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八大零部件企業事件 海外巨頭大批裁員

2020-12-14 人民網汽車

車市寒冬,再加上「新四化」給汽車業帶來百年一遇的巨變,2019年的汽車零部件行業格外風雲激蕩。下面,讓我們看下2019年中外汽車零部件行業發生了哪些大事吧!

國際

1.零部件巨頭大批裁員

2019年初以來,全球多家知名零部件企業,包括博世、大陸、歐司朗、舍弗勒、奧託立夫、巴斯夫、馬勒等相繼公布了裁員計劃,少則數百人,多則數千人。例如,大陸集團計劃未來十年內進行結構轉型,預計將裁員2萬餘人。

點評:車市寒冬,再加上零部件供應商為向電動化轉型而逐步削減內燃機業務,裁員不可避免。

2.採埃孚收購威伯科

2019年3月底,採埃孚宣布,以每股136.5美元的價格收購威伯科,股價總值約70億美元,預計交易在2020年初完成。雙方合併後的年銷售總額將達400億歐元,有望躋身全球零部件前三。

點評:威伯科的強項在於商用車制動系統,通過收購,採埃孚將完善整個商用車技術組合。

3.LG化學與SKI對簿公堂

韓國電池廠商LG化學在美國指控SKI通過僱用其前員工的方式來盜取LG化學的商業機密,並以欺詐手段贏得了與大眾集團的合同。SKI否認指控,並反過來控告LG化學侵犯其電動汽車電池專利。

點評:SKI的「後來者居上」顯然讓LG化學很不安,並對其電池技術的來源持懷疑態度。

4.日立與本田合併零部件業務

2019年11月初,日立和本田宣布,將日立全資子公司日立汽車系統公司以及本田旗下的昭和、京濱和日信工業公司,整合成一家全新公司,由日立持股66.6%,而本田持股33.4%。

點評:上述4家零部件公司的合併銷售額僅次於電裝和愛信精機,將成為日本第三大零部件企業。

國內

5.濰柴海外併購

2019年12月,濰柴完成對德國ARADEX的戰略收購。這是繼濰柴與英國錫裡斯動力攜手及戰略投資加拿大巴拉德後,在新能源動力系統領域又一次國際化戰略布局。

點評:諸如此類的海外併購有助於濰柴加快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以及全球化布局。

6.比亞迪聯手車企提供電池

2019年6月,豐田宣布比亞迪進入其供應鏈體系,為豐田提供動力電池。奧迪也確認正在與比亞迪就購買電池一事進行商談。另外,為了更好地與車企合作,比亞迪預計2022年前後將電池業務分拆出去獨立上市。

點評:新能源汽車市場遇冷,比亞迪自產自銷的電池經營模式受打擊,開始轉向與其他車企合作了。

7.寧德時代獲電池大單

寧德時代已先後拿下大眾集團MEB電動車項目平臺的動力電池訂單,以及寶馬集團40億歐元的電池訂單。2019年11月,寶馬集團又將寧德時代的電池訂單從40億歐元提升到73億歐元。

點評:寧德時代是個十足的黑馬,它的成功也給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增添了很多底氣。

8.沃特瑪進入破產清算

2019年11月,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沃特瑪破產清算一案。法院初步查明:沃特瑪尚在經營,對外負債約197億元,累計拖欠559家供應商債權約54億餘元。在法院裁定後,沃特瑪宣告進入破產清算程序。

點評:沃特瑪從風光無限走向破產清算,是國內動力電池市場洗牌的重要縮影。

(張冬梅)

(責編:鄂智超、連品潔)

相關焦點

  • 步履維艱的汽車零部件企業:信義集團破產,國威資金鍊斷裂,跨國巨頭...
    2019年,主營剎車片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信義集團宣布破產重整;國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國威科技被曝因資金鍊斷裂,負債10億元瀕臨破產。在整個汽車產業下行趨勢下,汽車零部件企業步履維艱。「當前汽車零部件產業面臨著嚴峻形勢,企業利潤空間逐漸收窄。」
  • 又一家日本零部件巨頭陷入召回醜聞,連豐田都被拖累
    文/宋雙輝繼高田「氣囊門」之後,又一家日本零部件企業電裝陷入了「油泵門」,還拖累了豐田、本田等一眾日系車企。電裝1949年從豐田公司中獨立出來,目前是日本最大、全球第二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和高田專做氣囊不同,電裝的業務涉獵廣泛,這次出事的燃油泵只是它的眾多汽車業務之一。
  • 產銷鏈條集體遇冷,零部件巨頭迎新一輪裁員潮
    來源:汽車公社過去的2019年,是零部件巨頭們的一個重要拐點。伴隨著汽車產業全球範圍內的集體遇冷,作為Tier One的「巨無霸」們終於結束了一路高歌的伯利克裡時代。根據該公司的最新年度財報,截至2019年底,他們全球範圍內公擁有員工14.8萬人,這意味著,將近10%的員工將受到裁員波及。"由於客戶需求凍結,我們在2020年將出現嚴重的財務虧損。"
  • 步履維艱的汽車零部件企業:信義破產 國威資金鍊斷裂
    來源:華夏時報原標題:步履維艱的汽車零部件企業:信義集團破產,國威資金鍊斷裂,跨國巨頭裁員,這才剛剛開始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張智 成都報導熱氣蒸騰的流水線上,透亮的玻璃經過冷凝後被切割成適當大小,整齊地碼在一旁;切割的邊角料被重新熔成玻璃液
  • 美國巨頭3月虧損160億,被迫裁員16000人
    在2019年中旬,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將華為列入實體管制清單。時隔一年後,美國打壓華為的手段和方式再度變本加厲,管轄範圍更是從美國本土擴展到全球晶片製造供應鏈之上。考慮到華為海思掌握了晶片架構自主設計技術,但關鍵的製造環節還需要依賴於臺積電。
  • 2020車市慘澹開局 零部件巨頭錢袋子恐難保
    2019年,全球車市跌宕起伏,零部件企業境遇亦不甚樂觀,「錢袋子」就可以說明一切。據各大零部件企業近日發布的2019財報顯示,儘管博世、法雷奧、佛吉亞等多家企業去年銷售額「跑贏大盤」,部分甚至實現了逆勢增長,但利潤大幅縮水的亦不在少數,例如彼歐、偉世通、德納、科思創等,去年跌幅都超過了40%。2020開局,經濟持續低迷,又有新冠肺炎肆虐,多重壓力之下,零部件企業們又將何去何從?
  • 廣告巨頭電通今年還將面臨巨虧,2021年底前要裁員近6000人
    新冠疫情下經濟停滯,企業壓縮廣告費,電通在各地區的廣告業務低迷。截至2019年12月底,電通從事海外業務的員工大約有4.7萬人,裁員人數約佔12.5%。 根據電通在12月7日發布的財報,電通在今年還會面臨巨額虧損,預計2020財年(截至2020年12月)的合併最終損益(國際會計準則)為虧損237億日元(上年虧損808億日元)。
  • 大企業們都怎麼了 周六福募資10億被拒上市 施華洛世奇裁員6000人
    疫情影響之下,珠寶企業周六福決定登陸A股,計劃募資10億元。但因信披存疑等原因,證監會近日決定拒絕其上市。資金緊張對企業的影響正在逐步顯現,多家知名企業決定大面積裁員。11月5日,知名品牌施華洛世奇決定正式開啟裁員6000人計劃。此前11月初,耐克總部決定,裁員將擴大40%。預計在2021年1月前,在其全球總部共計裁員人數為700人。
  • 美國企業逃離本國,氫氣巨頭在華建廠,為何中國成為海外企業新寵
    它是美國最大的化工企業之一,市值約六百五十億美元。會上,這個公司披露,將在中國的浙江省投資十億美元(約66億元人民幣)的第一個大型商業化液氫工廠,將於後年建成投產。項目分為氫能產業關鍵設備零部件製造、氫能製備與包裝、氫能示範城市建設三個項目。投產後,預計日產液氫三十噸,為亞洲的最大水平。
  • 關店、裁員、家族「反目」,水晶巨頭施華洛世奇扛不住了?
    全球疫情衝擊經濟運行,水晶巨頭施華洛世奇正面臨危機。據彭博社報導,受疫情及重組計劃影響,創立至今已有125年的奧地利水晶配飾品牌Swarovski施華洛世奇集團將裁員6000人 ,並關閉3000家精品店。
  • 調查顯示,90%日本汽車及零部件企業受到疫情衝擊
    結果顯示,有90%的汽車及零部件企業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對公司業績「有負面影響」。目前,豐田、本田等日本主要的8家整車製造商均出現部分停產,東麗、村田製作所等一批零部件及材料廠商也陸續出現員工感染病例導致部分業務暫停。疫情波及九成汽車企業帝國數據銀行的調查始於2002年5月,每月發布一次,針對的是日本多個行業,以問卷調查形式進行。
  • 口罩還沒買到,口罩大王3M卻宣布裁員1500人,巨頭3M怎麼了?
    來源:江瀚視野最近整個春節假期大家都在努力防護自己,在這個時候一家公司卻意外走紅成為了中國人最熟知的企業,這就是大名鼎鼎的3M公司,3M公司作為全球最大的口罩生產廠商特別是N95口罩生產企業被中國人所熟知,不過在這個時候我們意外得到了3M面臨困境全球裁員的情況,口罩大王3M是怎麼了?
  • 海信大規模裁員 數據不實將淘汰末位員工
    海信大規模裁員 數據不實將淘汰末位員工時間:2020-04-13 23:2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海信大規模裁員 數據不實將淘汰末位員工 2019年底正常休假後,因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原因,2月10日復工上班,結果剛上班就接到HR的通知,說是因為2019年績效不達標,
  • 新經濟巨頭也撐不住了:Uber裁員5400人、愛彼迎裁員25%
    隨著疫情在全球的持續蔓延,越來越多地明星企業受挫,其中,共享經濟的巨頭們,在疫情面前遭到暴擊。一方面是旅遊業大受打擊,民宿平臺、估值高達2200億的愛彼迎(Airbnb)宣布,將裁員1900人,佔員工總數的四分之一。
  • 解讀2019中國零售業變化的八大關鍵詞
    轉眼間,2019年已經進入尾聲。  這一年來,中國零售行業波譎雲詭,熱點事件接二連三,行業風口此起彼伏,有太多或精彩或遺憾的故事註定被銘記。  不論理性的求變,還是衝動的創新,在資本和市場的助推之下,零售行業風口不斷。直播電商、數字零售、下沉市場、前置倉、首店經濟、國潮崛起……風口之上蒸騰出炫麗的七色雲霓,不論「造風者」還是「借風者」都趨之若鶩。
  • 全球零部件百強中的中國企業:延鋒勢猛、均勝「低調」、中信戴卡...
    儘管不得不承認,在汽車零部件領域,中國企業與外企仍存不小的差距,但同樣不可否認的是,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近年來正在逐步發展壯大。 近日,《美國汽車新聞》(Automotive News)發布了2020年全球汽車零部件配套供應商百強榜。
  • 巨虧164億,德國百年工業巨頭也撐不住了!裁員上萬人
    11月19日,蒂森克虜伯公司執行長馬丁娜·梅爾茲宣布,公司再裁員5000人,將原定裁員人數翻了近一倍。2019年,蒂森克虜伯已宣布將裁員6000人。目前,確定的裁員人數升至11000人,約佔公司總人數的10%。熟悉軍事歷史的人肯定都知道克虜伯,這家企業生產的大炮曾使「鐵血宰相」俾斯麥在19世紀中葉先後戰勝了奧地利和法國。
  • 疫情使服裝業雪上加霜 歐洲大批知名品牌破產重組
    來源:海外網圖源:法新社海外網12月3日電歐洲服裝零售業的結構性危機已持續十餘年,而今年席捲而來的新冠病毒疫情引發的經濟危機,為服裝業又補了一刀。目前還不知道這項社會計劃涉及的裁員規模,但該集團在法國擁有約5000名員工,其裁員計劃表明,服裝行業正在經歷一場危機。
  • 巨頭3M公司宣布裁員近3000人!
    巨頭3M公司宣布裁員近3000人!作為口罩屆的巨頭公司——3M集團,近期卻宣布在全球裁員2900人。    據悉,3M公司是一家美國企業,成立於1902年,是一家歷史悠久的多元化跨國企業,素以產品種類繁多,銳意創新而著稱於世。成立至今,它開發生產的優質產品多達5萬種,服務於通信、交通、工業、汽車、航天、醫療、建築及日用消費等諸多領域。3M公司為道·瓊斯30種工業股之一。
  • 又一企業巨頭倒下,自稱企業「永不倒閉」,如今卻慘遭現實打臉!
    因為在負債8億美元後宣布破產,這家公司就是信義集團,是國內叉車行業巨頭。不久前,信義集團因債務問題宣布破產。許多人對這個消息表示震驚。畢竟,此前網際網路上從未有過信義債務的消息。在大家的印象中,信義集團的發展「如日中天」,一直都是行業標杆。此外,信義集團市值已超過25億元。這麼大的科技巨頭怎麼會因為債務而破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