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官法治課開講,對校園欺凌說「不」!

2020-12-16 閃電新聞

檢察官送法進課堂

為增強學生的法治觀念和自我保護能力,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校園欺凌、校園暴力等青少年違法犯罪案件的發生,近日,慶雲縣檢察院的檢察官們走進金書小學、雲龍小學兩所學校,為學生們送去內容生動且實用性強的法治公開課。

「什麼是法律?什麼是刑法?什麼是校園欺凌?欺凌的後果是什麼?如何應對校園欺凌?」課堂上,檢察官結合未檢職能,通過真實案例深入淺出地分析了校園欺凌的定義和危害,並就同學們特別關心的幾個問題,作了耐心細緻的講解。

檢察官還精心挑選了兩段關於校園暴力的動畫視頻,以此帶領同學們深入思考校園欺凌事件的危害。同學們與檢察官積極互動,踴躍發言,課堂氛圍十分活躍。

課堂互動

課程最後,檢察官對同學們說:「不要做沉默的被欺凌者,也不要做冷漠的旁觀者、更不要做暴力的欺凌者。希望你們都能夠向上向善,做守法少年。」

「通過今天檢察官姐姐的講課,我明白了遇到校園欺凌現向該如何處理。」「到底該怎麼保護自己?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很久,今天終於找到了答案。」課後,同學們開心的對檢察官說。

來源丨慶雲縣檢察院

統籌丨王蓉蓉

編輯丨樊錦悅

審核丨王蓉蓉、劉璠

相關焦點

  • 電影《少年的你》大家對「校園欺凌」的討論與思考
    檢察官是如何幫助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昨日,重慶檢察第五分院的「莎姐」檢察官就電影中的情節為大家一一解答。  場景一:長期欺凌同學  高三學生魏萊對同班同學陳念長期欺凌——毆打、扒衣服、撕課本、剪頭髮、拍裸照錄視頻。事後,她只說了一句:我只是玩過頭了。  「莎姐」檢察官點評:電影中這個情節說明,有些未成年人沒有後果意識,對生命、對法律沒有敬畏之心。
  • 檢察長送法進校園 為青春保駕護航
    在法治課開講前,麻陽一中校長歐寶生為黃翔檢察長頒發了法治副校長聘書。黃翔以「樹立規則意識 爭做時代新人」為主題,結合檢察機關近年來辦理的一些典型案例,重點就學校普遍關注的預防校園欺凌、預防性侵、防止網絡犯罪以及禁毒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教育引導同學們樹立規則意識,增強自我保護,做一名愛學習、守法律、講道德的時代新人。
  • 央視《守護明天》第三集:《持續欺凌之後》,聚焦校園欺凌話題
    央視《守護明天》第三集:《持續欺凌之後》,聚焦校園欺凌話題 2020-11-26 20: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牢記這3點 和校園欺凌說「不」
    校園欺凌不僅危害著孩子身體,也侵害著孩子幼小的心靈,是全社會共同關注的問題。如何遠離校園欺凌,讓孩子茁壯成長?聽聽民警怎麼說。  12月8日下午,和平公安分局吳淞派出所民警肖逍走進瀋陽市126中學太原街分校,與師生一同進行了一節主題為「拒絕校園欺凌,共建和諧校園」的法治宣講課。
  • 日本校園欺凌:比影視更加殘酷的是現實!
    大家應該對《聲之形》這部動畫電影不陌生,電影講述了校園欺凌。一個患有聽力障礙的少女西宮硝子在學校被孤立、欺負,而欺負他的少年石田將在東窗事發後,反而被全班同學孤立、欺負。五年後,成長的兩人再次相遇,在跌撞的青春中,少年少女學會接受別人、接納自己。
  • 那些關於校園欺凌的電影
    影片講述的是女主因一場跳樓風波而被捲入校園欺凌,謾罵、毒打、錄像等等,讓女主的內心多次受到傷害,在男主的保護下,施害人尋求女主原諒,最終女主失手將其推下樓梯致死的故事。在影片中,男主也是一位孤苦無依的「孤獨患者」,再遇到女主後,他才有了真正要捨命保護的人。
  • 製作畫報、談心……檢察官和「小小法治導航員」帶來不尋常的法治課
    「小小法治導航員」分為兩組,一組緊張地製作憲法宣傳畫報,而另一組為當晚的法治課製作道具。「之前我們法治進校園主要以授課為主,形式相對單一。製作憲法宣傳畫報的同學,不敢有一絲懈怠,他們要抓緊上午的時間完成製作並將畫報張貼在校園的宣傳欄中。「平常我對法律知識就比較感興趣,了解過後我就能知道做事的邊界在哪。
  • 《少年的你》一部校園欺凌的電影
    (當然是否能引起我的共鳴並不重要,每個人的個人經歷也有差異)無法入戲的原因如下:第一,影片開始背景設置在高三,就與中國的大環境不符了。不是說高三就沒有校園暴力,只是說很少,不夠典型不夠普遍。陳念同學一不醜,二不慫不作,成績還拔尖兒,三也不主動惹事兒。強行突出女主的優秀,這絕對是一大敗筆,不夠現實就讓人很難入戲。往往現實中被欺凌的女生大多都智商不夠,成績差,老師也看著不順眼,家長不管或者家裡窮,要麼高調(被嫉妒),要麼又慫又醜。這類人幾乎被學校拋棄被家人放棄,生活沒有希望,也沒有依靠,幾乎任人宰割,根本無力推翻命運。
  • 金塔解放路小學召開預防校園欺凌主題班會
    為推進法治校園、平安校園建設,預防校園欺凌和暴力事件發生,近日,在學校統一安排下,各班召開了以「防範校園欺凌,共創平安校」為主題的班會。各班班主任精心準備,在周會課上對什麼是校園欺凌、校園欺凌的危害、預防校園暴力事件的途徑和方法等問題進行了詳細講解;教給學生在面對暴力時的應對策略與勇氣以及遭遇暴力以後如何應對等;教育同學們要團結友愛,珍惜師生情、同學情,不恃強凌弱
  • 【正義貓】別讓校園欺凌傷了孩子
    「校園欺凌」事件的曝光,本喵突然發現純淨的校園環境也許也有著「灰度空間」。大家不免將美方對校園欺凌的處置與我國進行了對比。相比於我國對校園欺凌犯罪的「寬容」,美國對待校園欺凌的態度基本是「零容忍」。美國的法律不僅對施暴者嚴懲,對於幫兇和圍觀者都實行「連坐」。部分網友戲謔稱,我國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應當改名成《未成年「罪犯」保護法》。他們認為《未成年人保護法》已經成為了那些「壞孩子」的「免死金牌」 。
  • 高新三小開展「拒絕校園欺凌,建設友善和諧校園」主題班會
    為加強校園欺凌事件的預防和處理,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和法紀觀念,創建友善和諧校園,高新三小關工委聯合德育處組織全校師生開展了以「拒絕校園欺凌,建設友善和諧校園」為主題的安全教育主題班會。班會課上,老師們利用多媒體平臺直觀的展示了校園欺凌給受害者帶來的傷害及嚴重後果,並向同學們講解了有關校園欺凌、校園暴力的常識。小學生的哪些行為是屬於校園欺凌?校園欺凌會造成哪些危害?當同學們遭遇校園欺凌、暴力時該如何應對等。
  • 中學生遭校園霸凌:預防子女被欺凌或欺凌人的5大技巧,錯過可惜
    「女孩兒什麼都可以不學,但是拳擊、散打、格鬥,以後一定要會!不為打架,只為自保。」我相信類似的觀點,大家並不陌生,因為這隔三差五就曝出的校園暴力的確把家長們弄寒心了。近日,貴陽一名父親講述了自己女兒遭遇校園霸凌的事情,讓他一個堂堂男子漢也泣不成聲。他說自己的女兒目前剛上初中一年級,自己從來沒有聽女兒說過在學校被欺負的事情。
  • 五個裡面就有一個學生捲入校園欺凌!專家:學校應設反欺凌校規和...
    但在很多人眼裡,校園欺凌似乎只是個例。但其實,校園欺凌發生率很高,只是程度有輕重不同,對孩子的成長危害不容小覷。第二屆校園欺凌防治國際學術會議近日在濟南舉行,二百餘名專家、研究人員、教育工作者出席會議,討論校園欺凌發生的深層機制、校園欺凌的長遠後果、網絡欺凌的影響因素與發生機制,以及對各國反欺凌實踐措施的介紹與反思等。
  • 送法進校園 關愛護成長—麒麟區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到麒麟區第一中學...
    為進一步增強在校學生的法律意識、安全防範意識,有效遏制校園欺凌和校園暴力案件的發生,優化學習環境,護航青少年成長,近日,麒麟區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繆應乾帶領第二檢察部主任楊夢羽、未檢幹警祝驍楠來到麒麟區第一中學開展送法進校園活動。
  • 虐心題材電影《悲傷逆流成河》直面校園欺凌,郭敬明這樣說
    與傳統的青春題材不同,該片首次直面了「校園欺凌」主題。對此,郭敬明表示:「有時候你也不知道該為他們做些什麼,或者該說什麼,導演提到這個角度的時候我覺得特別好,應該來做這件事情。」電影《悲傷逆流成河》講述了一個並不算美好的青春故事,作為原著作者,郭敬明在現場分享了寫這個故事的初衷:「我高中一個很好的女生朋友跟我講了她身上發生的這件事情,其實就是書裡的那個女生遇到的事情。
  • 校園欺凌的劇《少年的你》和《學校2015》
    看完獲獎名單,大家應該都震驚地發現了,一部去年由易烊千璽,周冬雨主要的校園欺凌題材電影《少年的你》榮獲了八大獎項!這可真是讓人刮目相看了。《少年的你》,這部影片講述的是,在高考前夕,被一場校園意外改變命運的兩個少年,如何守護彼此成為想成為的成年人的故事。
  • 電影《少年的你》中的校園欺凌,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前段時間走進電影院看了《少年的你》這部電影,影片中的校園暴力是一條線,將整個故事情節穿插了起來。電影看完以後最大的感觸就是:現實中的校園暴力欺凌事件比電影中的有過之而無不及,我們能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 花季少女遭遇校園欺凌 心理援助重獲新生
    近期,校園欺凌成為社會熱議話題,多起校園欺凌事件闖入公眾視野。如何有效地防止校園欺凌,防止未成年人的身心遭受傷害備受關注。教育環境的改變、家庭教育能力弱化、激烈競爭的社會環境以及多元文化的衝擊是造成校園暴力的主要因素。
  • 看新聞學英語:「起侮辱性綽號」也屬校園欺凌
    近日,廣東省教育廳等13部門聯合出臺了《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的實施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對校園欺凌的分類、預防、治理等問題作出明確規定。《辦法》自2018年12月1日起實施,有效期3年。
  • 面對校園欺凌,不要總是等到孩子受到不可挽回的傷害才醍醐灌頂
    我是一位教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媽,還是一位曾經也受過校園欺凌的孩子,面對校園欺凌,我深惡痛絕。我想吶喊,我想申訴,我想救救被同學欺凌的孩子們。作為教師,我想保護我的學生,作為媽媽,我想保護我的孩子,作為曾經遭受校園欺凌的一員,我更想保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