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秋水
熟悉比爾蓋茨的人都知道他在微軟的一句名言:「我們離破產永遠只有18個月」。正是這種危機感,讓每一位員工都能保持公司的發展。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各國和各行業的科學技術都在進步。否則只能被淘汰。然而,有一家中國科技公司曾是業內第一,並表示「永遠不會破產」。但如今卻被現實打了個耳光。因為在負債8億美元後宣布破產,這家公司就是信義集團,是國內叉車行業巨頭。
不久前,信義集團因債務問題宣布破產。許多人對這個消息表示震驚。畢竟,此前網際網路上從未有過信義債務的消息。在大家的印象中,信義集團的發展「如日中天」,一直都是行業標杆。此外,信義集團市值已超過25億元。這麼大的科技巨頭怎麼會因為債務而破產呢?
事實上,該集團以其卓越的技術贏得了整個行業的認可。就連全球汽車巨頭通用汽車和大眾汽車都是該集團的合作夥伴,這顯示了該集團的實力。信義集團作為中國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之一,產品遠銷海外,並在國際舞臺上得到認可。那麼,是什麼導致了一家被許多世界巨頭所認可的科技公司的倒閉呢?
這一切都是信義集團決策團隊的失誤造成的。作為一個大企業,負債是正常的。企業只有承擔更多的債務,獲得更多的資本,才能更快地發展。然而,作為一家科技公司,信義的債務並非研發所致,而是其房地產業務所致。
近年來,隨著國內房地產市場的調控,房地產業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就連李嘉誠、王健林等在房地產領域發家致富的人,也一直忙著徹底退出房地產市場。然而,作為一家科技公司,信義堅持涉足房地產業,最終導致了公司的衰落。
在汽車零部件領域,信義集團是巨頭,然而在房地產市場,信義集團只是一個「新手」。由於長期管理不善,其房地產項目一直處於債務赤字狀態。為了保持房地產業務的發展,信宜集團必須繼續供血,逐步將債務轉移給自己。最終,地產項目虧損拖累信義集團。事實上,信義並不是第一家匆忙進入房地產市場中途落馬的公司。曾經是浙江女首富的周曉光,在房地產生意失敗的時候也損失了很多錢。家富富僑創始人郭家富也因跨境投資房地產而損失慘重。
毫無疑問,信義進軍房地產失敗只是時間問題。除了房地產虧損外,集團內部也存在巨大問題。2018年,內部問題爆發,董事長李俊福因涉嫌貪汙被拘留。即便是李俊福歸來後,信義集團面對混亂,也顯得束手無策。
信義「永不破產」的豪言儼然成了一個笑話。如果不是倉促衝進房地產領域,它可能不會這麼突然倒閉。凡事講究二八定律,很多人只看到房地產業賺錢,卻忽略了那些賠錢的人,尤其是在樓市降溫的時候,那麼盲目進入房地產業是不明智的舉動!
綜上所訴:信義最終因為錯誤的決定而毀掉了自己的未來。信義如果能夠穩步發展汽車零部件業務,甚至可以再創新高。然而,這信義集團沒能抵擋住誘惑,最終陷入了深淵。因此,對於大多數企業來說,應該腳踏實地地發展,不要盲目投資其他領域。
本文系永益財經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作者及來源於百家號永益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