拆蟹巧手完全可以把蟹完美肢解,取肉後蟹殼還能拼湊回去。傳說清朝時蘇州一富商嫁女兒,按照當地習俗,出嫁前天把99件嫁妝擺在街上。
  • 秋日裡的「蟹」逅
    國人食蟹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時代,自古以來就是一件大有講究的雅事,明代初創的食蟹工具有足足八種,俗稱「蟹八件」。無論是附庸風雅,還是饕餮執念,如果錯過了秋季的螃蟹,那著實可以算得上罪過一件。香箱籽蟹、軟殼蟹、帝王蟹、大閘蟹、紅毛蟹無一遺落,蒸的、炸的、烤的樣樣俱全,蟹柳、蟹籽、蟹黃、蟹腳紛紛上陣,看得人賞心悅目,吃得人酣暢淋漓!
  • 華夏五千年的吃蟹方法都在這了
    魏晉南北朝時期先人為了這口奢華,研製出了更加奢華的螃蟹料理。鹿尾蟹黃就是他們引以為傲的奢華菜餚代表。經典的高級料理蟹胥後來也流傳並衍生出了團臍雌蟹加酒糟、鹽、酒、醋一起醃製的糟蟹,及用糖醃製的糖蟹。在隋代,宮裡的廚子們將糟蟹、糖蟹的殼上面貼上用金箔刻成及其富貴華麗的龍鳳花雲圖案,便成了又一道蟹宴名菜「鏤金龍鳳蟹」。
  • 習俗有言:「秋風起,蟹肥時」,漫談中國飲食文化中的蟹文化
    清蒸大閘蟹到了明清時期,烹飪螃蟹的方法已經多得數不勝數,除開在烹飪上的進步,蟹八件的出現讓食蟹變得更加風雅有趣。但蟹八件只是大概說法,據統計,食蟹的工具最多發展到了64件,可見古人將對食蟹的方式鑽研之細,大到開蓋去黃,小到碾殼取肉。
  • 法式蟹(謝)宴
    那麼同理,老美感恩節吃雞,你應該吃「蟹」。有件禮物,收好不謝。吃了三個月的蟹,都照著袁枚老爺子的《隨園食單》的心法「蟹宜獨食,不宜搭配他物。最好以淡鹽湯煮熟,自剝自食為妙。蒸者味雖全,而失之太淡。」翻成普通話就是,怎麼簡單怎麼吃。我知道連你也厭了。今天這份法式蟹宴食單,沈宏非沈爺私藏,婆婆帶你翻新螃蟹的美食聖經。
  • 王者峽谷超級冷知識,河道蟹是如何走位的?
    ,但是河道蟹卻好像能猜透一樣,直接掉頭躲避了技能。 難道河道蟹的走位不是系統控制的嗎? 其實河道蟹的走位當然是電腦控制的,但是與其他王者峽谷生物不一樣,河道蟹的走位,系統加入了十分複雜的路徑,看似不規則的走位,其實也有章可循。 那河道蟹到底是如何走位的?
  • 京八件都有哪八件?
    分享你我智慧,樂享精彩人生!盛和行 免費提供更適合您的崗位及專業培訓  京八件分為酥皮大八件、奶皮小八件、酒皮細八件三種。它們都是有餡的點心,區別主要在於皮:酥八件是酥皮類的點心,兩次和面,層面層酥;酒皮和奶皮八件是硬皮類的點心,一次和面,分別加入適量的黃酒、白蘭地或鮮牛奶,素以具有酒香和奶香。此外,它們的形狀略小於大八件,花樣也少一些。
  • 海鮮吃貨神技能:剝蟹腿肉、去龍蝦殼、挖海膽黃,竟然如此輕鬆!
    八鮮過海顯神通,帶你掌握神技能!圖片來源 nipic.com怎麼樣正確處理這些「張牙舞爪」的蟹腿呢?既簡單又不浪費一點蟹肉,下面這個視頻為您詳細演示!不方便看視頻的朋友,可查看文字版(點擊這裡,查看文章)還有雪蟹的知識介紹哦!技能一➜   蟹腿:感覺身體被「掏空」~~視頻時長:3分鐘 蟹店老闆娘教你吃蟹腿,蟹肉竟然一點也沒浪費!
  • 蟹姬蟹生三件事不包括什麼?陰陽師周年答題答案
    蟹姬三件事不包括什麼?這是陰陽師最新答題玩法求知惡靈中的題目,一定還有很多頑疾不知道蟹姬蟹生三件事不包括什麼吧,其實蟹生三件事已經在蟹姬的式神傳記中寫的明明白白了哦!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道題的答案吧!  蟹姬三件事不包括什麼  問題:蟹姬蟹生三件事不包括什麼?
  • 明明白白我的蟹!吃大閘蟹裝腔指南 【玩趣】
    原本簡單的買幾隻肥蟹一蒸,拆殼蘸醋就一壺黃酒自成一件美事。不知從幾時起它就變得複雜了起來:首先你得搞清楚它是哪裡的蟹。單在陽澄湖,「青背、白肚、黃毛、金爪」之外,你還得揣測它是不是「洗澡蟹」(指養在別處,待上市前到陽澄湖洗個澡),或是太湖蟹、崇明蟹。你看,@五嶽散人 就在舌戰陽澄湖蟹的賭局裡撲了街。
  • 如果你也想做菜 |秋日食蟹 白蟹豆腐煲
    母親大人做的是一手好菜,做菜這件事或多或少還是被遺傳到了一點基因,基本也就是自己胡亂倒騰一番,無師自通的程度。最早的廚藝就是在那幾年積累起來的。那時候吃的最多的就是泡麵和蛋炒飯,因為操作既簡單又管飽。偶爾上閨蜜家能吃到一點家常小菜,讓我覺得是件特別幸福的事情,所以我也希望自己做的菜可以帶給吃的人一點點溫暖和幸福感。進入正題,上海入秋,螃蟹上市,活色生鮮,今天就帶來一道「白蟹豆腐煲」。
  • 江蟹生,鄉愁就是那一點海味
    大概是缺了那一點海味。 直到有天我媽跟我說,別人送了幾隻梭子蟹吃不完,乾脆做成江蟹生順豐郵寄給我,也不容易壞。 從那天晚上起,我做夢嘴裡都充滿了江蟹生的極致海味。 江蟹生,溫州獨有的一道食物。 江蟹生的製法並不複雜,比起其他地方的蟹生來說,尤其從製作時間來說,稱得上是「現醃現吃」。 與寧波地區的嗆蟹相比,沒有那麼突出鹹味,也沒有潮汕醃製久的生醃蟹來得入味,更不似江蘇的醉蟹,採用熟蟹來製作的。 江蟹生最突出的特點就是「鮮」。
  • 被用於中藥的螃蟹化石,「石蟹」
    我們所說的螃蟹八條腿,實際上前面兩隻螯足(鉗子)也是足,只是特化而已。(螯足)短尾下目,就是說,螃蟹並不是沒有尾巴,而是它們的腹部高度退化了摺疊在頭胸甲的腹面。螃蟹化石國內最早文獻記錄出自一千多年前的《日華子諸家本草》中的一味中藥「石蟹」,別名:蟹化石、大石蟹、靈石蟹、石螃蟹。《日華子諸家本草》著作年代尚無定論,一般認為是五代時作品,或稱北宋初年作品。本書原著早在宋代已經佚散,但其主要內容,可在《證類本草》與《本草綱目》等書中見到。
  • 秋高氣爽蟹肥膏黃,識蟹、挑蟹、吃蟹全攻略來啦!
    吃貨們則以秋天吃蟹為最隆重之事。俗話說:秋風起,蟹腳癢,看來,癢的是吃貨們的心啊!吃蟹,你可以吃得很風雅,來壺黃酒、伴著小曲、用上蟹八件,再賞賞豔菊。你也可以吃得很豪放,蹺個二郎腿,面前一盆蟹。甭管吃得講不講究,吃貨的味蕾都得到了滿足。愛吃蟹,你了解蟹嗎?你知道常見的蟹有哪些嗎?還有不太常見的蟹的做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