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食物本身帶有味道,比如甜味、苦味、酸味、鹹味、辣或鮮味。大多數食物在烹飪過程中需要添加調味料。調味料(Condiment、seasoning)是一種補充食品,例如調味粉、調味油、調味醬、調味液、果醬、果脯、香草、醃製菜等。調味品添加到某些食品中,可以賦予食物特定的味道,增強風味,也可以作為補充菜。不同的國家、地區和文化中有不同的調味品。
廚師們在製作菜餚時,精心設計並將各種食材和調味品之間相互補充,以達到奇妙的味道。介紹常用的九大類調味品,在製作食物過程中,可以挑選適合的調味品來增加菜餚的風味。一、鹹味Salty
食鹽是調節鹹味的非常重要調味品,鹽在世界各地的許多美食中都得到使用,也是許多加工食品中的一種成分。經過加工的食鹽的品種非常多,比如碘鹽、海鹽、巖鹽、花鹽、喜馬拉雅鹽(粉紅鹽)、竹鹽等以及各種不同用途的鹽。食鹽是在美食製作中必不可少的調味品,比如加入到雞肉、羊肉和牛肉中,可以讓肉質變嫩、防止變質並改善風味。無論是肉類、蔬菜、麵食、甜品、飲料中,都會加鹽。適量的鹽,可以讓麵食品質變得富有彈性和韌性;在製作甜品時,可以解除甜味的膩而變得更加甜美。在酸菜、醃菜、臘肉、臘腸、叉燒、烤肉、燻肉等食物中,食鹽的食鹽量較多。醬油在釀造過程中添加了食鹽,因此醬油自帶鹹味,在烹飪過程中,如使用了醬油,需要適當減少食鹽的使用量。二、甜味Sweet
烹飪中常用到的帶甜味的調味料有白糖、紅糖、黑糖、棕櫚糖、蜜糖、各種糖漿、果醬、棉花糖等。天然的果蔬自帶甜味,也可以作為甜味劑。有甜味水果:蘋果、紅棗、杏、香蕉、無花果乾、葡萄、臍橙、桃子、梨、菠蘿、李子、草莓等。這些水果可以加工成果醬或榨汁,用於菜餚中。有甜味的蔬菜:甜菜、胡蘿蔔、甜玉米、紅辣椒、甜洋蔥、甘薯、芋頭、高甘蔗、圓白菜、南瓜以及慄子。這些蔬菜可以通過醃製、製成乾粉或菜汁,改變菜餚的風味和色彩。三、酸味Sour
酸性調味料包括各種醋、果汁、檸檬、番茄、酸奶、酸麵包、酸菜、酸奶酪等。醋,最常用在炒菜、涼拌菜中使用。製作沙拉醬時或醃料時,醋是非常重要的成分。在壽司飯的製作中,用醋、糖和鹽調製的壽司醋,是製作醋飯的必須的調料。水果醋如覆盆子醋、蘋果醋、酸西紅柿等,是西餐製作沙拉的主要材料之一。四、辣味Spicy
新鮮的辣椒、幹紅辣椒、辣椒碎、辣椒粉、泡辣椒、辣椒油、辣椒醬等都是具有調節食物辣味的材料。此外,生薑、白蘿蔔、辣根、山葵、黃芥末、洋蔥、大蒜、細香蔥等蔬菜也會有辣味。黃芥末 Mustard,在國內和歐美飲食習俗中,是經常用到的調味品。它是由芥菜 Brassica juncea 的成熟種子研磨而成的一種調料。芥末醬有山葵Wasabi和辣根 Horseradish,根莖部研磨而成的芥末醬。辣根和山葵都有強烈的刺激性辣味。比如在吃生魚片(刺身)時,將一點芥末醬放在生魚片上,用另一頭蘸醬油,然後,兩頭包著醬送入口中。五、麻味Numbing flavour
花椒形狀球形,椒皮外表紅楬色,曬乾後呈黑色。有龜裂紋,頂端開裂。內含種子一粒,圓形,有光澤。花椒含有檸檬烯、香葉醇、異茴香醚、花椒油烯、水芹香烯、香草醇等等揮發性物質。具有獨特濃烈香氣。花椒會將其味道轉移到食物當中。花椒Sichuan Peppercorn或Sichuanese Peppercorn,分為大椒,其果粒大,色豔紅或紫紅,內皮呈淡黃色。小椒色紅,粒小,味麻,香味次於大椒。按採收季節又分為秋椒和伏椒。川菜的傳統烹飪方法中,大量使用花椒。傳統的家常調料中,花椒與大料是必備的燉肉料。六、香味Savory
香蒜、蔥,韭菜,細香蔥、大蔥等。是世界範圍內的最常見調味料,各式中西菜餚都會用到。桂皮Cinnamon:製作桂皮紅糖卷、蘋果派、紅燒肉、滷肉等。八角:中國傳統五香料粉的一種成分。各種肉類菜餚、滷水、炒菜中廣泛應用。西方應用於烘烤以及白酒生產,最有特色的是利口酒加利亞諾。也是製作越南牛肉粉phở的主要成分。也是法國甜酒vin chaud的配方。將其浸泡在咖啡中,會加深其風味。芹菜:在世界範圍內被當作蔬菜食用,也可以用作香料、作湯和燉菜中的調味品,也可以用作乾草本。芹菜,洋蔥和胡蘿蔔組成法國美食的「三位一體」,西餐通常用這三樣製作調味料和湯料。月桂葉Bay Leaf:滷水、燉菜、義大利肉醬等。羅勒Basil:意式綠醬Pesto、比薩、番茄羅勒義大利麵、沙拉等。百裡香Thyme:烹製肉類、禽類、蛋類、百裡香烤雞、百裡香煎豬扒等。迷迭香Rosemary:製作各種烤肉、意面、義大利薄餅佛卡夏、燉菜或馬鈴薯等。鼠尾草Sage:製作香腸、家禽、豬肉、烤火雞、蔬菜等。歐芹Parsley:烤海鮮、牛排、雞肉、意面、沙拉等。薄荷Mint:製作頭盤、冷菜、魚、羊、鮮蝦、沙拉等。蒔蘿Dill:烤魚蝦貝等海鮮、製作沙拉醬、醃製品等。番紅花Saffron:製作頭盤、海鮮、西班牙海鮮飯(Paella)、魚湯、奶油濃湯等。肉豆蔻Nutmeg:法式白醬 Bechamel、肉豆蔻風味的楓糖派 Nutmeg-Maple Cream Pie 等。丁香Cloves:用於亞洲,非洲,地中海以及近東和中東國家的美食中,為肉類,咖喱和醃泡汁以及水果(如蘋果,梨和大黃)增添風味。它與肉桂、五香粉、香草、紅酒、羅勒、洋蔥、柑桔皮、八角茴香和花椒搭配得很好。芝麻籽:芝麻是各種美食中的常見成分。點心、芝麻糖、芝麻丸、麵包、百吉餅、漢堡包、蛋糕、餅乾等常見到。此外,涼拌菜、醃製肉類和蔬菜等也用到。芝麻醬、芝麻油常被用作調味料,增加菜餚的特殊香氣。七、苦味Bitter
有些食物中自帶苦味,比如苦瓜Bitter melon、芝麻菜Arugula、羽衣甘藍Kale、芥菜Mustard greens、菊苣Endive,以及酒類和黑巧克力dark chocolate、穀物飲料 Grain beverage等。苦味很少單獨用來調味,常常和其他食物或甜味搭配,以減少苦澀感。八、調味醬汁(Seasoning oil, Seasoning sauce, Seasoning liquid)
經過加工的調味醬、調味汁或調味液常見的有:蠔油、料酒、炸醬、甜麵醬、黃醬、豆瓣醬、魚露、酸辣醬、XO醬(由乾貝、紅辣椒、金華火腿、蝦幹、大蒜和芥酸菜籽油製作而成)、花生醬、魚醬、肉滷醬(肉煮熟時流出的汁液製成的醬)、燒烤醬、酸辣醬、雞尾酒醬、咖喱番茄醬、蘑菇番茄醬、大蒜醬、牛排醬、照燒醬(日式醬料)、松露油、海鮮醬、鷹嘴豆泥、Miso醬 (日本傳統調味料)、芥子油、橄欖油、黃油、植物油脂(食用油和人造黃油)、蛋黃醬、沙拉醬、黃瓜蒔蘿酸奶蘸醬(Tzatziki)、醋汁沙拉醬、莎莎醬(Salsa verde)等。這些醬料在中西餐烹飪過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樣食材因為用了不同的醬料,會因此改變菜式和味道。九、其他
隨著食品加工技術的不斷進步,越來越多的複合調味料不斷出現,讓調味料的使用更加方便。人們有了更多的選擇並方便使用。比如味精、雞精、乾麵包粒、奶酪、奶油、牛奶、各種醃製蔬菜、醃製水果、甜醬油(來自印度尼西亞的甜味芳香醬油)、伍斯特郡調味料、牛排調味料、方便麵調味料等。
【中國美食】什麼是廣州早茶?
【中國美食】精美的菜雕藝術
【中國美食】14種天津代表性早餐
【中國美食】中國人,為什麼迷戀主食?
【中國美食】 中國南北燒賣圖鑑,9種做法,各有味道
【中國美食】2元錢可以做啥樣的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