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之蜂蜜戰爭……

2021-02-13 純蜂蜜聯盟

純蜂蜜聯盟是蜂蜜愛好者的幫手,是養蜂師傅的助手!趕快點上方藍字關注吧!免得錯過下期精彩!

當下,中美兩國正在進行著人類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經濟對峙。

最根本的當然是利益之爭。這其中,最經典的案例莫過於,中美之間進行了30年的「蜂蜜戰爭」。

蜂蜜這種商品在中美貿易額中所佔比例微乎其微,但它卻成為了中美貿易口水戰中的熱詞。美國人指責中國蜂蜜對其本土蜂業造成嚴重打擊,而鮮為人知的是二十年來美國仍然對中國蜂蜜採取歧視性的關稅,中國對美出口的蜂蜜只佔很小的市場份額,美國參議員們不立足於真正的市場現狀,反而盲目地指責,體現的是一種為所欲為的經濟霸權。

中國有2000多年的養蜂歷史,蜂蜜產量全球第一,而且因為中國人的飲食中,對蜂蜜的需求量不高。相反,西方人卻很喜歡蜂蜜,儘管美國蜂蜜產量位居世界前列,但也經不住消費,所以,自然而然,美國需要從中國進口蜂蜜。

中國蜂蜜品質好,還便宜,於是美國國內蜂蜜行業則大受打擊。

但你懂得,美國對於農業保護是很嚴重的,蜂蜜也屬於農產品,於是美國的蜂蜜行會就聯合起來給國會提案,說要求限制中國蜂蜜的進口,以保護美國本土的養蜂業和蜂蜜業。

於是美國國會就通過了。美國商務部作出初步裁決,確定傾銷幅度達125%。

但是中國聘請律師,成功爭取到美國消費者支持,讓美國消費者施壓。最終,中美籤署中止協議,美國蜂農失敗。

中國蜂蜜繼續浩浩蕩蕩進入美國。

2000年,中止協議到期。美國蜂農立馬捲土重來,向商務部、貿易委員會投訴,要求對中國進行反傾銷調查。

國商務部在2001年9月底作出裁決,對中國蜂蜜企業徵收反傾銷稅,其中,應訴企業稅率為25.88%—57.13%,而其他未應訴的稅率則高達183.8%。中國蜂蜜被徵稅的稅率是先前的3倍以上。

與此同時,美國也做好了中國去wto打官司的準備(wto對於這種非關鍵農產品的人為設置商業壁壘是反對的)但是中國卻沒什麼反應。

至少來自官方沒什麼反應。

過了兩年,美國的蜂農們發現,自己的行業一點沒有好轉,進口蜂蜜依然佔據美國本土蜂蜜市場的絕對份額,於是他們做了一個調查,發現在限制中國蜂蜜進口之前,根本就不產蜂蜜的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家坡和香港自從限制中國蜂蜜進口之後,每年出口到美國的蜂蜜總額直線上升:美國1年裡從馬來西亞進口了3700萬磅蜂蜜,但是馬拉西亞蜂蜜生產能力每年僅為4.5萬磅左右。

而且經過美國蜂蜜協會分析蜂蜜內含的花粉顆粒之後赫然發現,所有花粉顆粒均來自中國大陸的植物。

看到這裡大家都懂了,這就是傳說中的貼標銷售,我的產品貼你的標,買到不讓我的產品銷售的國家, 咱倆做地分成。

於是美國商務部的限制蜂蜜進口配額國家(地區)名錄裡面又多了四個倒黴蛋,而且美國就中國蜂蜜套牌貼標銷售的行為向中國提起了外交照會,當然,我神勇無比的外交部照例是予以堅決否認的!

於是,美國海關多了一項工作,檢測蜂蜜中是否含有來自中國植物的花粉顆粒。如果檢出,那麼繼續徵收重稅。

故事到這裡還沒完

時間又過去兩年,美國蜂蜜行會發現,本土蜂蜜的銷售不但依然沒有起色,而且份額越來越小,經過調查,現在的銷往美國的蜂蜜的最大的國家,居然變成了印度。

三哥從一個根本沒有養蜂這種職業的國家,一躍而成為世界最大的蜂蜜生產國,而且產品主銷美國……這是不是很眼熟?

於是蜂蜜行會故技重施,去了蜂蜜樣本,分析其中花粉顆粒,結果讓人大吃一驚!

居然真的是印度的植物花粉,而且還是南亞次大陸特有的植物花粉。

美國的蜂農們迷茫了,於是他們湊錢派出了調查團前往印度調查印度的養蜂情況。

印度商務部信誓旦旦的說,印度今年致力於高附加值農副產品的技術保護和技術推廣,印度已經具備取代中國成為美國最大的蜂蜜供應國的實力,歡迎美國代表團前來考察交流,傳播先進經驗。

於是在印度,美國蜂農們見到了先進的現代化蜂蜜加工生產線,世界一流的蜂蜜加工工廠,但是,他們走遍了印度城鄉,尼瑪也沒見到一個養蜂人,前面說了,全世界蜂蜜都是蜜蜂採的,人工合成的蜂蜜口感根本沒法和天然的比,而且蜂蜜中溶有少量蜂蠟,更是滋補佳品,人類無法人工合成。

如果印度成為了世界最大的蜂蜜生產國,那他的蜂農都在哪呢?

印度商務部的解釋是這樣的,印度地廣人多,蜂農又不能固定在一個地方要隨四季而走,所以很難看到。

這裡有也算充分,於是美國代表團無功而返。

美國雖說可以再把三哥加進黑名單,但至少也得需要一個理由,不管理由是不是合理,面子上得過得去,而這次,真的一點理由都沒有。

於是,美國動用了自己的情報系統,得知了真相。

原來,蜂蜜還是中國的,只不過在中國進行初加工的時候,加了兩道工序:

1.用納米篩過濾掉蜂蜜中的花粉顆粒。

2.添加入從印度進口的花粉。

然後套牌貼標銷售。

於是,美國蜂蜜行會出離憤怒了,尼瑪中國人狡猾狡猾滴!

就在他們正在想該怎麼對付這種情況的時候,歐盟三國銷往美國的蜂蜜份額急劇增加,他們是,英法德……

最終的結果是中國對美國的蜂蜜出口在2009年後幾乎為0,但中國仍為第一大蜂蜜出口國,美國也是第一大蜂蜜進口國。

中美的蜂蜜戰爭,也許是中國發展的一個縮影。

中國蜂農幾乎沒有社保、社會福利,讓中國蜂蜜足夠便宜,以至於漂洋過海後,還能擊敗美國本土蜂蜜。而面對種種阻撓,又幾番幾次「聰明」地突破封鎖。

相關焦點

  • 延續中美「貿易戰」?拜登計劃曝光
    拜登的言論隱藏了大量的信息,引起不少相關人士猜測,有媒體認為,拜登可能要延續川普的「中美貿易戰」。拜登推薦戴琦代表美國貿易 對華態度明顯據了解,拜登此舉很有可能是在向外界表示,即便他上臺,也可能會將「中美貿易」的戰爭延續下去。據有關人士透露,拜登前不久在公開場合上推薦戴琦成為下一任的美國貿易代表。
  • 超越霸權之爭:中美貿易戰的政治經濟學邏輯
    在中美關係中,經貿關係長期被認作是「壓艙石」,是中美關係發展的「穩定器」,但是,隨著中美貿易戰的加劇,人們反而擔心貿易摩擦的性質發生變化,成為中美關係動蕩的源頭,也害怕貿易戰外溢到其他領域造成激烈爭鬥,顛覆中美關係。中美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一旦爆發全面的貿易衝突,將顯著惡化全球經濟增長。美國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羅伯特·巴羅認為,中美貿易摩擦會影響世界經濟形勢,對全球經濟構成威脅。
  • 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共基礎知識備考:中美貿易戰中的關稅政
    【導讀】寧夏華圖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寧夏華圖發布: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共基礎知識備考:中美貿易戰中的關稅政,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寧夏華圖同步寧夏人事考試中心為大家準備了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共基礎知識備考:中美貿易戰中的關稅政策,大家可點擊下方公告預約連結預約2021年寧夏事業單位公告並收藏本頁面(ctrl+d),以便隨時關注最新公考信息
  • 專家訪談:中美貿易戰實質上是一場智慧財產權之戰
    中美貿易戰自2018年開戰以來,硝煙似乎越來越濃。但在長達20個月的博弈之後,也終於籤訂了第一階段協議,迎來了停戰。  聞雁鋒介紹,此次達成的協議中有一個核心要求:中國將提高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美國希望參照更高的標準,提高中國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力度。當然,主要還是為了保護做中國生意的美國企業。
  • 【中美貿易戰&月亮周期】從佔星學角度,聊聊中美貿易戰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首先聲明:本文不談論政治,僅僅分析過去幾個月對中美貿易戰的跟蹤與觀察,探討一種可能性。
  • 日韓博弈或為中美貿易戰縮影?
    作者:螳螂 來源:開盤叮叮2020年,是風起雲湧的一年,除了疫情之外,中美貿易戰就是國際局勢的絕對主題。在主角整裝待發之前,日韓則先來了一場貿易戰預演。在日韓貿易戰中,作為弱勢方的韓國成功逆襲日本,這對於同樣處於弱勢方的我們,又有什麼啟示呢?
  • Steven Madden二季度超預期 或將因中美貿易戰提價
    核心提示:鑑於撲朔迷離的貿易戰走向,Edward Rosenfeld 在財報會上表示,會將大部分的結果轉嫁給消費者。
  • 唐駁虎:上一場中美貿易戰,美國這個產業直接被打殘
    鳳凰新聞客戶端主筆 唐駁虎貿易戰的幽靈還在太平洋上遊蕩。中美反覆試探之後,真正的短兵相接很可能在7月初上演,眼下貿易戰剛剛在股市上露出獠牙,美國又進一步限制中資收購美國科技公司。中美之「戰」,正是山雨欲來風滿樓。
  • 澤平宏觀:中美貿易戰的大辯論,雙方觀點與客觀評價
    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風險提示:貿易戰持續升級;改革推動不及預期1    中美貿易戰的進展經過多年發展,中美貿易關係已成為全球最重要的雙邊貿易關係之一。從貿易量看,根據中方統計,2017年我國對美出口4331億美元,佔總出口額19%,美國為中國第一大出口國。
  • 中美磋商其實也是桌邊的「貿易戰」,需破除這四大誤區!
    人大重陽  2019-05-10 00:00:00   專欄 5月9日至10日中美將就經貿問題進行第十一輪磋商。 5月9日至10日中美將就經貿問題進行第十一輪磋商。而就在5日,美國總統川普又變卦,發推特聲稱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在前駐舊金山、紐約總領館經濟商務參贊、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何偉文看來,看似川普出爾反爾,其實他從來沒變。
  • 中美策|「修昔底德陷阱」提出者:中美關係需破傳統、填空白
    「中美之間的修昔底德陷阱不是無法避免的,中美之間發生衝突甚至戰爭也不是不可想像的,但進而造成的後果肯定是雙方乃至全世界都無法接受的。」哈佛大學教授、「修昔底德陷阱」理論的提出者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 Allison)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專訪時表示。
  • 一線|巨石強森不僅忙於打巨獸 要選總統的他對中美貿易戰有話說
    要在2024年參選美國總統的他對於現在的中美貿易戰有什麼看法呢?這一題也難不住他,他幾乎是發表了一段演說。從他的神情和遣詞用句來看,他已經為競選總統做好了準備。(強森:我不能表現出來罷了,回到房間裡的時候就露餡了)一線:作為未來潛在的總統競選人之一,你對於現在中美之間的貿易戰及其影響,有什麼樣的見解呢?強森:這個問題挺聰明的。 我想現在發生的這一切,關於貿易或什麼也好,是一步步逐漸發生的。我希望政府和當局可以介入,並且希望能有好的結果。
  • 美媒:如果中美貿易戰緩和,下一個引爆點是臺灣
    【編譯/觀察者網 徐蕾】貿易戰還沒有完全告一段落,美媒就迫不及待地開始尋找下一個引爆點了。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當地時間10日的報導指出:「即使貿易爭端緩和,美國和中國(大陸)還會找到雙方關係的下一個引爆點」,那就是臺灣。
  • 拜登上臺貿易戰還會打嗎?賈慶國:不會繼續,但關稅一時下不來
    12月16日,北大國際關係學院前院長賈慶國教授在鳳凰衛視和鳳凰網主辦、青花汾酒首席贊助的《2020與世界對話·太平洋未來論壇》上談及中美關係前景,他認為,拜登新政府的上臺,很可能意味著貿易戰暫時偃旗息鼓,但已經開徵的關稅不太可能立即取消,中美已然籤訂的協議不會被美國新政府放棄。
  • 陳文玲:美國存在八個「主義」 挑起貿易戰實質是遏制中國發展
    9月24日,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關於中美經貿摩擦的事實與中方立場》白皮書,闡明中國對中美經貿摩擦的政策立場,以推動中美經貿問題合理解決。如何準確地理解白皮書要傳達的意思和態度,《中國訪談》特邀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進行解讀。陳老師,歡迎您做客《中國訪談》演播室!陳文玲:觀眾朋友好,主持人好!
  • 重陽投資:對貿易戰做最壞的準備,但無需過度悲觀
    A:7月11日美國政府宣布了擬對2000億美元的中國產品加徵關稅的清單,中美貿易摩擦進一步升級。首先,對貿易戰做最壞的準備,但無需過度悲觀。中美貿易摩擦具有強烈的時代背景,這其中固然有中國快速崛起下美國冷戰思維對中國的抑制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反映了美國在全球戰略收縮情況下自身的利益訴求。
  • 「修昔底德陷阱」提出者:須防新冠危機「點燃」中美衝突
    中美能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嗎?》一書作者、哈佛大學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進行了專訪。現將採訪內容摘編如下:《費加羅報》記者問:新冠病毒危機是怎樣牽涉到重要的地緣政治平衡呢?它將會加劇美國和中國之間的貿易戰嗎?哈佛大學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答:除了與新冠病毒相關的種種威脅,還要加上我們必須面對的結構性現實。
  • 臺灣真的想打一場戰爭?綠媒:中美必有一戰 中國必敗
    綠媒政論節目只顧喊爽這些綠媒政論節目評析的基本論點有二:一是中美必有一戰,而且中國必敗;二是大陸必然會「武統」臺灣,臺灣必須做好戰爭的準備。而且前述兩項推定「很快」就會出現。在節目中,一些並非國際戰略或軍事專業的「名嘴們」,不斷鼓吹中美都需要一場戰爭、雙方都已做好實質戰爭的準備,不打一下不行、北京積極防備美國核武攻擊,加上「美中要打仗了」、「美軍機逼近上海」、「美將用所有資源抗中……」等標題,醞釀出一種迷幻激昂的情緒。對於中美開戰與大陸「武統」,節目中用的是極端亢奮的口氣與措詞,絲毫沒有因此憂心或示警之感,彷佛中美開戰,臺灣隔岸觀火,而且對臺灣是有利的。
  • 中美貿易戰打響第一槍:深層次思考和未來沙盤推演
    自美國大選開始,我們便系統研究並持續跟蹤美國經濟社會發展背景、貿易保護主義和民粹主義抬頭背後的經濟社會基礎、川普新政主張及進展等,推出了17期「中美貿易戰」系列研究報告。在中美貿易戰開打之初,我們就提出了一些與市場流行觀點不同的判斷:「中美貿易戰具有長期性和日益嚴峻性」「這是打著貿易保護主義旗號的遏制」「中美貿易戰,我方最好的應對是以更大決心更大勇氣推動新一輪改革開放,堅定不移。
  • 中美博弈與臺灣
    從中美建交以來的歷史看,美國始終堅守「臺灣牌」不放,即使中美關係緩和期也沒有放棄。對美國來說,「臺灣牌」最好打,效果直接、便捷,立竿見影、可進可退;「臺灣牌」操作空間大,從引發戰爭,到激起兩岸政治、經濟、社會、軍事安全衝突與危機,涵蓋戰略戰術層面,有望達到戰略影響、戰術牽制、技術調動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