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業迎來成人禮 短期內破除「一片玻璃」的限制是燃眉之急

2020-12-14 中投顧問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的最新預計是,到今年年底光伏發電裝機規模將超過風電,成為全國第三大電源。在過去幾年中光伏行業也走出了較高的成長性:來自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的數據則顯示,2015年年底,中國

光伏發電

裝機規模為43.2GW;截至今年年底,全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將達到240GW。

 

  在「30·60」目標的指引下,行業也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根據國家能源局目前的測算情況,「十四五」新增光伏發電裝機規模需求將遠高於「十三五」。中國光伏行業協會也預計,中國年均光伏新增裝機規模將在70GW到90GW之間,是當前年均新增裝機量的兩倍有餘。

 

  參與其中的既有光伏頭部企業愈發大規模的擴產,也有地方政府的身影,今年中國光伏行業年度大會舉辦地義烏即是其中之一。在優惠的政策吸引下,光伏電池和組件製造兩個環節的頭部企業如愛旭、晶澳、天合光能、晶科以及東方日升等將工廠建在義烏。截至目前,義烏地區已投產電池片和組件產能分別為14GW和19.5GW,其中天合義烏組件一二期共8GW產能是目前全球單體最大的210組件廠;已籤協議(含已投產)的電池片和組件產能分別為7

5G

W和59GW。

 

  光伏行業已經迎來了成人禮,只不過成人意味著需要去承擔更多的責任,對內需要解決技術路線過於依賴外部機構的問題,對外需要更好地協調上下遊產業間的聯動。如何繼續以較快的速度擴大規模;如何進一步融入電力系統;如何成功地參與

電力

市場,這是長期需要解決的問題,而短期,破除「一片玻璃」的限制是燃眉之急。

 

  搭起供應網

 

  12月10日,在中國光伏行業年度大會的一場圓桌論壇上,陽光電源董事長曹仁賢說,誰也沒有想到我們今年被

玻璃

「劃傷」了,原本今年的目標是50GW的裝機量,但事實上即便現在能裝上去,也是沒有利潤可言的。

 

  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同日的預計,今年全國新增光伏裝機將為40GW。儘管相比之前的樂觀預測打了折扣,但仍同比增逾三成,相較前一年的情況實現了恢復性的增長。

 

  牴牾在於光伏玻璃一片難求。一位業內人士的突出感受是,致使年內新增裝機量預期一再縮水的不是補貼,也不是電網容量,而是玻璃。「光伏玻璃的價格的確是漲了一倍,一些玻璃企業的毛利率50%以上,15%的下遊企業開不了工。財政部、國家能源局出臺了切實可行的方案,拿出15億元做競價,平均度電補貼到了3.3分錢,戶用5億元達到8分錢補貼,目的就是擴大受眾面,為光伏裝機量的增長提供支撐,但這些努力都被光伏玻璃的價格抵消了。」

 

  中國建築玻璃與工業玻璃協會提供的數據,2013年至2020年9月,光伏玻璃成品價格在20元/平方米至35元/平方米之間波動。今年6月至10月,光伏玻璃成品價格由23元/平方米上漲至37元/平方米。11月進一步上漲到42元。

 

  很多與會人士都擔心,玻璃的緊缺會更深刻地影響光伏產業在來年的裝機規模,如何破解供應鏈某一環節的掣肘成為會議期間頗受關注的議題。阿特斯陽光

電力

集團製造與研發高級副總裁張光春表示,矽材料目前所佔的成本沒有玻璃高,這是一種「怪現象」。

 

  張光春認為這與光伏行業自身體量的擴大不無關係:「光伏行業的材料除了多晶矽,其餘幾乎都是從另外的傳統的行業拿過來的,早期的時候光伏行業很小,所需的材料在其他行業的產能中佔比很小,過去需求不管怎樣晃蕩對其他行業的大池子都攪不起波瀾。現在則不同,現在光伏行業的體量很大,行業自身的變動對於相關行業的影響不同以往,因此原本的供應鏈應該建成一張供應網:向相關聯的行業去介紹我們的需求,通過加強跨行業的交流去將這張網建立起來。」

 

  中國建築玻璃與工業玻璃協會周志武的觀點佐證了張光春的判斷,他在此前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就直言,玻璃的生產周期是8至10年,投產後就不能停,此外批文、環評等因素致使建設時間也相對較長,基於玻璃行業的自身特點,玻璃行業實際上經不起需求大漲大落的變化,20%是行業希望中的穩定的增速水平。

 

  產業間的溝通亟待加強。周志武曾在工信部牽頭閉門會上建議,了解組件企業乃至包括矽料在內整個光伏行業上下遊的發展規劃。從而測算組件行業的產能缺口,匹配正好合適或稍富餘的光伏玻璃產能。此外也包括組織制定《晶矽光伏組件用玻璃標準尺寸》團體標準,建立光伏玻璃行業統一的標準尺寸。

 

  是否要有序釋放在建、擬建產能目前尚無來自政策層的定調,一些浮法玻璃廠家通過「普白」2mm、「超白」2mm來替代光伏玻璃的應用,透明背板材料也是替代方案之一。

 

  警惕過快、過熱

 

  產業規模的擴大也意味著身份的轉換。商務部貿易救濟局副局長李勰稱,光伏行業的身份已經從跟隨者轉化為領軍者,兩者顯著區別是作為跟隨者是別人在試錯,我們做參照,而作為領軍者則是我們在試錯,因此需要更好的預測風險,做出抉擇。

 

  李勰表示:「舉一個例子,很多企業的發展規劃的依據來源於國外的研究機構的數據,我在多年前中美光伏談判的時候就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今天的局面可以說並沒有太大的改變。現在我們的光伏產能產量居全球第一,但是產業的發展嚴重依賴國外機構這一事實蘊含著太大的風險。如果預測出現問題,就會非常被動,所以建議大家一定要想辦法做好市場的供求預測、風險防範,掌握髮展的主動權。」

 

  晶澳能源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執行總裁牛新偉則稱,從底層的技術路線來看,行業還沒有完成「0到1」的突破,所有的底層技術都是源自海外的,通過技術進步降低成本,這不能光靠單個企業,需要大學、科研機構以及全行業的共同努力。「十四五」期間光伏發展將從補貼驅動轉向創新驅動,技術創新是關鍵。國家能源局

新能源

司副司長任育之表示,國家能源局將鼓勵企業以更大的力度推動光伏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加大關鍵零部件製造技術補短板,繼續優化光伏產品各個生產環節技術工藝,加大與

光伏發電

密切相關的儲智能

電網

自動控制的研發的力度,通過技術進步促進產業升級和成本的持續下降。

 

  每一項技術路線都代表產業的一個發展方向,過程中需要警惕「過熱」的現象。

 

  張光春提醒,關於技術的發展需要注意的是,技術迭代過快也是巨大的浪費,比如設備投資了兩三年就要更換。目前有過熱的傾向,投資人尤其是製造領域的,頭腦一定要冷靜。很多人把實驗室的研發技術和製造業的產業化相混淆,這是非常危險的事情,弄不好就打水漂了。實驗室技術走向產業化是一個再開發的過程,並不是所有的技術都能順利走出實驗室,如果認識不到這一點,很多投資就是無效的。大部分抓住就敢做的大多數都是「半瓶子醋」,而真正做技術的人一般都是「越做越謹慎」。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馮志強也持相似的看法,產品開發的過程需要技術積累,得真正地想清楚,從實驗室100%地從設計到測試全部完成後才能判斷這一技術能不能走出實驗室。目前行業發展過快,不管怎樣變化,從業者都需要保持冷靜、清醒的頭腦。「半瓶子醋」去產業化是沒有生命力的,經不起考驗也會造成浪費。

 

  組件技術離不開市場應用,因此組件的研發更聚焦在系統端的價值,組件是半導體中的封裝材料做成的產品,涉及規模化的生產,其成本跟材料商和設備商強相關。因此標準化與供應鏈網絡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這是組件端在同樣性價比條件下降本的關鍵因素,而不僅僅由組件供應來決定,需要行業上下遊設備廠商、材料廠商與工藝之間更密切的協同與合作。

 

  「標準化」非「同質化」

 

  11月27日,天合光能、

東方

日升、阿特斯、環晟光伏、通威股份、潤陽光伏、中環股份、上機數控八家光伏企業發布《關於推進光伏行業210mm矽片及組件尺寸標準化的聯合倡議》(下稱《倡議》)建議在210-220mm尺寸範圍內,選擇SEMI標準中確定的矽片尺寸:210+/-0.25mm作為唯一尺寸,同時依照這個矽片尺寸修訂SEMI(國際

半導體

設備和材料協會標準)以及光伏行業協會已有的組件尺寸標準。

 

  今年6月,阿特斯、江蘇潤陽悅達、江蘇中宇光伏、晶澳、晶科、、隆基、潞安太陽能七家光伏企業建議,建立幾何尺寸為182mm*182mm的矽片標準(M10),並希望在行業標準組織中將這一尺寸納入標準規範文件。

 

  張光春認為,不管是「182」還是「210」都是SEMI標準,210的倡議同時把組件尺寸也涵蓋其中,符合IEC61215的安全標準,做了優化設計,尺寸統一意味著購買標準化的大宗物資主流產品更為便捷,可以有效降低系統成本。

 

  12月9日天合光能組件產品經理陳棟從前端供應鏈、組件以及終端設計院的環節解釋了上述《倡議》的意義,在他看來,矽片統一但組件不統一對於原材料廠家意義不大,

玻璃

尺寸、型材尺寸以及背板尺寸都要單獨做,如果全部都能統一可以減少上遊供應鏈的生產周期和庫存,甚至可以降低前端供應鏈的成本。組件工廠本身的研發成本也能降低,在同一個平臺上進行研發,節省無謂的精力的投入,下遊設計院、EPC在選型成本如招投標、跟組件廠商談判等無形的成本降低,支架等標準化後也可以降低安裝、運維等有形成本。「簡單的數字的背後是技術競爭、市場競爭,最終指向利益競爭,有關幾何尺寸的確定也經歷了很長時間的爭論,也有觀點認為本來光伏產品的同質化已經非常嚴重,是否還應將規格統一?」但張光春認為,標準化與同質化有本質的區別,也不會影響技術的進步與性能提升。

 

  從價格降幅來看,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的統計,「十三五」期間,

多晶矽

價格下降近25%;矽片、電池片、組件價格均下降50%;系統價格下降約47%。牛新偉表示,雖然光伏行業的成本在過去幾年間快速下降,但成本是否有底線?「不可能無限地下降,既不現實也不合理,至少在邏輯上需要探求出一個邊界:舉例而言,一毛錢/度電是否就是成本的底線,還要行業進一步探討。」

 

  曹仁賢的擔憂則是,光伏行業走到今天非常不容易,對於未來更快速度的增長,光伏企業還沒做好充分的準備,行業不能頭腦過熱,要更重視精細化管理、控制成本,做好迎接顛覆性創新的準備。

相關焦點

  • 光伏產業2020:錨定新坐標
    在「30·60」目標的指引下,行業也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根據國家能源局目前的測算情況,「十四五」新增光伏發電裝機規模需求將遠高於「十三五」。中國光伏行業協會也預計,中國年均光伏新增裝機規模將在70GW到90GW之間,是當前年均新增裝機量的兩倍有餘。參與其中的既有光伏頭部企業愈發大規模的擴產,也有地方政府的身影,今年中國光伏行業年度大會舉辦地義烏即是其中之一。
  • 反觀:光伏玻璃價格「狂漲」,透明背板的市場契機到了?
    文| 光伏頭條 魏巍然二季度矽片價格飛速攀升,四季度起光伏玻璃價格「狂漲」,本周內3.2mm鍍膜玻璃主流大廠價格40元/平方米以上,部分特殊型號價格也漲至45元/平方米左右。今年光伏行業在應對「漲價」的路上,波瀾曲折。在國內疫情已逐步控制,生產生活逐步恢復正常的情況下,光伏裝機需求被逐漸釋放。
  • 工信部放開光伏玻璃產能置換限制 福萊特、信義光能等龍頭公司股價...
    12月16日,工信部公開徵求對《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修訂稿)》(下稱《修訂稿》)的意見,《修訂稿》中提到,光伏壓延玻璃項目可不制定產能置換方案,但新建項目應委託全國性的行業組織或中介機構召開聽證會,論證項目建設的必要性、技術先進性、能耗水平、環保水平等,並公告項目信息,項目建成投產後企業履行承諾不生產建築玻璃。
  • 光伏玻璃行業深度研究:玻璃,產業鏈隱形冠軍
    此外,多數輔材技術更迭較慢,產線工藝經驗積累、規模效應和客戶認證等中長期要素積累轉化能力要求更高, 行業格局更加穩固,龍頭分享光伏裝機增長和份額提升的紅利確定性較大。本篇報告重點聚焦行業成長性強,雙寡頭格局優,有望迎來量利齊升的光伏組件玻璃環節。
  • 光伏玻璃企業四大壁壘
    光伏玻璃和傳統浮法玻璃產線無法輕易轉換,導致其他玻璃企業難以快速切入光伏玻璃行業:首先生產工藝差異明顯。浮法玻璃是用漂浮法生產,原理為將熔化的玻璃液連續流入比重大於玻璃液的液體(一般為錫液)表面,在重力和表面張力的作用下,玻璃液鋪開攤平和硬化,整個過程在保護氣的錫槽中完成;之後將玻璃引入過渡輥臺,進行退火和裁切,得到浮法玻璃產品。
  • 從配角到王者 淺談光伏玻璃熱對2021年光伏產業的影響
    普通3.2mm鍍膜玻璃從年初的24元左右上漲到當前的30-34元區間,甚至35元/㎡的價格也有成交,光伏玻璃價格漲幅達25%~40%。緊俏的供應下,不斷走高的價格,讓它成為近期市場熱議的焦點:光伏玻璃會成為短期內製約光伏產業發展的短板嗎?
  • 光伏玻璃龍頭福萊特
    與傳統玻璃相比,光伏玻璃行業有更高的進入壁壘,主要體現在對玻璃的光能透過率、吸收率、反射率、導電性能、抗衝擊性、耐腐蝕性、耐高溫性、使用壽命等方面有更高要求。由於普通浮法玻璃與光伏玻璃的生產技術不同,生產線無法在二者之間輕易轉換,因此普通浮法玻璃企業很難輕易進入光伏玻璃市場。
  • 光伏玻璃漲價,巨頭「抱團叫苦」
    六家企業將目前身處困境的情形歸因於,「玻璃產能嚴重『掉隊』」,認為「上遊的玻璃廠商更應主動作為、積極作為,與下遊組件企業一起全力保供」,同時更高層面地,「希望國家充分考慮目前行業面臨的緊迫局勢,放開對光伏玻璃產能擴張的限制」。
  • 光伏玻璃短缺,索拉特有機會嗎?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昨天有個光伏行業的新聞:11月3日,東方日升(300181)、晶澳科技(002459)、晶科能源有限公司、隆基股份(601012)、天合光能(688599)和阿特斯陽光電力集團六家組件廠商發布聯合倡議書,呼籲有關部門解決光伏玻璃短缺問題,直指光伏玻璃產能擴張限制等核心問題。
  • 擬進軍「光伏玻璃」 德力股份現金出資500萬成立光伏材料公司
    日前,工信部下發的《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修訂稿)》徵求意見中提到,光伏壓延玻璃可不制定產能置換方案。此消息一出,光伏業內紛紛叫好。資本市場反應卻截然不同,光伏玻璃龍頭信義光能、福萊特股價應聲而跌。
  • 金晶科技:超白玻璃領導者,光伏玻璃新貴
    來源:時刻頭條12月10日,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長任育之在2020中國光伏行業年度大會上表示,「從目前的測算情況看,『十四五』新增光伏發電裝機規模需求將遠高於『十三五』。」由此,12月11日光伏行業上市公司迎來普漲行情。
  • 目標行業第三把交椅?南玻集團募資40億擴產光伏玻璃市場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肖超 陳鋒 北京報導光伏玻璃行業再出擴產消息。行業巨頭積極擴產南玻A預計,募投項目的預計建設期共24個月,生產經營期為15年。項目投產後生產經營期內預計可實現年均銷售收入42.83億元,年均新增淨利潤4.36億元。
  • 透明背板替代光伏玻璃?組件廠商正在著手測試
    工信部有關負責人回應稱,擬對光伏玻璃實行有別於傳統浮法玻璃的政策,儘快釋放產能,緩解供應偏緊,抑制價格上漲。晶澳科技(002459)副總經理、董秘武廷棟在接受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採訪時表示,短期的供需矛盾不改變光伏需求旺盛、行業景氣度高的基本面。組件廠商的聯合呼籲是希望能引起產業鏈、上下遊合作夥伴的重視,也希望政府部門從宏觀層面對光伏玻璃產業發展給出指導意見細則。
  • 亞瑪頓1.6億元再度甩賣光伏電站資產 發力超薄光伏玻璃產品
    來源:證券時報·e公司面對今年光伏玻璃市場的火爆行情,亞瑪頓正通過甩賣旗下光伏電站資產的方式加速回籠資金,同時加大對光伏玻璃業務的投入。12月20日晚間,亞瑪頓公告稱,將向中核山東能源有限公司(下稱中核山東)出售旗下4項光伏電站資產,交易總價1.61億元。
  • 這四家光伏企業老闆躋身胡潤百富榜前100名|信義玻璃|光伏行業|...
    這些企業分別為多晶矽龍頭企業東方希望集團(下稱東方希望)、通威集團,全球最大光伏矽片製造商隆基股份(601012.SH),全球最大光伏玻璃製造商信義玻璃(00868.HK)。其中,東方希望的劉永行、劉相宇父子排名第30位,位次與去年一樣,財富上漲57%至1100億元,在四家光伏企業中唯一財富破千億元。
  • 福萊特玻璃、信義光能股價創新高 光伏玻璃行業景氣度持續
    國元國際發布研報稱,光伏玻璃行業景氣度持續,龍頭企業將強者恆強。全球光伏裝機需求持續增長目前中國、歐美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海內外裝機需求開始復甦。受益雙面雙玻滲透率快速提升,光伏玻璃行業景氣度持續2019 年雙面雙玻組件滲透率約為10-15%,目前單雙面PERC電池片已經同價,隨著下遊應用端對於雙面組件發電增益的認可,預期2020年雙面雙玻組件的滲透率將會快速提升。全球光伏裝機需求持續增長疊加雙面雙玻組件滲透率提升,預期光伏玻璃行業景氣度持續。
  • 福耀玻璃進軍光伏,募資超40億衝擊龍頭
    圖片來源:企查查不過,儘管福耀玻璃已是玻璃行業巨頭,其業務卻並未涉及光伏玻璃,甚至公司創始人曹德旺先生還在公開場合表示,並不看好光伏玻璃市場,認為其競爭太過激烈。據福耀玻璃2019年財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合併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2,110,387.75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35%;實現利潤總額人民幣323,113.81萬元,比上年同期減少34.89%,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人民幣 289,843.33 萬元,比上年同期減少29.66%;實現每股收益人民幣1.16元,比上年同期減少29.27%。
  • 光伏玻璃:寡頭競爭市場景氣度爆棚
    來源:樂晴智庫我國光伏玻璃產量全球佔比逐年提高,2019年全球光伏玻璃產量為552萬平方米,其中我國出產497.1萬平方米的光伏玻璃,中國產量佔比已經達到90%。我國在光伏玻璃生產環節已經處於絕對壟斷地位。
  • 從全球最大光伏玻璃製造商信義光能看行業過去十年的發展
    2020-12-07 據內媒報導,工信部原材料司日前召開關於光伏玻璃企業與光伏組件企業供應保障對接座談會。
  • 安信證券:中長期依舊看好光伏玻璃競爭格局和盈利中樞,關注福萊特...
    點評■2020年我們對於光伏玻璃行業進行了兩次深度的研究,第一次是4月份詳細的討論了雙玻滲透率提升有望為光伏玻璃行業帶來α機會《格局賽道優質,景氣有望上行》,第二次則是在10月份詳細的研究了產能投放周期錯配導致的階段性供需偏緊有望為光伏玻璃行業帶來強景氣周期《光伏玻璃龍頭地位穩固,雙玻滲透提升盈利中樞》。