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欺凌到底讓誰肉疼?

2021-03-02 玖零股份官微

最近聽到一種說法:「世上沒有不委屈的工作,所以你的工資裡就包括一份受氣的錢。」看在錢的份兒,似乎一切都可以原諒。但你有沒有想過,這份委屈裡面有沒有被人欺負的委屈?如果有,那麼很不幸,你遭遇到了職場欺凌。


根據美國職場欺凌協會WBI(the Workplace Bullying Institute)的定義,職場欺凌是一個或多個欺凌者對一個或者多個人(或者目標)進行的反覆的、有害健康的虐待行為。它包括如下行為:威脅、羞辱別人,或者蓄意破壞、阻止他人完成工作,或者是對他人惡語相向。

本月發生的北京海澱區中關村二小的校園欺凌事件引起了公憤,一些經歷過校園欺凌的人回憶起自己的青少年時代,簡直就是一場噩夢,他們從小渴望變成有體面工作的大人,以為那樣世界就不會被人欺負。然而,他們小時候不知道,欺凌在職場依然存在,只不過沒有校園欺凌看起來那麼赤裸裸而已。

WBI在2014年一項調查中發現,20%的人曾經有過職場欺凌的經歷,7%的人正在經受職場欺凌;21%的人目睹過職場欺凌;23%的人意識到了職場欺凌的存在,而28%的人並未意識到職場欺凌。


職場新人因為對辦公環境不熟悉、又缺乏經驗,是職場上比較容易受到欺凌的人群。但他們有時候會將職場欺凌歸結為自己能力不足應有的懲罰,意識不到職場欺凌的存在。默君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2015年5月,22歲的大陸女子默君(化名)從香港某大學畢業後,經師姐A介紹,進入當地一所大學做行政。默君因為自己入職最晚、年齡最小,在辦公室很是謙卑聽話,別人給她的任務她都盡力完成,經常加班加點,壓力巨大。辦公室其他兩個人包括A經常暗示她工作能力不夠,默君聽後更是加倍努力。

然而,那兩個人仍舊找各種理由挑她的毛病,還變著花樣故意刁難她:把她鎖在辦公室門外卻怪她敲門聲不夠大;工作上的活動不帶默君一起去;在主管面前誇大默君的才能,導致主管給默君加大工作量並安排能力之外的工作。

默君好不容易完成工作後,自己的成績卻被其他人截胡邀功請賞。

我是相當苦惱的,猶如遭受冷暴力分手一樣不斷地懷疑自己——是不是因為我不夠好她們才會這樣對我?於是我以德報怨,她們變本加厲。」默君說,「感覺到自己被孤立、被責難,心情壓抑到懷疑人生。


默君也曾向自己的上司求救,希望「看起來正義凜然的上司會幫我壓制一下她們,結果上司大灌一碗雞湯之後讓我要大氣、要寬容。」無奈之下,默君只好準備自救。

她把所有工作進程、往來都通過郵件做好記錄,並抄送所有人;把自己所做的工作都署上自己的名字,收集所有的證據。但就在她準備反擊的過程中,A選擇去做國外NGO志願者了;另外一個人拿到了更好的offer,換了工作。於是,默君所遭受的職場欺凌歷經五個月後戲劇化地結束了,她的噩夢也隨之消散。

美國著名的招聘網站Monster曾於五六年前在全球範圍內做過有關職場欺凌的調查,結果發現,職場欺凌的概率在不同的地區和文化中的有不同的體現。總體而言,歐洲的員工遭到職場欺凌的比例最高,而亞洲的職場欺凌概率相對較小。

該調查顯示,中國約有40%的受訪者遭受過職場欺凌,這一數字僅高於排在最後的比利時。但因為中國傳統文化講究含蓄和隱忍,不能僅僅從數字層面去理解中國的職場欺凌。

當筆者問起周圍的人是否遭受過職場欺凌時,多數人都說沒有,僅有少數幾個人承認自己遭遇過職場欺凌,但並不願意多說,認為這些「不是什麼光彩的事」。

曾有一度,「沒有不委屈的工作」類似主題的文章在朋友圈裡流傳,能夠忍受委屈被視為職場上的一種修為和美德,還有人提出一個應對委屈的簡單粗暴的方法——「要麼忍,要麼滾」。

對於職場欺凌這種委屈,那些能忍的,一邊咬牙堅持一邊尋找下家;忍不了的,要麼跟欺凌自己的人攤牌、反抗;要麼選擇離開,走一條「惹不起,躲得起」的路線。


青寧(化名)是北京一家文化公司的員工,工作表現一直不錯。後來青寧的公司空降來一位的新老闆,新老闆表面上對同事們都很好,青寧也曾慶幸遇到這樣的領導。

在幾次工作討論會上,青寧很友善地、有理有據地就工作提出一些跟老闆不同的思路,這位老闆竟懷恨在心,認為青寧不好管理、不聽話,就在更高級別的領導面前說她壞話,不斷否定她的工作,減少給青寧派活,導致青寧難以完成工作任務,每個月工資都被剋扣,心情跌入冰點。最後,她決定一邊騎驢找馬,一邊收集這個主管欺負她的證據。

在青寧離開公司的最後一天,她給公司全員發了一封公開信,表達了她對公司的依戀和感恩,歷數新老闆對她的種種無理刁難。收到這封郵件後,公司一片譁然,那位老闆的好人設頓時轟然坍塌,他也自覺顏面掃地,沒過多久便黯然離開。

青寧贏了,這是少有的反欺職場欺凌成功的案例。但從另一方面而言,這場「鬥爭」中並沒有真正的贏家,這其實是一個兩敗俱傷的案例。

其實無論輸贏,職場欺凌都是有代價的。

職場欺凌的實際代價是無法確定的,因為它會波及整個組織。你需要考慮相當多的間接成本:生產率下降、殘疾、曠工、員工流失、保險成本的增加、訴訟等。」WBI的創始人Gary Namie博士表示。

員工流失是職場欺凌最大的隱藏成本。Namie博士的研究已經發現,82%被欺凌的員工最終選擇了離職。美國公平競爭環境研究所(Level Playing Field Institute)的調研顯示,由於員工受到不公正待遇,財富500強公司的生產率平均會下降2%,一年損失平均達到8百萬美元,而財富500強企業因為源於「不公正對待」引起的職位更替成本每年超過1600萬美元。

Namie表示,遭受職場欺凌的受害員工會遭受到「心理上的折磨」以及其它形式的創傷後精神失調。他的調查發現,41%職場欺凌受害者會變得精神不振,76%的受害者遭受嚴重的焦慮,84%的受害者會經歷失眠,40%的受害者會由於健康方面的原因而離職。

工作再忙、再累,大部分職場人都不怕,怕的就是自己的熱情和善良被各種各樣辦公室鬥爭所消耗,委屈到了自己不能忍受的底線。

在工作場合,不管掙錢多少,大部人都想圖個心情愉快,跟別人合作順利融洽。然而職場如江湖,難免碰到疾風惡浪。

WBI的調查還發現,大部分職場欺凌來自於老闆;72%的僱主都否認、弱化、鼓勵、粉飾職場欺凌,或者為職場欺凌辯護,所以最有效的減少或者避免職場欺凌的辦法,是公司自上而下建立一種健康、平等、友善、民主的企業文化,從制度上杜絕職場欺凌;此外,要完善申訴機制,讓被欺凌的人有發聲的渠道,得到公平的安置。

作為管理者,更要自律自省,防止自身權利的濫用,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注重員工的感受;在員工遇到問題的時候,能及時為他們伸出援手。

反擊職場欺凌只靠公司和老闆還不夠,員工自身建立自強自衛的意識最重要。在這場戰役中,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你才不會做一個委屈受氣的窩囊小兵。

 

1) 提高工作能力,建設強大的內心。欺凌弱小是人性的弱點,你只有摘掉軟弱無能的帽子,才不會輕易受人欺負。

2) 如果真的遭遇職場欺凌,要勇於面對,害怕、躲避只會讓欺負你的人更加變本加厲。要明示或者暗示對方,他的行為讓你已經有了不舒服、不友好的感受。這就相當於一種委婉的警告。

3) 找同事中有類似遭遇的人一起聊聊,交流一下彼此的感受和解決方案。這其實是為你尋找同盟。

4) 收集好你被欺凌的證據,向上級反映情況,但避免用告狀的口吻,表達自己想得到上級幫助的願望。

5) 如果你盡己所能仍不能改變被欺凌的情況,那說明這不單純是你的問題,此時可以考慮換個健康的環境,遠離那些不愉快的人和事。

相關焦點

  • 職場心理學---職場欺凌
    一、關於欺凌的概念:其實關於職場欺凌概念倒是挺模糊的,有的學者(Hoel,2001)建議:「職場欺凌是指一個人在一定時間內,知覺到來自另一個人或多個人的負面行動體驗,而且難以對這些行動做出防衛行動」。
  • 職場欺凌:老員工憑什麼可以隨意使喚我?
    研究表明,職場欺凌不僅會傷人自尊,造成心理壓力,而且會增加患上精神疾病的概率,威脅人的身體健康。 7月16日起,韓國《禁止職場欺凌法》正式施行。這意味著,讓女職員跑腿泡咖啡、強制員工表演才藝、聚餐遲到要求罰酒等行為被將列入職場欺凌。 除了在辦公室和工作地點之外,在社交媒體、出差地點、聚餐場所以及私下見面時出現類似的行為也將被認定為欺凌。
  • 職場欺凌,忍真的是好的解決方式嗎?
    或許你會說,初入職場,沒幾個人不被欺負的。但是,我們這裡所說的欺凌並非是純粹的或者偶爾的員工衝突,個性的碰撞或者來自上司嚴厲的責罵,也不是老闆硬給你安排你不想做的工作。根據澳大利亞健康心理學家Tony Mellington的定義,職場欺凌是一種針對一個或者一群員工重複的,不合理的霸凌行為 ,它包含言語,身體,心理上的羞辱或者虐待。
  • 上班時,比騷擾更可怕的是:你正在遭受職場欺凌而不自知
    你以為這是普遍正常的現象,那是因為你身陷職場軟暴力而不自知。其實這就是職場欺凌力。「職場欺凌」這個詞是由安德烈·亞當斯所提出的,1992年首次在正式文件中被使用。●職場欺凌,又被稱作職場暴力,泛指在工作場所裡,個人或團體有敵意的使用攻擊、威脅、強制等手段令他人感到恐懼,包括言語、身體、心理上的虐待或羞辱。
  • Irene職場欺凌受害者再發聲,已選擇原諒,粉絲卻不依不撓?
    10月23日,據韓網消息,曾曝出女團Red Velvet成員Irene職場欺凌的造型師A某再次通過SNS發聲表示雙方沒有達成過任何金錢上的協議,希望停止無差別的指責。A某在SNS中表示自己在曝光Irene職場欺凌的事件後,SM娛樂方面已經指派經紀人們前往對A某承認了她的錯誤,而A某方面也接受了道歉,所以自己已經沒有貿然行動的理由了。但之後,Irene的粉絲卻開始了無差別的惡評,A某表示自己從一開始到現在都認為沒有必要去應對,所以一直沒有採取行動。
  • 如果你遭受了職場欺凌,被排擠、孤立,我只想對你說:「恭喜你」
    誰叫自己老實善良還沒本事呢,又不會溜須拍馬。沒有做君子的實力,又沒有小人的陰謀詭計,還不願意改變自己的氣節,無論如何都不肯做違背良心的事,所以註定是被人算計欺負的對象!不管怎樣,哪怕是死,我也要堅持自己的原則,混不下去就不混!生而為人,不能丟失了人性。
  • 紋身到底有多疼?疼痛指數告訴你
    ,上癮是真的)不過一聽到紋身機馬達的噠噠聲還是有些肝顫因為這樣我就特別能理解那些想紋身還沒有的同學們都會想到的問題「紋身到底有多疼」光說有多疼可能比較抽象,不能更直觀的感受到,接下來我會用一些具體的疼痛感
  • 脖子上不疼不癢的「小肉粒」到底是什麼?能不能直接扣掉?
    年齡大了,皮膚老化的問題也跟著來了,除了各種皺紋、眼袋以及色斑等色素沉著外,不少人漸漸發現,在自己的脖子前面、腋窩下面、乳房下面或是腹股溝、會陰區等褶皺處,會出現一些皮色或微棕色隆起的小肉疙瘩
  • 生之疼,媽媽到底有多疼?
    生之疼,媽媽到底有多疼?大家生娃意願不高,到底什麼原因?除了生活成本之外,通過網友「大熊孩兒」留言發現,疼痛也讓年輕女孩望而卻步!生孩子很疼,你知道有多疼嗎?有人說,像刀子在肚子裡劃。有人說,像大錘子往子宮內壁上砸。目前,如果不做無痛分娩,生孩子就只有順產和剖腹產這兩種選擇。- 01 -何為順產?
  • 檢察官法治課開講,對校園欺凌說「不」!
    檢察官送法進課堂為增強學生的法治觀念和自我保護能力,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校園欺凌、校園暴力等青少年違法犯罪案件的發生,近日,慶雲縣檢察院的檢察官們走進金書小學、雲龍小學兩所學校,為學生們送去內容生動且實用性強的法治公開課。
  • 欺凌的背後:為何《聲之形》在中國風評不佳?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種奇妙的現象?《聲之形》這部作品的品質又究竟如何呢?首先我們要從作品本身說起。偏差的主題與交流困境《聲之形》的主題是什麼?如果回答「欺凌問題」「殘障問題」,那就肯定錯了。按照原作者大今良時的說法,《聲之形》的主題是:「人與人之間想要相互了解,想要產生關係的珍貴心情」。
  • 拔牙到底疼不疼
    像我這樣的普通青年,沒幾個人沒有被智齒問題煩擾過,今天我鼓起了十幾年積攢來的勇氣跑去醫院拔了,我在這裡現身說法——拔牙到底疼不疼?         首先科普一下,拔牙是一個手術,手術必定會讓人害怕,因為手術的程序莫名會讓人緊張。發炎疼痛的牙齒是不能拔的,醫生會給你開藥以及含消炎漱口水治療幾天,等到炎症差不多消失才能拔牙。
  • 脖子上不疼不癢的「小肉粒」到底是什麼,直接扣掉有哪些後果
    不小心碰到脖子後面,發現有一個小肉粒,但由於大部分是不疼不癢的,所以並沒有讓人引起重視。脖子上的這些小肉粒到底是什麼呢?能不能用手直接扣掉?總之,脖子上的小肉粒,在不清楚到底是什麼的情況下,千萬不要用手扣掉,因為手上的細菌比較多,如果直接扣掉,會給皮膚帶來更大的刺激,甚至導致肉粒嚴重化。那麼,要如何保養呢?
  • 王俊凱《斷橋》殺青後首露面,眼神膽怯惹人疼,誰注意手上的肉?
    王俊凱《斷橋》殺青後首露面,眼神膽怯惹人疼,有誰注意手上的肉?
  • 都說紋身疼 到底有多疼?
    每天都會有很多朋友問我好像做一個紋身 但是聽說很疼 到底疼不疼啊? 會不會走不出紋身店會不會大喊大叫 會不會我半路堅持不住就跑了~有過紋身經歷的朋友又會有這樣的情況好想再來一個 可是這次的位置好像要比上次疼的感覺花著錢 遭著罪到底去不去呢· 哎 算了
  • 《少年的你》喚起大眾的關注,校園欺凌事件中,你充當什麼角色?
    所有的焦點都是圍繞在被欺凌者的身上,圍繞家庭、學校、社會多個方面進行描繪。但凡是觀看過影片後,就會震驚校園欺凌的可怕性,人們都會困惑一個問題,誰才是真正的原罪者,誰應該背鍋呢?通過影片,我們就會找到答案。
  • 致命的欺凌:15歲少年之死
    除了6名犯罪嫌疑人,沒有人知道袁天在10月29日晚上到底經歷了什麼,也沒有人能夠體會袁天當時絕望與無助。(掩埋袁天屍體的農田 正觀新聞記者 李鑫攝)「之前我弟還是挺活潑開朗的,雖然有些調皮,但是特別講義氣。」這是袁夏對袁天性格的總結。袁天在學校到底發生了什麼,袁夏並不知情。
  • 15歲女生遭校園欺凌 不斷重複:很疼 她們扒光我衣服還拍視頻
    採訪視頻截圖據媒體11月30日報導,2019年11月24日,福建中華技師學院宿舍內,2019屆年僅15歲女生小小(化名),連續2天被5名同學欺凌。霸凌視頻在網絡流傳,警方已介入調查。小小雖然目前已經被家屬接回家,但是精神上的刺激一時根本無法恢復,小小將自己的內心封閉起來並拒絕去醫院檢查,更不忍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並不斷地對著媽媽說「很疼、她們扒光我衣服,還拍視頻」。
  • 周冬雨獲影后,校園欺凌影片《少年的你》中有這些感人肺腑的句子
    校園欺凌全世界範圍內普遍存在的現象,老師和學校是抵禦的前線,而家長、公安機關乃至社會則構成了守護校園安全的後盾。《少年的你》旨在用此片匯集共同抵制校園欺凌的力量,伸出你我雙手,守護光明和希望。「「陳念,你是第一個問我疼不疼的人。」「我們一定可以肩並著肩,光明正大地走在大街上。」
  • 紋身到底有多疼?
    總結了下紋身師日常的解答,排名第一的問題竟然是「 紋身到底有多疼?」多疼?打針疼嗎?— 疼!但能忍住!女生來大姨媽時疼嗎?— 疼!但能忍住!男生被彈JJ疼嗎?反正,紋身真的沒有以上這些情況疼!很多人都把紋身時的疼痛分為不同等級的,但是這個並不是絕對的~所以,我們今天分幾種情況,讓更多的小白更直觀的明白紋身阿,到底疼不疼...最 尷 尬 的 疼這事兒大多發生在男紋身師身上唔~在朋友店裡遇到過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